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破除“象牙塔”里官僚主义的几点思考
2022-02-26陈向阳白向忠
陈向阳 白向忠
(山东大学 纪委,山东 济南 25010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高校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高校中存在的一些官僚主义现象引起社会关注。2021年9月,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向教育部党组和31所中管高校党委进行巡视反馈,其中一半以上高校被指存在不同程度官僚主义问题。
2021年第24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了一篇题为《晒一晒“象牙塔”里的那些官僚主义》的文章,披露了高校中存在的不同程度官僚主义问题,主要是“四大现象”值得警惕。究其根源,内因是官本位思想作祟,追权、逐名、贪利;外因是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存在短板弱项,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存在漏洞,致使官僚主义浊气难除。
一、官僚主义“四大现象”值得警惕
一是“官气”十足、衙门做派现象。其主要表现是:有些高校行政机构效率低下,部分行政干部颐指气使,把校园变“衙门”;行政权力掌握资源分配,导致一些教职人员追逐“官职”,有人为此还大费周章;还有一些人官学一体,美其名曰“双肩挑”,实则“两头吃”。这些问题表现指向的主体是领导人员和干部队伍,客体是行政权力和干部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机关作风建设已经大有改观。但是由于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还不健全,一些职能部门服务意识还不够,一些领导人员宗旨意识还不强,致使作风建设的根本性转变还不到位。加强作风建设,必须消除“官气”。需要把手抬起来,在服务工作中指明方向、加强指导;把心掏出来,一心一意、一颗红心为群众服务;把腿迈起来,深入基层,发现问题,送去温暖。
二是门户林立、近亲繁殖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以同门情谊打造利益圈子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不时存在;在学生话语中,课题组内“大老板”“小老板”称呼不时出现,有的“大导”掌控一切,以家长作风扭曲学术传承;靠校吃校,把分管领域变成私人领地,进行利益交换等。这些问题表现指向的主体是权力派系和利益圈子,客体是官僚作风和学术利益。
门户林立、近亲繁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人员来源单一、同质性强,不利于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碍于学术创新;二是师生情结、面子当头,在许多情况下有碍于学术争鸣;三是容易拉帮结派、搞小团体,暗藏排外倾向,有碍于学术交流;四是人际关系往往过热,在职称评定中,天平容易倾斜,滋生腐败等,有碍于学术健康。这些弊端不仅影响了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也遏制了高校科技创新的步伐,妥善处理门户林立、近亲繁殖问题势在必行。
三是不务正业、攀附结交现象。其主要表现是:有的高校教师不是潜心治学,而是为争项目经费削尖脑袋;一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往往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但个别高校老师却忙于交际应酬,沉不下心,静不下气,无暇教研;个别高校领导和老师把社会上的商品交换原则带进“象牙塔”,把学术资源作为攀附权贵的手段等。这些问题表现指向的主体是教研队伍和学术资源,客体是学术交际和逐利倾向。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必须坚决反对凭借学术权力和学校资源谋私利的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高校教师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指示精神,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高校要对标新时代新要求,落实好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着力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是好高骛远、贪图虚名现象。其主要表现是:一些高校领导对大学的基本特征、发展规律和办学特点等不认真研究,闭着眼睛唱高调,高校发展贪大求全;一些高校在“赶浪潮、抓热点、贴标签”的氛围中,学科建设急于求成;一些高校领导干部习惯高高在上,不愿深入师生和教研一线等。这些问题表现指向的主体是高校“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客体是管党治校主体责任和高校发展方向。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外环境和宏观政策都已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高校应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三新一高”,贯彻“四为”方针,坚持“四个面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开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深刻认识官僚主义的实质和根源
虽然官僚主义的表现各式各样,“象牙塔”与党政机关各有特点,但官僚主义本质是相同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做官当老爷,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1]“象牙塔”里形成官僚主义,除了政治生态、体制机制等客观因素外,根本原因还是主观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一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这主要是一些人动摇了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弱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背离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把自己的职权、地位、影响和工作条件视为既得利益、应得利益。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动摇了就会百病丛生,权力观扭曲了就会产生不良作风、滋生腐败。
二是“清水衙门”里也有衙门做派。这是因为当官做老爷的封建残余思想在一些人头脑中依然存在。权力具有天然的腐蚀性,权力意味着对稀缺资源的控制,权力可以用来换资源、权力可以用来找平衡、权力可以用来做生意等错误的认知依然有市场。教育系统绝非净土,过去的“清水衙门”早已是“资源富集”之地,由于私欲膨胀,通过滥用职权、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等各种手段,追逐对教育资源、公共资源的特权,捞取自己和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贪似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三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和实际。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官僚主义的要害就是背离了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这个传家宝。于是,一些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官气熏天、蛮横专断、颐指气使,不顾实际、不调查研究,仅凭个人“聪明”决断事项,缺乏做好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人惯性思维、惰性思维严重,往往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三、破除校园官僚主义,净化校园育人生态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强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2]。“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大敌”[3]等等。高校破除“象牙塔”里的官僚主义,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改为契机,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靶向治疗”,坚持“当下改”与“长久治”相结合,凝聚合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
(二)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整治“象牙塔”里的官僚主义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政治任务,从思想和利益根源上来破解。
二是落实政治要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在工作布局上必须做到观察分析形势要注意把握政治方向,筹划推动工作要注意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要注意防范政治风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三是加强纪律保障。高校纪委要成为高校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块坚硬的钢铁”,对官僚主义“大敌”要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查起,将其作为一道不可触碰的红线,寸步不让、严肃执纪,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深化集中整治官僚主义。
(三)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重点在机构改革、选人用人、考核评价、成果运用上深化高校改革创新。
一是精简行政管理机构。高校应对原有内设机构进行优化整合,把工作职能与工作性质相近的职能部门进行合并或重组,避免叠床架屋、衙门林立。高校要利用中层领导班子换届和届中调整等时机,坚持“干部政治素质、班子政治功能、单位政治生态”三位一体配班子,确保领导班子充分发挥好政治功能,逐步完成机构精简和干部调整配备,逐步完善管理人员定期轮岗交流和双向挂职锻炼等工作机制,树立一切为了教学科研、一切为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二是重构科研组织体系。大力推进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改革,谋划论证跨学科、跨学院的产教融合大平台建设,切实打破学科、学院壁垒,通过合并、挂靠、联合等方式,探索适应大学科时代的科研组织模式,推动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等的建设,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文理工医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在重构科研组织体系过程中,着力破解门户林立、近亲繁殖等问题。
三是大力推进高校治理制度体系改革。大学因引领社会发展而称为“象牙塔”,然而今天,高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整体上已经落后于政府和企业,在许多方面是社会走在了高校的前面,需求走在了高校前面。因此,高校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刻理解把握“三新一高”要求,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探索构建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高教风格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切实提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打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一是做好干部、人才选拔培育。一方面,高校党委要落实党管干部要求,以事择人、人岗相适。干部是干出来的,也是考验出来的,用干部是为了干好事业。选拔任用干部必须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尤其是选拔任用学校中层领导人员,要充分听取有关方面意见,集体讨论决定,建设忠诚干净担当、可亲可信可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一方面,高校党委要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营造潜心育人、潜心科研、激发创造活力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
二是优化干部、人才考核评价。一方面,在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上,正、副职各有侧重。正职侧重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敢于担当,工作思路与战略思维、组织领导与决策、抓班子带队伍,管理精力投入与工作作风,完成任期和年度任务、解决重大问题、注重长远建设等情况的考核评价;副职侧重组织协调与执行力,完成任务与抓落实,改革创新与解决复杂问题等情况的考核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加大绩效奖励力度,激励中层领导班子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另一方面,在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上,要破除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采取措施为“帽子热”降温,不将国(境)外学习经历作为教师发展限制性条件,不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要按照“四个面向”要求,更好发挥学术领军人物在科研攻关、战略咨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教育引导各类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
四、高校纪委要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高校纪委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工作中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
一是解决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在上级纪委领导指导下,高校纪委要做好同级监督,同时加强对二级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着力在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增强斗争本领、严格执纪问责上下功夫求实效。盯住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盯住官僚主义的“四大现象”和突出问题,主动监督、靠前监督、精准监督。加强对非主业领域监督,分析研判非主业领域官僚主义特点和隐患。对因官僚主义引发的问题线索要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协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由高校纪委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的监督协同机制,把监督协同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高校纪委要督促各职能部门承担职能监督责任,推进监督协同机制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形成既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的监督格局。
三是用好问责利器,做到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高校纪委对于发现的“官气”十足、衙门做派问题,门户林立、近亲繁殖问题,不务正业、攀附结交问题,好高骛远、贪图虚名问题等典型官僚主义现象,需要开展问责的要依据相关党内法规开展问责调查,查明因官僚主义引发的失职失责问题,向高校党委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或者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作出问责决定。要善于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推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不断净化高校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