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氟化工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战略研究*

2022-02-26赵立群李岩郑宝山韩秋燕闫泽

学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含氟福建化工

赵立群 李岩 郑宝山 韩秋燕 闫泽

氟化工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分支,是成熟但成长性很高的产业。氟化工是福建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同时服务于福建光电显示、电子信息、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氟化工仍旧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和投资热门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福建应紧紧抓住国家战略部署的重大契机,通过锻长板、固底板、补短板,把“强链、延链、补链”作为着力点,强化萤石资源保障,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工业园区、创新平台和人才高地建设,增强和提升氟化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实现氟化工高质量发展。

一、福建氟化工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资源基础

根据2022年7月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21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我国萤石储量为6725.13 万吨(折氟化钙),该储量是指探明资源量和控制资源量中可经济采出的部分。福建萤石储量为571 万吨,全国排名第4 位,占全国的8.5%,具备较好的资源基础优势。

(二)产业基础

1.氟化工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福建35 家氟化工生产企业实现总产值约为172 亿元(含基础原料无水氟化氢),产值约占全国氟化工总产值的13.6%。

2.氟化工细分产业门类齐全。从产业结构看,福建氟化工细分产业门类全,产业门类覆盖基础原料、含氟ODS(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含氟聚合物及单体、含氟精细化学品和氟化盐。个别产品产能、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3.无水氟化氢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二。福建基础原料无水氟化氢总生产能力达到34 万吨/年,规模仅次于浙江,居全国第2 位。其中福建中欣氟材高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6 万吨/年,规模居全国第5 位。特别是福建瓮福蓝天氟化工有限公司具备1.5 万吨/年氟硅酸法无水氟化氢生产能力,是华东地区唯一的非萤石路线无水氟化氢生产企业,有利于磷矿中氟资源的回收利用。

4.含氟ODS 替代品以第三代制冷剂/发泡剂产品为主。福建第二代制冷剂/发泡剂产品主要为二氟一氯甲烷(HCFC-22),主要作为含氟聚合物中间原料。第三代制冷剂/发泡剂产品主要形成了二氟甲烷(HFC-32)、五氟乙烷(HFC-125)以及混合工质R410A 产业链(福建省清流县东莹化工有限公司)。第四代制冷剂/发泡剂产品,如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反式-1-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zd(E))等生产尚为空白。

5.含氟聚合物以聚四氟乙烯为主。福建含氟聚合物单体包括四氟乙烯(TFE)、六氟丙烯(HFP)、全氟烯醚等品种。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全氟烯醚系列产品可作为含氟聚合物改性单体。含氟聚合物形成了HCFC-22—TFE—PTFE(聚四氟乙烯)产业链(福建三农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随着邵武永和金塘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华谊三爱富氟佑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进展,HFP、偏氟乙烯(VDF)、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PPVE)、全氟甲基乙烯基醚(PMVE)、全氟乙基乙烯基醚(PEVE)等单体和聚偏氟乙烯(PVDF)竞争力将逐步增强。

6.含氟精细化学品发展基础位于全国前列。福建在含氟中间体、含氟电子化学品的生产方面具备基础优势。六氟磷酸锂(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省龙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双(氟磺酰)亚胺锂、含氟湿电子化学品(福建三化元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含氟电子特气(福建省邵武市永飞化工有限公司、福建德尔科技有限公司)均占有较高国内市场份额。在某些特定产品已形成先发优势,如用作含氟吸入式麻醉剂(福建海西联合药业有限公司)的三氟乙基二氟甲基醚、六氟异丙基氯甲醚、七氟烷、地氟烷和异氟烷产品生产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全氟聚醚类(福建省威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形成全氟聚醚油、全氟聚醚润滑脂基础油、全氟聚醚真空泵油、全氟聚醚高真空泵油、全氟聚醚耐高温超高真空润滑油、全氟橡塑添加剂、全氟聚醚化妆品添加剂等系列产品。

7.氟化盐形成特色产业链。福建氟化盐总体产能规模不大,但具有氟钛酸钾、氟硼酸钾及氟铝酸铯等特色产品。氟硼酸钾产能居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形成了氟钛酸钾/氟硼酸钾—铝钛硼合金的特色产业链。

(三)技术研发

福建支持建设氟化工产业创新平台,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及各类基金等加强合作,创建省级氟化工产业创新平台和研发基地。例如,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福州大学共建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转化绿色锂电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依托控股母公司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新产品研发、新工艺开发,母公司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技术研究院。福建氟化工产业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四)集聚发展

随着国内氟化工行业领军企业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落户福建,有力推动了区域氟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将进一步强化福建含氟电子化学品、含氟中间体、含氟ODS 替代品和含氟聚合物产业链条。福建氟化工产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尤其在含氟电子化学品生产和高端含氟聚合物等深加工产品的发展方面,福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氟化工作为福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门类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五)园区承载

福建以氟化工为主业的园区主要有6 个,分别是位于南平的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省级园区),位于三明的三明市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省级园区)、明溪县氟新材料产业园、清流县氟新材料产业园(省级园区)和三明吉口循环经济产业园(省级园区),以及位于龙岩的上杭县蛟洋工业区(省级园区)。其中5 个已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因此氟化工产业在项目落地方面,有多个园区可供选择。有的园区在现有已建成面积的基础上,按照规划推进园区进一步成片开发,土地供应保障度进一步提升。福建发展氟化工产业具有较好的园区承载优势和竞争力。

(六)区位市场

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也是海峡西岸城市群20 个城市(含三明、南平、龙岩等)跨越的4 个省份之一,一能便于陆海联动,吸引外资;二能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吸引台资;三能连接长三角和珠三角,贯通沿海经济带;四能辐射中部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下游氟化工产品市场集中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催生出智能制造、装配式建筑、现代医疗等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特别是随着福建及华东地区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对氟化工产品形成新的需求。

综合而言,目前福建发展氟化工产业具有资源基础、产业基础、技术研发、集聚发展、园区承载、区位市场竞争优势和原料配套条件,但高端氟化工产品的有效供应能力仍需加强。高端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区,是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家开放创新平台,福建具备培育世界一流氟化工产业体系的基础优势和企业优势。氟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议一方面通过定位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氟化工下游高端产品,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发和引进有技术或有相关产业优势的企业相结合,将福建现有优势与引进企业的技术优势相结合,实现合作共赢。

二、福建氟化工产业发展战略

(一)发展重点

依托现有氟化工产业基础,发挥原料配套优势,抓住国家发展新基建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打造原料、产品和市场应用为一体的氟化工产业体系,锻长板、固底板、补短板,把“强链、延链、补链”作为着力点,以高性能含氟聚合物及制品和低温室效应含氟ODS 替代品、绿色含氟医药和农药中间体、含氟电子化学品为发展重点,实现氟化工产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国内空白或外资企业垄断的产品实现产业化或产业升级,大幅提升高端氟化工产品的自给率。支持高性能氟化工产品品种及牌号的产业化。打造五条主线:

一是开拓发展含氟环保制冷剂/发泡剂,抓住含氟ODS 替代品更新换代机遇,发展第四代低GWP 值(全球变暖潜能值)的制冷剂和发泡剂等。二是重点发展高端含氟聚合物,充分利用当前双碳政策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发展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含氟聚合物,并配套发展含氟聚合物单体。三是延伸发展含氟功能性膜及涂料,着力培育福建氟化工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在高端含氟聚合物产品基础上延伸发展含氟功能性膜及涂料,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高端化、精细化与功能化水平。四是聚焦发展高端含氟精细化学品及特种氟化盐,结合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发展绿色含氟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含氟湿电子化学品、含氟电子特气和锂电池材料,夯实产业精细化与功能化实力。五是着力发展副产品综合利用,针对氟化工副产氯化氢和氟石膏,发展副产氯化氢氧化制氯气,氟石膏综合利用等,提高产业绿色化和可循环能力。

(二)发展路径

1.萤石资源保障。加强萤石矿产资源保障力度。合理规划萤石资源开发利用,为氟化工提供原料保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安排国家和省级地质勘查专项资金时向萤石找矿倾斜,鼓励和支持现有大中型萤石矿山企业对矿山深部范围开展深部找矿,力争取得新的找矿突破;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保障程度,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严格执行《萤石行业准入标准》,促进采选矿企业向产业化、集约化转变。

2.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萤石矿资源的利用水平。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前后一体化等方式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进一步优化开发利用的结构与布局;积极引导萤石矿山企业优先供应邻近具有深加工能力的企业,鼓励持有采矿证的企业从福建现有符合氟化工产业政策企业中自主选择企业参股,以提高萤石矿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鼓励萤石开采企业采取先进的采选矿工艺,提高萤石资源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

3.产业布局及重点项目引进。优化氟化工产业布局,实现绿色发展。根据福建萤石资源分布和产业基础状况,氟化工产业应集中布局在南平市、三明市和龙岩市,三个设区市统筹考虑萤石矿资源、区位优势和环境容量,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项目落地重点依托邵武市金塘工业园区、三明市黄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明溪县氟新材料产业园、清流县氟新材料产业园、三明吉口循环经济产业园、上杭县蛟洋工业区、申远新材料一体化产业园等,在园区之外不再新建氟化工项目,园区之外现有氟化工项目不再扩大规模。充分利用现有氟化工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做强、做精,推动福建氟化工产业绿色高效发展。在重点项目引进方面,一是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用地优惠;二是加大对引进项目的奖励;三是对重点氟化工技改项目实行奖励。

4.园区及人才高地建设。在园区建设方面,一是支持氟化工园区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创建。二是推进氟化工园区环保升级改造。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三是实施氟化工园区节能提升工程。在人才高地建设方面,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高端人才。

5.创新平台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建设氟化工产业创新平台。强化南平资源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明氟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创新平台支撑。鼓励龙头企业设立新型氟化工产业研发基地。支持省内氟化工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制定氟化工生产和应用标准并开展团体标准的研制。支持将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

三、福建氟化工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推进重点项目实施

注重重点项目推进和实施。推进福建三农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邵武永和金塘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华谊三爱富氟佑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海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清流县东莹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建项目进程,同时立足福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优势,以国家急需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发展市场缺口大、应用高端化的新能源、新材料用氟化工产品。吸引一批优势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和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二)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是氟化工企业生存的命脉。福建氟化工的发展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注重优化和提升氟化工产业结构、工艺水平、技术设备等,确保企业本质安全。鼓励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流程升级、质量提升、牌号扩充,并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构建氟化工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氟化工装置的试生产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三)打造招商引资新格局

把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等机遇,把招商引资作为建设氟化工强省的重要抓手,整合各类招商引资资源,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围绕“强链、延链、补链”,引进优势企业参与集群建设,促进氟化工先进制造业做优做强。

(四)鼓励产业开放合作

密切关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促进氟化工与世界发达国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起点的对接;积极突出重大项目在对外开放中的载体作用,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引国外战略投资者,着力吸引跨国氟化工公司如美国的科穆(Chemours)、霍尼韦尔(Honeywell)、3M,日本的大金(Daikin)、旭硝子(Asahi Glass),比利时苏威(Solvay),法国阿科玛(Arkema)等和国内氟化工行业头部企业投资。对标五条主线,通过行业协会等有效渠道,建立福建各氟化工产业园与国内外氟化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在项目对接、学术交流、技术攻关等领域全面合作网络,推动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氟化工下游高端产品。

(五)持续推进园区认定

化工园区是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福建氟化工项目落地的必备条件。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印发的《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对认定化工园区进行复核。即尽快推进园区规划、化工园区认定和认定化工园区复核第三方评估现场核查工作。

(六)用好RCEP 优惠政策

依托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推动福建氟化工产业对外开放水平再上新台阶。RCEP 是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 自贸区的建成意味着全世界约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已核准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这对我国氟化工产品出口是一个巨大的红利。2022年1月1日RCEP 生效后,中国近30%的出口可以实现零关税待遇,涵盖中国1.4 万亿美元的贸易额。福建应用好政策红利,加快氟化工产业发展步伐,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协定中的优惠政策、便利化规则、RCEP 原产地累积规则,积极对标国际先进产业水平,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力助推福建高端氟化工产品“走出去”。

猜你喜欢

含氟福建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光伏含氟背板隐忧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福建医改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