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2022-02-26刘玉
刘 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2021年,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1]。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理应承担起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人才的重任。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应当在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2]。因此,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如何构建职业能力与工匠精神融合培养的课程体系。
1 高职人才培养现状
1.1 专业课程中缺乏工匠精神的融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一般都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指导”课等公共基础类课程。但是也存在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过度依赖此类课程,其他专业课程“袖手旁观”的现象。专业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只重视专业知识的讲解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其在知识应用中对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理想的引领作用,缺乏工匠精神的融入。
1.2 课程考核评价中缺少对职业素质的考量
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则需要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考核评价主要还是集中于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的评价,缺少对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的考量。
2 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2.1 以就业为导向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将就业导向作为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并将此原则体现于课程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键在于课程体系要能够满足就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必须加强与职业的紧密联系。
2.2 以能力素质为本位
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多沿用CBE教育(能力体位教育)思想[3],坚持将能力培养作为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是学生仅仅拥有与岗位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并不能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应当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之上增加素质要求。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不仅满足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而且具备工匠的职业素质。
2.3 以“理论+实践”为实现路径
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课程的锻炼是高职学生提高自身技术技能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理想的培养融入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全过程。
3 “职业能力+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职业能力+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构建可划分为四个主要步骤: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制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考核评价。
3.1 分析人才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以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素质要求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因此,首先需要采用社会调研的方法,分析未来就业岗位群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人才需求状况,专业发展趋势,岗位对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要求等,从宏观上把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
3.2 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中的具体化,是课程体系的落脚点。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依据人才需求的分析结果,从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两个层面确定课程的目标,其中职业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课程目标的制订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职业能力方面按照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以及拓展能力逐层递进制定“三能”目标,对应地在职业素质方面从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三个维度上实现“三维”职业素质目标的制定。
3.3 构建课程体系
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注重职业能力提升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协同进行。以“三能”的职业能力目标与“三维”的职业素质目标为导向,构建“基础+专业+拓展”三阶递进的知识、技能逐步提升,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理想逐层渗透的课程体系。
3.3.1 三段培养,能力递进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未来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均按照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以及拓展模块进行划分。其中基础模块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开展基础课程实验以及基础课程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专业模块通过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并通过专业技术实训、顶岗实习等途径进行工学交替、边学边做,强化专业核心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可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需求,学生可根据预就业岗位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需求,自主选择拓展包,进行拓展课程学习和相应的职业资格技能实训,取得职业资格培训证书。
3.3.2 逐层渗透,素质提升
《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指出,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1]。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对于德育内容的实现不能局限于思政课程,而是要融入每一门课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基础模块中可借助通识类课程(如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中与工匠精神的契合点,进行工匠精神的渗透教育。专业模块是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一环,在该环节中会有贴合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环境,也会有体验真实工作环境的实习机会,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价值,用思想层面的认真、负责、热爱的态度和精神理念,行为层面的专注、严谨、精于细节、勇于创新的行为方式感染学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拓展模块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该环节中通过邀请行业中的能工巧匠开展讲座,并将其自身经验进行分享,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
3.4 建立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以“职业能力”与“工匠精神”为双核心的课程考核评价中需要改变传统的较为单一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坚持课程考核评价的多元化。
一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在专业课程与顶岗实习中,课程的评价标准不仅是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应当包括学生的职业态度、对于工作岗位的热爱程度、对于未来工作的了解和认知、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了解程度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理想。
二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学生课程考核评价中不仅由学校教师参与,在实训操作、顶岗实习阶段还需要由企业共同参与,同时也可允许学生参与到考核中,实现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