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奥运背景下高校体育产业化人才培养的思政价值

2022-02-26张佳硕王阳李博乔春霞河北北方学院公共体育部

灌篮 2022年18期
关键词:产业化育人思政

张佳硕 王阳 李博 乔春霞 河北北方学院公共体育部

2022 年2 月,随着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落下帷幕,让中国人开始重新审视在2008 奥运会和2022 冬奥会之后如何将奥运会的相关遗产转化为产业化进行系统的“消化”。而这种产业化的“消化期”,首先要求的就是在人才输入或者说就业群像的指导价值。不仅如此,“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持续保持与推进的首要问题,是促进冰雪运动和相关场馆、运营和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体育强国的重大命题的提出更是将体育产业化的群众参与、培养定向和市场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另外,随着我国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以及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利用地方奥运遗产,进一步拓展产业化思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解决促进体育产业的需求导向、适应社会化发展,并逐步促进体育消费的产业化人才就成了具有奥运背景城市发展的重大机会。而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首要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培养思想和学生价值观的转化[1]。

一、后奥运时代体育产业化的人才培养需求情况

根据《体育产业化背景下我国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变》的研究显示我国体育产业类专业主要有以下几类: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体育场馆设计与管理,体育本体类专业、教育类专业、休闲类专业、运动专项型专业以及体育相关产业化专业,如中介类、博彩类、用品类、制造业、设计业等[2]。而随着我们国家的体育思维的不断转化,进入到后奥运时代后,这种产业化的需求就尤为凸显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说,目前我国各类体育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中的体育专业的开设与体育经济有关的专业的比例不高,其指导意义与价值方面仍有极大发展的空间。就其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并不完善,基本无法满足体育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就社会层面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较晚,但随着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两大盛事的举办,发展速度由平稳向快速迈进。而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建设上仍然相对落后。首先,在全国高校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2005 年才开设体育产业管理专业本科,虽然社会体育类专业和体育教育类专业已经设立已久,但是就其产业化发展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另外,实习教学、就业机遇和体育产业相关的专业也不多,教育部2006 年公布新类别招生专业中,囊括了体育产业类培养,而就在2008 年奥运会前后更是进一步推进了高级别专业化体育产业类人才的专业设置;2022 年冬奥会前后,冰雪运动、冰雪场馆运营等专业逐步进入到百花齐放的发展阶段。由此拉开了体育产业化和专业化运营人才的培养和管理阶段[4]。而高层次体育学专业基本技术人才,高层次国际体育组织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也在两次奥运会的中间逐步进入到由传统式教学转化到开放式培养的阶段。

二、高校体育产业化人才的思政培养内涵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提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四位一体学校体育教育目标,而这其中首要强调的是增强学生享受体育、感受体育、主动体育的价值,更是为高校体育产业化人才的思政培养提出了命题式的内涵。2021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3],这对体育教育工作的育人内涵赋予了鲜明的继承性和时代特征。因此,面对社会层面的体育产业化需求和“后冬奥”时代下奥运产业的“消化期”,就要求学校在育人功能上首先阐释培养体育产业化人才的思想政治价值定位,即体育市场需求导向的思政培养内涵。

体育产业化人才的思想政治价值定位究其根本而言,是建立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面对困难的就业压力和极富吸引力的体育产业化市场中的一种育人思路,起到“船”和“桥”的功效,能在高校日常教学工作中进一步转化成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维的思想教育体系。高校体育的产业化之路首要遇到的问题即是融合性问题,而这涉及的则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和内容。这里的课程教学其核心则是课程思政,是融合在课程中体现体育价值和育人价值的,而这其中“后奥运”时代的必然产物,诸如文化方面的奥运精神、冬奥精神、吉祥物、各类标志所体现出来的产业化导向;又如各类场馆的运营与管理、标语的设计与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所体现出来的产业吸引力等等各方面都是进行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思政元素设计的标的点,也就是“课程思政设计的产业化导向”。其次,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强、操作性强,这就要求在进行课程教学中,在进行体育产业化人才培养中更多地强调彰显其实践价值,并逐步地推向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的是“课程思政设计的产业化融合性、协调性”,从而达到体育的核心价值和强健体魄的实践作用,引导学生向产出化人才迈进,培养出的产业化人才既有实践能力,又有产出化思路,更易为产业化发展所接受[5]。最后,“课程思政设计的产业化市场核心”。高校培养的人才终究面临的是就业市场,就业前景的广阔、薪资待遇的优厚、新兴产业的发展价值所体现出来对青年的号召力,正是高校体育产业化人才培养的终极指向。

三、高校体育产业化人才的思政路径

在建立高校体育产业化人才的思政培养内涵后,就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化人才思政培养的目标、指向和价值,那么其实践和发展思路就必然需要发展路径以完善其逐步深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高校体育人才的设计和培养中,既要持续性推动课程教学的思政方案设计规划,注重德育在全面培养中的比重,更要注重课程思政的设计价值与设计规划,持续性做好德育元素的融合与分解,发挥基于育人理念和功能,使课程设计与思政课协调发挥育人功能,使课程思政切实性发挥潜移默化作用、行程规划效果和协同效应。

(一)建立核心观念体系 树立多维育人思路

高校体育产业化人才的思政价值主要在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这是国家赋予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规划。从学校体育教学的思政内涵出发,建立在“立德树人”的这一根本目标之下,涉及的是基本育人理念的实现,这就涵盖了基本培养理念的设计、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基本育人思路的确立、学校管理的合力、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多方面。因此,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确立核心观念体系尤为重要,而如何将这种管理理念进行确立并不断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就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首先,在确立学校培养目标在构建、实践和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目标设计的规范化,将教育教学完全联接于社会化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重视发展的产业化倾向,从而逐步推动形成校企统筹、分类指导、市场指引的领导体系,进一步强化核心观念体系和顶层设计。其次,优化合作机制,实现共享理念和共建的常态化。树立学校、家庭、社会、企业的多角度、多方面的联合机制,面对企业和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侧”,对家庭和学校的“供给侧”进行系统的改革,再以深度合作为主,发挥梯级优势,在资源共享、联合培养、就业指导。再次,强化校企协作、家校协同、社校一体理念,逐步形成学生和社会的联合培养机制,以共享、共建、共管的长效人才机制为抓手,实现家校社会和企业的多元实施主体的协同育人机制的树立,稳定核心观念体系和顶层设计。最后,体育产业化人才的人本化。始终坚持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持续性增强学生主题意义与主题价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有益的教学环境中互动,为学生提供良性的发展环境,抓住学生和人才市场双方面的需求,在树立核心素养培养氛围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健全教学评价机制 确立实践培养倾向

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机制的确立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准确的“评判、预测、选择和导向”,从而引导学生对于自我定位由漠然转向关注,对自我发展的定位越来越清晰化。评价机制的健全更是有利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关注成长与过程。就评价机制的分类而言,根据其实现过程和价值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而如何在这三个过程中实现体育产业化人才的思政价值则是思政路径建设的重点。在诊断性评价过程中,促成评价的进行预置性的产业化知识,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产业知识的理解、基本实践技能以及产业化思维情感等状况进行基本的预测,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关注情境的产业转化,在产业发展的第一线进行系统实践,建立模拟化目标采用非正式评价和监测的形式来进行形成性评价成果展示[6]。而终结性评价阶段则是为了进一步验证学生培养和产业化发展的合理性,在教学活动结束后,采取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评价,如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结果或者展示形式的多样化等,这样就进一步促成了学生在其产业化发展中的思想引领的价值,这就从评价形式、评价观念和评价成果上形成了基本的思政发展理念。另外就是要树立实践育人的观念,这是最终成果指向和最终的产业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评价结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指向的是市场需求指向的是利用本地资源整合成果的优质化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冬夏两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开始逐步进入到了“后奥运”时代,而这个时代标志着我国逐步开启了奥运产业化的“消化期”。在这个消化期间,要逐步实现冬奥遗产的落地生根并逐步将文化元素、场馆建设、场馆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价值等多项内容逐步利用起来,从而进行产业化的发展与定位,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以奥运为培养契机的,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树立思想政治引领价值的,符合大众和市场需求的,培养内涵深远、定位明确、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人才为定位需求,进一步引导高校体育产业化人才的系统培养,建立以“奥运精神”和体育素养为指引的思政价值体系。

猜你喜欢

产业化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