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的规模养殖技术

2022-02-25杜雄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脐带犊牛母牛

杜雄伟

(越西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凉山 616650)

犊牛是指刚出生到6 个月以内的小牛,犊牛养殖是提升养牛效益的基础,犊牛成活率高,可保障养牛场的效益。犊牛生长较快,可为育肥牛养殖提供育肥用牛,但犊牛抵抗力差,易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要确保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最关键的阶段是犊牛饲养。在此阶段,犊牛的生理机能急剧变化,可塑性大,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善,从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低,皮肤的保护能力很差,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如肺炎、腹泻等,必须进行及时治疗,否则犊牛就无法存活,加上牛场潮湿的环境以及饲养不科学等原因都会增加犊牛的发病概率,从而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

1 犊牛的生长特点

1.1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低 犊牛是3~6 月龄的小牛,主要分为新生期、哺乳期和断奶期三个阶段。犊牛的组织器官并没有发育完全,抵抗力免疫力很差,导致犊牛的生长发育缓慢,所以应通过科学的养殖方式和疾病防控技术来促进犊牛的健康生长,确保养殖户的利益以及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1.2 营养需求高 犊牛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与孕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饲养人员对母牛的饲养管理不当,会导致母牛出现营养不良,进而生出不健康的犊牛,而且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甚至有的犊牛一出生就夭折。在产前饲养人员没有根据孕牛的身体状况科学饲养,导致出生的小牛严重缺乏营养,并且刚出生的犊牛体质差或母牛可能会没有充足的母乳喂养,造成犊牛自身的免疫力降低,影响犊牛的存活率。

1.3 饲养管理质量要求高 对犊牛饲养管理的质量是影响其健康生长的核心因素。由于犊牛的生长发育迅速,饲养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饲养技能,保证犊牛的饲养环境和饲养质量,确保犊牛健康生长。但由于饲养人员并没有意识到饲养管理的重要性,没有科学喂养犊牛,从而造成犊牛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

2 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新生犊牛一般是指出生7d 以内的犊牛,哺乳期一般是指2 月龄的犊牛,断奶期是指2~6 月龄的犊牛,哺乳期和断奶期是犊牛养殖的重要两个部分。但是以上3 个阶段的犊牛生理状况、免疫能力各不相同,所需营养和饲养方式也不同,饲养员要针对其不同时期设置饲养管理技术,以提高犊牛的成活率。

2.1 新生犊牛饲养技术 根据饲养配种记录,母牛生产前。准备好产房,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刚出生的犊牛口鼻内会存在羊水或粘液,不便犊牛的呼吸和吮吸,从而也会造成犊牛窒息的状况。犊牛出生之后,(1)使用干净清洁的消毒布对口鼻内的黏液进行擦拭。(2)部分犊牛出生后会自行扯断脐带,如果犊牛没有自行解除脐带,饲养员应做好脐带剪断工作的准备,在犊牛脐带10cm 处使用消毒后的工具剪切,再用碘酒消毒,在距离腹部5~8cm 处手术缝合,用死扣扎紧,防止感染。断脐后更要注意犊牛的卫生护理,要对场地进行清扫消毒,用消毒软布擦拭身体。(3)对犊牛进行称重编号,放在指定位置进行饲养,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高寒地区,和冬春二季,这项工作极为重要。把犊牛放置在安全位置时,进行初乳,此时犊牛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全,适应能力不足,要确保及时吃上初乳。牛初乳内的蛋白质很高,营养价值丰富,有大量的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能够快速地提高犊牛的免疫力,从而提高成活率。据资料显示,如在犊牛出生4~6h 内进行初乳,可以提升犊牛5%的存活率。如母牛分泌乳液能力差,不能供给犊牛充足的初乳,要快速地将初生犊牛转移到其他母牛群体中进行代养。

2.2 哺乳犊牛饲养技术 随着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养殖场为了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而缩短了母牛的哺乳周期,减少哺乳量,伴随着早期断奶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犊牛40 日龄~4 月龄可以进入断奶期,在这一阶段可以训练犊牛的自由采食饲料能力,饲喂青绿饲料禁止投喂青贮类饲料,适当减少母乳喂养量之后逐渐断奶。如天气温度变化太快,可以适当延长断奶期时间,避免牛犊产生不良反应。对出生20~30d 的犊牛适当地使用混合精饲料,提供充足的饮水供应,要确保水槽的干净卫生,每天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2.3 断奶犊牛饲养技术 犊牛生长一段时间后,应考虑给犊牛断奶,犊牛断奶之后需要在原来的圈舍内继续饲养1~2 周,避免犊牛对新的环境产生应激反应。犊牛2 周后可以使用哺乳器喂奶,目的是让乳汁能够流进胃内。在犊牛1 周内就可以在饲料槽中加上优质的干草、青草。2 周后可以加入适量精饲料。避免投喂太多造成脂肪堆积,影响以后的生长发育。为此要控制好投喂的数量,这不仅可以加强锻炼犊牛的消化器官,也能让其更加适应精饲料,为早期断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4 做好驱虫、疫病免疫预防 在犊牛期间一定要做好驱虫管理工作,犊牛在食用饲料期间会有寄生虫进入体内,如不及时驱虫则会导致犊牛体内营养流失,影响犊牛的新陈代谢以及育成率。为此,要定期驱虫。要制定好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降低犊牛的发病率,当出现犊牛发病时要及时隔离并对症治疗,必要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治。

2.5 管理技术 除对犊牛本身的饲养技术之外,还应对其外部进行管理。(1)对养殖基地牛舍的垫料要使用吸水、便于打扫的材料,切实保证室内通风,牛舍内干燥、干净、舒适,保证犊牛的健康。(2)要保持室内温度为15~20℃,湿度为65%左右。夏季要做好通风工,避免过热导致犊牛出现应激反应,冬天做好保温措施,养殖场外部增加保温层,内部增加暖气或保温设备。(3)保证牛圈干净卫生,做好及时清理粪便工作和严格消毒管理工作。(4)要进行科学的分栏,包括群栏和单栏两种,犊牛出生之后要选择靠近单栏饲养,出生一个月之后再转移到群栏中,避免犊牛发生不良反应,便于后期的管理。(5)运动可以提高犊牛的免疫能力,选择天气晴朗时,让犊牛在场地内运动,呼吸新鲜空气,随着犊牛年龄的增长,增加运动时长。

3 犊牛常见病及防控

犊牛的疾病预防不容忽视,某些疾病的产生直接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降低养殖效率,因此要关注犊牛可能发生的主要疾病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要保证预防疾病的合理性,治疗方法的科学性。首先,要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这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做到日常化、规范化、科学化,要选择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消毒液,做好基本消毒。物理防治后,要充分了解犊牛可能发生的疾病,发现问题尽快治疗。

3.1 支气管炎 母牛营养不良会影响其身体健康状况,降低其抗病能力,从而增加犊牛受病害感染的几率。牛舍温度潮湿,气温过高或过低等都会导致犊牛支气管炎的产生,这时犊牛会产生呼吸困难、咳嗽、气喘、呼吸变粗、心力衰竭等症状。要想解决犊牛支气管炎,应做两点,(1)饲养犊牛的生长环境,外界温度过低会使犊牛出现腹泻、感冒的症状影响发育,反之温度过高,会让犊牛的身体产生各类病菌,所以犊牛的出生环境必须做好正常保温工作,否则会影响犊牛的存活率。夏季要做好通风,避免过热导致犊牛出现应激反应,冬天做好保温措施,养殖场外部增加保温层,内部增加暖气或保温设备。(2)犊牛的生产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处在污浊的环境内也会影响犊牛的健康,为此饲养管理人员要注重养殖场的卫生消毒,为犊牛提供健康干净生存环境,有益于犊牛的生长。

3.2 犊牛下痢 犊牛下痢很常见,其致死率很高。与初乳的用量不足、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有直接的关系,单个病毒病不致死,一旦二者结合起来,就会引发犊牛下痢病症,造成犊牛细菌感染。犊牛在出生3~6d 内多发下痢,会表现精神萎靡、无食欲、温度升高且不退、腹泻严重等问题,部分犊牛感染后排便呈稀粥样甚至带有血液,肛门周边常常被污染。如若不及时治疗,犊牛可能会遭受严重的脱水衰竭死亡。该病可分为败血型、肠毒血型和肠型。(1)败血型多发生于7d 未吃过奶的犊牛,其病毒进入血液后会造成突发性死亡。(2)肠毒型多发生于出生7d 后吃过奶的犊牛,肠道内的病毒增加,产生大量的肠毒进入血液而造成犊牛死亡。(3)肠型是最常见的。此病的预防要注意养殖场内的保暖,改善养殖管理,母牛可以注射大肠杆菌菌苗,治疗时也可配合西药服用。犊牛可选择抗生素、抗病毒之类的药物,病情严重可补液,例如氯化钾、碳酸氢钠、葡萄糖等,同时要注意犊牛的喂奶,避免肠胃负担过重,造成肌体脱水。

3.3 牛脐炎 犊牛很容易因脐带感染而引发炎症,犊牛会残留一段脐带,通常情况下在出生后的4~6d内即可完全脱落,若此时不注重脐带的防护,则犊牛脐带会受到尿液或外部环境污染,感染后而发炎。如若触摸犊牛脐带时,犊牛会表现出拱背疼痛的现象,轻则导致犊牛脐孔鲜红湿润,分泌脓水,部分溃烂,重则周围脓肿,流出带臭味脓汁,导致犊牛食欲下降、体温偏高或呼吸不畅,如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不良后果。此时管理人员要及时排出犊牛脐内浓汁,避免再次感染,可对其剪毛消毒,在周围涂上青霉素药物,若病情严重则用杀菌液消毒,撒上抗菌消炎药物并用绷带包扎。

3.4 犊牛窒息 由于母牛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出现胎盘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胎儿长时间受阻,羊水破裂引起犊牛缺氧窒息。另外母牛分娩前患有疾病也会造成犊牛发生窒息,一旦发现犊牛呼吸严重要及时进行治疗。进行人工呼吸抢救,一人将犊牛倒挂,一人拍打腹部和胸部,让其口鼻内的羊水和粘液排除,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必须细心、耐心,直到犊牛能够自主呼吸,必要时选择一些刺激呼吸道的药物,如25%的尼可刹米溶液,但要控制好剂量和浓度,注射犊牛肌肉即可。犊牛窒息的现象比较普遍,接产人员要做好接生准备,时刻观察分娩过程,发现犊牛窒息及时治疗。

3.5 犊牛软瘫衰弱 新生犊牛软瘫衰弱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母牛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钙,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会造成母牛体质较弱,除此之外母牛患有截瘫、毒血症、慢性肠胃病、某些传染病、早产等现象都会造成犊牛软瘫衰弱。软瘫衰弱主要体现在犊牛发育不良,产下后四肢无力、瘫软、眼睛迷蒙、四肢温热等问题。为预防此疾病,饲养人员应在母牛妊娠期间加强饲养管理,保证营养多样化,一旦发现发病犊牛,快速将其置于适合的温度牛舍内,通过注射葡萄糖来提供营养物质,可加入维生素和钙元素,促使犊牛能够正常发育。

4 结 语

对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其存活率,更有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养人员要注重犊牛生长的每一环节,对新生犊牛、哺乳犊牛、断奶犊牛进行科学化的饲养技术,严格把握犊牛可发生的疾病,制定好合理的应急方案,和免疫程序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除此之外,饲养人员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冬季做好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通风降温工作,为犊牛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防止犊牛因感染而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更应定期给养殖场进行消毒,注射常见病疫苗,防治病毒的传染传播,提高牛产业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占比。

猜你喜欢

脐带犊牛母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犊牛肺炎巧防治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犊牛疾病的预防保健措施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