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课中的羽毛球教学策略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2022-02-26白丽虹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白丽虹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终身体育这一概念是在90 年代开始的体育改革发展中提出来的,指的是一个人进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将体育锻炼贯穿于生命始终,让体育锻炼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生活部分;二是基于终身体育的思想指导,以系统化体育锻炼为目标,在各个时期、各个生活领域寻求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1]。高职院校是学生们迈向社会之前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羽毛球运动与终身体育
(一)羽毛球教学与培养体育兴趣
作为充满活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日积月累的羽毛球基本知识学习中掌握各种羽毛球技法,在实践锻炼中配合教师细心的指导可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羽毛球教学和树立体育意识
大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接触过羽毛球这项运动,在羽毛球锻炼中所营造的轻松愉悦的氛围,加之运动过程中紧张刺激的对抗与合作,能够更加充分地让人感受体育锻炼的魅力,让学生将活动中感受到的快乐作为核心动力,促进自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三)羽毛球教学与养成体育习惯
在激发体育兴趣和树立体育意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性的运动学习和长时间的运动锻炼就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习惯和主动意识是有区别的,主动意识并不一定具有持续性,但养成运动习惯能够促进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具有长期性的意识和行为影响作用。
二、高职羽毛球教学存在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的矛盾
(一)理论研究不足
传统的羽毛球教学将重点放在了运动技巧传授上,较少涉及理论层面上的知识讲解,所以很多学生参与羽毛球锻炼存在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茫然状态,需要普及的体育精神、体育知识、体育规则等内容都没有完成,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这给羽毛球教学带来了一定限制,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二)教育模式滞后
在提倡全民运动的当下,体育能力的培养和体育意识的树立引起了各大学校单位的高度重视,尽管如此仍有布局分学校沿用以往的教学理念开展羽毛球教育工作,在教学考察上倾向于技巧的掌握程度,并未将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加之传统的教学方式跟不上体育强身要求下的社会发展步伐,滞后的教育模式制约了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体系不科学
以往的教学工作过于追求学生的运动成绩,存在为达标而达标的教学行为,因此在羽毛球日常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考查,当学生主观意愿得不到重视和尊重时,学生们就会以应付、敷衍的态度来对待羽毛球课程。另外,在缺乏统一、规范的教学体系指导下,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依然存在,单纯地罗列、转述知识成果,无疑是难以取得满意教学效果的。
(四)师资力量薄弱
决定羽毛球授课效果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教师的主观意志和专业能力。就现阶段师资建设情况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专职的羽毛球教师,而是其他领域的体育教师兼任,尽管这些教师在体育运动专业知识上拥有一定储备量,但是毕竟术业有专攻,其在羽毛球教学上无法基于专业性保证因材施教和与时俱进,具体表现为教学方式陈旧、课程内容枯燥乏味等,不利于顺利推动羽毛球教学计划。
三、高职体育羽毛球教学策略和终身体育习惯养成路径
(一)确立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教学目标
活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形式灵活多变等都是终身体育活动的特点,要全面提升当代青年的身体素质,在保证文化教育的同时致力将其塑造为体质良好、心态阳光、适应力强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实现养成终身体育习惯这一教育目标。高职体育的羽毛球教学工作,需要教师确定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目标,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参与兴趣,唤起投入锻炼的主动意识和热情[2]。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前提是树立自我体育意识,教师要教导学生用积极正向的态度和情感面对羽毛球运动,客观评价体育运动的社会性合作与交往,通过反复强调羽毛球运动的重要性来帮助学生建立行为上的自觉,同时基于羽毛球运动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拓宽交友范围,强化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和习惯养成。
(二)对羽毛球运动的健康价值建立正确认知
羽毛球这项运动对人的耐力、毅力和体力都有一定要求,但对于运动者的身高、体重、爆发力等要素并没有严格的限制要求,是一项适合全民推广参与的运动,决定羽毛球水平的关键因素是运动者掌握运动技巧的熟练程度。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打羽毛球属于一种有氧运动,时常打羽毛球能够加速体内脂肪燃烧,而且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全身配合,有助于提升人的协调能力,还能改善和预防颈椎病。运动过程中,人体血液循环得以促进,在运动量较大的时候人会习惯性地出汗,随着排汗能带走身体毒素,大大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对肺功能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人的运动量增加的时候会出现呼吸加快,肺部对此要做出适应的调整,长此以往就能起到改善肺功能的效果[3]。其次,参与羽毛球运动对于学生精神世界也是一种丰富,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人的投入与认真的,在竞赛中体会的失利或成功,这些都是精神层面和心态建设方面的有利收获。面对比赛胜利,学生们抑制不住的欢呼雀跃有着极大的精神激励作用,让学生们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三)重视课外教学环节以形成全程化教育
1.积极组织专业规范的羽毛球课外活动
体育俱乐部在高职院校内是一个闭合性较强的体育文化圈,多种体育文化圈一同构成了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体育俱乐部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中有规模或大或小、项目丰富、内容多彩的各类体育活动。当前很多院校都建设有羽毛球场,并开设了羽毛球体育选修课,除了常规教学日程中的体育课羽毛球学习,还需要组织专业规范的羽毛球课外活动。作为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体育项目,羽毛球运动学习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肯定是不够的,与达成锻炼身体目标有一定的距离[4]。羽毛球俱乐部就成了推动学生们参加羽毛球活动、提升打羽毛球水平的重要保障,通过羽毛球俱乐部将各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组织各种形式的羽毛球活动,加以体育教师适当的课外指导,进一步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提升运动技能水平,养成坚持进行羽毛球运动的体育锻炼习惯。
2.多多组织系统化的羽毛球竞赛活动
羽毛球教学要想达成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要创造更多运动实践的机会,通过实践来检验课堂所学的运动技巧。高职院校每年都可以组织举办羽毛球比赛,可以是以系为单位的团体比赛,也可以是自由组合的双打比赛、混双比赛、单打比赛等。以比赛的形式开展羽毛球运动,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斗志,在校园内营造一个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影响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羽毛球活动中来,逐步扩大参与羽毛球运动的人数。在此基础上组建校羽毛球队,并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负责系统化的羽毛球训练指导,然后代表学校与相邻院校打羽毛球赛,给各个高职院校的学生创设切磋球技、交流经验的机会[5];再或者定期参加地方组织的专业性羽毛球比赛,逐步提升校羽毛球的影响力,从侧面推动校羽毛球运动参与者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成员结构,初级阶段的学生将羽毛球运动作为娱乐、健身的选项,运动技能水平较高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竞技比赛中,既拓宽了学生的社会交际面,在运动交流中增进了友情,还能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活跃性,促使羽毛球运动成为高职学生持之以恒的健康运动方式和习惯。
(四)致力于构建全面客观的羽毛球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羽毛球教学框架中的重要内容,要将教学评价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用以支撑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保证教学效果。在具体的评价环节中,要明确评价指标并保证其全面性,让评价考核覆盖羽毛球技能掌握、学习态度、身体素质、运动实践、理论知识水平等多个不同的层面,整体、客观地了解高职学生在体育课羽毛球教学中的表现[6]。另外,要围绕课内外一体化的目标,从体质健康测试、课外活动和课堂学习表现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构建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评价板块,评价指标的设定应该放在出勤率、运动技能掌握、参与活动积极性、合作学习表现、理论水平等要素上,综合这些指标才能得到更加真实、客观的最终评价,为教学工作的调整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在课外活动评价板块,评价指标的设定应该放在参加羽毛球俱乐部的情况、参与羽毛球比赛的情况以及进行日常羽毛球锻炼的情况上,这些要素都是倾向于过程性评价,能相对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在羽毛球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成效。
(五)重视课后强化训练以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所有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会”,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而“教”只是主要过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上能够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是提炼出来的重点内容,而具体的吸收消化以及知识拓展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勤加练习。对于教师而言,要在课后阶段对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一步步优化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学生在课后时间也要进一步消化课中所学技能与知识,提升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在良好学习习惯的指引下为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奠定基础。一方面,关注线上互动。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教育学习领域普遍引入了远程交流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上与教师进行无限制交流,多创设一个学习空间和渠道。教师在线为学生实时解答各种问题,也可以将日常训练的过程以视频录制的方式保存下来,发送视频文件给教师,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分析和指导。另一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成立羽毛球兴趣小组,聚集有相同兴趣的学生一同参与体育赛事观看或体育题材电影赏析等活动,以这样的方式为学生日后更好地学习羽毛球技能和参加相关训练奠定浓厚的兴趣基础。教师也可适时地给予兴趣小组一些专业指导,促使羽毛球活动更好地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
(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终身体育习惯培养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教学观念逐步朝着“以学为本,为生服务”的方向转变,符合当下学生学习需求的是探讨式、开放式、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要有机融合体育发展需求和学生兴趣爱好。诸多教学要求和目标的调整,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尤其是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具体要求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专项技能水平、思想道德素质、教学组织能力、科研能力等;另外,需要学校从教师待遇和福利层面出发做出适当调整,为教师工作任务的完成和职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并从统筹角度优化教学管理与课时设置,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最大化地激发体育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是当下每一位体育教育者的工作目标,尽管当前高职体育羽毛球教学计划的推进存在一些限制,但在终身体育观理念的指引下,准确把握羽毛球运动与激发体育兴趣之间的关系,采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推进体育计划,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用终身体育习惯来践行终身体育思想,从而形成覆盖整个社会面的健身氛围,提升国民体育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