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老师觉得”,要“儿童觉得”
2022-02-25张紫微
张紫微
在儿童视角下,教师能更好地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幼儿的参与权与表达权。随着学前教育的日益发展,幼儿不再作为“被研究”的对象,而成为了“自我生活世界的专家”,教育工作者亦當转变教育观念,意识到儿童对世界独特的认知与表达方式。
游戏是幼儿积极主动且自主自由开展的、带有愉悦体验的活动。案例中的一一在自己创设的游戏环境和游戏中呈现出了强烈的愉悦感和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体现了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站在儿童视角来审视一一的行为,幼儿并非缺乏“创造性”。例如,两个幼儿在玩斗兽棋,他们没有按照常规的规则,而是将相同的棋子放在一起玩耍,我们能否说他们没有创造性?一一的例子亦然,孩子将原本的游戏创造性地按“数字”或“颜色”进行排列,是一种独特的游戏行为和游戏方式,在这样的游戏方式中,幼儿的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同样得到提升。教师需转换观念,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给幼儿贴上“学霸型”的标签。那么,当遇到像一一这样的幼儿,我们应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策略呢?以下是我的建议。
尊重幼儿。教师应尊重一一独特的游戏(学习)方式,并在尊重的基础上陪伴、指导幼儿提高游戏水平。教师可与家长沟通,了解一一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以便更好地了解他的行为。
肯定幼儿。当发现幼儿游戏方法单一时,教师应首先肯定幼儿的游戏方法。该幼儿掌握的知识比一般幼儿更多,学习知识的能力也很强,那么他游戏方法单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一一通过这种游戏方式能够获得更强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即为自我胜任感,幼儿通过该种游戏方式更自信,感到个体的独特性与与众不同,教师应了解个体差异并给予幼儿足够的肯定与重视。
鼓励幼儿。一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缺乏创造性,而在于“每次玩桌面玩具他都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且‘一成不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人际交往中提出,“幼儿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教师应转变“不这么玩要那么玩”的观念为从“除了这么玩”到“还可以怎么玩”,鼓励幼儿“不自己玩”要“一起玩”。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合作能力,鼓励幼儿大胆地创造游戏规则。唯有教师尊重、肯定、鼓励幼儿,幼儿才能够走出“舒适圈”,和同伴大胆地探索更多的游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