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高职“教育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探究
2022-02-26崔智芳
崔智芳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并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对于不同性质的院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要具体研究,分类推进。具体到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强调技能培养,内容实用。高职“教育学”课程的改革也要顺应趋势,在强调“技能引领、内容适用”的同时,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使课程在培养未来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打下基础。
1 高职“教育学”课程思政改革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1.1 “教育学”课程天然蕴含许多思政元素
1.1.1 “教育学”的课程目标包含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
本门课程的目标是使高职学生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发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形成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中,“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形成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本身就是属于思政教育的内容。“掌握基本教育教学的技能”包含着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爱等思政元素。
1.1.2 “教育学”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从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教育与教育学”这一章,对学校教育的界定包含着学校教育受国家领导,为国家、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的思想;“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这两章突出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有助于增强教育者的使命感、责任感;“教师与学生”这一章帮助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激发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教育目的”这一章,“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节所包含的理论蕴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通过了解教育目的的变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建设史,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树立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教育观;“德育”这一章本身就是思政教育;“课程”这一章更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的、内容及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教学”这一章,大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就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指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2]可见,教育学这门课程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所谓课程思政,只是学科内容自然而然的延伸,这是“教育学”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先天优势。
1.2 高职“教育学”课程进行思政改革的劣势
前文论述了“教育学”课程进行思政改革的先天优势,以下分析高职院校开设的“教育学”课程进行思政改革的劣势。首先,“教育学”这门课程理论性强,能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较难获得成就感,不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其次,“教育学”关注的问题,比如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等,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高职学生更关注的是自我成长、恋爱、就业,而“教育学”这门课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最后,正因为“教育学”本身包含思政元素,所以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教育学”课程不具有典型性,也难有创新的地方。如果不顾本门课程实际而一味求新,反而有可能破坏“教育学”本身的育人功能,起到反作用。正因为如此,“教育学”在学校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课程思政比赛、示范课遴选中有明显劣势。
综上,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学”课程改革既有优势,也有很大的劣势。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必须兼顾“思政”和“高职”两种特性。不仅要充分发挥教育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还要让学生感兴趣,使其符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高职教学实际,即把“教育学”变为“高职课程的样子”。
2 高职“教育学”课程建设的目标
2.1 打造适合高职的“教育学”课程
高职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技能主导,内容实用,要保证课程的职业导向。[3]“教育学”课程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它的重点并不是教学技能训练。传统的“教育学”教程对于技能训练只有提及,而没有训练的要求。“教育学”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在学科化组织的教材中也很难有直接体现。在高职学生看来,“教育学”这门课对于职业的影响远不能和其他专业课相提并论。比如,课程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学生会觉得体育技能更重要,这就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基于以上分析,高职“教育学”课程的改革要充分发挥“教育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整合,提高实用性;要增加基本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
2.2 充分发挥“教育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教育学”课程虽然自带思政元素,但是,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不应该止步于此。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功能,那么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改革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基于此,“教育学”课程还需要重新开发设计。结合前述的高职化改革,“教育学”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系统设计,按计划实施。
3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学”课程建设路径
3.1 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思政目标
在“教育学”课程目标中需要有思政教育的融入。要达到这个要求,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加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另外一种是在知识、技能、素质目标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因为本课程自身所带的思政特性,所以采用了后者。具体而言,知识目标确定为:了解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其中正确的教育观包含教育为社会、国家和个人服务的思想内涵,反映了教育人的家国情怀;正确的学生观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爱。正确的教师观包含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要求,引导学生学好专业,修炼自己的品德和言行。技能目标确定为: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制订教学计划与方案、课堂讲授等,其完成情况包含着对职业的态度和责任感。素质目标包括锻炼职业核心能力,了解并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体会作为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等,这一部分与思政目标高度重合。
3.2 对课程内容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整合
“教育学”课程授课大都是以学科逻辑为顺序展开的。以学科逻辑展开的教学内容是高职学生对此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哪怕这些内容本身包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但是因为学生不感兴趣,也达不到很好的育人效果。所以,在进行“教育学”课程思政改革的时候,不能只是挖掘思政元素,还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整体改革。具体而言,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改革。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编排方式,打破了学科逻辑的束缚,以问题为中心,统领理论;以问题为抓手,关注社会、关注个人,关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的教育理论问题。在培养未来教师社会责任感和理论素养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这门课离他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具体而言,用“如果你可以穿越到任何一个时代,那你最想在哪个时代接受教育”这个问题来引导“教育的发展史”这一节;用“分析是什么让你成为今天这个样子”这个问题来导入“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这个知识点;用“你选专业是选自己喜欢的还是社会需要的”这个问题来让学生思考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用学生感兴趣的、离他们生活比较近的问题来统领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起来。
3.3 开发实训项目,在职业技能训练中展开思政教育
目前,“教育学”课程有两个实训项目: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授课。教师的专业示范性,更多表现在作为教师的职业技能的实训过程中,比如,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体现出的敬业、责任,在完成各项实训技能训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态度,在授课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背后的学生观,对学生独特性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贯穿思政教育等。在开展实训教学时,要将教师的职业道德贯穿到实训指导和实训评价中,以此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职业道德。
3.4 用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思政育人
我国习惯于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统称为德育,德育的方法同时可适用于思政教育。为了达成本课程在思政认知方面的目标,可以借鉴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教学法,利用真实的或者是可信的两难教育故事,通过讨论,辨明真理,达到树立正确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目的。与此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辩论法、案例教学法。为了达成本课程在思政情感方面的目标,可以利用真实教育故事作为案例,以情动人,在感情上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这方面的素材,可以是来自媒体的优秀教师,如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赖宣治老师等,也可以让学生实地采访本校的优秀教师。[4]总之,目的就是激发他们在情感上对教师职业的向往、热爱。当然,除了正面的案例,也可以加入一些网络曝光、受到通报惩罚的反面案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师资格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以及一些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让学生意识到坚守教师红线、底线的重要性。这一环节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情景扮演法、实地采访活动等方式。为了达成本课程在思政行为方面的目标,可以要求学生在日常课堂行为和实训行为中践行“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教师行为。比如,在课堂中遵守纪律,学校生活中注重仪容仪表、语言习惯、礼仪态度等,对于不符合“身正为范”的行为,要从职业高度指出,让学生意识到一言一行对于教师行业的重要性。
3.5 在过程性考核中考察思政目标完成情况
课程考核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一个完整的课程建设离不开课程考核。课程考核主要是考察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根据本课程的目标,知识目标主要体现为以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为核心的观念体系。观念建立在知识之上,对观念的考核可以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所以考核的第一个内容从知识维度展开,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设计统领某一节课程内容的问题,学生的发言中是否有教育学理论知识支撑,是否形成了正确的观念,对关键问题的辩论是否有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学生的讨论可以通过学习通等电子工具进行记录,可以覆盖全体学生,不存在有学生来不及发言导致的评价盲区。考核的第二个内容是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通过两个实训项目来体现。对于实训项目的评价可以从专业性和完成态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而这两个方面都包含思政要素,这是教育学这门课的特殊性。比如,在教学计划中是否贯穿了思想政治目标,贯穿的思想政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既是对教师专业上的要求,也可以反映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情况,反映项目的专业性。考核的第三个内容是素质目标的完成情况,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来获得。具体来说,就是孔子所谓的“听其言”“观其行”。听其言,表现为学生在观看真实教育故事、探访真实教育人物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感想,这些会体现在学生完成的作业里。观其行,表现为学生平时的言行,对待课堂讨论、实训项目的态度是否积极。而迟到、早退、衣着、言语习惯也反映了“行为世范”的职业要求,所以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主要通过扣分来实现。
4 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学”课程改革既要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也要按照高职对专业课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既能使得育人功能真正落到实处,又能充分发挥本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作用,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