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社会服务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2-02-2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服务发展

邓 辉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由来已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逐步走出象牙塔,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基于此,社会服务在高校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和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 ‘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1]新时代高校要以开放的思维、锐意的改革推动创新发展,以社会服务适应和引领时代之需、发展之变。就社会发展而言,社会领域中的重大变革大多得力于高校的参与,社会期待高校能够培养适应其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更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就高校而言,其本身就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不断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开展社会服务是其功能性要求。由此,社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高校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全面推进社会服务工作是实现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的增长点,已日益成为高校主动的战略选择。

一、高校推进社会服务的价值意蕴

1.推进社会服务是高校履职尽责的客观要求

随着高校组织的不断演进以及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社会服务发展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成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力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给高等教育的变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回应时代召唤,洞悉社会发展需要,自觉关切社会发展趋势,扛起实现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主体责任,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是一所高校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一个普遍规律。[2]尤其是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大踏步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当下,高校要主动作为,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用科学引领社会,解决时代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成为创新人才的“蓄水池”、科技攻关的“新高地”、思想理论的“供给源”。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脉络来看,政府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将强化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并在政策文本中加以明确和细化。例如,2017 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将社会服务作为“双一流”高校的基本遴选条件之一和“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评价指标;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方案要突出高校对国家需求的主动服务;2022 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重申高校要服务国家急需,并将高校引领带动区域发展作用情况作为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内容。

2.推进社会服务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高校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其发展形态要从单纯关注自身成长转变为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因此,高校要通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发展形态的根本性变革。当前高校的五大职能中,社会服务是明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高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积极主动深入地推进社会服务。从高校五项职能的内在逻辑关系看,社会服务是其基础性职能。社会服务的能力影响着其他四项职能,并贯穿于其他四项职能中。社会服务同时也是社会评价高校的核心指标。一所高校办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是不是满意,其社会服务的贡献是具有显示度和说服力的指标之一。

高校具有生产力属性,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平台、知识生产创造的重要载体和技术转移扩散的活跃主体。[3]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看,高校要在与社会生生不息的资源和信息交互中获得力量,服务才有价值,融入才有活力。社会服务已成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高校社会服务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被动满足社会需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和引领社会发展需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如果高校不为社会服务、不与社会结合,就注定缺乏压力和动力,其活力和财力也将受到很大影响,高质量发展就可能成为一句口号。社会外部的强有力推动与高校内部希冀获得更好生存发展空间是高校推进社会服务的双重动力,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晰。

3.推进社会服务是高校拓展办学资源的内在需要

高校的发展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要遵循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并受到社会制约的外部规律。在资源供给有限的客观条件下,高校要主动把视野转向社会,准确把握时代和社会之需,通过积极有为的社会服务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多的支持和空间。资源依赖理论表明,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都需要通过资源交换来缓解资源紧缺的困境而得以存续。[4]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的相关度和资源需求的依存度越发凸显。高校所拥有的学术资源具有稀缺性,是其他组织所缺乏且难以比拟和模仿的资源。借助社会服务的方式实现资源交互共享,有助于高校形成一种基于社会分工的、互惠共赢的社会关系。

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并非是被动地适应社会需要、单向度地输出服务。从高校发展实践来看,通过发挥合作单位、合作企业、社会力量、校友资源的最大效能,可以促进各类合作项目、社会捐赠等形成更加畅通的渠道,加快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实现教育链、科研链、产业链、创新链之间的深度融合,使更多优质社会资源转化为支持高校事业发展的办学资源。由此可见,社会服务是高校拓展办学资源的重要方式,有助于高校在为社会提供满足所需的优质服务过程中换取自身发展的外部资源。因此,社会服务应成为高校一种理性自觉和积极作为的策略选择。

二、高校社会服务的时代内涵与基本特点

关于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总体而言,存在着广义与狭义两种解读。广义地理解,高校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和工作因为都具有广泛的和潜在的社会影响,故均可视为具有社会服务的性质。狭义地理解,高校社会服务主要指在针对政府或社会机构开展的专门性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作用与影响。[5]尽管学者们对高校社会服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争论,但也达成了以下共识:高校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可以实现相互促进、有机融合;高校应该以开放的姿态走出象牙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是动态变化的,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理解;高校开展社会服务需要基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选择适切的项目,由于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不同,不同高校在社会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效果上存在差异。[6]

与此同时,高校在开展社会服务的实践中还应厘清如下认识:一是在社会服务上要有所作为但又要区别对待,不能毫无章法、一哄而上;二是社会服务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的过程,在满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新动能;三是社会服务本身具有公共性和外溢性,但绝大多数社会服务活动都应当追求双赢或多赢的结果;四是虽然做好社会服务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专职队伍,但社会服务不应该只是这少部分人的事情,而应当让不同主体普遍参与其中;五是社会服务应该是内生自发的,既要发挥体制化行政化的作用,引导激励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聚焦学科优势来推动社会服务;六是社会服务工作可以借助外力,但就主体而言仍然要立足高校自身。

在明晰高校社会服务内涵、统一对高校社会服务思想认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凝练出高校社会服务的若干基本特点。

1.高校社会服务以坚守学术价值为底色

雅思贝尔斯(K.T.Jaspers)指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7]高校不是经济组织、商业组织,而是一个学术组织,是学者和学生在一起探索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这一组织特性决定了学术之于高校的独特意义和存在价值,理应成为高校在构建与外部环境关系时必须尊重的前置条件。高校社会服务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术性,这也是高校较其他社会组织开展社会服务的本质区别所在。哈佛大学曾任校长德里克·博克(D.BOK)就高校服务社会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大学凭常规的学术功能,通过教学项目、科学研究和技术援助等手段承担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职责。”[8]高校与社会的密切程度和联系渠道较以往而言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高校在与社会保持接触中以自己的实力和声望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并未改变,而这种实力和声望恰恰是高校凭借其学术性获得的。因此,学术价值是高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底色。

高校唯有坚守学术本性,才能呵护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根基,并以此保持自身发展的活力和生机服务于社会需要。[9]如果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通过非学术性的方式来回应社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那么,我们甚至可以断言,这种服务社会的方式是舍本逐末、偏离本性的,其存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将受到质疑和非议,更为严重的后果是还可能会因缺失学术价值而影响高校作为高深知识提供者在社会中的优先地位。

2.高校社会服务具有参与主体、领域和方式的多元性

社会服务的参与主体多元。高校社会服务主体不仅包括位于高等教育金字塔顶尖的“双一流”院校,也包括为数众多的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当然,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时,应当充分考虑学校自身和社会需要等方面的差异。高校内部不同的专业和院系也都可以在服务社会的大场域中找到或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和路径。

社会服务的参与领域多元。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高校社会服务主要是通过知识技术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时至当下,社会服务的领域和范畴不断延伸拓展,已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逐步拓展至公民利益和全球福祉,包括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知识民主化,以期在价值追求上更好地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服务的参与方式多元。高校间以及同一高校内部单位间开展社会服务的途径、水平与方式各有千秋,在拓展社会服务渠道特别是具体项目社会服务的参与程度上存在差异。同时伴随着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估的兴起,评估本身也成为一种社会服务参与方式,由此进一步推动了社会服务参与方式的多元化。

3.高校社会服务以明确服务边界为基础

高校的社会服务应该是适度和有边界的,不能泛化,更不能超越其边界、夸大其作用,否则就容易使高校成为“失去灵魂的卓越”,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迷失初心。高校是创新知识、发展科学的源头,毫无疑问,需要在社会中充分发挥知识的价值,但人才培养始终是其根本任务,科学研究是其核心使命,高校社会服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科学研究为基础。潘懋元先生曾指出:“高等学校三个职能的产生与发展,是有规律的。先有培养人才,再有发展科学,再有直接为社会服务。它的重要性也跟产生的顺序一致,产生的顺序也就是它重要性的顺序。”[10]社会服务在高校职能中的地位决定了高校在开展社会服务时应具有边界意识,尤其是在有限资源分配过程中应按照优先等级让位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高校社会服务要妥善处理好社会期待与自身行为价值一致性的关系。弗莱克斯纳(A.Flexner)不无警醒地指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它的欲望。”[11]高校在积极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能也不应该一味地去适应现实、迎合社会,为现存的一切提供合理的注释,去论证“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这一命题,而要始终坚守作为大学应有的理念和理性,保持适度的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高校通过有选择地、有原则性地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促进社会走向更高层次的进步和发展,在适应社会需要和引领社会进步间找到平衡点。[12]

4.高校社会服务追求自身与社会的互惠共赢

高校推进社会服务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于不同的社会资源条件和现实需求,高校通过立足自身优势、确立特色发展路径,合理有序地调整和配置学校资源,以资源互补来推动校内外资源优化重组。这其实是一个双向共赢的过程。高校在推动社会获得增长的同时通过满足社会需求赢得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高校推进社会服务有利于其他职能的有效发挥。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开展社会服务的旨归。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之人才、体现人才培养的时代性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通过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联动,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为社会发展提供更适恰管用的人力资源。社会需求是科学研究发展的源头活水,科学研究正是在回应社会需求中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强化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助于研究者从现实中找到学术问题,精准把握社会需要,提高研究的适切性,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同时,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为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机遇,并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着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和谐发展。[13]

5.高校社会服务在找准生态位中实施错位竞争

高校服务社会需要遵循教育生态规律要求,不能也不可能是一种统一的模式或形态。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高校开展社会服务都应符合其所属生态位的发展需求。高校要积极与政府和社会共同打造社会服务的生态体系,并在其中找到适合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生态位,才能弱化高校间的恶性竞争,确保高校社会服务整体生态的有序和稳定。

在准确清晰定位社会服务生态位的过程中,高校要结合自身优势,在总体框架下设定差异化的社会服务策略和目标。例如,顶尖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的重点应该是关注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与技术服务,聚焦高端芯片等“卡脖子”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普通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重点则应立足地方发展的现实要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用的人力资源和应用技术支持服务。

三、新时代高校推进社会服务的实践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当下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目标。高校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格局中去思考其作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者、科学技术竞争力的提升者、社会改革推动者的地位和作用,[14]这是高校社会服务的深层意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1.强化顶层设计,明确高校社会服务的战略地位

社会服务理念应成为高校的内生性价值追求,在常态化的社会服务中构建高校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当前高校社会服务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工作体制不健全、服务类型比较狭窄、服务模式比较陈旧、参与程度不广泛、实际效果不显著以及对社会服务存在认知风险、懈怠风险和能力风险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基于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社会服务关乎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在高校教职员工中凝聚起广泛共识,即社会服务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声誉的必由之路,将其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主基调,实现社会服务与学校整体工作的交融辉映;同时,还要认识到高校所提供的社会服务不是零碎敲打、急功近利的服务,而应具有前瞻性,是一种满足社会长期和整体需要的战略服务。

基于此,高校要加强社会服务工作的顶层设计,结合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目标,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社会服务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制定社会服务行动计划,形成社会服务路线图,明确社会服务的类型和任务,同时完善社会服务评价标准、绩效考核和保障等举措,积极探索社会服务的实践模式,把社会服务的考量深度融入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通过擦亮社会服务底色,把握社会服务的风向,实现高校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2.基于特色定位,推进高校社会服务的差异化发展

我国高校的一个特点和优势就是体制化加行政化,由此也产生了高校“管之太过、养之太过”等弊端。在此情形下,如果没有社会资源注入,部分高校就面临发展动力的衰竭和办学资源的枯竭。唯有面向资源无限广阔和丰富的社会,结合所在区域实际和具体目标导向,找准服务对接点,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学科特色和地缘优势,实施错位竞争战略,高校的社会服务才有可能避免同质化带来的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在差异化的竞争中实现特色发展。

高校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需要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中进行。因此,关键是在开展社会服务时要找准定位、形成特色。通过面向经济主战场,瞄准重大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和战略产业发展,与社会建立起人才培养反馈和完善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对经济社会的适恰度和贡献度。通过加强政策研究和智库服务、建立现代产业学院等方式,在数字经济、现代金融体系、区域一体化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打造高端培训品牌,提高资政服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构建起“人才培养、科研支撑、智库引领、教育培训、资政利民”五轴联动的多元化、高质量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3.抓实关键要素,提升高校社会服务的保障力度

高校只有在充分掌握和精准对接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赢得社会服务的主动权,保障社会服务的成效。为此,高校要建立健全社会服务机制,与社会需求主体间建构起良好的沟通协调渠道,及时准确了解需求变化,有效解决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高校要统筹整合学校社会服务力量,推动社会服务工作转型升级,实现由零星偶发、自发自为的作坊式向常态化、组织化的集成式转变,提高社会服务服务工作的规划性和组织性。具体而言,高校可通过抓好制度和人两个关键要素强化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

完善配套的社会服务评价制度。高校社会服务评价要从影响、贡献、品牌、长效等多维度综合考虑,注重社会服务评价的多元化,建立鼓励社会服务导向的评价制度。评价制度的设计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从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附属地位中剥离出来,同时注重引导和保障不同学院和学科教师群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尤其是要充分考虑和尊重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选择,让教师能够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实现社会影响和个人收益的有机统一。

成立专门的社会服务管理机构。设置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推动社会服务工作,甚至可以考虑由校级领导来担任该机构的负责人以提升社会服务管理部门的地位,进行高位推动,更好地发挥其统筹协调的功效。同时要通过氛围营造和组织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扩展社会服务的参与主体,特别是提升人文社科专业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增强其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4.突出文化引领,彰显高校社会服务的内涵底蕴

高校被誉为社会文明的灯塔、时代精神的缩影,肩负着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责,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力和先进理念的辐射源。文化引领是高校与生俱来的内在品性,并在融入契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过程中得以强化。高校社会服务要在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解决高质量发展难题与凭借思想文化创新引领社会进步之间保持张力和平衡,让服务的功效穿透社会的体表深入社会肌体。在社会服务实践中,高校已然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领社会价值理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社会对高校还有着更高期待,希冀高校在物质至上、功利浮躁的年代,成为用思想知识和道德品格来致意社会良知、引领社会前行的精神家园。

新时代高校在推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要责无旁贷地发挥其文化反思和文化引领功能,注重公共精神的培育,涵养文化自信,凝聚社会共同的奋斗目标,培养社会所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互动融合贡献独特力量。特别是要发挥高校对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独特引领优势,在强化高校办学特色的同时成为区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引领者。[15]

四、结语

高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深受社会制约。高校的位置不是在社会之上,也不是在社会之外,而是在社会之中。高校评价倡导对社会产生实实在在的贡献,并将社会价值贡献作为重要维度。高校唯有通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回应和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发挥更大贡献,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担当。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努力成为正确、正当的“社会工具”,避免成为错误、荒谬的“社会工具”。[16]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高校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发挥社会发展永动机的作用,努力摆脱“教育滞后性”的困境。同时,高校要秉承“超越功利性”的理念,基于社会责任和公共价值的视角,面向未来,立足长远,体现公共性“参与”,实现在“适应中超越,在服务中引领”的功效。[17]为此,高校在密切联系社会的同时应避免世俗化,始终保持与社会的理性距离,保有面向未来的品质,平衡好满足社会需求与引领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更加开放的格局中形成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与社会更广泛意义和更深层次上的共赢。

猜你喜欢

服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