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可防可治
2022-02-26杨慧敏
杨慧敏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一定要尽早治疗,以免给儿童生命健康带来威胁。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对发病原因作出综合分析与准确把握,制定出科学有效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概率。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心脏、大血管发育出现异常,进而形成的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或是肺动脉瓣狭窄等。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还不够清晰全面。目前能够明确的是,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是这类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尤其是普查工作、诊断水平逐步提升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系列危险因素也逐渐被发现。为了尽可能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概率,应联系实际,从不同层面探究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制定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来实施有效预防。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预防
注重产前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对较强,不论是染色体数目或是结构异常,还是单基因遗传缺点等,都可能会导致婴儿患病。若第一个孩子患有这类疾病,或者是家族中有遗传病史,又或是孕妇有流产、死胎史等,一定要特别重视产前咨询和诊断。要在孕早期及时接受NT 厚度筛查、动脉导管血流频谱检查,孕中期则要注重胎儿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羊膜穿刺术等检查,做到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细致筛查。一般情况下,18~22周是筛查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已经能够对胎儿心脏解剖结构作出细致观察,将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筛查出来,并进行全面评估,明确接下来是开展遗传学检查,还是宫内干预。针对单心室这种情况比较严重的,可以选择终止妊娠。
有效增强抵抗力
作为原始心脏病发育的重要阶段,孕妇在孕早期若产生感染性疾病,或是出现宫内感染,会大大增加胎儿出现心血管畸形的风险。感冒或生殖道感染也会增加新生儿先心病的发病风险。弓形虫、风疹,还有单纯疱疹病毒等都容易导致孕妇出现宫内感染,或者是围生期感染的病原体,都会大大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概率。所以在孕早期,孕妇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合理增加营养,适当开展体育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尽可能避免在嘈杂的公共场所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病原体的感染。备孕时,女性需要接受TORCH 特异性抗体检查,检查结果若显示阳性,一定要及时处理。在孕早期阶段,孕妇若接受TORCH 检查,发现新感染病原体,一定要及时通过产前诊断对胎儿是否存在宫内感染作出合理评估。若证实宫内存在感染,要积极接受医生指导,必要时终止妊娠。
孕期用药要严谨
孕妇若患有糖尿病、有自身抗体等一系列疾病,也会加大胎儿出现心脏畸形的风险。备孕女性若存在上述疾病,一定要认真对待孕前咨询、评估,将基础疾病控制好之后再怀孕。怀孕期间要对病情变化进行密切检测,对母胎健康情况作出全面评估。
需注意的是,孕期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尤其是在孕晚期,若使用沙利度胺、维A酸等药物,极易导致胎儿心脏出现畸形。在孕早、中期,若使用抗癫痫药物,以及维生素A等药物,也會导致胎儿出现先心病的概率增加。孕妇若在早期服用四环类药物,胎儿患有先心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在怀孕期间,孕妇若自身患有某种疾病必须要服用相应药物时,需遵医嘱,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营造健康环境
母亲或父亲若吸烟,会导致胎儿出现心脏发育异常的概率增加。还有就是铝、甲醛、大剂量的放射性物质、不良的精神刺激等,也容易影响胎儿心脏发育。因此,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不论是孕妇还是家人,都要做到不吸烟、不酗酒,最大限度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除了要尽可能防止铝、镉等重金属的暴露外,还要避免让自己处于高山、密闭空间等一些缺氧环境当中,尽可能保持心情愉悦。
尽可能适龄婚孕
医学研究发现,怀孕年龄不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生概率也各不相同。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相比于35岁以下的,胎儿基因异常风险会更大一些。所以,女性应尽可能选择在35岁之前生育,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产生概率。
合理补充叶酸
在怀孕前的3个月内,备孕女性每天都要合理的补充400~800 mg的叶酸,可预防神经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房间隔缺损
对患有房间隔缺损的婴儿来讲,自然生存率相对较高,一般寿命在20岁以上。不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致死率在25%以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都认为手术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觉得只有表现气急、心悸等症状,或者发生过心力衰竭的情况,以及虽然没有症状,但出现了右心扩大、肺充血现象等一系列适应证的患者,才需要手术。其实,手术不应受到诸多原因的限制。只要各方面条件允许,应争取尽早手术,一般在5岁之前完成手术最适合,这不论是对儿童的术后恢复,还是之后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十分有利。
室间隔缺损
这种情况可以不手术。一般来说,缺损都具备自然闭合的趋势,且和儿童的年龄呈负相关,即通常都是在2岁以内出现自然闭合,5岁以上闭合的少见。对于没有症状的小型缺损,应结合具体情况,密切随访观察到儿童5~6岁。进行性闭合缺损,以及症状逐渐减轻的患者,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继续观察到10~15岁。
择期手术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缺损由小到中等,症状相对较轻的,不存在肺动脉高压,但存在肺血流现象,体血流在2:1左右;且在之后的随访中,心脏杂音、心电图与胸片未呈现出明显变化的患者,可以在各个方面条件允许下,等到学龄前开展手术。
早期手术
婴幼儿若存在大型的室间隔缺损,症状相对严重,结构发生改变,并存在肺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肺血管生长受到阻碍,可以在8个月内开展手术,对室间隔缺损进行修补。一般情况下,术后一年肺血管改变会逐渐恢复,还会长出新的心血管。在9个月后开展手术的婴幼儿,可能会在术后存在持续性肺血管阻力升高的情况,应给予密切观察。
总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可防可治的,不论是在怀孕前、中,都要给予足够重视,加强预防,尽可能降低发病概率,同时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