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豪华设计的新方向?
2022-02-26纳森
纳森
来到位于淮海中路的捷尼赛思之家门前,这座简约而颇具现代设计感的体验中心,让我隐隐有种预感:今天这场探美之旅,或许会突破我对汽车豪华感的既定边界。
早在半个月前,我便和上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李彦龙教授,共同约定了今天这场探店之旅。之所以选定这家以无畏,进取和韩韵而声名鹊起的豪华车“后起之秀”作为探索标的,也正源自我内心对于传统豪华体系进取不足的暗自抱憾。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与入华时间都并不久远的“后浪”品牌,捷尼赛思对于自身设计豪华感的定义,叫做“动感的优雅”。正是这个跳脱中带着些韵律感的设计理念,以及诸如G80和GV80这样定位于中大型豪华领域的旗舰产品,引发了我对于豪华新方向的探索之意,以及接下来的这三重问题。
作为中国汽车设计领域的学院派泰斗之一,李彦龙教授对于彰显豪华感这一命题的答案非常简单:舒展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呼应的细节。当我们走到陈列于捷尼赛思之家的中大型豪华SUVGV80面前时,一大一小的两处设计让我在第一时间体会到了教授所言的真实意义。
足有22寸的輪毂大小在同级别车型里无出其右,而先天大轮毂所带来的比例优势既保证了GV80在长宽高层面的极致力量感,又将三维数据层面的领先优势进一步转化成为了车身弧线与车侧曲面之间的简洁呼应。无需太过繁复的线条与波纹,充盈而强壮的肌肉感便能从尺寸和设计的双重维度竭尽彰显这种名为“浩漾之雅”的设计美学。而这一切,全都始于这套有如概念车比例的超大尺寸轮毂。
除此之外,GV80车头名为“勇者之徽”的盾形格栅同样是这台中大型SUV彰显豪华感的一处绝佳印证。在与头灯组完美结合的同时,这组格栅的造型并没有止步于车辆前部。若是从尾部细细观察,左右双出的排气设计同样采用了两个与格栅造型相仿的盾形轮廓。这两枚小巧盾徽的细节呼应不仅大大增强了车辆尾部的整体造型质感,更通过体系化的成熟设计风格将GV80的豪华感提升到了一个更为圆融的层面。
对于李彦龙教授来说,敢于选择“做减法”的内饰设计风格才称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先锋设计。而定位于中大型豪华轿车领域的捷尼赛思G80,也正以“留白之美”的设计理念遵循此道。
置身后排,足足18声道的Lexicon环绕立体声音响不仅包裹了位于车辆前后,以及两侧门板上的多处区域,连后排座椅下方,也同样内嵌了两只扬声器,以进一步优化空间声场。不同于大多数知名音响大厂在几乎每个扬声器上都加装Logo的宣传方式,这套规格极高的Lexicon环绕立体声音响只在前排加入了简约徽标设计,为大多数扬声器保留了纯粹的纹理设计。这种颇为低调的设计风格,不正是“留白之美”的最佳体现吗?
来到前排,对于绝大多数功能的高效整合既实现了两块屏幕与空调系统“三分天下”的简约布局,更让包裹座舱大部分面积的上乘Nappa皮革与呈T字形贯穿中控台区域的木纹饰板交相呼应,呈现出对于座舱空间更大比例的温润包裹与无瑕呵护。“留白”的魅力,也正随着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座舱设计美学,彰显无疑。
对于这个连接设计与人的终极问题,李彦龙教授选择以“座椅”为例,为我讲述这两台中大型豪华车在设计层面展现出的诸多人文关怀细节。
拉开车门,前排座椅会提前向后推移,以方便驾乘者更为轻松舒适地实现上下车的空间腾挪。在我发出“这样的空间改变似乎并不明显”的疑问时,李教授立刻从设计师的实操角度,将我的思绪带到了北方车主身着羽绒服用车的寒冷冬季。面对类似羽绒服这样颇为厚重的着装场景,舒适进入的功能便可以发挥出更为明显的功效。而面向多个地域,多种季节的全方位设计,才是人文关怀体现在细节之中的真正意义。
即便将目光聚焦在这两只前排座椅的区域,体现在其间的人文关怀设计也多到不胜枚举:座椅加热、座椅通风的双重温控调节;座椅按摩的不同力道和施展区域;主驾驶位16向、副驾驶位12向的电动调节幅度;符合人体工学长时间乘坐需求的椅垫支撑性和椅背包裹性设计,每一项功能与配置的加入,都让选择这台捷尼赛思G80的消费者,可以在确保自身足够舒适的驾乘质感基础上,去更好地探索都市生活的无限可能。
结合全车遍布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以及大到每只座椅,小到每块选材可靠而坚固的装配工艺,捷尼赛思为我们带来的人文关怀设计,在于每一刻的温度,更在于可靠而安全的长情。
“一台充满人文关怀的豪华车,一定会让驾乘者时刻感受到舒适、从容、自信和安全。”李彦龙教授如是说。
事实上,在结束了一整日的探美之旅后,我也由衷地认同他对于汽车设计豪华感的诸多观点。流畅呼应的外饰设计细节,勇于“做减法”的内饰设计风格,以及时刻以使用者全方位需求为第一要义的人车联动。结合被捷尼赛思品牌奉为圭臬的“动感的优雅”设计理念,我已然看到了面向下一代中坚消费者的豪华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