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健康管理专业深化“三教”改革路径探讨

2022-02-26王玉仲昌大平陆基伟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师校企技能

王玉仲 昌大平 陆基伟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1 背景

“三教”是对教师、教材、教法的统称,是教学实施的基本要素,故而对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合称为“三教”改革。“三教”改革自教育教学策略实施以来,始终推进前行,是各级各类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地位,将高职教育定位为单独的教育类型,其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其内涵建设和实施路径[1]。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人群为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为主要研究对象。当今医学发展已经从以治病为目的、对高科技的无限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和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处于健康医学与疾病医学并重发展的时期。健康管理作为健康医学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和产业,将在我国防控慢性病,保障人民健康,推动新兴战略产业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康管理是指健康管理人员对个体、群体或社会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或提供健康咨询与指导,并据此对相关的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为了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适应“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需要,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申请设置了健康管理专业,用以培养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提高本地区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身体素质,并教育和培养健康管理人才,以提高本地区人群的健康管理水平。但目前职业教育受观念制约,大多模仿本科院校的教学标准,课程设计与技能培养脱节,健康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晰,人才培养标准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教师、教材、教法的设计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结构性矛盾日渐显现[2]。

2 健康管理专业 “三教”改革的必要性

行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关高校合理确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职业院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业人员。另外,广东省政府于2015年7月28日出台《广东省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增设健康与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护理学、应用心理学和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等健康服务相关专业,建立完善的健康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在此大背景下,为满足广东省对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努力推动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丰富健康管理学科内涵,培养满足社会迫切需求的健康管理人才,俨然已成为我省高校健康管理专业教育的新课题。

健康管理专业是一门前沿细分的专业,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先注重该专业的顶层设计,紧跟《职教20条》的改革方向,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设计和研究专业建设方向,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进行“三教改革”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教师、教材、教法是教学全过程的基本要素,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密切联系,任何顾此失彼的做法都会影响教学的整体成效[3]。通过对健康管理专业精准实施“三教”改革,打造一支德技精湛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批贴近时代的教材,形成一套精准有效的教法,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对于推进专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 教师改革的实施路径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新挑战、新机遇的形势下,为全面落实《职教20条》,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需要旗帜鲜明地加强特色教育,不断完善内涵建设、着力提升实力保障。教师是落实“三教”改革的前提,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与教学过程的实施者,也是“教材”和“教法”的主要执行者和设计者,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团队,才能设计并执行符合当下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教材和教学方法[4]。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3.1 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落实“双师素质”培养

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国家管理职业院校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同时具备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5],“双师型”教师一方面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另一方面又能在职业教育实验实训教学,以及引进新技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康管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具有明确职业导向的专业,更加强调教师队伍的 “双师型”属性。在传统的医学本科教育中,教师队伍的遴选标准和培养方法重在理论教学,“双师型”教师多为研究型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等,要求考取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或者职业资格证书,才能被评为“双师型”教师,这种模式下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存在差异,容易诱导教师形成重视“考证”、轻视技能的心理。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应加强职业技能属性,既是教学名师,又是技能能手。为打破“双师”评价桎梏,只有“双师型”教师才能将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相匹配,才能切实推动“教材”与“教法”的改革。

“双师”素质的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的培养过程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的成长发展规律,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精准施策,重在培养和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弱化追逐高等级技能证书的考取。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资格证“水平”证书的获取及定期更新制度,实现职业教师技能系统化发展。健康管理专业目前可以考取的技能证书包括健康管理师,如果是医护类专业教师还应具有医师资格证和护士资格证,并具备相应的中级职称。健康管理专业所在的学院(系部)也应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强化校企合作,依托学校建设教师发展中心,采取校企双向认证、青年教师双上岗行动,根据专业背景,明确要求专业教师应定期到企业或行业锻炼,制定具体的教师轮岗(顶岗)实践要求。深化校企合作制度,倡导学校和医院、卫生院、保健院等医疗保健机构建立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抓好“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高保健、预防、康复等方面的实用技能,使专业教师既具备扎实的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切实做好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3.2 强化校企合作,建立一支高素质、创新性的教师团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实训基地。”文件指明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为健康管理专业的发展明确了道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的模式摆脱了传统教育的束缚,为专业教师的培养开拓了新的领域。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师应多方面参与卫生保健行业的经营发展,了解群体需求和行业痛点。根据行业或企业的需求培养专业教师,深入挖掘企业创新点,学习和传承优秀技能经验,为企业储备后备人才,加快实施人才培养战略,防止企业人才断层。

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基础,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透过“校企合作”,教师要了解健康管理领域的前沿知识,补齐教材“盲点”,加强对行业文化的了解,熟悉现代职业技术岗位的需求,掌握新时代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发展动态,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不断更新观念,提升教师队伍的技能水平和科研攻关能力。健康管理专业作为一项热门的职业门类,要注重实践和创新,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需要长期积累和实践才能融入教师队伍的血液里,因此,职业院校要主动作为、创造机会,让职业教师积极参与到“大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去,注重抓评品牌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重视科研创新、精品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1+X”技能证书的试点工作,以及大学生“双创”大赛等活动,以实践锤炼队伍,在比赛中检验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育训结合,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双元”育人,是办好健康管理专业的重要方式。

3.3 加强教师培养,优化制度建设

顺应教师生命周期发展的特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以成效检验教师成长,加强过程评价机制,推进教师全职业周期发展。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和数字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要加大对健康管理专业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力度,建立教师职业成长档案,完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方面的动态评测体系,多维度、综合评价专业教师的发展轨迹,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3.4 建立师德考核与激励机制

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国育才使命担当。注重师德激励,教育引导教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牢记师德本分,发扬优良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集中学习医疗健康领域的众多英雄楷模,如抗疫英雄事迹、人民功臣事迹等医学领域内的名人名师。建立学生评价教师制度,多维度开展教师评教评学,灵活使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教学反思,及时反馈和改进教学方式,推进教师自评和互评。定期开展教师考核评价,追踪述职报告、成长档案、教师综合评价表等过程性记录,分阶段、多维度考评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交流与反思等方面的状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帮助教师成长,推动教师进步。

4 教材改革的实施路径

教材是教学之本,是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6]。国家先后在高等职业教育重大决策和重要文件中,从不同方面提出加快深化教材改革的要求和号召。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教材发展更应跟紧教育改革趋势,将医药健康领域的前沿知识与先进技术集中反映在教材建设进程中。

4.1 推动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

在健康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该专业的职业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可以根据教学任务,适时开发出适用于不同教学任务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突出主题,强调技能,结合健康管理领域的各项评价指标与国家规范标准,及时将行业相关国家规范标准和最新颁布的法规补充到教材中去。在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建立一支由一线教师和行业能手组成的专家团队,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挑选合适的专业课,将教材内容按照项目化程序进行编排,以任务为导向,紧密结合健康管理工作流程,结合医疗健康工作过程中的真实情景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4.2 开发信息化、数字化的融合教材

为适应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健康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要及时融入互动化元素,可通过教材扫码、扫图实现立体化展示,将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众多新技术、新设备及时引入教材,推进数字化互动性设计,如扩展学习链接、答题、游戏、动画、模拟医学、语音助手、教师咨询等互动化的元素接入教材网络资源库,多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4.3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教育部印发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教材修订指导意见:体制上,除国家统编教材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修订外,其他教材建议由教材管理部门指导出版社、编写单位、用书单位及行业企业合作修订。因此要采用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推进健康管理专业教材的更新发展,根据“1+X”(多种技能证书)制度试点的进展,及时将与医疗健康领域相关的技能证书内容引入教材中去,实现书证融通、教证融合。医疗健康领域的技能技术发展更新很快,除了要定期组织修订教材外,还可以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开发新的校本教材或补充教材,及时动态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技术发展和行业变革情况,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材,使教学内容适应行业技术升级的需求,用行业发展的视角推动教材建设。

4.4 融合课程思政及创新创业内容,多维融合

在教育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健康管理专业的教材内容也需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思政教育融入。医学专业课程可以引入道德楷模和先进事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先进道德观和职业观的启发。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健康管理的教材要实现实用性改革,可以将健康事业经营新模式补充至相关教材,将创业理念引入公共课程教材,以满足创新创业大背景下对更广阔健康领域人才的需求。

5 教法改革的实施路径

职业教育关于教法的改革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如行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改革。在职业院校专业细分的背景下,教学团队需要探索高效协作的模块化“新”教法,利用模块化的弹性和灵活性,以校企合作和专兼结合的模式共同完成对健康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高效传授。

5.1 创新教法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随着网络知识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讲授方法已不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当前的教法改革需要将学生视为不断发展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创新教法学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改革为提出问题、即时反馈,自主探究并讨论出一套新的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的集体回应,系统调整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促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充分运用情境式课堂,诱导式进行知识讲授,根据教学任务构建教学情境,在自由开放、互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诱导性、鼓励性以及渐进性的教学铺展流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在线教学、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等创新模式,积极探索出一种高效务实的新教学模式。

5.2 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创设书证融通教学模式

《职教20条》中提出: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在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一是打破传统学科教学的模式,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以任务为导向,引入模块化、碎片化的教学模式,强化技术技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做到“三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位即工位,实训即实操,推动教学模式务实高效。二是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合作开展教学与培训,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果。三是根据“1+X”(多种技能证书)制度试点的技能分类,引入幼儿照护技能证书、母婴护理技能证书、老年照护技能证书等相关证书,及时将相关技能证书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目标融入专业技能教学目标,创设书证融通教学新模式。

5.3 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模式

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医疗卫生专业的教学方法已发生重大变革,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灵活方便的优势,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网课、微课、慕课等多种网络化教学资源,充分整合网络资源,实现“碎片化”教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融通线上线下教学场景,把线上数字化资源有机地融入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中,确保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紧跟现代化教育发展形势,为社会提供更加符合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6 结语

在国家大力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要将“三教”改革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提升教材质量,完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三教”改革实践,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健康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才能持续促进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满足卫生健康领域的人才培养需求。

猜你喜欢

双师校企技能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