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来国内关于古代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研究述略
2022-02-24彭海涛
□张 铠 彭海涛
1565 年,西班牙人占领宿务,拉开了西班牙人在菲律宾殖民开拓及中西交流的序幕。此后,西班牙商人前往吕宋与中国海商进行贸易,并于1571 年在马尼拉建城,渐渐地,更多的西班牙传教士登上中华大地,也有华人迁居西属殖民地乃至西班牙本土。虽然明清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双方并没有建立起正式外交关系,但是公私往来一直没有间断。中国古代文献中,无论是官方记载,还是私人著作,都不乏对中西关系、西班牙民俗文化及商业活动的记载。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学术界古代中西关系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将从史料整理、经贸往来、矛盾冲突、传教士与移民几个方面,对我国学术界40 年来关于古代中西关系史研究的成果进行大致的梳理和考察。本文所讨论的古代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的时间限定于鸦片战争(1840 年)之前。
一、史料整理
史料整理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中文古代文献中有关西班牙的史料比较分散,对这部分史料的搜集与整理确实是一份披沙沥金的工作。自1978 年至今,中国学术界已经在有关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中文史料整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如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辑录的《中国古籍中有关菲律宾资料汇编》a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中国古籍中有关菲律宾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 1980 年。收录了自宋代至清代末年有关菲律宾的82 种史料,并对辑录的史料进行了校勘和注释。众所周知,古代文献中有关外国地名及人名的记录较为混乱,有时一个人名或地名会有不同的音译,有时同一个地名所指区域又多有变化。本书编者针对这一情况,详加考订。这些注释工作有助于学界更高效地利用这部分材料研究中西关系史。
杨继波等主编的《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b杨继波、汤开建:《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年。也是研究中西关系史的重量级文献,这套资料汇编分档案与文献两大部分,收录了上至皇帝、中枢机构,下至各级地方官员的有关澳门事务的官方档案,以及正史、杂史、方志、文集等有关澳门的记载。在这些档案和文献中,不乏丰富的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史料。
2018 年,叶农整理,金国平选编,金国平、罗慧玲、蒋薇翻译的《耶稣会士庞迪我著述集》a庞迪我著,叶农整理、点校,金国平审校,罗慧玲、蒋薇翻译:《耶稣会士庞迪我著述集》,广东人民出版社,澳门文化公所,2018 年。出版。这为研究西班牙籍耶稣会士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1571 —1618)及其在华传教工作提供了最为完备的史料。本书收录的四封“数位耶稣会神父入华、奇遇及珍闻纪实”由金国平、罗慧玲及蒋薇译成中文。其中三封书信长期深藏在耶稣会档案馆中未被发现,金国平不仅找到这三封书信,还将其全部译成中文。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奉旨再进新译图说奏疏》《礼部署部事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吴道南等代乞圣慈给地收葬疏》《乞收葬骸骨疏》《奏请与南都等处诸陪臣一体宽假疏》《1618 年中国传教团年剳》《1618 年澳门总院年剳》和《耶稣会托莱多省编年史(1586 —1590)》等与庞迪我有关的中西史料,为我们了解庞迪我及其所处时代的中西交流提供了最好的文献支撑。
2004 年出版的《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西关系卷》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西关系卷》,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通过806 件中国与西班牙外交关系档案,记录了晚清时期中国政府与西班牙的官方交流,同样是研究晚清中西关系史、晚清中国外交史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
二、经贸往来
西班牙殖民当局在马尼拉站稳脚跟后,中西双方的贸易活动迎来了大规模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对明清之际海外贸易问题的研究盛况空前,中国与西班牙的贸易往来也受到重视。
沙丁在《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中叙述了中国与西属美洲自16 世纪开始的早期贸易往来,并指出中国和美洲通过贸易活动而相互影响。c沙丁:《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林仁川的《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d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年。与李金明的《明代海外贸易史》e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均从中国对外贸易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商人与西班牙人的贸易。林仁川尤其从中国私人海商的立场出发,分析描述了缺乏国家力量保护对中国商人在吕宋贸易和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何芳川的《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葡萄牙与近代早期太平洋贸易网的形成》f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葡萄牙与近代早期太平洋贸易网的形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60 —74 页。分析了澳门与马尼拉之间的贸易往来。李德霞在其著作《17 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g李德霞:《17 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10 年。中以17 世纪上半叶东亚海洋世界的跨国商业网络为背景,分析了西班牙人与郑氏海商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商业纠纷。
此外,在中西贸易的兴衰所带来的影响及其背后隐藏的原因方面,中国学者也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李金明在《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期中国与马尼拉的海上贸易》h李金明:《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期中国与马尼拉的海上贸易》,载《南洋问题研究》 1989 年第1 期。中注意到了一些国际因素对中西贸易的影响。刘文龙的论文《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i刘文龙:《马尼拉帆船贸易——太平洋丝绸之路》,载《复旦学报(社科版)》1994 年第1 期。则讨论了16世纪末到19 世纪初中国与西属美洲通过太平洋航线所进行的物质交流。廖大珂在《福建与大帆船贸易时代的中拉交流》j廖大珂:《福建与大帆船贸易时代的中拉交流》,载《南洋问题研究》2001 年第2 期。中研究了福建月港—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贸易路线,并着重指出福建在这场对中国和西属美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桥梁作用。张廷茂在《明季澳门与马尼拉的海上贸易》k张廷茂:《明季澳门与马尼拉的海上贸易》,《岭南文史》1999 年第1 期。中对澳门与马尼拉海上贸易的开辟、发展进行了讨论,指出由于葡萄牙商人在这条澳门—马尼拉贸易线路上发挥着主导作用,从而影响了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与中国的贸易。值得注意的是,金国平通过对西文史料的深入解读,指出澳门—马尼拉—墨西哥航线并不存在,进一步推动了学界对中西早期贸易状况的了解。a金国平《1584 —1585:澳门—阿卡普尔科首航》载《“中国大帆船”与“丝银之路”——Parían 研究》,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澳门基金会,2020 年,第17 —35 页。此外,张廷茂还在《清中叶澳门与马尼拉的贸易关系——以清代澳门中文档案为核心》中对学界关注较少的清中叶澳门与马尼拉的贸易进行了描述和分析。b张廷茂:《清中叶澳门与马尼拉的贸易关系——以清代澳门中文档案为核心》,载《文化杂志(中文版)》2007 年第62 期。徐晓望《明末西班牙人占据台湾鸡笼、淡水时期与大陆的贸易》一文利用明人何乔远《镜山全集》中的相关史料,研究了西班牙人占据中国台湾北部的鸡笼和淡水两地期间与大陆的贸易。c徐晓望:《明末西班牙人占据台湾鸡笼、淡水时期与大陆的贸易》,载《台湾研究集刊》2010 年第2 期。李庆《晚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规模及历史走向——基于“货物税”(almojarifazgo)文献的数据分析》一文,则通过比对“货物税”的多方数据来源,结合西班牙文档案,对晚明时期中国与西班牙贸易活动兴衰做出了颇有说服力的分析。d李庆:《晚明中国与西属菲律宾的贸易规模及历史走向——基于“货物税”(almojarifazgo)文献的数据分析》,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18 年第3 期。
在中西经济交往中,美洲白银也是国内学界讨论的热点。倪来恩、夏维中的《外国白银与明帝国崩溃——关于明末外国白银输入及其作用重新检讨》e倪来恩、夏维中:《外国白银与明帝国崩溃——关于明末外国白银输入及其作用重新检讨》,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 年第3 期。、庄国土的《16 —18 世纪白银留入中国数量估算》f庄国土:《16 —18 世纪白银留入中国数量估算》,载《中国钱币》1995 年第3 期。、陈春声、刘志伟的《贡赋、市场与物质生活——试论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g陈春声、刘志伟:《贡赋、市场与物质生活——试论十八世纪美洲白银输入与中国社会变迁之关系》,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5 期。、刘光临的《明代通货问题研究——对明代货币经济规模和结构初步估计》h刘光临:《明代通货问题研究——对明代货币经济规模和结构初步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 年第1 期。,无一不是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研究美洲白银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发挥的作用。
万明则将明代白银的输入及货币化置于全球视野中进行考察,她在《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一个研究论纲》—文中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进程是通过与全球互动得以实现的,而西班牙人增加对白银的开采也正是出于与中国商人进行贸易的需要,在这一进程中,一个全球贸易体系逐步建成,明朝被纳入了早期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当中,中国的变革也与世界的变革联系在了一起。i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一个研究论纲》,载《学术研究》2017 年第5 期。
三、矛盾与冲突
毫无疑问,西班牙人在吕宋的殖民改写了东亚海域的势力版图,这势必会与原有的海上力量发生冲突。被称为粤东巨盗的林凤军事集团便在1574 年和1575 年间与西班牙人爆发了战争。孙福生在《林凤的海上武装活动及其反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j孙福生:《林凤的海上武装活动及其反西班牙殖民者的斗争》,载《学术研究》1979 年第6 期 。一文中,结合中西文献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汤开建则在《明隆万之际粤东巨盗林凤事迹详考——以刘尧诲〈督抚疏议〉中林凤史料为中心》中,利用新发现的海内孤本《督抚疏议》论述了林凤被明军击败后南逃菲律宾,并在明朝政府与西班牙殖民政府的双重绞杀下失败逃亡的全过程,使得我们对这一中西交流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k汤开建:《明隆万之际粤东巨盗林凤事迹详考——以刘尧诲〈督抚疏议〉中林凤史料为中心》,载《历史研究》2012 年第6 期。
在吕宋多次爆发的西班牙殖民者屠杀华侨事件则是每一位关注中西交流史的学者都要思考的历史现象。黄滋生与何思兵合著的《菲律宾华侨史》a黄滋生、何思兵:《菲律宾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7 年。对西班牙殖民当局限制、迫害乃至多次屠杀华人的复杂动机、过程及后续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周丹与王刘波也先后在他们的硕士论文《明后期菲律宾华侨研究》b周丹:《明后期菲律宾华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08 年。及《明代隆庆开放后的旅菲华侨研究》c王刘波:《明代隆庆开放后的旅菲华侨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2011 年。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此外,林金枝与韩振华的《读郑成功致菲律宾总督书——中国历史上保护华侨正当权益的先驱》d林金枝、韩振华:《读郑成功致菲律宾总督书——中国历史上保护华侨正当权益的先驱》,载《南洋问题研究》1982 年第3 期。,通过分析《郑成功致菲律宾总督书》,指出郑成功与西班牙殖民当局的交涉,是一次保护华侨利益的声明。张铠的《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e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13 年。及张先清的《17 世纪欧洲天主教文献中的郑成功家族故事》f张先清:《17 世纪欧洲天主教文献中的郑成功家族故事》,载《学术月刊》2008 年第3 期。都论述了被屠华事件激怒的郑成功及郑氏集团计划出兵攻打吕宋,但最终在传教士利胜(Victorio Riccio,1621 —1685)的斡旋下作罢的历史。
西班牙人还曾经制订过一个详细的侵华计划,并将其呈送给了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Felipe II de España,1527 —1598)。严中平在其著作《老殖民主义史话选》g严中平:《老殖民主义史话选》,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年。中对这段历史有过细致的介绍。此外,邹云保在《西班牙征服中国计划书的出笼及其破产》h邹云保:《西班牙征服中国计划书的出笼及其破产》,载《南洋问题研究》2001 年第3 期。一文中对西班牙人提出这一征服中国计划的背景和动机及最后未能实施的原因做了分析。
与中国的贸易为欧洲殖民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为了使利益最大化,欧洲诸强之间也会爆发激烈的冲突,而这些军事冲突乃至战争又多是对中国境内港口的争夺。李庆、戚印平《晚明崖山与西方诸国的贸易港口之争》i李庆、戚印平:《晚明崖山与西方诸国的贸易港口之争》,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3 期。一文论述了晚明时期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在崖山展开的激烈争夺,进而指出这场竞争影响了此后东亚海域数十年的贸易格局,对葡、西、荷三国在东方势力的发展意义重大。陈博翼在《从月港到安海——泛海寇秩序与西荷冲突背景下的港口转移》j陈博翼:《从月港到安海——泛海寇秩序与西荷冲突背景下的港口转移》,载《全球史评论》2017 年第12 辑。一文中,利用西班牙与荷兰的档案文献和其他相关史料,研究西班牙人与荷兰人之间的冲突,并深入探讨了福建沿海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从月港转移到安海的历史。伍玉西的《澳门与马尼拉关系的开始——1579 —1584 年间赴澳门的西班牙人》k伍玉西:《澳门与马尼拉关系的开始——1579 —1584 年间赴澳门的西班牙人》,载《社会科学辑刊》2016 年第4 期。一文,考察了耶稣会士桑切斯(Alonso Sánchez,1547 —1593)分别在1582 年和1584 年作为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重要使节与澳门葡萄牙人交涉的过程。
四、传教士研究
传教士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中间人角色。有些传教士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而是向侨居海外的华人传教,有些人则登陆中国,与中国士人和平民密切接触。传教士研究构成了中西关系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篇章。
(一)沙勿略研究
沙勿略(Francisco de Xavier,1506 —1552)是耶稣会创始人之一,也是耶稣会在东亚传教工作的奠基人。但是,沙勿略未能登上中国内陆传教,这令他抱憾而终。沈定平的《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 调适与会通》l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代:调适与会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年。对沙勿略的生平及传教方法进行了论述。戚印平在《沙勿略与耶稣会在华传教史》m戚印平:《沙勿略与耶稣会在华传教史》,载《世界宗教研究》2001 年第1 期。一文中探讨了沙勿略在传教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国的印象,并分析了这位耶稣会士依据这些观感为其进入中国所做的相应准备。此外,刘海玲也在其博士论文《沙勿略远东传教活动的研究》a刘海玲:《沙勿略远东传教活动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2015 年。中详细梳理了沙勿略的传教历程,并评估了其传教的经历及在传教过程中摸索出的工作方法对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 —1610)等后来者的影响。
(二)高母羡研究
西班牙多明我会的高母羡(Juan Cobo,1546 —1592)是对中西方的早期交流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负责在马尼拉的华商聚居区开展传教工作。这位西班牙传教士与同伴在涧内(Parian)修建了一所教堂,吸引了不少华人居民受洗皈依。张先清与牟军在《16、17 世纪的华南海商与天主教传播》一文中指出,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天主教会成功开发了一条重要的连接马尼拉与华南地区的天主教传播航线,即马尼拉—闽南地区商路传教渠道。b张先清、牟军:《16、17 世纪的华南海商与天主教传播》,载《学术月刊》2014 年第11 期。蒋薇的《活跃于东亚各国之间的道明会传教士:高母羡》c蒋薇:《活跃于东亚各国之间的道明会传教士:高母羡》,载张西平、罗莹主编《东亚与欧洲文化早期相遇:东西文化交流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5 —56 页。亦利用中西史料对高母羡的传教工作进行了研究。
高母羡曾将中国文人范立本编写的蒙学教材《明心宝鉴》译为西班牙文。张西平在《罗明坚与儒家思想早期在欧洲的传播》d张西平:《罗明坚与儒家思想早期在欧洲的传播》,载《国际汉学》2016 年第3 期。一文中将其称为第一个向西方介绍儒家思想并翻译儒家经典的欧洲传教士。此外,为了向华人传教,高母羡还曾经写过一本《辩正教真传实录》。这两本著作,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初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铠的《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e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第237 —240 页。中对高母羡的两本著作及其本人的历史贡献有着详尽介绍。周旋在其硕士论文《〈辩正教真传实录〉初探》f周旋:《〈辩正教真传实录〉初探》,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9 年。中对高母羡的这本中文传教著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尤其对书中的儒家经典引用及使用的新词汇进行了研究。
(三)庞迪我研究
西班牙耶稣会士庞迪我被学界视为中西文化交流桥梁式的关键人物。他于 1601 年陪同利玛窦觐见万历皇帝,是唯一一位得以进入明代宫廷的西班牙人。此后他在北京向士大夫传教,并用中文写作。其有关道德伦理的《七克》一书在中国士大夫中颇受好评。张铠的《庞迪我与中国:耶稣会“适应”策略研究》g张铠:《庞迪我与中国:耶稣会“适应”策略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年。是截至目前对庞迪我的生平及传教方式研究最为全面的一本学术著作,此书使长期被埋没的庞迪我的形象得以再现。此外,林中泽在《利玛窦与庞迪我关系辨析》h林中泽:《利玛窦与庞迪我关系辨析》,载《史学月刊》2003 年第1 期。一文中,从利玛窦与庞迪我的矛盾入手,对两人的知识背景、成长环境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而解释了他们对传教方式及中国社会的不同理解。金国平在《庞迪我于澳门逝世日期及葬地考》i金国平:《庞迪我于澳门逝世日期及葬地考》,载《耶稣会士庞迪我著述集》,第114 —120 页。一文中利用大量西文文献,考证出了庞迪我的葬地及死亡日期,解决了一个关于庞迪我的历史悬案。
庞迪我的著作《七克》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戈宝权的《谈庞迪我著作中翻译介绍的伊索寓言——明代中译伊索寓言史话之二》j戈宝权:《谈庞迪我著作中翻译介绍的伊索寓言——明代中译伊索寓言史话之二》,载《中国比较文学》 1985 年第1 期。指出《七克》对《伊索寓言》的引用,是中文学界对《七克》创作源头的最早探索。朱幼文的《析庞迪我的〈七克〉》k朱幼文:《析庞迪我的〈七克〉》,载《宗教学研究》2002 年第1 期。通过对《七克》的分析,指出庞氏的著作中既有适合儒学的部分,又有与儒学完全不同的新内容。陈欣雨的《尊主畏天,克傲修德——庞迪我对王徴天主教思想之影响》l陈欣雨:《尊主畏天,克傲修德——庞迪我对王徴天主教思想之影响》,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5 期。则通过对《七克》及王徵的《畏天爱人极论》的研究,分析了庞迪我的宗教伦理思想对晚明大儒王徵的影响。韩思艺的《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的会通——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a韩思艺:《克罪灵修与改过工夫的会通——以〈七克〉与〈人谱〉为中心》,载《宗教学研究》2014 年第4 期。比较了《七克》与刘宗周的《人谱》中的克罪灵修和改过工夫,指出虽然克罪灵修和改过工夫之间存在差异,但其基本精神一致。李翠萍的硕士论文《〈七克真训〉研究》b李翠萍:《〈七克真训〉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年。,则将《七克》与晚清时期的中文天主教伦理著作《七克真训》进行了对比研究。
此外,庞迪我对中国科技及艺术的贡献也同样受到关注。许洁与石云里的《庞迪我、孙元化〈日晷图法〉初探——兼论牛津本〈天问略〉中的三种晷仪》c许洁、石云里:《庞迪我、孙元化〈日晷图法〉初探——兼论牛津本〈天问略〉中的三种晷仪》,载《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 年第2 期。以及许洁的博士论文《明清时期西式天文测时仪器的传入及其影响》d许洁:《明清时期西式天文测时仪器的传入及其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6 年。都对庞迪我带来的欧洲科学与技术知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周红的《利玛窦与庞迪我在西乐东传中的贡献》e周红:《利玛窦与庞迪我在西乐东传中的贡献》,载《科技视界》2013 年第30 期。则介绍了庞迪我在西乐东传中发挥的作用。
2018 年,为纪念庞迪我逝世400 周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塞万提斯学院成功在北京举办了“中国与西班牙文化交流史之思考——纪念庞迪我逝世400 周年”国际研讨会,与会学者对庞迪我的生平及其在科技、哲学、文学乃至音乐等中西交流各个领域的影响都进行了探索,对这位为中国与西班牙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做出了阶段性的总结,也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继续研究指引了方向。
(四)礼仪之争与西班牙籍传教士研究
在天主教在华传教史及早期中外交流史中,最引人瞩目的问题之一便是中西礼仪之争。在这场文化论争之中,有几位西班牙籍传教士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而也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关注。
多明我会传教士闵明我(Domingo Navarrete,1618 —1689)于清朝初年活跃于闽浙等地。他的《中国的历史、政治、道德与宗教》(Tratados historicos, politicos, ethicos y religiosos de la Monarchia de China)首次将礼仪问题在中国的分歧与争论公之于众,其中也有很多关于中国社会及文化传统的信息,一度在西方引起轰动。赵殿红的《西班牙多明我会士闵明我在华活动述论》f赵殿红:《西班牙多明我会士闵明我在华活动述论》,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5 期。对这位西班牙籍传教士在华工作及其在礼仪之争中发挥的作用有着细致的分析和描述。
多明我会传教士黎玉范(Juan Bautista Morales,1597 —1664)是整个“礼仪之争”中的关键人物。张先清在《多明我会士黎玉范与中国礼仪之争》g张先清:《多明我会士黎玉范与中国礼仪之争》,载《世界宗教研究》2008 年第3 期。一文中细致描述了黎玉范对中国天主教徒礼仪问题的调查、向罗马教廷汇报及其返回中国后在礼仪之争问题上的立场,并指出黎玉范等托钵修会传教士在礼仪问题上所持立场并不鲁莽草率,而是基本能够秉持一种客观谨慎的态度。
方济各会士利安当(Antonio de Santa Maria Caballero,1602 —1669)同样对中国信徒的祭祀礼仪提出强烈质疑,他与耶稣会士对中国祀天、祭祖、拜孔仪式的讨论,最终引发了全欧洲对中国礼仪问题的关注。张铠在《利安当与“礼仪之争”》h张铠:《利安当与“礼仪之争”》,载《中西文化研究》2002 年第2 期。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姚文永的《从〈正学镠石〉看西班牙基督教学者利安当对祭祀的认知——兼谈其对儒家祭祀观的批判》i姚文永:《从〈正学镠石〉看西班牙基督教学者利安当对祭祀的认知——兼谈其对儒家祭祀观的批判》,载《基督宗教研究》2016 年第2 期。从利氏著作《正学镠石》的文本入手,对利安当关于儒家祭祀的观点进行了细致分析。刘耘华的《利安当〈天儒印〉对〈四书〉的索隐式理解》j刘耘华:《利安当〈天儒印〉对〈四书〉的索隐式理解》,载《宗教研究》2006 年第1 期。及吴莉苇的《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经典诠释及其意义:以利安当〈天儒印〉为例》a吴莉苇:《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经典诠释及其意义:以利安当〈天儒印〉为例》,载《比较经学》2013 年第2 期。则对利氏的另一著作《天儒印》进行了研究。
(五)托钵修会与中西交流研究
明末清初之际,托钵修会如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及奥古斯丁会传教士主要通过菲律宾进入中国传教,他们基本都是西班牙传教士。因此,这些托钵修会在华传教的历史也是中国与西班牙交流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中文史料对托钵修会的记载并不多,因此中文学术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重视不足。崔维孝的《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b崔维孝: 《明清之际西班牙方济会在华传教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2006 年。填补了这一空白,作者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西双方的原始档案,对方济各会在中国的状况做了细致的研究。张先清的《官府、宗族与天主教:17 —19 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c张先清: 《官府、宗族与天主教:17 —19 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北京:中华书局,2009 年。利用大量多明我会西班牙文原始史料,以福安为中心,详细勾勒出多明我会在华传教的历史框架,对中国学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学术论文之中,也有一些学者探讨托钵修会的问题。李德霞《近代早期西班牙在东亚的天主教传播活动》d李德霞:《近代早期西班牙在东亚的天主教传播活动》,载《历史档案》2011 年第4 期。一文探讨了西班牙人的传教活动与其海外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张先清、牟军在《16、17 世纪的华南海商与天主教传播》e张先清、牟军:《16、17 世纪的华南海商与天主教传播》,载《学术月刊》2014 年第11 期。中,描述了在西属马尼拉生活的第一批接受天主教信仰的华南海商(濂水人)推动天主教入华传播的动机及过程。陈忠纯的《论传教士利胜与郑氏集团的关系——以利胜的外交使命为中心的考察》f陈忠纯:《论传教士利胜与郑氏集团的关系——以利胜的外交使命为中心的考察》,载《台湾研究集刊》2010 年第2 期。与顾卫民的《明郑四代与天主教会的关系》g顾卫民:《明郑四代与天主教会的关系》,载《文化杂志》(中文版)2004 年第50 期。,分别分析了多明我会传教士利胜在16 世纪60 年代郑氏集团与西属马尼拉殖民当局的谈判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
对西班牙托钵修会在菲律宾出版的汉文传教书籍的研究,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戚志芬从中国印刷术传播的角度考证了《基督教义》《无极天主教真传实录》《新刊僚氏正教便览》《格物穷理便览》等书籍的印刷状况及现存藏本。h戚志芬:《中非交往与中国印刷术传入菲律宾》,载《文献》1988 年第4 期。张西平的《菲律宾早期的中文刻本再研究》i张西平:《菲律宾早期的中文刻本再研究——以〈新编格物穷理便览〉为中心》,载《南洋问题研究》2010 年第3 期。对《新编格物穷理便览》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提出菲律宾早期汉文书籍的出版问题,如中文刻本的数量、刻工、原著者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肖音的《菲律宾中文刻本〈格物穷理便览〉的藏本及作者探源》j肖音:《菲律宾中文刻本〈格物穷理便览〉的藏本及作者探源》,Sinologia Hispánica,2019,Vol.8。则对《格物穷理便览》的成书、出版、藏本及作者西班牙修士马约尔(Tomás Mayor,生卒年不详)的生平进行了研究。
五、华人移民
西班牙人在吕宋建立殖民统治以后,不少华人移居西属马尼拉。中国学界对东南亚华人移民历史一向重视,学术著作如前文提到的黄滋生、何思兵的《菲律宾华侨史》在撰写过程中大量利用已有的中英文文献,特别是对《菲岛史料》(The Philippine Islands, 1493‒1898)进行了充分的挖掘,从而对西班牙统治时期华人在菲律宾生活的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该书1987 年首次出版,2007 年和2009 年两次再版,2016 年版则是作者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和史料后进行的全面修订,是研究西班牙统治时期菲律宾华人的重要著作。庄国土、陈化岳等合著的《菲律宾华人通史》k庄国土、[菲律宾]陈化岳等:《菲律宾华人通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年。借鉴族群文化模式理论,对500 年来的菲律宾华人社会做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对我们了解西班牙殖民统治下华人社会的运转及其与殖民政府的互动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学术论文中,黄滋生的《十六—十八世纪华侨在菲律宾经济生活中的作用》a黄滋生:《十六—十八世纪华侨在菲律宾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 年第1 期。、童家洲的《略论中菲早期贸易及华人、华侨在其中的贡献》b童家洲:《略论中菲早期贸易及华人、华侨在其中的贡献》,载《华侨史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林金枝、张莲英的《论明代华侨对中菲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c林金枝、张莲英:《论明代华侨对中菲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 年第1 期。等文章从华侨在经济方面对中国与西属菲律宾双方所发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胡其瑜的《明末清初在西班牙属马尼拉的福建人群体》d胡其瑜:《明末清初在西班牙属马尼拉的福建人群体》,载《闽商文化研究》2012 年第2 期。与周振鹤的《晚明时期中国漳泉地区对吕宋的移民》e周振鹤:《晚明时期中国漳泉地区对吕宋的移民》,载《南国学术》2016 年第3 期。则研究了晚明时期前往吕宋的移民群体构成。吕俊昌的《西班牙殖民时代菲律宾华人天主教徒的信仰生活刍议》f吕俊昌:《西班牙殖民时代菲律宾华人天主教徒的信仰生活刍议》,载《世界宗教文化》2017 年第1 期。与《西属菲律宾天主教与华人社会关系的延展与重构》g吕俊昌:《西属菲律宾天主教与华人社会关系的延展与重构》,载《东南亚研究》2016 年第1 期。描述了西属菲律宾的华人如何一方面保存自己的传统文化特色,一方面利用天主教的社会组织来发展其人际网络。
一般来说,学界对中西关系史视野下的华侨研究都集中在西属菲律宾,但实际上自明朝以来就有中国商人随着马尼拉大帆船前往美洲,甚至定居美洲和西班牙。张铠的《明清时代美洲华人述略——兼论中国古代文明在美洲的传播》h张铠:《明清时代美洲华人述略——兼论中国古代文明在美洲的传播》,载《拉丁美洲丛刊》1983 年第6 期。即对明清时期华人移民的生活状况及对当地文化的影响进行了论述。龚缨晏、胡刚的《16 世纪发生在西班牙的一场“印第安斯人”诉讼案——近代早期漂泊到伊比利亚半岛的中国人》i龚缨晏、胡刚:《16 世纪发生在西班牙的一场“印第安斯人”诉讼案——近代早期漂泊到伊比利亚半岛的中国人》,载《世界历史》2017 年第5 期。—文,通过西文史料细致描绘了一个在16 世纪西班牙本土的华人群体。这两篇文章揭示了一个事实:在中西关系史领域,还有广阔的空间等待着我们的探索。
六、结语
史料是一切历史研究的基础。由于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料跨越多个语种(中、西、葡、荷、英、法、拉丁),语言屏障给研究的推进带来了不少困难。
由于史料利用方面的短板,目前对于古代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的研究多集中于明末清初,清中期以后的研究则有待进一步深入。在传教士研究方面,学者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耶稣会,对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等西班牙人占多数的在华传教托钵修会则鲜有研究成果问世。因此,中西关系史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是对相关西文文献的整理和翻译,只有在充分占有史料的情况下,才能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
此外,以中文文献史料参证西文文献的史实记录,亦是中西关系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在中西双方的原始文献中,都可能存在以己方立场筛选乃至曲解史实的情况,我们不得不借助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西双方的史料,对相互矛盾的叙述进行互证互补,以期尽量还原历史的本相。因此,我们同样也不能放松对方志、谱牒、金石、碑刻等中文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前提下,我们也应该不断扩大中西关系史研究的视野,比如,在中国与西班牙的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可以南中国海的广泛海域及马尼拉大帆船的贸易路线和海上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从全球史的视角审视中华文明与伊比利亚文明的相遇、会通与融合。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的相遇和交流,往往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也许,这也正是我们从事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