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开罗记
2022-02-25王潇
王潇
2021年12月1日,埃及政府迁往“新行政首都”,并开始进行为期6个月的试运行。据外媒报道,新行政首都距离开罗45公里,占地约700平方公里,预计转移大约650万人口,还将创造175万个就业机会。埃及政府希望将其打造成为“埃及的迪拜”,通过吸引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来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希望届时开罗重新成为宜居的历史名城。
开罗以5000年的古老历史与横跨尼罗河的雄伟气势,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政治和文化圣地。自7世纪被穆斯林征服以来,埃及第一次将权力中心迁移至开罗以外。那么,埃及到底发生了什么?开罗为什么要“出走”呢?
止不住的人口
埃及确认迁都是在2014年,这实际上是埃及政府不堪重负之后不得已的选择。
埃及面积为100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世界第29位,人口约一亿,可谓国土和人口大国。算起来埃及的人均面积好像还可以,但是,只要看了埃及的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埃及95%的国土都是荒漠,而真正能够适宜人类生存的面积只有不到5万平方公里,全部拥挤在狭长的尼罗河流域。
1952年7月,埃及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在领导人纳赛尔的推动下,埃及共和国成立,告别了尼罗河边延续千年的传统社会。奉行阿拉伯社会主义的纳赛尔则以国父身份担任领导人,在苏联的援助下大搞工业化,令埃及的大城市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尽管当时整个埃及的发展水平都有限,但首都开罗的经济环境却明显好过平均水平,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进入。整个20世纪,开罗的人口从60万激增到1200万,基本都是城市化的结果。
现在,埃及每年增加的人口超过200万。而且,人口出生率并不会有所遏制,因为埃及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是年轻人,而65岁以上人口仅占3.9%。国际组织认为,埃及在本世纪的人口肯定会突破3亿。开罗市区目前的人口超过2200万,已经严重超过了适宜居住的警戒线800万人口。预计到2050年,开罗人口将达到4000万。埃及总理马德布利称,人口增长已经成为埃及面临的最大挑战,影响到埃及的国家安全。全球也基本有个共识:在未来的20年,埃及必然爆发人道主义危机。
人口猛增、土地使用缺乏规划等导致埃及住房短缺,开罗至少有112个规模不等的贫民窟,那里的房子没有经过官方规划,没有学校、医院,电线需要私接,也没有排水设施,饮用水和污水污物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狭窄的街道污水横流,一旦着火或者有紧急情况,消防车和救护车都开不进去。
即使有这么多的贫民窟,许多穷人还是没有地方住,于是,他们拥进了“法老的墓穴”。没错,就是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的卡拉发公墓群——被称为“死人城”。从11世纪开始,达官显贵开始在开罗选择墓地。为了保护墓地不被破坏,他们会雇用守墓人,并在墓地里搭建简易住所供守墓人居住。因此,卡拉发公墓群的很多墓穴都很豪华,许多都是按照民居风格来建造的,有院落、围墙、大门、房屋和墓室。对于开罗的穷人来说,宽敞的墓穴比起简陋、拥挤、脏乱的贫民窟,真的是好太多了。
人口密度过大必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当大量穷人拥入“死人城”居住的时候,犯罪率也随之飙升。埃及政府没有办法,只能给墓穴搞基础建设,通水、通电、派驻警察……才勉强缓解了这一局面。
无奈的“大饼自由”
人口爆炸带来的首要难题,就是吃饭。
埃及虽然是农业大国,但粮食产量和粮食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埃及糧食年产量是300万吨,但需求量为1500万吨,这意味着剩余的1200万吨都要向国外购买。根据埃及媒体的数据,从2019年埃及就进口了超过1100万吨粮食,提供给贫困线以下的人口;2020年,埃及有20%的人口吃不饱饭。
有着全球最密集的人口和全球最少的耕地,爆炸的人口给埃及的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压力。更让埃及政府崩溃的是,不仅吃的不够,连喝的也没有。因为埃及是沙漠气候,全境干燥少雨,开罗年降雨量只有31毫米,地面蒸发量却高达1020毫米,根本留不下水分,埃及尼罗河85%的水需要回收和再利用。
但是有一说一,埃及政府还是很负责任的,把大量的财政收入用于购买粮食。2014年全球粮食危机,世界饥饿人口达到10亿以上,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埃及拿出了150亿美元外汇进口粮食。要知道,埃及整个外汇储备不过400亿美元,根本不够花,当年全靠借钱买粮食,否则埃及很多人都得饿死了。
现在,埃及政府也没有坐以待毙,为了让埃及的老百姓可以不用为生计发愁,埃及从1984年开始推出廉价大饼,每年拨付31亿美元,每个埃及公民每个月免费领取150个大饼,平均下来每天可以领5个,这就是埃及非常出名的“大饼补贴”。
政府发的大饼吃完了咋办?那就得花钱买了。由于埃及人口基数太大,穷人多,埃及大饼的销量高。埃及大饼有两个基本的特点:一是便宜。按人民币计算,2分钱就能买一个,一根香烟就可以买20个埃及大饼。二是专卖。这种特供饼只有到专门的地方才可以买到。此外,埃及大饼也分好坏。口感一般的黑饼,2分钱一个;用上好面粉做成的白饼,价格则要提高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简单说来,埃及大饼是埃及政府面向国民特供的食品,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填饱肚子。所以现在埃及满大街都能看到有人吃大饼,好吃当然谈不上,但至少能填饱肚子。埃及方言中,“大饼”和“活命”都是一个词。
千万公务员
人口的爆炸式增长,除了带来吃饭和居住的问题,埃及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解决就业。埃及常年失业率保持在10%左右,而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了18%左右。
自2011年,埃及经历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两次政权变更,严重的失业问题就是引发这场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大批青年人走上街头推翻穆巴拉克政权,还是其后穆尔西政权没有能够坚持长久,都是人口极速增长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所导致的结果。
埃及的失业率高,是因为几乎没有什么产业。支撑埃及的两大支柱,一个是旅游业,占了整个GDP比重的14%左右;一个是苏伊士运河,全球远洋航运几乎一半以上离不开苏伊士运河,创造了埃及2%左右的GDP。大型船舶走苏伊士运河的过路费可以高达100万美元,近几年每年收取的通航费用在50亿到60亿美元之间,虽然钱不算很多,但起码够全国人民的大饼钱了。
除此之外,埃及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了。据埃及中央公共动员与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显示,约有32.5%的埃及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且每年都有所增长。埃及国家贫困线定为每人每月735.7埃镑,也就是说埃及人只要一个月挣370元人民币就可以脱贫,但现在还有1/3无法脱贫。
因为几乎不能提供高端或技术类的产业,在埃及,即使接受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往往也“毕业即失业”,2020年埃及有40%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庞大的失业人群实在是太危险了,他们容易产生绝望的心态,成为一点就着的火药桶,一旦被点着,就会演化为大规模社会事件。于是,埃及政府又出手了,开始大量招募公务员,解决一部分就业。2021年,埃及正式编制的公务员数量高达700万,如果算上临时工,差不多有1200万左右。
计划生育
埃及政府这么尽心竭力地解决各种问题,人们可能要问,政府咋不想办法控制人口?其实,埃及政府早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了。无论哪届政府,都在推行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力度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没什么用。1980年埃及人口4300万,1990年达到5600万,2001年则突破7000万。
当穆巴拉克政府上台后,之前的人口控制政策开始不受重视。在2011年穆巴拉克被免职后的动乱中更是被大大忽略。2012宗教保守派的穆尔西执政,政府竟然宣布人口控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内容,这导致人口增长更加泛滥。好在2014年,较稳健的塞西政府上台。塞西执政以来,便将维护社会稳定、打造和谐宗派关系、促进族群团结作为奋斗目标,并在计划生育方面下了一定功夫。
“人口过多,已经对埃及的稳定、安全和发展繁荣构成了威胁。”塞西表示。
于是,埃及卫生部2017年启动了“生命线计划”,旨在将人口出生率降低至2.4%。卫生部将派遣1.2万名志愿者前往18个农村省份宣传计划生育知识。同时,卫生部在全国6000个计生诊所为女性提供免费检查,并提供免费的计生用品。
2018年5月,埃及社会团结部提出“两个就够”的计划生育倡议,号召民众响应政府提出的计划生育措施,内容规定为“政府财政补贴的学龄儿童数由此前的每个家庭3个缩减为2个,如果只生1个孩子,家庭能够拿到更多的经济补助,同时在国家的其他领域,也有相应的福利待遇”。塞西政府甚至还取得了外援,与美国国际开发署签署合作协议,由美国为埃及卫生和人口部提供培训和相关设备,并给予不低于3000万美元的支持。
虽然做了这么多努力,但遗憾的是,埃及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多停留在宣传和引导上,难以落实违规惩戒措施。
为什么不落实违规惩戒措施呢?因为埃及近百年的历史都不是很稳定,如果一刀切地实行严厉甚至过激的人口控制方案,政权能否存续都是问题——这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最看重的地方。其次,埃及社会有较重的家族观念,认为儿女子孙越多越好。那些上流社会、条件较好的埃及家庭,一般都有2至3个孩子;而越是低收入家庭,越是农村地区,一家三四个孩子算少的,五六个孩子算常态,甚至超过10个孩子也是见怪不怪。而且,埃及不管是法律还是社会观念,都反对堕胎,甚至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中,节育都是不应该的。所以,怀了孕就得生,那孩子的数量自然也就控制不住了。民众内心的抵制使得政府难以重拳出击,计划生育政策自然“雷声大雨点小”,收效甚微。
庞大的人口和很高的人口增长率,再加上人民对计划生育的强力抵制,导致埃及政府根本遏制不住人口的爆炸性增长。这次埃及迁都,也实属无奈,政府不得不疏散首都人口,希望能缓解现在开罗人口的密集程度,只是,不打破高出生率,不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新首都是否能改变埃及,尚未可知,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