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2-02-25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准“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坚决扛起“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个政治责任,锚定“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这个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既谋长远,又抓当前,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真抓实干,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坚持建设与提质并重,以重大生态建设项目为抓手,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实施任务落地上图精细化管理,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化向精细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指标。2022年,全区完成造林474万亩、种草1716万亩、防沙治沙750万亩,分别为年度任务的156%、132%和134%。完成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建设任务28.44万亩,为年度任务的130%。着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强黄河流域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重要湿地建设,持续推进黄河滩区影响行洪和河势稳定的林木清理工作,完成黄河流域林草生态建设924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68%。
全力保护林草资源
以林长制为抓手,坚持监管打击并重,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林草资源保护更加有力。
进一步加强林草资源监管。启动落实基本草原划定调整工作,贯彻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基本完成了草原资源调查监测,摸清了草原家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加快建设草原生态数字化监管平台,全面开展“天空看、地面查”全覆盖式森林草原督查。启动林草湿综合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现状和年度变化情况。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坚决做到“帮助办、合力办、盯住办”,分别办理占用林地、草原自治区重大项目284个、252个,较2021年同期分别增长37%和30%,办结率均为100%。
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积极推进贺兰山国家公园申建工作,完成全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再完善工作,深入推进“一湖两海”和察汗淖尔综合治理,基本完成察汗淖尔自治区湿地公园年度建设任务,将新建扩建四合木自然保护地与整合优化再完善工作一体推进。
依法依规整治破坏草原林地行为。抓好草原生态环境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任务的扫尾清零,完成了破坏草原林地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行动,31240个问题全部得到有效整治。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19项整改任务按整改方案时序进度稳步推进,1014个森林公园破坏生态问题整改销号率已达95.3%。认真核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的森林草原督查图斑,依法依规推进问题整治。把推动问题整改与政策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整改一个问题、避免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
强化林草灾害防控
坚持把“宁可抓重、绝不抓漏”作为灾害防控准则,在补齐灾害防控短板上下功夫,林草灾害防控成效显著。全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成功举办第二届京津冀晋蒙森林草原防火联席会议,把落实防火责任、野外人为火源管控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进防灭火一体化体系建设,严防死守重点区域、重点时期、重点人群,做到早发现、快处置、打小火,全区发生森林草原火灾29起,全部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全区森林草原火灾受害面积较2021年同期下降41.9%。进一步加大重大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力度,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589.7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7331.6万亩。狠抓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找准契合点,聚焦重点攻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保持林草生态扶贫政策基本稳定,继续实施“两补偿、两带动”政策,巩固拓展生态扶贫成果。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1100个嘎查村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建设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9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566个。加大林草产业发展推进力度,兼顾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农畜产品基地两大目标,组织编制全区林草产业发展规划,谋划制定了发展草产业、提升天然草地生产能力的方案,以及《柠条种植方案(2023—2025年)》《羊草种植方案(生态修复治理部分)(2023—2025年)》。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向森林要食物”为切入点,发力培育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4个优势产业,实施林业产业化项目16个,满洲里木材加工贸易园区和阿拉善沙产业园区成功获得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认定,填补了自治区没有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的空白。预计全年林草产业产值增长6%以上。
大力推进林草湿碳汇工作
坚持规划引领,抓好试点示范,林草湿碳汇工作稳妥推进。编制《内蒙古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成为全国首个经省级“双碳”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方案。抓好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启动呼伦贝尔碳汇试点,积极推进碳汇交易项目储备工作。此外,编制完成了碳汇计量技术方案、碳汇项目监测指南和森林草原湿地3个碳普惠方法学,开发了自治区林草湿碳数据管理系统数字化管理平台,并与北京绿色交易所进行对接,协同推进碳汇交易。自治区碳汇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司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充分肯定。
深化林草领域改革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林草领域改革成果丰硕。推动林长制全面见效,发布首个总林长令,召开全区林长会议,开展各级林长巡查工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林长制考核办法》,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扎实抓好国有林场转型发展,开展全区国有林场摸底调查工作,推动国有林场、种苗基地融合发展和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高质量推进国有林场管护站房试点建设。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组织开展自治区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监测评定工作,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诉求得到有效调处。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编制印发了《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在政务服务事项法定办理时限基础上压缩40%,承接10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托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并编制了实施清单,符合电子证照应用条件的22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证照电子化和共享,推进“蒙速办·掌上办”移动端新延伸事项6项,71%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稳步实施草原“三权分置”,认真总结完善试点经验,联合九三学社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开展深化草原经营制度改革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积极稳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面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做好起底排查、细化方案台账、分类施策处置、跟踪督促整改,大起底取得了明显成效。
2023年,全区各级林草部门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着眼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这个战略定位,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细化目标任务、实化工作举措、强化项目储备,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落细落实每一项部署,努力在林草高质量发展中走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林草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上展现新作为
紧紧围绕“一线一区两带”总体布局,以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解决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力争使科学绿化迈上一个新台阶。
持续抓好国土绿化。坚持以水定绿、量水而行,重点区域分类施治,在林草生态建设上突出东部草原与沙地综合治理区、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区、西部荒漠综合治理区和黄河重点生态区的生态治理与保护,推动国土绿化由规模化向精细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以重点区域突破带动全局治理。2023年计划完成营造林360万亩、种草1300万亩。
持续推进防沙治沙。统筹推进库布其—毛乌素沙化土地综合防治、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西部荒漠综合治理,抓好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国家沙漠公园和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完成防沙治沙任务530万亩。拓宽规模化林场多元化投入渠道,向机械化造林、智能化管理领域拓展示范内容,计划完成建设任务20万亩。
持续强化后期管护。因地制宜制定管护方案,全面推行林草管护责任制,加强管护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进一步提高植树种草成活率。
在持续提升林草资源质量上取得新进步
把森林草原质量提升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精准施策,以森林抚育、退化林分修复、退化草原改良为突破口,持续抓好森林资源经营试点工作,全力推进森林草原质量实现新突破。尽快编制完成自治区级森林经营规划并印发实施,大力开展森林抚育,计划完成抚育任务160万亩。聚焦草原生态脆弱区和严重退化沙化区,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采取封育、免耕补播、切根改良等修复措施,计划完成退化草原改良282万亩。继续开展林草湿综合调查监测工作,为科学评价森林草原湿地资源质量和生态状况提供支撑。
在全力抓好林草资源保护管理上达到新水平
在监管保护上求突破。持续开展“天空看、地面查”全覆盖式森林草原督查,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加快推进森林草原生态数字化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草原湿地监管水平。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尽快落地,抓好贺兰山国家公园、大青山国家公园创建,推动巴丹吉林沙漠公园申遗。强化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抓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和救助工作。
在灾害防控上上水平。抓好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把“宁可抓重、绝不抓漏”作为准则,坚持早发现、快处置,把防火责任落实、野外人为火源管控、防火体系和能力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着力抓好重点时期、重点区域的火灾防控,力争不发生人为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扎实做好林草有害生物防治,继续开展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认真做好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推进绿色防治、联防联治和社会化防治,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400万亩、草原鼠虫害防治4000万亩。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压实林草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林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在严格惩戒上出重拳。推动破坏草原林地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形成常态化,做好国有林场开垦林地专项整治有关工作,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占用草原林地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草原森林的良好氛围。全力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把推动问题整改与政策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做到“整改一个问题、避免一类问题、规范一个领域”。
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新担当
精准把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全力保障自治区高质量发展。
依法依规高效做好项目占地审批工作。持续抓好项目占用草原林地分区管控,完成基本草原优化调整,强化项目审批指导服务,为重大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提高项目占地审批效率,对重大项目实行台账式、清单化管理,推动各级林草部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坚决做到帮助办、盯住办、合力办。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推动林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网通办”。
做强做大重点优势产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森林草原资源优势,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秉持特色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原则,按照区域集聚、点状支撑布局,在重点区域做大做强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4个优势产业,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向森林要食物”上率先破题,带动重点产业乃至整个林草产业的大发展,2023年林草产业产值拟增长6%以上。
全力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推动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资金运行,强化工程项目落地实施,推动资源要素节约高效利用。
在加强支撑保障能力建设上迈出新步伐
统筹推进林草科技工作,聚焦林草领域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建立科技项目申报指南和首席专家制度,统筹开展重点、难点和关键技术科技攻关,让科研项目更有实效,更“接地气”。贯彻落实自治区《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产业良种水平提升三大工程,完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内蒙古分库主体建设,新建草种繁育基地10.5万亩,提升生态用种供给能力。扎实推动林草普法宣传工作,开展打击侵犯林草植物新品种权及制售假冒伪劣林草种苗专项行动,实行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随机抽查制度。
在稳妥推进林草湿碳汇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在全国率先开展林业碳普惠管理交易监测,抓好全国林草碳汇综合试点申报工作,力争在碳汇交易上实现新突破。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推进林草碳汇地方立法,探索碳汇资产股权化运营模式,力求在林草碳汇资产入股上实现破题。抓好碳汇交易项目储备工作,扎实推进生态建设企业开展林业碳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