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言属性认知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探析
——以南阳文化负载词翻译为例

2022-02-25余爽爽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南阳语言文化

余爽爽

(南阳理工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备受关注。但是如何翻译好文化负载词,每个人有不同的见解。因为翻译和语言文字是紧密联系的。就如大翻译家许渊冲所说:“做翻译,首先要过文字关。文字理解不好,就很难理解中国文化、学术之妙。”[1]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语言属性的翻译思路,以期能够较好地解决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问题。

一 关于语言属性的认知

(一)语言的工具性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工具和手段。”高名凯和石安石也认为,语言是“交流思想、知识与信息的工具,也是凝固与传递经验的工具”[2]。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人际交流、学习知识和获取技能,还是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风俗,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语言在实现传达与交流的功能时要完整准确地表达信息,还要充分体现表达内容的人文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因此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转换时,同样也要讲究翻译的人文性、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语言的人文性

要准确把握语言的人文性,首先需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人文性”。于根元将人文性定义为:“语言含有使用者群体的文化、习俗和情趣等。”[3]由此可见,语言的人文性指的就是它的文化属性。语言是人们在社会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因此语言必定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并且反映人类社会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等。

(三)语言的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在地理环境、物产气候、风土人情等民族文化背景方面有所差异,所以在长期进化、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含有本民族文化要义的语言。语言不可避免地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因此,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以及英语的普及,英语负载的西方文化,包括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也广泛传播。正如葛兰西指出的,语言不是纯粹的文学或者修辞学问题,它是现实的政治问题[4]。

(四)语言的地域性

在语言民族性和人文性的前提下,语言也是有地域性的。文化负载词是语言的地域性的具体反映之一。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标志着某个文化特有的事物的词、词组和俗语。文化负载词 “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5]。因此比其他的语言具有更浓郁的文化内涵。文化负载词除了包含概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之外,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概念意义含有该词语相关的所有语义特征,而文化意义是词语负载的联系意义和象征意义。

二 南阳本土文化及其负载词

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方居民为适应自然环境,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它包括社会风气、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多种元素。对普通大众来说,本土文化是他们每天生活其中的。所以,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本土文化更亲近、更熟悉。而且,本土文化更有生命力、更喜闻乐见。因此,推动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对普通大众坚守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南阳三面环山、中部平坦、南部敞开,称为“南阳盆地”。它人口密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西周时期就成为统治者的向往之地,王公贵族争相在此建立封地。春秋战国时是八大都会之一,楚国拥有南阳,才能问鼎中原。西汉时南阳是五大都市之一,东汉时成为陪都。南阳既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汉文化的荟萃地[6]。在中国历史上,南阳是一朵丰硕晶莹的水花,推动着历史长河奔流向前。南阳独特丰富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通过南阳文化负载词这一“窗口”展示出来。

南阳的文化负载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方言词(如“喝汤”“得劲”);与南阳历史文化有渊源的成语和俗语(如“望梅止渴”“三顾茅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胳膊肘往外拐”);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如“诸葛亮”“张仲景”);南阳地名别称(如“菊潭”“帝乡”)和小吃或者土特产名称(如“油馍”“胡辣汤”)等。

三 基于属性认知的南阳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为了实现有效的沟通,有必要进行语言的转换,也就是翻译。语言的人文性在翻译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为:由于翻译活动是涉及作者、译者、读者之间关系的活动,因此翻译中的意义生成、理解和表达都要考虑这些语言主体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属性,并据此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同时,语言翻译过程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过程。在语言翻译中,词汇的翻译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就像是一块块砖头构筑成了语言这座高楼大厦。而文化负载词是主要反映本土文化的语言现象,因此,研究文化负载词的英语翻译在促进本土文化走出去的交流活动中有重要的意义。

以汉语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一方面,语言的民族性表明这些文化负载词因为同属汉民族语言,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它们之间是有着一致性的。因此有必要分析这些文化负载词,从而制定出相对统一的翻译标准。另一方面,语言的地域性决定了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负载词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基于语言地域性的认知,在翻译实践中,也要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负载词承载的独特文化。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要认真了解当地的本土文化,分析其语言特点,以便准确而恰当地翻译这些含有地方特色的词语。

基于以上对语言属性的认知,本文的作者以南阳文化负载词为例,归纳了以下四种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一)音译

一些有民族特色、本土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由于原词汇的词意和文化信息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所以在英语中很难找到与此相匹配的对等词来完整地反映出原词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和词语意义。那么,译者就应该树立文化自信,遵循“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使用音译(见表1)的翻译方法来创造词汇,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保留传统文化和民族语言的独特魅力。例如“jiaozi(饺子), toufu(豆腐), kungfu(功夫)”这样的词汇已经在国际上普遍被接受。

表1 南阳文化负载词音译示例

以南阳传统美食“方城烩面”为例。它是将羊骨、羊肉炖成的鲜美高汤煮沸,然后将高筋面粉做成的面扯后投入汤中,再加入独特的佐料,味道鲜美。文化负载词 “方城烩面”可以直接翻译为“Fangcheng huimian”, 而不是“Fangcheng stewed noodles”,因为后者不能像音译那样体现本民族语言的原汁原味。类似的还有南阳民间小吃“油馍”,它是把面团加油盐和葱花烙成的圆饼。同样,这道南阳小吃也翻译成“youmo”,而不是按照它包含的食材翻译为“scallions and oil bing”。

内乡的“宛梆”是南阳土生土长的稀有戏剧品种,是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宛梆”应直译为“Wanbang”,而不是像有的译者那样试图进行解释而译成“Nanyang Opera”。这种保留本土语言本色的翻译方法可以使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争取到“话语权”。

(二)直译

直译(见表2)也就是为了在译语中保留原语言的语言特点、民族特色以及地方特点,只是单单翻译原文的内容。这种方法可以保留原语言的文化特色。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由汉语直译为英语的词汇也会被大众接受,这不但丰富了英语词汇,也使外国读者体验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比如,“lose face(丢脸),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已经成为标准的英语表达。

表2 南阳文化负载词直译示例

南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八大都会之一,秦始皇设为南阳郡。汉朝时是光武帝刘秀的家乡和起兵统一全国之地,被誉为“帝乡”。对于“帝乡”这个词的翻译,就可以直译为“hometown of the emperor”,简单明了,可以让译文的读者很轻松地了解南阳的辉煌历史。而有的译者为了迎合西方人的文化观念,把“帝”翻译为西方人的“上帝”(God),“帝乡”译为“place where God lived”。这种翻译方法用带有基督教色彩的意象“上帝”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皇帝”,不但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也失掉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风味。

南阳的内乡县在古代称为“菊潭”,有的译者翻译为“Jutan”,这样翻译并没有表达出“菊潭”的丰富内涵。其实,内乡县之所以有此名是因为它位于生长着菊花的潭水旁边,所以译为“Chrysanthemum Lake”,既传达了原词的意义,也保留了菊花潭水的意象。

成语“望梅止渴”是出自《世说新语》的典故。据传时值盛夏,曹操率兵侵宛,走到方城县博望镇附近,士兵口渴难忍,行路迟缓。曹操心生一计,指着远处的山丘说那里有一大片梅林,可以吃到酸甜的梅子。于是士兵们精神大振,加速前行。对这个成语翻译时,直译为“to quench one’s thirst by watching plums”,比只解释为“to comfort oneself ”更传神,更能传递该典故的文化涵义。

(三)音译/直译加注释

有的时候,在音译或者直译的基础上可以加上必要的解释(见表3),从而使词义更加清楚,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当然,随着这些负载词在国际上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并且熟悉,注释也可以慢慢去掉。就像汉语的“正月”译为“Zhengyue, the first lunar month of the New Year”那样。

表3 南阳文化负载词音译/直译加注释示例

例如,南阳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千年文脉,底蕴深厚,孕育出的“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都是一代圣贤,他们被合称为“南阳四圣”,是南阳市重要的文化名片。在翻译“南阳四圣”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翻译成 “Nanyang Four Sages”,因为缺少必要的解释,会使译文的读者理解不了原语言要传递的意义。所以,应该翻译为:“Nanyang Four Sages, namely, Zhuge Liang, the wit sage, Zhang Zhongjing, the medical sage, Fan Li, the sage in business and Zhang Heng, the sage in science”。这样的文化信息增补在进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时十分必要。同样,南阳市的著名作家“二月河”,也不能简单地翻译成 “Eryue He”,或者“Eryue He, a writer”,而应该恰当地进行文化信息的增补: “Eryue He , a writer who is famous for his biographical novels of the great emperors of Qing Dynasty (1644-1912) ”。如此翻译使读者更能了解二月河在创作清代帝王系列小说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又如,南阳街头巷尾最常见的美食“胡辣汤”也是河南人共有的美食。河南的胡辣汤使用胡椒,口味辛辣,但其实胡辣汤里食材丰富,胡椒并不是最主要的成分,也不是它名扬海内外的主要原因,而且河南人喝胡辣汤也不是因为里边的胡椒(pepper),而是喝的一种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如果把“胡辣汤”单单翻译为“pepper soup”,则让人对这种中国美食的理解偏离本来的意义,因此可以直接译为“hu la tang soup”。同时,“胡辣汤”也是一种陕西名吃,但是陕西胡辣汤和河南胡辣汤在食材和口味上都不同,因此要加上必要的解释,表明是河南风味的胡辣汤,因此最好译为 “hu la tang soup, Henan style”。

(四)意译

意译主要用在“词语无法直译,或者这类词语在英语中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法,直译反而会造成词不达意或误解”[7]的时候。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意译(见表4)主要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而不是逐字逐句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意译强调原语言文化体系和译语言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比如,我们常见的“诗经(The Book of Songs)和四小龙(Four Tigers)”等。

表4 南阳文化负载词意译示例1

以躬耕于南阳的“智圣”诸葛亮为对象的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译为“Three cobblers equal Zhuge Liang in the wisdom”,不但使不了解“臭皮匠”和“诸葛亮”的英美读者感到费解,也体会不到这个俗语的意义。而用英语谚语“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作为这个汉语俗语的翻译更简洁明了,而且更有利于了解俗语的意思。

中医是我国也是南阳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是东汉末年出生于南阳的著名中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现在,仲景医药文化不仅属于南阳、河南,更属于中国,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成了宣传南阳的一张名片。中医的四种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如何翻译呢?以“望”和“闻”为例。“望”不能按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为“watching”,而应该译为“observing the patient carefully”。而“闻”不能单单译为“smelling”,其实中医问诊方法中的“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因此“闻”要翻译为“listening to the patient’s sound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odor”。

需要注意的是,在意译时,对于一些文化负载词,尤其是方言词汇,由于一些语言使用者对一个地区的独特的文化不了解,因此对词汇会有误解的情况,从而导致对包含这些独特文化因素的方言词汇翻译不恰当。方言是一个地方的居民所使用的语言,是一个地区的居民长期积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包含本土文化的一种语言变体。因此译者进行方言词汇的翻译时,首先需要对原词的意义有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将其翻译成英文(见表5)。例如,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包括南阳方言都有把“吃晚饭”叫作“喝汤”的习惯。因为以前的南阳人习惯晚饭吃面条,而这种面条是连汤一起吃的,河南人叫作“汤面条”。因此,对南阳话“喝汤”的英语表达就不能按字面意思说成“drink soup”,而应该译为“have supper”。还有一个例子,邓州一带的南阳方言,有把“厕所”叫作“后院儿”的说法。因此“后院儿”就应该翻译为“toilet”,而不是像有的译者那样想当然地理解为“后面的院子”,进而译为“backyard”。再如,南阳人说的“茶”一般是指“加热至沸腾的开水”,而不是人们普遍理解为的“茶叶泡的水”。那么,南阳话“喝茶”就要解读为“drink water”,而不是“drink tea”。

表5 南阳文化负载词意译示例2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有一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已经约定俗成,此时就不能自作主张进行翻译。比如,南阳享有“中国月季之乡”的美誉,月季也成为南阳独特文化的一部分。而一些译者把“月季”音译为“yueji”,而其实,月季和玫瑰同属于蔷薇科植物,它们的英文名称都为“rose”。

以上所述是基于语言属性的认知,对文化负载词的多种翻译方式进行的分析、解读,从中可以体现出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 文化负载词英译探索的应用途径

(一)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渗透到当地的英语教育中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偏重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整体的文化内涵的培养。这种教育仅仅关注了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了英语教育的人文目标。所以,英语教育要加重中华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比重,从而培养学生的本土文化自豪感。为此,将文化负载词融入英语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因为这些语言材料既接地气又鲜活生动。在引导学生们进行文化负载词的汉英之间转换时,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文化要素。这种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也使他们有了更强的求知欲,因为文化负载词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更加真实。

(二)建立地方本土文化负载词语料库

要建立语料库,需要对当地本土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采集、加工和整理,再根据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将收集到的词语翻译成规范的英文,并且审核、纠错、录入,最终实现语料的有效检索。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来对相关的参与人员进行培训,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从而为旅游景点对外宣传、商业活动发布通告等提供统一、标准的词库;同时也为文化负载词译者、中国文化的爱好者以及各级学校的中英文学习者等提供权威的参考。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文化负载词汉译英方面的良莠不齐、互相矛盾,给读者造成困惑和误导,以至于阻碍中国文化的传播。

(三)结集出版地方本土文化负载词汉英词典

词典应尽可能收集具有地方气息的文化负载词,通过凝结着地方风土人情的文化负载词来介绍地方本土文化。具体来说,词典收录的文化负载词以某个具体的地区为主,立目区分方言词、成语、俗语、历史文化名人名称、当地地名名称、小吃或者土特产名称等。编纂者通过资料的查阅,使词典收录的文化负载词尽可能全面,以免词典的使用者查阅不到所需的词汇而失望。而且,词典应该符合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丰富,不断收录新的词汇。在科学全面地收录文化负载词的基础上,对汉语词语的英译应该参考上文介绍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以提供更准确更科学的释义。当然,可以用开发相应的地方本土文化负载词汉英电子词典来弥补纸质词典携带不便、更新换代滞后的缺点。

五 结语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形势下,我国要树立大国形象,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具体来说,在文化方面,就是在国际交流中传播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含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当然,国家层面的文化传播战略,离不开地方文化的支撑。因此,为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我们把地方的本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文明进步的信息向世界传达也是非常必要的。以南阳为例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传播本土文化的一种探索,也希望这种探索能够为其他地方的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南阳语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语言是刀
谁远谁近?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