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

2022-02-25曾慧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多发性胰腺胰腺炎

曾慧娟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胆囊结石以及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胆囊结石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症患者较多,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上病情进展较快,因此需要快速确定病情,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对于提升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1]。超声检查属于最为常见的影像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利用超声探查人体内部结构,可发现人体产生的病变,从而进行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中,收治胆囊结石以及急性胰腺炎患者属于急腹症患者,患者首诊科室为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当中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查体,可发现患者存在严重的腹部疼痛、发热症状,为进一步明确病因需要安排患者接受影像检查,针对女性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与非出血性宫外孕有一定相似之处,因此接受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可起到有效的鉴别作用,女性急腹症患者为宫外孕的情况下,接受影像检查,主要为超声影像检查,可发现明显的孕囊胚胎,同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也可发现胆囊结石以及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发现显著上升,临床上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发病后2 h就可观察到明显的血清淀粉酶升高,患者在发病后的24 h之后其血清淀粉酶就可迎来峰值,峰值时间可持续3~5 d时间,此时临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参考血清淀粉酶水平需要观察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是否为正常水平三倍以上,发现三倍以上血清淀粉酶患者,其为急性胰腺炎的概率非常高,几乎可以明确为急性胰腺炎,但是临床中血清淀粉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因此需要结合影像检查结果用以诊断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询问患者饮食习惯也是在查体中诊断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与该种合并症与饮食关联性高有关。鉴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重症患者继发全身性感染、腹膜炎以及休克后,临床病死风险较高,临床需要注重提高临床早期检出率,提高临床早期检出率后可让患者得到对症治疗,可减少患者转为重症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探究胆囊结石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超声诊断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疑似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检查前接受抗感染治疗患者;接受过胆囊、腹部手术患者及精神障碍无民事行为能力者。49例患者中男性29人,女性20人,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50.96±7.25)岁。

1.2 方法

应用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iagnostic Scanner Pro Focus 2202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超声频率设置为3.5~6 MHz,观察患者胆囊形态、大小和胆囊壁厚度以及内部回声,记录患者结石数量以及大小,进行临床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超声诊断结果,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超声图像诊断由两位超声医师共同参与,遇到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由第三位主任超声医师进行诊断,并给出诊断报告;②记录结石单发和多发情况;③记录超声影像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测,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通过病理检查结果可知49例患者中阳性43例、阴性6例,患病率达到87.76%。超声诊断检出阳性43例,阴性6例,诊断灵敏度为93.02%(40/43),特异度为50.00%(3/6),准确率为87.76%(43/49)。见表1。

表1 超声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患者结石单发和多发情况

单发性结石和多发性结石在结石大小方面存在差异,单发性结石以大结石为主,多发性结石以小结石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结石单发和多发情况[%(n/m)]

2.3 超声影像特征

超声胆囊结石特征:患者胆囊壁增厚,使用超声探测观察到胆囊壁表面呈现粗糙结构,超声探查胆囊内部观察回到强回声光团,呈现单发性、多发性特点,观察到堆积样强回声光斑呈现多发性。单发性胆囊结石伴随声影,转变患者体位时可观察到光团移动。多发性胆囊大结石可观察到较大强回声光团,单发性胆囊结石光团移动和伴声影与多发性胆囊结石具有较高相似度。多发性胆囊结石患者小结石光团可随着结石体积大小变化发生变化。单发性结石患者应用超声探头可观察到胆囊内部存在细光点沉积。

急性胰腺炎超声影像表现:应用超声探头扫查胰腺组织,从超声图像中观察到阳性患者胰腺发生弥漫性肿大,伴随胰腺前后径增大,胰腺组织形状不规则,胰腺水肿患者水肿边缘整齐,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或者消失,水肿型腺实质回声出现均匀性降低,超声探查出血坏死胰腺组织,发现患者胰腺内部实质回声呈现高低混合回声,部分胰腺组织坏死患者可观察到液化灶和钙化灶病灶,胰腺脓肿患者出现胰腺不规则病变,应用超声探查胰腺组织边界,发现和周围组织界限模糊,无法探查到正常结构,探查局部回声发现不均匀混合回声,出现不均匀混合回声患者可探查到液性暗区。

3 讨论

环境与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城市化属于社会发展主流趋势,城市人口的大量流入在助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众面临的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升高,暴饮暴食、熬夜颠倒作息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发生率逐渐升高,导致急性胰腺炎疾病发病率大幅升高,促使急性胰腺炎成为外科常见疾病[2]。胰腺与人体消化有关,属于消化器官,根据生理解剖结构,胰腺位于胃部和腹膜后方,胰腺可分泌消化液帮助人体消化摄取的食物,属于消化系统重要脏器,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共同构成胰腺组织并发挥分泌消化液功能,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主要通过胰管排出,胰管位于胰腺外分泌腺中,胰管位于胰腺的后方,贯穿于胰腺,胰管从左至右贯穿胰腺的沿途中有多个胰小叶小导管汇入,因此从左至右顺序中,胰管的管径不断增粗,胰管贯穿于胰腺实质,与胆总管合并,于十二指肠乳头开头,胆管下端发生梗阻与胆道病变有关,寄生蛔虫、结石可导致胆管下端发生梗阻病变,该种胆管梗阻病变属于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与肿瘤疾病有关[3]。胆道阻塞性病变会导致机体胆汁无法按照正常途径进入胆囊中储存,大量的胆汁无法进入胆囊因此发生逆向流动,逆向流动的大量胆汁进入胰管对胰管形成消化作用,胰泡细胞膜结构遭受破坏后,导致胰泡无法继续存储胰液,胰酶外流导致胰腺组织发生自我消化产生严重炎症反应,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导致患者死亡[4]。临床针对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进行临床诊断,在影像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之前,需要采取严格的查体,查体当中需要重视询问患者饮食习惯,大众饮食习惯变迁导致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疾病发病率升高,尤其是存在暴饮暴食习惯患者,患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大幅升高,临床上曾收集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工作性质原因,患者长期存在暴饮暴食行为,同时患者摄入的食物当中脂肪、蛋白质含量高,超出身体承受范围,长此以往引发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对于疑似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查体时还需要根据性别进行差异性查体,遇女性患者需要询问其是否存在妊娠症状,是否为发生月经延迟,是否存在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可让患者留取尿液接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HCG),通过该项检查能够排除宫外孕可能,对于正处在生育期同时有性生活的女性急腹症患者,首诊要优先考虑宫外孕,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为阳性时,还需要联合超声检查结果作最终诊断。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需要切断急性胰腺炎病因,可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彻底解决急性胰腺炎诱发危险因素,降低急性胰腺炎二次复发风险,分析人体胰腺功能,可知胰腺属于消化系统器官,胰腺发生病变后人体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因此人体营养状态也会受到较大影响,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在发病后由于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无法经口进食补充营养,因此需要接受营养治疗,营养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情况,初始患者营养治疗为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应用该种营养治疗方案需要注重对患者静脉血管加强保护,与患者需要长时间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有关,配置营养液需要事先加温至37 ℃,避免营养液温度过低输入患者体内导致患者中心体温下降,后续待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好转,消化功能部分恢复后,可增加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可采取胃肠置管,事前进行胃肠减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接受禁食、胃肠减压治疗,因此需要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调适,避免患者由于机体不适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针对外科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需要注重对患者急性饮食指导,此时患者胆囊被切除,因此机体消化脂肪的能力下降,患者摄入食物当中营养成分需要进行调节,术后恢复期经胃管饲食物当中不能含有脂肪,制作清流食,清流食为不含脂肪的流体状食物,后续待患者消化功能恢复,胆道扩张能够起到一定程度上替代胆囊储存胆汁的作用,可逐渐在食物当中加入适量脂肪,期间需要制作适应性饮食方案,根据患者临床反馈准备食物。

临床上65.0%以上胆囊胆结石患者为急性胰腺炎,因此急性胰腺炎患者制定治疗方案需要明确病因,推荐患者接受影像检查确定病因是否为胆囊病变。临床进行超声检查,需要根据胆囊结石大小、性质确定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均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单发性和多发性结石当中,直径不超过9 mm为小结石,直径超过9 mm为大结石。临床研究发现[5],胆囊管排出结石后容易导致嵌顿,嵌顿又可引发胆道阻塞,最终引发急性胰腺炎,多发性结石患者较单发性结石患者更易发生急性胰腺炎,原因与多发性结石患者结石主要为小结石有关,小结石在患者胆囊当中更易发生松动,患者运动、跑跳甚至是咳嗽的动作,都可让小结石发生松动和意外脱落,泥沙样结石由于质地较软因此在人体内也容易发生脱落,小直径的结石和泥沙样结石在脱落之后通过胆囊管排出进入壶腹部后发生嵌顿风险较高,容易引发胆道梗阻,可引发急性胰腺炎,因此多发性小结石属于合并急性胰腺炎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针对多发性小结石患者,需要加强健康管理,尤其需要注重饮食管理,用以减少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

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提升,用于诊断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影像技术越来越多,需要综合检查精确度、检查时效性、检查费用等因素综合制定影像诊断方案。超声、CT、MRI核磁共振成像均可用于诊断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应用CT进行扫查,可在短时间内多角度扫查,达到较广的扫描视野,不会对患者造成医源性创伤,可快速探查胰腺肿胀、厘清胰腺周围组织生理病变情况,但是应用CT进行诊断也有一定的劣势,CT扫查对于泥沙样结石和小结石误诊、漏诊率高,与CT对泥沙样结石和小结石灵敏度、特异度低有关,加上CT检查对患者存在一定的辐射性,当疑似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接受影像检查时,需要优先选择无电离辐射影像检查方案,而且CT检查费用通常为超声检查的2~3倍,因此从经济角度出发,选择CT影像检查技术作为疑似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首选影像检查方案不合理。MRI核磁共振检查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可明确胰腺、胰腺周围组织病情,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胆道系统是否出现狭窄、闭塞病情[6]。鉴于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患者要求较高,同时检查费用高达超声检查的8~10 倍,阅片时间较长,不符合疑似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快速确诊的要求,且对于小结石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低,因此也不推荐将MRI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作为首选检查方案。分析超声在疑似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该种检查方式与CT相比不存在电离辐射,正常人一年中接受CT检查次数有限,上限次数为2~3次,从理论层面分析,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进行对人体病灶进行成像,对人体无害,超声检查一年中检查次数无上限。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引入MRI设备、系统的成本超过千万,对于医院内优先的医疗资源挤兑较大,因此考虑医院的发展前景,为推动基层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引入影像设备时需要考虑疾病的发生率,根据疾病发生风险确定影像检查方案,应用超声检查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正确率较高,表明超声影像设备的应用较高,因此基层医院加强超声影像设备的应用、技术培训对于提高临床疾病诊断价值较高。本文中应用超声检查疑似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诊断准确率达到87.76%(43/49),灵敏度93.02%(40/43),特异度50.00%(3/6)。超声检查的费用一般在100元以内,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综合分析检查灵敏度、检查时效性和检查费用,发现应用超声检查的综合价值较高。

综上,超声检查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对于急诊疑似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推荐应用该影像检查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有利于提高早期检出率促使患者尽快接受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多发性胰腺胰腺炎
胰腺多发脂肪瘤一例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发性跖疣143例临床观察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胰腺损伤CT诊断及注意事项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观察
胰腺超声检查
Reporting an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 or meta-analyses in nasogastric and nasojejunal enteral nutrition fo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胰腺损伤24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