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办成事”成为常态
2022-02-25杨雪
杨雪
在2022年的辽宁卫视春晚上,小品《浮想联翩》“笑”果非凡。小品中,一名基层公务员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一位老人解决办理社保中所遇难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让这个“特别”的服务窗口登上了微博热搜。查阅媒体的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全国不少地方都设置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因其发挥了“兜底”服务、“补位”服务的功能,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
政府部门通过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处理普通窗口难以处理的问题,既彰显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决心,效果也十分显著——据媒体报道,在北京,有人在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结了多年未办理成功的房产证;在福建,有人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在当地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其在国外出生的儿子落上了户口……
由此可见,有些事并非真的“办不成”。从“没法办”到“有办法”,折射出的既有个别工作人员在作风态度、担当作为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部门在协同配合、资源共享方面不畅通的问题——这些部门之间的壁垒没有打通,留下了一些难点堵点,而个别工作人员因为“不好办”而“不给办”,最终才导致了群众的事情“办不成”。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虽然是一种相对有效的“补救”措施,但绝不应是常态。从成立“马上办”办公室,到设立“最多跑一次”窗口,再到开通“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热线,近些年全国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上探索出很多有益做法。尤其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让“办事不求人”逐渐由理想变为现实。而在这些有益的尝试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解决“办不成的事”,需要各职能部门联动起来,共同向“办成事”发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办不成的事”里挖出症结并做好总结,以问题为导向,完善制度、改进作风、加强服务,解决在为民办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尽量将服务前移,把“办不成的事”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民办实事,永远在路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級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的那样:“要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更多“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有益尝试推动“办成事”成为工作常态,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成、做好,以优质高效服务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这才是对“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