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公路的减碳实践
2022-02-26刘紫燕福建省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文 刘紫燕 图 福建省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泉州公路中心”)以生态为先,在“低碳”转化和利用上做加法;以科技赋能,在生产、建设“高碳”上做减法,走出了一条公路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国道358线南安镇山段一路绿树繁花
2021年,“双碳”火了!年内接连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纲要》等文件也无一不涉及碳减排。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排碳大户”,低碳发展势在必行。当前,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纷纷加快推进绿色公路建设,探索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公路养护新路子,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减碳的目标。
规划引领 绿色成为“主旋律”
公路不仅是交通动脉,还是生态绿脉和旅游景脉。为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福建省坚持规划先行,在普通公路建设中凸显绿色理念,出台了《福建省普通干线绿色公路建设实施细则(试行)》等规范性文件,采取了系列措施,以集约节约、路地和谐、节能高效和服务提升来推动福建省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泉州公路中心以规划为引领,系统开展绿色公路建设、打造美丽交通生态公路,以科技赋能公路养护,切实将“增绿”“减碳”工作抢在前、干在前。如今,驱车行驶在泉州公路上,大有“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之感。
巧添绿意 生态跑在修路前
“从前国道355线的绿化都是小打小闹,沿线还遍布废瓷厂,像一块块难看的伤疤。”泉州公路中心德化分中心(以下简称“德化分中心”)办公室主任陈志团介绍道。原来,泉州境内多山,山区县德化更不用说,公路多蜿蜒穿行山间,用地紧张。工业垃圾尚且无处可弃,又何来空地添绿?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既修好路又保护好生态呢?德化分中心给出的答案是:变废为绿。
2012年以来,在一趟趟掘土机、装载机的轮番作业后,一块块裸露的废瓷厂、废渣杂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目之所及的浓浓绿意。绿地回归后,德化分中心又顺势规划、建设了4处公园式停车区。停车区内绿意盎然、曲径通幽,不仅方便司机、游人停车休憩,更成为公路沿线亮丽的生态景观。
几年来,通过这种模式巧为国省道添绿的案例不胜枚举:
国道355线南安高来格段,一处弃土场变身青年园,园内树木错落有致,花草点缀其间,让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国道358线南安官桥镇塘上村路段,新旧南官公路改造后遗留的夹缝地被有效利用,通过遍植莲花、松柏等寓意高尚品格的植物,建设廉政文化宣传栏、杨震雕像、清风长廊、四知亭等景观,变身为“四知”廉政公园,既美化了公路环境,还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道355线安溪官桥、龙门路段沿线,废弃的采石场通过合理规划,成为服务公众出行的温馨驿站……
在泉州公路中心负责人卢海东看来,这样的生态治理模式,既能降碳提效,又能拓展公路的服务功能,还避免与民争地,在解决公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多重提升。
实际上,回看近几年泉州专养公路工作不难发现,“让生态跑在修路之前”早已是泉州公路人的共识:
——在边坡施工中,同步开展生态修复,并以生态防护替代工程防护。如国道355线水口至城关路段,采用工程生物手段,合理利用挂网喷浆植绿等方式及时修复大面积裸露边坡地表。虽然同步生态修复会导致部分施工交叉进行,但减少了因施工造成的地表裸露,有利于及时复绿,恢复生态。
——在公路改造过程中保留原生植物,如在国道358线安溪友联汽车城平交叉口改造过程中,为保护一株安溪八大景观树之一——百年古榕,施工单位特意调整方案,改道绕行,为此多投资了200余万元。
项目让树,公路让生态,从而让出了泉州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得益于“让生态跑在修路之前”的精雕细琢,一条条生态路、景观路不断在泉州的版图上涌现,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和幸福出行的小康路。
如今,驱车行驶在泉州公路上,大有“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之感。
科技减排 公路穿上“金钟罩”
确保了绿化,让春来满眼皆绿,秋至层林尽染,就做到“碳中和”了吗?
其实不是。
如果说,植树造林是在利用和转化“低碳”上做加法,那么科技减排就是在生产、建设“高碳”上做减法。在卢海东看来,要走好“碳中和”之路,势必要紧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2021年,由泉州公路工程人员承担、依托国道358线友联汽车城至安溪茶都段开展的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高弹高粘液体沥青微薄罩面和AC-10混凝土研究与应用》课题顺利通过验收,吸引了许多业内人员专程来到试验路段考察交流。
这段试验路的亮点在于,应用了泉州公路中心研发的微薄罩面技术,该技术具有持久抗滑、抗渗耐水、寿命耐久等优势,而且还非常节约资源和能源。
这项新技术犹如给公路穿上“金钟罩”,能够更好地保护公路、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及路面大中修周期,节约公路运营成本,大幅降低施工期间对交通资源的占用,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此外,该技术还能大幅减少石料和沥青原料的用量,是典型的绿色低碳技术。
给公路穿上“金钟罩”,只是“碳中和”路上泉州公路人向新技术、新工艺要效益的个案。其背后,是他们孜孜不倦的科研追求:
翻阅泉州公路的科研成果,近两年,泉州公路自主研发的《一种废旧轮胎粉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荣获国家专利,《湿热地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典型结构与施工成套技术研究》《橡胶沥青技术在水泥路面改造应用与研究》分别荣获泉州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推行的“白加白”低碳新工艺,在路面重铺过程中,将旧水泥路面击碎振动作为底基层,在此基础上铺设水泥路面,既减少了采石量,又有效解决了旧水泥路面废料“出路”,仅2020年一年,南安公路产生水泥、沥青面层旧料2.89万立方米,就地利用2.82万立方米,旧料回收、循环利用率高达97.6%……
这些自主研发或积极推行的新技术、新工艺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无不兼具经济和低碳优势,为泉州公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减排插上了起飞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