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提升策略研究

2022-02-26谭樱芳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经管类实训技能

谭樱芳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突破1000所,其中绝大多数都开设了经管类专业,经管类专业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专业大类,包括管理、财会、金融、营销、物流、国贸等专业,其招生规模已经占据高职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使命,这一使命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经管类专业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困扰高职教育的一大难题。

2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成因

2.1 课程设置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高职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面向高职学生的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应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调实用性,但目前很多经管专业的课程依然沿袭传统学科本位的开发模式,重基础理论、轻实操技能,这种强调“是什么”“为什么”而没有突出“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教学,偏离了高职以用为本的教育宗旨,也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2.2 “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教育需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有过硬的实操技能,因此“双师型”教师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的“双师型”师资相当匮乏,这就使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无源之水。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往往把高学历人才作为首选而轻视对教师实践技能的要求,目前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师大都来自本科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他们在大学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知识性学习和理论性研究,其所受的教育经历决定了这些教师擅长理论教学,但因为缺乏企业一线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动手实操的能力比较欠缺,导致他们在教学中普遍呈现出“讲普遍原则多而讲具体方法少,讲理论知识多而讲实际业务少”的倾向,这种现象已然成了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大掣肘;二是高职院校的教学考评机制不科学,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评机制主要倚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取得科研成果的多寡,而是否进行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的优劣往往不在考核之列,这种状况也造成了教师对自身实践能力提升的轻视。

2.3 校内外实训基地作用有限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依托两种形式进行:一是通过校内实训室进行校内实训;二是通过校外实践基地进行校外实训。[1]由于校内实训基本以电脑模拟或场景模拟为主,和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及工作流程还是有一定距离,因此要想实现毕业到就业零距离,与企业联手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合作育人就非常必要。但经管类专业中除了连锁经营、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为数不多的专业,合作企业能一次性接收大批量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训外,绝大多数专业如会计、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等的校外实践基地大都流于形式,很多学生由于相关岗位的容量有限,其顶岗的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与其所学的专业或课程之间吻合度很低,有的甚至毫无关联,也有些合作企业仅仅只是将学校的实践教学纯粹当作了获得廉价劳动力的机会,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工作过程中的核心业务,这种状况造成校外实训最后多沦为到企业参观、给企业带货等蜻蜓点水式的实训,这种表面化的实训极大地影响了校外实训的效果,也打击了学生下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

3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对策

3.1 基于工作过程序化实训课程内容

由于职业教育是以实践为导向,即要教会学生“怎么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经管类实训课程在开发时应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进行设计。经管类很多专业的单项技能实训课程,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报关实务”,再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聘”“培训”“劳动关系管理”,这些课程都有着非常清晰的工作流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按照实际的业务流程进行选取和设计。例如,“进出口业务”课程,就可以按照实际外贸业务的程序——从寻找国外客户到贸易的磋商、贸易的履约、合约的善后等工作过程来序化教学内容。“员工培训课程”可以按照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计划的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等工作过程来序化教学内容。通过这种基于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的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地将工作任务融入教学项目、将工作过程融入学习过程,为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3.2 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3.2.1 采用“培聘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在校内,高职院校在教师的培养上要强化“双师”素质导向,并要制订专任教师下企业定期轮训的培养规划,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每隔一两年就能分批轮换到企业参加半年到一年的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努力使其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在校外,要大力引进各级各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尤其对于人才紧缺的专业,更要不惜重金外聘业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和行家里手作为兼职教师进校讲座讲学,充实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3.2.2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

首先,职业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高职教师准入机制,要将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高职教师任职的门槛条件,规定教师在上岗执教前必须具备2~3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或者取得由权威机构认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方能获得教师资格。其次,高职院校应革新教师向“双师型”转型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将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量和实践教学能力作为年度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与教师的收入挂钩,并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项目申报、职位聘任、进修培训等方面向实践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倾斜,以形成专任教师主动“回炉”参加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的外在推动力[2]。

3.3 以“教学企业+真实项目+技能竞赛”为抓手夯实校内实训

3.3.1 发展以教学企业为核心的校内实训基地

所谓“教学企业”,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教学的企业,在我国也称生产性实训基地或者“校中厂”,它通过让师生按企业化运作的方式进行真实的生产、商贸、服务等活动来开展教与学的工作[3],能够实现“学”与“用”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快速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全国各地很多高职院校都结合本校经管专业的设置情况对这种全真的实训实体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珠海国睿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在校内建立了一家教学企业——珠海市利安德财务公司,作为该院财会专业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场所,主营业务为承办中小企业的代理记账、公司注册手续的申报、纳税申报、财务报表审计等真实项目。所有项目的实施,全部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同时聘请国睿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完成企业的代理记账等业务,切实体会到企业的账务处理流程,学会了记账、对账、结账、成本核算、财务报告编制、报税、凭证装订及会计档案保管等一整套财务处理的技能。

3.3.2 依托真实项目开展校内实战式实训

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承办或协办专业对口的企业或行业协会的项目,比如学校可以利用每年校园招聘会的时机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当志愿者,协助与会的企业开展招聘工作;还可以利用当地企业宣传推广新产品的机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宣传营销的全过程,或者与本土企业联合开展以企业冠名的营销大赛等,通过这些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将学与训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做项目学知识练能力,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战提升了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3.3.3 大力举办或参与各级各类的技能竞赛

高职经管类各专业可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开发相关的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在校内开展比赛,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可以举办商务信息搜索比赛、网页设计比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举办招聘模拟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财会专业可以开展手工记账比赛、会计电算化操作比赛,金融专业可以举办模拟炒股比赛等。这些技能竞赛活动应尽量以真实企业为背景,在比赛各个环节要充分吸引相关行业企业的人员参与和指导,使技能大赛内容能充分反映相关行业企业职业的岗位技能要求,以求真正达到竞技养能的目的。此外,高职院校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政府行业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每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都会举办各种规模不等的经管类职业技能比赛,比如国际贸易职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挑战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不仅可以检验专业学习成效,还可以实现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实战能力,达到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目的。

3.4 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高职院校在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定期与合作企业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了解行业企业最新的人才需求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甚至定制,真正为企业输送能用、实用和好用的人才。另外,高职院校还应以服务企业为抓手,强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作为校外实践基地的企业与学校合作育人的积极性。比如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安排学生下企业顶岗实训,企业生产经营旺季对人力资源需求的高峰期也应成为学校相关专业学生下企业顶岗实训的高峰期,从而使得参加顶岗的学生对企业旺季的用工需求形成强有力的补充;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软硬件资源为企业送教上门,为企业员工提供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学历提升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服务;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将骨干教师安排到企业挂职,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技术攻关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学校可以把企业各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活动,比如产品的展销、营销等与学生的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的勤工俭学活动匹配起来,这样既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机会,也对企业的用工提供支持;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开展合作,比如组织学生到企业联合开展文艺汇演、青年联谊、主题团日等活动,密切校企合作的情感纽带。总之,学校要积极主动去推行形式多样的产教融合举措,把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使校企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将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贯穿于高职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经管类实训技能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