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探析

2022-02-24黄丽明焦黎布丽布丽阿赛提

喀什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格局新疆

黄丽明,焦黎,布丽布丽·阿赛提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0 引言

《2016-202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紧紧围绕红色旅游的本质特征,全面推进了红色旅游的发展.新疆拥有屯垦戍边文化、兵团军垦文化、近代革命解放文化、民族团结文化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研究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有助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的融合.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在15 个地州市的集聚状态、聚集程度是考察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可为实现新疆红色旅游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自20 世纪60 年代起,国外学者已经就旅游空间结构开展相关研究,Christaller[1]运用多种地理和数学法方法研究旅游空间结构;Zahra[2]以新西兰为例,研究了关于旅游空间分布的格局;Vukonic[3]和Jonathan[4]探究遗产旅游的保护和规划管理;Pikora[5]分别以全国、地域及地方三种不同的维度去研究旅游空间系统.国内学术界关于红色旅游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6-7]、红色旅游空间结构优化与评价[8-9]、红色旅游资源融合共生发展[10]、红色旅游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11-14]、红色旅游网络关注度[15]、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16-17]等.上述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东部、中部区域,关于西部地区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相关理论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选取新疆15个地州市红色旅游资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GIS技术分析新疆15 个地州市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现状、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区域发展差异,以期充分发挥新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为实现新疆红色旅游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概况及研究意义

新疆现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8处,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处;自治区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4处,地区级重点红色旅游资源86 处.已形成“西路军进疆红色旅游线路”、“屯垦戍边旅游线路”、“传承红色基因旅游线路”三类经典旅游线路,并且新疆克拉玛依一号井、和田库尔班纪念馆、一八五团、石河子市等于2020 年10 月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红色旅游的发展能更好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推进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有助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覆盖新疆15 个地州市,可划分为北疆区域: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五家渠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称昌吉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简称伊犁州直)、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东疆区域:吐鲁番市、哈密市;南疆区域: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和田地区.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数据来源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6—202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国旅游报社出版的《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汇编》、新疆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新疆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背景资料汇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相关官方网站以及公开出版物上的相关数据.本文所列红色旅游资源,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进行调整,同时,借助百度地图坐标提取软件获取新疆132个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位置信息,利用Arc GIS10.6软件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本文中所有图均基于中国地图(审图号:GS(2019)1822号)的行政矢量数据制作完成.

1.3 研究方法

分析方法采用最邻近点指数(R)、不平衡指数(S)和核密度分析方法,R,S,Fn(x)的计算公式如表1所示[11-14].

表1 研究方法及地理意义

2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2.1 总体空间分布呈集聚型特征

运用ArcGIS10.6 软件,绘制了新疆132 个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图,如图1 所示.从图1 可直观地看出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

图1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状况

集聚度是资源空间分布的指示器,能较好的显示出其空间分布的情况和特征,点模式分为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聚分布三种基本类型[18].在ArcGIS10.6 软件中输入矢量数据和132 个红色旅游资源点的空间位置信息,根据Spatial Statistics 工具的Average Nearest Neighbor 方法计算其最邻近指数(详见表2),取n为132,A为166万km2,R=1作为已知模式衡量比较标准,当R=1时,空间类型为随机型;当R>1时,空间类型为均匀型;当R<1时,空间类型为凝聚型.P值即概率,表示空间呈现为某种分布类型的概率.同时,为了检验计算可靠性,可以用Z值检验方法,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若Z<-1.645,则表明空间类型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模式;若Z>1.645,则表明空间类型表现为显著的均匀模式.

表2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最邻近指数及空间类型

从表2 可知,空间类型分布呈现聚集型、均匀型、弱聚集型、弱均匀型四种类型,从总体上看,新疆的最邻近指数R值为0.35028<1,说明新疆范围内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趋向于集聚分布模式,即呈现集聚型空间分布特征,其Z检验值为-14.280525<-1.645,表明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集聚效应显著,凝聚程度整体较高.

2.2 总体空间分布不均衡

不均衡指数借助某个测度衡量描述区域内或不同区域内体系的相对差异[19].不均衡指数S的取值范围为[0,1],当S=0时,所有红色旅游资源平均分布在新疆各地州市内;当S=1时,所有红色旅游资源均分布在新疆某个地州市内,表现为极度不平均.

根据不均衡指数公式进行计算,不均衡指数值S为0.010081,表示新疆15个地州市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平衡性、差异性,呈现不均衡分布特征.如表3 所示,每个地州市拥有的旅游资源数量各异,乌鲁木齐市拥有最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多达15 个;而博州拥有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少,仅拥有1 个.此外,各地州市面积和红色旅游资源数量分布差异较大,石河子市的面积较小,但拥有14个红色旅游资源,占总量比重的10.61%;巴州面积较大,仅拥有6 个红色旅游资源,占总量比重的8.34%.

表3 2020年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数量统计

从总体上看,北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合计量占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总量的56.03%,南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合计量占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总量的33.36%,东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合计量占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总量的10.61%.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北多南适中东少”的数量分布,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总体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2.3 空间分布呈现“北密南散东稀”的密度形态特点

从空间要素本身出发,把新疆15 个地州市的红色旅游资源视为点要素,利用Arc GIS 10.6 软件中的Spatial Analyst工具里的Kernel Density方法生成红色资源核密度分布图(详见图2),再采取Jenks 分级法,将该密度图分为5 个等级,根据其分布密度和变化值,直观显示新疆15 个地州市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

图2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核密度分析图

从图2 可知,北疆区域的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伊犁州直表现为密度高值区向周边区域呈圈层扩散,呈现“倒8”字型的团状凝聚分布格局;东疆区域哈密市表现为密度值中等向外圈层扩散,呈现点团状凝聚分布格局;南疆区域阿克苏地区、克州、和田地区表现为密度值较低的三个点状圈层,三个散点连接起来呈现“倒三角”分布格局.从总体上看,新疆15个地州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北密南散东稀”的密度形态特点.

3 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涵盖地理、历史、经济层面,受地貌格局、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

3.1 地貌格局因素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由于其特殊的“三山夹两盆”的地貌及气候,形成了戈壁滩、冰川、湖泊、沙漠、绿洲镶嵌分布的格局.利用Arc GIS 10.6软件将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分布格局与新疆地貌图叠加,进行可视化分析.详见图3.

图3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与地貌耦合图

从图3可知,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自古以来都是人口相对集中和城镇、交通分布的中心地带.北疆区域的屯垦戍边、兵团军垦文化都是沿盆地边缘地带、绿洲带等分布,该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呈现团状凝聚分布格局;塔克拉玛干沙漠横亘盆地中部,由于受地貌地影响,南疆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现环形分布格局.因此,新疆特殊的地貌格局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旅游资源在新疆地域上呈现“北多南适中东少”的数量分布格局.

3.2 历史背景因素

历史背景因素是影响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因素,主要包括屯垦戍边、三区革命、抗日救国、解放战争、民族团结奋斗、保卫边疆等,中国革命的历史足迹丰富了新疆红色旅游资源.

西汉首创西域屯田,前后延续百年之久,范围覆盖伊犁河谷、吐鲁番盆地、塔里木周缘、天山之北等军事要塞;唐代屯田历经161 年,分布于乌垒(今轮台)、于阗(今和田)、庭州(今昌吉),东起巴里坤(今哈密),西至楚河畔,南达昆仑山北抵准准噶尔;元明清时期,元撤军紫玉,明逐渐废弛,清屯田遍布南北疆,历经195年,屯田20 万公顷.新中国建立后,1954 年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大批知识青年、支边青年、复原军人参加边疆建设,垦荒造田,屯垦戍边,开垦了南疆农垦带(阿克苏农一师、库尔勒农二师、喀什农三师、和田农十四师)、北疆农垦带(伊犁农四师、博乐农五师、昌吉农六师、奎屯农七师、石河子农八师、塔城农九师、阿勒泰农十师、乌鲁木齐农十二师、哈密农十三师),屯垦戍边创建了石河子、阿拉尔、图木舒克特色城镇,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独特的红色精神文化,为开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边境旅游、红色旅游奠定了良好根基[20-21].

20 世纪40 年代,在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三个地区开展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斗争,即三区革命,三区革命为实现新疆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八路军办事处是通往苏联红色交通线的枢纽和桥梁;太平洋战争期间,新疆民众还开辟了从阿拉木图经伊犁、迪化(今乌鲁木齐)、哈密到兰州的国际航空交通线保障抗日军资的供给输送;解放战争时期,西路军为打通与苏联的国际交通线,形成西北抗日局面,进而推动全国大规模抗战的实现.西路军余部分三个支队分头突围,由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率领的左支队历尽艰难万苦,于1937 年4 月底转战到新疆哈密境内的星星峡,与前来接应的陈云、滕代远胜利会师.1949年9月,王震将军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大军,铁流西进,由甘肃酒泉进军新疆.从陇原大地到哈密、库尔勒、阿克苏,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平解放和田地区,加快了新疆和平解放进程.近代革命历史事件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活动发生地,如毛泽民烈士故居、农八师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农九师孙龙珍烈士纪念碑、库车县林基路烈士纪念馆、巴楚抗震纪念馆、北塔山战地遗址等,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虽然发生在不同地点,但也丰富了新疆红色旅游资源.

综上所述,北疆区域的屯垦戍边、兵团军垦文化、抗日救国、解放战争等红色历史事件较多,北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特征;南疆区域近代革命红色历史事件相对较少,南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环形散点状分布;东疆区域红色历史事件较少,东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散点状分布.因此,新疆的历史背景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北密南散东稀”的形态特点.

3.3 经济发展因素

经济发展与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红色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基础配套设施条件的差异,从而间接影响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红色资源的保护,进而影响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天山北麓是新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带集中了全疆83%的重工业和62%的轻工业,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疆40%以上,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都是最好的,是开发大西北的重点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伊犁州直、克拉玛依市、昌吉州等沿天山北坡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北疆区域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较完善,创建了兵团系列的屯垦戍边红色教育基地、石河子红色旅游示范区,还打造了“西路军进疆红色旅游线路”、“军垦文化,红色之旅”等精品经典线路,树立了“红色+绿色”、军垦文化红色旅游品牌等优质红色旅游产业.总而言之,北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传承程度整体还是较高的.南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依盖尔其镇毛泽东语录碑、巴楚抗震纪念馆、和田县饮水思源纪念馆等南疆红色资源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比较分散,很难进行线路整合,旅游竞争能力较低.此外,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烽燧、库舍图岭之北的军塘、克州的碉堡和哨所遗址等分布于沙漠、戈壁边缘偏远地区的单体革命遗址遗迹,由于规模较小、维护经费成本过高、缺乏有效的保护等原因而正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失的风险,从而掣肘了南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疆区域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整体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传承程度较高,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较好.而南疆区域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还是相对落后于北疆区域,使得新疆红色旅游资源显现出鲜明的空间差异性.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传承、产业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对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推进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选取新疆15个地州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 技术,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1)新疆15 个地州市的最邻近指数R值为0.35028<1,说明新疆范围内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趋向于集聚分布模式,即呈现集聚型空间分布特征,其Z检验值为-14.280525<-1.645,表明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集聚效应显著,凝聚程度整体较高;

(2)新疆15 个地州市的不均衡指数值S为0.010081,说明新疆范围内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北多南适中东少”的数量分布,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平衡性、差异性,呈现不均衡分布特征;

(3)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呈现“北密南散东稀”的密度形态特点,具体表现为北疆区域的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伊犁州直表现为密度高值区向周边区域呈圈层扩散,呈现“倒8”字型的团状凝聚分布格局;东疆区域哈密市表现为密度值中等向外圈层扩散,呈现点团状凝聚分布格局;南疆区域阿克苏地区、克州、和田地区表现为密度值较低的三个点状圈层,三个散点连接起来呈现“倒三角”分布格局;

(4)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涵盖地理、历史、经济层面,受地貌格局、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新疆特殊的地貌格局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红色旅游资源在新疆地域上呈现“北多南适中东少”的数量分布格局.历史背景因素是影响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传承、产业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推进作用.

4.2 建议

4.2.1 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完善空间分布格局

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北多南适中东少”、“北密南散东稀”的特征,为完善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为协调新疆红色旅游资源区域发展,需要深度挖掘、开发和保护好南疆区域、东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加大对红色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资金投入,避免出现类似克孜尔尕哈烽燧、库舍图岭之北的军塘、克州的碉堡和哨所等单体革命遗址遗迹由于分散、规模较小、维护经费成本过高、缺乏有效的保护等原因而面临被破坏甚至消失的局面,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脆弱的不可再生资源,若开发和保护措施不当就可能破坏了它本身的价值,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会加剧失衡,掣肘新疆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大资金投入,深度挖掘南疆区域、东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全面合理的规划发展和保护传承红色旅游资源,完善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在保持红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新疆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4.2.2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完善相应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就愈有助于推动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随着文旅融合,区域经济发展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提升.大力建设南疆区域、东疆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形成完善的省际和县际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网络系统,做到交通的点、线、面相结合,连接畅通各个红色旅游景区之间的交通线路;提供相应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重视拓宽和挖掘游客旅游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提升南疆区域、东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促进其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传承、产业发展,对新疆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有显著推进作用.

4.2.3 优化产品结构,全面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红色旅游发展仅局限于展馆游览、语言讲解、文字资料阅读,是不利于红色旅游质量的提升的.因此,要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优化红色旅游产品结构,呈现高质量红色旅游展现形式,全面推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如可以从以下方面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和形式等:(1)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将革命先烈“现身”展馆,穿越时空与今人“对话”;(2)实地参与“屯垦戍边”田野践行活动,体验开发边疆、保卫西北边防的艰辛;(3)开发适应年轻人特点的革命年代军事斗争电子小游戏,让年轻一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融入新疆地域特色文化,制作红旗、党徽、五角星等造型的红色文化馕饼;(5)制作红色书签,邮寄红色信件等文创纪念活动等,深挖红色历史文化,结合现代技术、地域特色将红色旅游形式丰富多样化,让体验者切身感受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沉浸在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之中,增强体验者的享受融入感.

4.2.4 打造综合融合型旅游,加强区域红色旅游联动

综合新疆自然生态、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乡村等资源,推进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其他旅游业态的融合发展,打造综合融合型旅游,充分利用北疆区域丰富优质的红色旅游经典资源带动南疆区域、东疆区域的红色旅游发展,将南北疆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跨区域整合与规划,加强南北疆区域的红色旅游联动.例如,开发以伊犁那拉提生态旅游结合墨玉四十七团屯垦戍边纪念馆的红色旅游、库车社会主义新农村栏杆村乡村旅游的综合融合型旅游路线,打造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推进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层次发展,实现新疆红色旅游区域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格局新疆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小人物的大格局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