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管理探讨

2022-02-25李治明

居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桩体桩基础灌注桩

李 震 李治明

(浙江凯晨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0)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桩基施工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整体建筑施工质量,因此需要对桩基施工技术做好细致的管理工作, 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帮助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逐渐提升桩基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企业单位需要控制好桩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了解桩基础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将桩基础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 桩基础施工中需要避免的问题分析

1.1 桩基上部问题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容易造成桩基上部问题。当混凝土浇筑是在水下完成的时候,很容易在施工中出现沉降的情况,并且无法准确了解沉降的厚度。一旦桩基上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比较低,会出现带泥问题,严重影响桩基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之后,由于一部分施工人员所掌握的专业技巧不够完善,在护筒拆除的过程中用力过猛,导致桩基上部分的混凝土出现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清除柱头的混凝土,由于风镐功率过大,很容易对周围混凝土产生影响,会直接影响桩基施工质量。

1.2 桩基倾斜过大

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倾斜过大的情况,施工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开展操作,确保倾斜角度控制在50mm以内,能够有效确保桩基施工位置不会出现任何偏差。如果在工程中桩基的施工倾斜角度超过了合理的施工范围,会导致桩体断裂,无法给建筑施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在进入工程中导致桩基出现倾斜度较大的问题有很多,例如施工人员没有对桩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安置,导致桩体施工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在桩基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好桩基施工位置,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流程开展操作,控制好桩体本身的施工质量。一旦在施工中发现桩身可能存在倾斜问题,可以及时采用拉动或者是打击的方式进行调整,有效保障桩体施工质量。

1.3 预制桩问题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以及桩顶位置容易出现断裂,这也是在预制桩安桩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击打法属于比较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方式,一旦在击打过程中没有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击打,会导致预制桩出现歪斜下沉的情况,桩的尖部和土质在施工中并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但是由于灌入后期可能会产生反弹的情况。在开展预制桩施工时一旦遇到坚硬物,位置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偏移,在桩基长时间的锤击之后,桩身整体很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2 桩基础的分类以及桩基础工程的重要作用

桩基础属于一种基础施工形式,能够把建筑物本身的重量顺畅的传递给地基。桩基础包含有桩体、桩承台和基础梁,能够更好地承受建筑物本身的重量。桩根据承台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高承台桩基和低承台桩基。根据成桩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根据成桩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锤击桩与冲孔灌注桩和静压桩等。桩基础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基础梁、桩承台和桩体结合在一起,三者共同来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并把建筑物的荷载传递给地基,保障建筑物施工强度和稳定性。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变形情况加强重视,并在施工之前提前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桩基础施工和其他地基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区别。桩基础工程量比较大,施工成本比较高,对于施工现场有较高的要求。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勘察好施工现场,确保桩基础施工满足建筑物本身的稳定需求和承载要求。

3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现存问题和优化措施

3.1 隔层

导致桩基施工中出现隔层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施工人员个人施工专业性不高,对于混凝土的调配比例掌握不够合理,影响了混凝土施工质量。因此在桩基工程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混凝土的配比工作,并在使用混凝土之前详细检查质量。在施工中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制定出更加规范的施工流程,保证不会出现桩基施工隔层情况。

3.2 吊脚桩

在桩基施工中出现吊脚桩,主要是由于桩尖存在质量问题导致的,桩尖的高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可能会破坏桩基的边缘处,并影响桩基自身的承载能力[2]。在桩基施工中需要明确施工标准,控制好桩基施工间距的同时,明确打桩的顺序。

3.3 断桩

在桩基础施工中,断桩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一般来说断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桩体倾斜度太大,在运输和吊桩的过程中没有摆放好桩体的位置,或者是桩体本身就存在质量问题。一旦在桩基础施工中出现了断桩的情况,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确定好桩基摆放的施工位置,避免由于桩体之间密度过大导致出现断桩问题。在桩基础施工之中需要严格控制好施工进度,等到混凝土彻底凝结之后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按部就班的提升施工质量。

4 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

4.1 提前做好岩土勘察工作

在建筑桩基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进入施工现场做好岩土勘察工作。在勘察工程中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勘察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后续施工设计、施工管理提供可靠信息。勘查时需要注意在施工现场是否存在不良地质情况,认真调查好施工区域的相关地层。详细记录不同地层的类型、成分、坡度和厚度变化等。要针对于基础下层以及软弱地层做好详细的地质性质鉴定工作。勘察工作人员需要详细调查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并针对土质物理性质做好施工记录。在勘查过程当中,掌握更加准确和详细的信息,能够为桩基施工工作的开展打下科学的基础,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4.2 科学合理的选择桩基施工形式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并且建筑文化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最早被应用于新石器时代。因此桩基础施工可以说是一种比较传统和古老的建筑技术,能够有效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创新,桩基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很多先进的施工理念和施工技术也被应用到了桩基工程施工中。桩基的种类非常多,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在众多桩基础施工形式中,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基施工方案[3]。工作人员要详细了解不同桩基的施工特点和适用范围,这样才能够选择出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相适应的桩基,成为整个建筑的优良基础环节。因此科学合理的选择桩基形式非常重要,既能够保证施工质量,也能够保障施工安全。在选择桩基施工方案时,工作人员还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要求以及工程的地质特点。

目前一部分高层建筑以及较大建筑物在地基施工中, 容易出现大沉降或者是不均匀沉降的情况,这代表了桩基施工质量不过关。对于高结构的建筑物,需要优化桩基础施工,帮助提升建筑物的水平力、荷载力,并避免后续高层建筑物出现倾斜的情况[4]。同时在桩基施工过程中,还能够混合使用地震区结构抗震措施。当前,一部分大型设备对于基础的精密度要求非常高,为了能够达到高精确度的施工要求,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基础震动,并严格控制好施工基础的沉降速率。如果在地基的下部分存在软弱地基,则上层的荷载会直接传导到下层软弱地基中,导致出现地基沉降。如果是软弱地基,则需要优化施工区域,帮助强化软弱地基施工位置土壤的强度。工作人员需要从设计入手做到良好的施工管理,严格贯彻落实施工方案的要求,避免在施工中出现与设计图纸不相符的情况。明确施工方案,科学合理的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基施工形式,真正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4.3 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

在桩基施工之前具备合理的施工工序,能够帮助减少施工难度。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需要做好认真统筹工作,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布局,在允许条件下选择先浅后深的施工顺序[5]。桩孔越深,后续的施工难度就越大。比较浅的桩孔在施工之后能够帮助加固上部分土层的强度, 并减少深孔施工的一部分压力。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含有动水压力或含水层土层时,需要首先在施工外围的位置打好桩孔,这一部分桩孔混凝土护壁施工在完成之后,可以保留一部分桩孔首先不进行桩身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而是作为后续的排水井使用,既能够保障桩基施工质量,也会对后续的施工工序开展提供便利条件,保障施工效率。

4.4 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质量管理工作

在预制混凝土桩和钢桩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接桩位置焊接不牢固的情况,并且打桩时可能会出现废桩或者是断桩,上下节桩连接之后停置的时间比较长,后面强行进行续打时,会把桩顶打坏[5]。为了能够避免在桩基础施工中出现断桩的情况,需要在打桩操作开展之前,摸清岩层的分布、埋深以及走势等情况,尽可能选择使用静压法进行施工,根据桩基的压力表读数,估算出桩承载力,并依此数据来判断出当前的断桩是否完整,尽可能减轻断桩的出现,减轻岩面冲击反力。要积极提升桩的刚度,加大桩径,适当减小桩尖钢板材料的厚度,控制好静压桩的施工承载力,确保控制桩端进入到持力层中。

4.5 灌注桩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灌注桩工程施工很容易会出现孔壁坍塌、孔底沉渣超标以及钢筋笼上浮的情况。因此可以选择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保障灌注桩施工质量[6]。在钻进桩端持力层时,上提钻斗动作一定要缓慢。为了能够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孔壁坍塌的情况,使用稳定液来确保孔内高水位能够高出地下水位2m以上。当地层当中出现淤泥和流沙时,很容易让淤泥和流沙进入到孔底当中,导致沉渣超标或者钻孔内部的泥浆太稠,后续混凝土灌注施工,会增大导管外的负压力,混凝土上翻过程中卷入泥浆,导致出现夹泥层情况,因而带来断桩问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清孔工作,科学合理的选择机械设备,采用优质的泥浆进行多次循环,争取把孔内悬浮的沉渣置换出来,清孔过程中泥浆的循环不能少于三次。在清理孔洞当中的沉渣时,工作人员还需要保证孔内的水头,避免出现孔壁坍塌的情况。灌注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连续和迅速,最好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就能够一次性完成灌注。

4.6 桩基础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针对于预制桩的现场施工,由于打桩机械设备自身的重量比较大,因此在施工现场需要做好现场管理工作,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能够提升与打桩机直接接触的地面承载力,避免出现不均匀的沉降情况,影响打桩的垂直度[7]。如果铺设碎石也不能达到现场的施工要求,可以铺设走道板,减小对于地基土壤的压力。施工现场需要根据灌注桩不同成孔的方式,选择进行场地平整工作。例如人工挖孔施工之后,考虑到后期需要打通运土的道路,因此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工作。如果是在钻孔灌注桩时,则需要考虑在施工现场建设排水沟和泥浆槽。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灌注桩施工区域首先做好混凝土硬地,然后布置好相应的排水沟和泥浆池,之后在提前预设好的桩位处进行钻孔成桩,这样能够让整个施工过程更加安全顺畅,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4.7 施工现场的放线定位管理工作

桩基础施工现场需要工作人员反复确认现场轴线,施工现场的轴线控制点不能受到桩基施工影响[8]。定桩位施工需要按照施工方格网,实时定出施工控制线,根据设计好的桩位图,逐一做好编号工作,让桩号能够对应轴线和尺寸,设置出样桩,帮助桩机时间就位定位。确定出来的桩位要再一次符合确认,避免出现定位错误的情况。桩基施工的标高控制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施工区域不能少于两个水准点,以保证施工过程更加精确和稳定。

5 结 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桩基础施工会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做好施工勘查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和施工流程,控制好桩基施工水平。

猜你喜欢

桩体桩基础灌注桩
盾构隧道近接侧穿引起桥梁桩体的变形规律*
桩体模量和加筋体刚度对路堤稳定性影响分析
地铁车站支撑拆除对围护结构的影响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