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自主品牌农机产品质量的思考

2022-02-25靖边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2年12期
关键词:厂家产品质量补贴

靖边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 高源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连续多年开展了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由此形成了首个智能农机技术路线图。然而,如果要想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必须优先解决农机产品的质量问题,目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是,自主品牌农机的质量稳定性常常被用户诟病。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市场上自主品牌农机种类越来越多,性价比很高,满足了广大农户需求,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与国外知名品牌差距非常大。有些质量差的产品故障不断,要达到无人作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部分产品质量差。现实中发现,有部分厂家农机产品“带病”出厂。2021 年湖南某厂家200 马力以上拖拉机在陕西某地使用时,工作时间不足90 小时候就出现烧机油故障,截至目前问题尚未解决;2019年河南某厂家生产的复合深松机,有多个用户使用中都出现了镇压轮轴承反复损坏问题,目前仍销售,问题依然存在。

2.部分产品作业质量差。有些自主品牌农机出厂后短时间内性能还好,但在几个作业季后,产品质量就开始出现问题,导致作业质量变差。笔者曾遇到多个这样的案例。有农户在拖拉机使用两三年后就转卖采购新机,因为新机故障率低,作业效果好;曾有农户年初为种植8000 亩玉米一次性购入4 台自主品牌玉米播种机,到了秋季录入补贴系统时,这些机具已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只好重新购置一批。但是,有一农户曾购买一台二手进口玉米精量播种机,自2017 年以来每年播种作业超3000 亩,目前仍在正常使用。

3.部分企业服务质量差。现实中发现,部分自主品牌厂家更多关注补贴、价格和销量,售后服务能力不足,很少开展用户培训,容易出现保养维护不当等情况,导致本就在恶劣工况作业的农机故障率居高不下。每当农机产品出现故障时,规模大的厂家配有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提供维护,小厂家产品只能依靠就近修理工解决,维修质量常常不规范,进一步缩短产品使用寿命。

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农机企业对质量问题认识不足。关于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检验出来、还是测试出来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讨论,目前普遍共识是质量是研发出来的。一般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所有质量问题都会回到研发环节从根本上解决,如果测试环节有部件损坏、生产环节有器件安装不到位以及用户使用时出现故障,所有环节问题均会通过专门渠道回到研发环节,再分析定位优化解决,产品才能逐渐成熟。而农机企业可能还达不到这样的规范,大多规模小、生产条件差、质量管控体系不完善,导致部分产品出厂时就存在质量问题,即使发现也无法从研发源头予以解决。

2.农机质量问题反馈渠道不畅。在农机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部分厂家受利益驱动不惜压缩研发周期推出所谓新产品,只关注降低成本不考虑提升质量,包括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和服务质量。尽管质量问题不断,但反馈渠道不畅无法反馈到企业,更不可能传递到研发端,难以成质量管理闭环。因此,部分质量问题成为顽疾,多年得不到解决。

3.质量管控方式需优化完善。目前,农机产品质量控制分为四个环节:一是产品研发过程中企业围绕研发目标的自测;二是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围绕产品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展的认证测试;三是生产厂家批量出厂时开展的自测;四是在用户使用阶段农机化管理部门开展的质量调查和质量投诉。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个体系基本能够控制农机质量达到可用状态。但是,随着农机行业不断加快技术进步,在目前补贴机制下,现状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新需求,必须尽快将提升农机产品质量纳入各级农机化部门的工作重点。

三、思考及建议

1.完善企业质量管控体系。首先,从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抓起。一是建立适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体系、质量控制等规划;二是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做好“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三是定期组织开展全体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其次,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建设。除依靠市场监管和工信部门外,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更应承担责任,主动担负起推动农机质量提升的重任。

2.畅通农机质量反馈渠道。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从用户端到生产厂家的反馈渠道,尤其需要贴合广大小农户需求,推动生产厂家研发端对反馈数据分析优化,形成质量问题闭环管理。随着购机补贴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购机补贴APP 已经成为农户重要的服务平台,建议增加质量反馈渠道,进一步将APP 扩展为产品选购平台、技术指导服务平台和质量优化平台。

3.优化农机质量监管方式。一是在畅通反馈渠道基础上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式,基于质量反馈渠道设置动态补贴标准,细化分档分级,解决补贴刺激下“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实现优厂优补、优机优补。二是加强农机质量提升资金和人力投入,基于反馈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调查、质量投诉等工作,补上质量监管漏洞。三是基于信息化平台加强市场监管,针对质量反馈平台典型问题加强与市场监管和工信等部门衔接,在农机在研发、生产、维修各个阶段加强推动质量控制,实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和服务质量总体提升。

猜你喜欢

厂家产品质量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百万级水产经销商是怎么练成的!哪种经销商最受厂家青睐,最易获取资源?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美小运载厂家签多次发射协议
“上下床厂家”玩转“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