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古树与中国礼制文化的发展
2022-02-24丛永生黄英明吴茜
丛永生 黄英明 吴茜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陵区面积80 余平方公里,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之一。其建筑恢宏,体系完整,是中国古代礼制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巅峰之作。这里群山环绕,古树众多,仅在册古树就有4000 多株,以松、柏、国槐、银杏等树种居多。古树通过君松臣柏的“仪树”种植,再现了古代礼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前朝后寝”“仪树”是明十三陵古树的典型特征,全方位印证了明朝时期的礼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明朝皇宫布局实行“前朝后寝”三进院落制,它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通过礼制的改变,明十三陵利用“仪树”再现了“事死如事生”的皇权政治。
十三陵营建时,对陪葬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首先是多位皇帝陵寝共用祖陵一条神道的礼制文化,取消了功臣陪葬,突出了“仪树”的作用。“仪树”不仅是“君松臣柏”的规制表现,也是明代文化“前朝后寝”“事死如事生”的体现。“仪树”代表皇帝生前喜欢的勋臣和倚重的能臣,株数都有定额。其作为朝臣的化身,增加了临朝议政的含义,承袭了保卫皇帝的职责。“仪树”在陵寝的设计规划中,有自己的位置,间距7.5 米—8 米,是古代礼制文化“封土植树”(泽被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仪树”与陵寝地面建筑一样,具有不可替代性。
长陵栎树
在十三陵中,长陵、永陵和定陵是皇帝生前建造。在“仪树”的基础上,这三座陵寝所植树种寓意更加明确。
长陵栎树。长陵为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在长陵,栎树是仅次于松、柏的第三大树种。栎树为乡土树种,明成祖朱棣选植栎树,有着特殊的意义。
首先,此为国策的一部分。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深知作为世子的朱高炽在镇守北平保障粮草供应时的不易。登基后五征漠北,他又因钱粮供应紧张差点杀了忠臣夏原吉。因此,朱棣要求民间广种枣树以充饥,燕山驻军植栗以济粮(现怀柔区遗存有两片明初驻军所植古栗树群),更是在陵区内种植了成片的栎树。栎树也叫橡树,其果实淀粉含量60%左右,是人类早期主要的食物之一。在民间,栎树的果实可以在粮食歉收的时候当饭吃,帮助人们度过饥荒;在丰收之年则可以当作家畜的饲料,有助于家畜增重。十三陵地区土质条件不适合种栗树,故而改种栎树。明王朝的统治者姓朱,栎树的果实可以喂猪(朱),喻示大明王朝丰衣足食,国运长久。
永陵白皮松
其次,作为皇帝戍边的安全保障,可以阻碍蒙古骑兵的快速移动。成祖朱棣不仅要求边防部队植树造林,建立绿色长城,还在陵区遍植树木,以备御敌,防患于未然。栎树作为一种具有浓厚的十三陵乡土气息的树种,被喻为成祖朱棣的御林军。
再次,栎树是松、柏的相生树。现代植物学的研究表明,松、柏、栎都拥有相同的菌根菌。菌根菌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扩大植株营养面积。若松、柏菌根菌的数量不足或减少,树的长势必将衰弱,严重者将会死亡。栎树与松、柏树混植,通过共生关系,可以为松、柏树提供额外的菌根菌,激发古松、古柏根系的活力,促进长势的恢复。实验证明,栎树叶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腐殖酸,其中黄腐酸不但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还具有诱导古树根系再生的功能。因此,栎树被朱棣选植于长陵,寓意不仅在于栎树是成祖朱棣的御林军,还在于栎树是大明最好的臣民。
永陵白皮松。永陵是明世宗朱厚熜生前所建,陵寝规模只比长陵略小,但建筑用材的豪华程度远超长陵。朱厚熜年号嘉靖,后世称之为嘉靖皇帝。在他的授意下,陵区“君松”改植为栝子松(白皮松)。白皮松古称“栝子松”,古籍中记载:“三针者为栝松。凡松叶皆双股(二针),独栝松每穗三须。”由此可见白皮松的独特性。
嘉靖帝迷信方士、尊崇道教,疯狂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其生前在永陵种栝子松(白皮松),用意在于:
首先,栝子松幼树树干是绿色的,随着树龄的增长,其树皮不断脱落,最终变为白色。脱皮是栝子松的一种生理特性,其树干无论雨季苔藓、菌类的滋生或鸟类粪便的附着,都会随着树皮的有序脱落得到更新,因而树干的白色越来越洁净。嘉靖帝以此表明自己脱胎换骨、步入道教的决心。
其次,嘉靖帝将作为“仪树”的“君松”由油松改为栝子松,是想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古人视栝子松为“白龙”或“神龙”。嘉靖朝廷日夜沉迷于道场,官员竞相写青词以邀宠,使得整个朝廷笼罩在一片青烟之中。嘉靖帝用栝子松,意喻永陵是“白龙”(朱厚熜)继续修行的道场。
最后,嘉靖帝将栝子松植于陵内神道两侧,还有建设“成仙之路”的设想,以助自己“得道成仙”。
定陵的鹿角柏。定陵为明神宗朱翊钧历时六年建成,定陵的鹿角柏树龄700年左右,其种植时树龄在250 年左右,是明代大树移植的典范。
朱翊钧1572年即位,改年号为万历。万历初年,得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张居正去官之后,朱翊钧独掌政权。他怠于临政,废除经筵,朝夕宴饮,甚至太庙祭祀都委人代行,终日沉湎酒色。明朝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
鹿寓意和象征着富裕、吉祥、长寿、权利等。在古代,鹿被视为神物,有祥瑞之兆,人们认为它能带来富裕和长寿。鹿和禄谐音,所以也代表着富裕和繁荣昌盛。
朱翊钧对金钱有着过度的占有欲。他设置了大量的皇庄,用来征收子粒银,还派宦官充征盐矿和税吏,到各地开矿征收商税,供自己享乐。
鹿的谐音为“路”,有着畅通无阻,四通八达的含义。朱翊钧处处效仿爷爷嘉靖帝,不仅陵寝修得像永陵一样豪华、奢侈,还希望自己也能像嘉靖帝一样稳坐龙椅,在执政的路上一帆风顺。巧合的是,朱翊钧在“鹿”的引领下,在位48 年,超过了嘉靖帝的45 年。
古树在明朝礼制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君松臣柏”不仅代替了皇亲勋臣在墓葬陪伴皇帝,还赋予了“事死如事生”皇帝与群臣临朝议政的寓意。
中国的古代礼制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 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原始社会的“不封不树”,到封建社会的“君松臣柏”皇权,“仪树”的使用,使“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得到了空前发展,是古代礼制文化的进步。“仪树”降低了陵寝建设的成本,同时又具有“抽象”和“具体”两种属性,在古代礼制文化的布局和使用中变得更加灵活,寓意更加生动。
明十三陵沿袭了明祖陵的设计规制,其中有三位皇帝在位时为自己修建了陵寝,“仪树”的使用有了进一步的含义。而在十三陵中,由后嗣皇帝修建的陵寝,负责施工的大臣有如史官,利用“仪树”或明或暗地进行了对史实的表达。例如,康陵的正德皇帝松,其种植位置明显不符合规制,距陵寝门墙仅4 米,古树根系与建筑散水相交,根系营养面积不足。这样的结果,就是当年的施工大臣将“君松”向大门进行了位置移动导致的,暗指正德皇帝私自出城,微服出关(居庸关)到边塞游玩之事。茂陵明楼院内,一株当年的“仪树”(柏树)立于石五供桌旁,距离供桌仅有1 米。这株“仪树”高大健硕,以主人的姿态傲视陵园,喻比年长宪宗朱见深17 岁的万贵妃,独霸后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故事。在思陵的陵寝,石五供与明十三陵的其他陵寝在造型上明显不同。崇祯帝作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寝而殉国。按照《清世祖实录》记载,朝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在顺治元年(1644 年)五月,负责安葬的官员把崇祯的田贵妃墓改建成思陵,负责修建的官员怕担负“复明”的罪名而对石五供精心设计。但明朝遗老却把松子混于复建的宝顶中,使其自生为“君松”,还在其宝顶上广洒榆钱(榆树籽)以其自繁为树,现榆树遍及宝顶之上,簇拥在“庄烈松”周围。每逢清明前后,树枝挂满榆钱(余钱),以祭祀这位因国库空虚而败的亡国之君。在十三陵仅有一座的太监墓里,人们在王承恩墓园广植柿树,喻王承恩的家人后代不要再有这样的机缘而柿柿(事事)如意。
定陵鹿角柏
历史上,十三陵经历过三次大的劫难。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自大红门以内,苍松翠柏无虑数十万株,今翦伐尽矣。”这是对明末清初的具体描述。清末民国初溥仪在昌平南邵乡何家营树立“禁伐林木”碑,但法律效力大大降低。日本侵华时,对十三陵地区实施囚笼政策,致使民不聊生。现存有十余株被饥民砍伐得伤痕累累的古树,其中长陵“九死一生”柏,树干已被剥皮去头,做成“柁”的形状,树体依靠仅存的五分之一树皮顽强活了下来,呈现出一幅不堪回首的历史画面。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曾数次到十三陵视察。1951年,他在视察长陵时,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个成祖朱棣敢在北京建都城,敢把自己的陵墓放在这里,不怕蒙古人的铁骑,是个有胆识的人。”1954年4 月,毛主席再次到长陵时说:“昌平是个好地方,有山景色不错,就是缺点水。”1955 年12 月,他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中指示:“十二年内基本消灭荒山、荒地,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956年3月12日,毛主席指示:“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1958 年,毛主席身体力行,参加十三陵水库建设劳动。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中华大地,绿化由点及面逐步铺开,焕发出盎然生机。
2003 年,十三陵特区在对庆陵进行文物修复时发现,后宝顶马道上有几棵柏树,对文物本体的修复有一定影响。人们在对待马道上柏树的保护问题上犯了难,便请示了上级相关部门,得到的答复是:“古建是文物,古树也是文物,是活文物,两者都要保护。”此后,“双文物”模式成为施工规范标准,在后续的十三陵诸陵修缮工作中得到贯彻落实。
古树就是一部“天书”,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如何解读上面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需要我们从神话传说、古典古籍和实地考古着手,深入挖掘。“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我们要遵循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精神,让古树这个“活文物”带我们走进历史,解密中国古代文化,欣赏璀璨文明。
中国上古时代,人死后埋在地下,上面无坟,也不植树,即“不封不树”。随着人类的发展,阶级的出现,皇权的确认,礼节观念的转变,原始的丧葬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并随着朝代的更替,逐步演化出一套日趋完善不断进步的礼制文化。从“不封不树”到“封土植树(泽被天下)”再到“君松臣柏,百姓以槐概之”的时代,每一次的变迁和进步,都代表和体现了时代的更替。古树记载着重要的历史演绎,十三陵的古树无疑再现了当时礼制文化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