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研产交互促进新疆纺织高等教育协同优化

2022-02-25林凯歌肖远淑单国华

纺织报告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纺织新疆

陈 诚,林凯歌,2,肖远淑,单国华

(1.新疆大学 特色纺织品与清洁染整技术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2.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产学研在工科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运行现状

在当代国内外高等教育中,产学研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合作教育类型占据主导地位,尤以工科高等教育最为明显。这是由于工学教育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系统性专业基础训练提升业务认知能力,以掌握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达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目的。产学研教育理念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旨在选派部分专业或受到相关教育项目资助的学生到对口企业实习以获取岗位工作经验,时间通常设置为每学年的一个季度[1]。20世纪中叶美国职业协会提出《合作教育宣言》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生产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能大大提高适应市场环境的人才培养效果[2]。由此可见,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是以教学作为理论知识培育手段、科研作为激励教学的辅助方式、生产企业作为教学科研育才后的实践平台。在高等教育中,产学研形式的助力驱动聚焦于人才适应市场选择,即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训练强化业务认知、科研与生产企业的相互刺激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教学与生产企业的密切复合满足就业岗位对人力资源的时代性要求。在以就业为基本导向的当下,产学研教育模式有助于工科高等教育扩大就业范围,提高对实际工作岗位的适配程度。

在工科高等教育中,产学研人才培育模式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育指向性及职业规划性高效,具体表现为产学研实施框架中高校教学与科学研究最终均服务于生产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为了满足企业岗位导向,教学与科研势必进行调整和完善,致使受教育人员在指向显著的业务训练作用下,达到趋近于自身职业规划的实际生产岗位条件;(2)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增效,根据生产企业具体运营状况提出从业人员标准和职业技能需要,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受企业经营行为及产品制造特征驱动,进行理论教授及科研开发过程的目标性转变,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提质性增益。

当前,培养高端技能型工学本科人才的产学研教育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新工科建设、“双万计划”以及一流本科建设计划的需求,详细原因如下:(1)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工程制造领域和工业制品方面对高附加值、功能性效果、环境刺激智能性反馈、艺工融合价值、特种应用能力、循环应用耐久程度、环境友好性、绿色可持续潜力、碳达峰及碳中和可能性等的关注度和需求日益提高,在科技赋能趋势愈发凸显的背景下,学科交叉、高新共融、创新促进等革新性浪潮必然席卷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而大多数现有教学内容尚未与国际产业变革进展紧密接轨,以致授课架构趋于滞后、实践研讨方式几近淘汰;(2)在产业高新技术化以及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的当下,产学研模式培育目的极力汇聚在生产企业的人力资源招募中,以此缓解高校毕业人员的就业压力和岗位落差,但也会导致产学研合作教育框架过度偏向生产企业,形成重产能、轻教学、怠研究的不合理局面;(3)大部分产学研实施过程将理论教学与科研业务实践明显割裂,高等院校构建好理论知识体系后往往要求学生到指定的科研单位进行认知实习、业务实习或研究实习等,注重操作训练而非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反哺。综上所述,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适应新时代高水平学科建设、交叉互通日趋紧密的工程技术学科培育转型、自然科学教育教学体系接轨国际前沿学科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2 教育科研与产业发展的共生关系

第一,学术科研是促进工科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方式和动力来源[3]。首先,工科高等教育中的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内容均为理论规律与实验探究的学术工作成果,因此,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学科知识的完善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穿插专业学科发展趋势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制定教学大纲以及受教育人员的学业规划安排。其次,高校教师开展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工作有助于提升专业综合掌控能力及认知深度,构建其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相关课程讲授内容,将先进的学科理念和产业研发思路有针对性地融入高校课堂,达到以研促教的教育教学转型效果。最后,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在高校教育平台的积极分享可大幅度提高专业授习人员的学科自信和学习兴趣,强化自主学习研究的主观能动性,为高水平人才继续深造提供自发助力和补益可能。

第二,产业发展需要关键科学技术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双重支撑[4],原因在于产品研发是生产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内在驱动,从业人员是岗位职能正常运行的核心外在基础。从客观角度辩证分析可知,产业发展对技术研发与专门人才的需求刺激了工科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推进转型,具体分为以下两个层面:(1)生产企业为了维持产销运营平稳的良性发展态势,借助科学技术力量托举团队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势在必行,因此,其获取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科研转化的目的越发明显。高等院校为创造与企业间开展科研合作和联合开发的实践机会,利用教师及研究人员的业务进展服务生产企业制造加工环节,以取得相应利润并呈现双赢互惠特性;(2)生产企业的制造和经营基础均依赖专业人才队伍与成熟的从业人员,因为人力资源是生产加工和商业行为的主要实施者、重要承担者及必要决策者。作为人才培育高地的高等院校,在各类型企业或单位迫切需求优势人力储备与人才后备力量的大环境下,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教学质量、教育水平、实践技能的新型教授形式和促改教研活动,通过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专业培养方案推动工科高等教育育人理念、育才架构的良性发展。

3 当前新疆纺织高等教育困境及其产学研运行制约因素

当下,新疆正处于从我国最大的纺织原材料生产加工及纺织初加工基地向新兴纺织工业基地跃变升级的利好形势,南北疆区域陆续规划建设了一大批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以及纺织品集成制造工业区,并引进了当地及内地其他省份相当数量的先进纺织企业和实力雄厚的纺织科研院所,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纺织振兴与产业转型景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疆纺织高等教育困境越来越突出,原因有以下3个方面:(1)新疆位置偏远、工业薄弱、经济水平较低,纺织类学科的教学力量不足,纺织学术理论气氛不够活跃,纺织专门人才培养效果欠佳;(2)新疆原始纺织产业的基础并不深厚,未能实现类似珠三角、长三角等纺织发达地区的技术及从业人员长效积累与传承,从生产运营需求来看,前期欠发展的新疆纺织产业难以促进疆内纺织类专业良性构建和教学行为高效实施;(3)新疆纺织环境在边缘地域上存在与疆外纺织企事业单位沟通交流不畅、协作参与度不高、联合开发项目较少的短板,疆内纺织行业难以借鉴吸收国内外前沿工程技术路线与先进制造管理经验,对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实操技能训练仍局限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培育模式,导致新疆本土高校纺织类专业在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案设置方面呈现出不适应当前纺织科学技术高新化的教育滞后状态。

近年来,为扭转新疆纺织高等教育落后局面,相关教育工作者和纺织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提出了以产学研理念为基础的纺织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路:(1)积极通过毕业校友拓展交流渠道,与疆内外纺织企业以及纺织科研单位开展业务合作,依托合作项目,有针对性地调研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和可融入教学环节的工程应用技能,适时整合原有纺织教学资源并复合优势产业实践经验,以创建变革色彩鲜明的纺织教改模型;(2)向新疆纺织类高校持续输入内地优秀的高层次纺织专门人才以及高水平纺织科研力量,借助人才主导的科学探索和技术开发,建立有利于新疆纺织学科新颖理论结合先进实践的育人育才架构,激励本土纺织专业人才队伍组建,并在学术研究成果驱动下达到满足现代纺织工业基本要求的教学平台必要条件;(3)基于对口支援新疆纺织高等教育及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大背景,疆外知名纺织专家学者以及大型纺织企业为响应国家战略号召开展了一批又一批的科技援疆、技术援疆征程,使疆内纺织教育教学水平在纺织援疆的刺激下得到提升,尤其在应用实践教学和实操技能培训层面较为突出。

上述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高新疆纺织高等教育质量的效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毕业校友及其培养教师与相关企业洽谈业务合作的方式过于单一,且受限于人情交往难以拓展未有人才输送的其他优势纺织企业,致使用于纺织实践教学的企业平台数量类型以及正向刺激交流机会偏少,不利于在纺织科学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的当下向新疆纺织学科汇聚优秀教学资源和良好生产管理经验;(2)过度依赖人才引进、企业迁入、对口支援,致使新疆纺织服装产业不可避免地忽视本土纺织从业人员队伍建设,而将着眼点放在内地纺织强校、实力强劲研究院所以及生产研发链完备的综合型企业上,使疆内纺织类高校从教育教学展开方式到专业学科构建思维均未得到实质性的改良和再造,仅展现出外部力量刺激下纺织学科教研水平在新疆地区的阵发性与间歇性抬头。由此可见,现有的常规产学研方式不利于新疆纺织高等教育教学达到可持续良性发展层次。

4 研教与产教协同复合助推新疆纺织高等教育实质转型

21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范畴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进展,受不同专业学科完善自身理论的影响,知识性相互辐射日益常态化,原本具有明显差异的各学科体系之间的专业壁垒趋于模糊化、交融化,呈现多学科交叉共融的演进态势,尤以工学专业集群最为明显。在产业变革及高新技术化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多学科交叉衍生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型专业体系,并产生兼具双重或多重业务实践特征和知识架构特色的多功能效果。工科类高等院校针对日趋显著的智能制造与效能提升背景,广泛开展了新型交叉学科专业集群构建工作及其教学大纲设计,为实现交叉学科专业设置有序进行、理论实践培育有效习授,向教育教学过程融入不同学科研究方向的最新教学科研成果、前沿技术研发路线以及产能开发关键途径,进而以研教与产教协同复合的方式助力工学多学科交叉的教学转型进程。

由研教协同产教托举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现代纺织类专业具有时代意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分为以下3个方面:(1)就现代纺织类专业属性而言,纺织学科中的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染整)、服装设计与工程等工科专业均为典型的科技与艺术结合体,例如纺织工程专业包含材料、机械、力学、物理等学科特征,轻化工程(染整)专业包含化学、化工、材料、高分子、生物、药学、医学等学科特征,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包含材料、物理、计算机等学科特征。显然,纺织类专业体系本身就归属于多学科交叉范畴,进而达到了研教与产教激发下提升纺织学科交叉共融程度的基础架构;(2)以研促教可在纺织学科教育教学内容中汇集时下各研究领域的研发热点和最新进展,利用纺织学科的多交叉特色,多角度穿插、复合关联度高的前沿研究方向的基础科学理论以及功能性或智能型应用技术,开展纺织学科与其他专业体系间的可行性关联探究,获取纺织类专业集群细致性、精确性的学科交叉衍生方案和新型专业侧重方向,大幅度刺激新时代纺织产业跃变升级背景下纺织学科的教学实践改良和创新模式的完善升华;(3)以产促教可借助高新化纺织产业力量加大对纺织学科交叉互通特性的影响,从产能制造角度向纺织类专业学科平台输送新型纺织科学技术内容及相关产物,如非织造技术、精细化工技术、资源回收及环境治理技术、微纳米材料制备技术、聚合物合成加工技术、表界面材料处理技术等,促进纺织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向纺织强国进军的形势下实现顺应行业发展态势的制定、扩充和增补,在纺织高新产业的助推下,学科交叉背景下的纺织类专业实践教学范围显著扩大,又反向融入创新型企业开发平台,以惠及现代纺织业务实训环境。

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研产复合推进新疆纺织高等教育改良提质的途径可分为以下4个方面:(1)教学思维应从僵化的纺织工程人员培养转变为全面的纺织科学技术工作者综合培育,尽力扭转新疆纺织学科原有的传统工程应用导向,通过纺织高新研究进展与交叉探究现状,促使疆内纺织类高校理论及实践教学范畴从局限性明显的常规工艺知识机械教授转型为特异性突出的多学科辐射衍生的纺织高新科技理论及实操业务训练并行授习与研讨,由内而外地刺激新疆纺织高等教育转变对传统纺织行业过分拘泥的态度,推动多学科交叉共融驱动下疆内纺织类专业多角度、广维度吸收国内外优势关联性方向教学科研资源以及创新性学术成果进展,以达到新疆纺织学科平台接轨国际纺织科学技术水平层次的激励性效果;(2)宏观强化新疆纺织教育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由于高校教师是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主体,疆内纺织类专业开展人才培养的教师团队学术科研水平必然影响业务授习人员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育,鉴于此,通过内部调动和外部推动积极提升新疆纺织专业教师对科研及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展开不同领域的实验探索与研究解析,全面积累学术经验及理论认知,以加强对纺织学科新趋势、新理念的把握和了解,在明晰新疆纺织类专业教学原有短板后,补充或改进大纲设置情况,并汇入创新性纺织科研思维,形成以科研探究为兴趣导向的南北疆高层次纺织专门人才教育教学新范式;(3)规模性组建专注于对接本科生学业状态的指导教师队伍,即本科学业导师选择评聘。当前,本科阶段培养方式受国内外科技水平极速发展的影响,已展现出研究生培育的典型特征,而陷入困境的新疆纺织高等教育更应实施本科生研究生化培养的侧重性教学,以提升学生对不同衍生方向的兴趣与积极性,在本科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以师生协作团队进行相应科学研究为插入点的教学实践活动,提前让本科生接触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任务,以拓展业务训练内容、筛选专业掌握更优的储备人选,通过师生科研探究过程深层次挖掘教研行为,展现双方的业务实操潜力,进而提升新疆纺织学科组成人员构造多方向交叉融合趋势下新型指导交流载体的可操作性;(4)向疆内现有理论与实践教学实施单位全方位输入国内外发达地区纺织强企或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中心优势产品开发理念、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以及符合纺织多功能或智能化演进态势的工艺技术,从高新纺织产业角度刺激新疆纺织学科转变服务传统纺织工业的僵化人才培养思路,使其教育教学方式转向符合现代大纺织概念产销行为的培训环境,以免被纺织科技变革产物淘汰,推动新疆纺织类专业为纺织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和输送人力资源,从根本上实现新疆纺织高等教育向高附加值及智能可穿戴领域专门人才培育的转型蜕变。

5 结语

研产交互协同优化新疆纺织高等教育在新工科教学改革实践方面,尤其在适应国际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面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与产能开发相结合可在理论知识教授、新型关键技术传播、高精尖业务训练开展、交叉学科前沿研究进展吸纳、企事业单位先进实操技能授习等方面实现大幅度提升与强化,使疆内纺织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达到满足新疆新兴纺织工业基地发展需求的提质增效改良目标,综合性升华新疆纺织学科人才培育模式,以良好应对国际纺织产业变革期间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诉求及其业务能力掌握情况的严峻形势。由此可见,基于研产交互促进的新疆纺织高等教育势必能改变当前理论实践教学薄弱的逆境。

猜你喜欢

产学研纺织新疆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澳洋纺织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