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视角下东北地区农业提质增效问题探讨

2022-02-24杨世成吴永常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

杨世成,吴永常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生态产品”是一个新兴概念,基于不同视角有着不同理解[1]。从广义上讲,生态产品是包含人类劳动价值相关的可发挥生态功能的产品,如农产品、肉蛋奶等[2]。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也是林业和特产基地、甜菜和水果基地、水产基地,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视角研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东三省地域相接,自然条件相近、资源禀赋相异,具有地域的整体性、文化上的同源性、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而且人文相近、情感相亲、习惯相似。农业总体上形成以“种植业、牧业为主,林业、渔业为辅”的产业格局,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种植业一枝独秀的格局仍未改变。东北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工作应紧紧围绕地方特色,以生态产业型价值实现模式为主,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区”向“高效生态农业强区”跨越,探索打造高端生态农业品牌实现生态产品增值。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资源潜力为基本原则,侧重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选择开发重点,确立增长极,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做大做专做精做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更要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商品率。

1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优势

1.1 自然资源优势

东北地区拥有稀缺珍贵土壤资源黑土地,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黄金地带。耕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使得绝大部分地区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发展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在东北地区内部,各省区平原相连,无山脉阻隔,自然形成一个整体农业经济区,相比中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自然整合条件具有优势。此外,东北森林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林下特产农业,天然草地面积大,适合发展畜牧业。

1.2 气候条件优势

东北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这也就保证了在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降雨最多,冬季的冰雪在春天融化改善了土壤墒情。一年中有效利用热量时间少,无霜期短,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占有热量优势,同时东北夏季属长日照地区,利于农作物生长。放眼全国,南方地区是水多土少,华北地区是土多水少,西北地区是两样全缺,而东北地区水土搭配相对比较合理。冬季漫长、寒冷使土地得到休闲,增加了土壤腐殖质,也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起到天然的防治作用。综合来看,东北地区是最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

1.3 市场前景优势

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发展促进农业原料需求扩大,饲料用粮提高,加之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变化,人们对优质农产品需求扩大,市场前景广阔[3],东北恰恰能够满足这种需求。同时,东北作为中国最主要的玉米产区,在稳定中国的能源安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用玉米加工提取的乙醇是未来可持续生物能源的重要依托,东北地区是发展生物能源的优势农业区。东北是世界上能够生长喜热作物最靠北的地区,水稻和玉米成为优质品种,在国际市场上有重要地位。此外,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是中国与俄罗斯、朝鲜、蒙古等国家经济联系和农产品贸易的桥头堡和纽带,农产品国际贸易前景较好。

2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问题

2.1 农业土地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重视水土保持,土地连续耕作难以休耕补养,使得东北地区黑土地黑土层流失、保肥蓄水能力降低、表层有机质大幅度缩水等;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使得土壤板结;部分地区土地存在盐碱化、沙化。局部地区农业水环境质量差,农田水利工程保证率和节水灌溉率不高,一些主要河流缺乏控制性工程,农田容易遭受灾害。

2.2 农产品结构有待调整

目前,东北地区农业类型以传统作物为主线,农民按照自身所获知的信息或者个人偏好进行耕种,种植类型多为玉米水稻,其他杂粮杂豆、油料作物、蔬菜瓜果等特色作物的发展都相对滞后。农民种地缺乏宏观信息指导,导致生产要素发生不合理配置,无法形成地区作物种植主导优势。

2.3 农产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单一

农民对多元化的市场销路和其他作物市场行情了解甚少,不敢轻易改种其他作物。农产品交易市场相对较小,相关销售渠道和品牌营销模式较为单一,电商不够发达。虽然农产品量大、品质较好,但被局限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大量具有增值潜力的资源产品和农畜产品都以初级产品形式流往外地。农产品品牌多而不强,层次不高,市场影响力不大,占有率不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2.4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尽管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东北农业的产业化水平还有待提升。龙头企业整体总量不足、单体规模小、全产业链项目少、产品加工链条短,具有品牌优势的“航母级”企业很少,集聚、辐射能力较弱。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多停留在初加工阶段,粮食的转化增值能力弱。农业装备和投入水平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使得粮食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土地流转对象多在本村和亲邻间进行,流转面积小且分散,这种经营方式使得农业产业规模无法扩大。粮食优势主要体现在数量上,在品质上不具备比较优势,尚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专用化的需求。

水稻加工产业大而不强,水稻加工企业仍处初级、低端发展层次,小散现象较为普遍,产业集群效应释放不足,“稻强米弱”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产能利用率不足,深加工产品开发缓慢,方便米饭等精加工产品总体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优质大米少、知名品牌少、高附加值产品少。

玉米初级加工完成了基本的布局,但产业链不长,价值链空间较大,协作配套能力不强,品牌开发力度不够。玉米专用品种的种植规模小,尚未形成明显效益。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淀粉、酒精及饲料等原辅料的低端产品占比较高,赖氨酸、苏氨酸、结晶糖等中高端产品占比较低,玉米全株利用能力不强。

大豆加工产业创新不足,行业龙头企业实力不强,产品结构没有突破,大豆调味品行业发展势头减弱。大豆生产中,由于混种、混收、混贮、混销,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大豆加工以“原”字号为主,企业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精深加工档次有待提高。

3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对策

3.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1.1 保护黑土地,提升耕地质量 全面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探索推行“田长制”,夯实各级党委、政府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农民耕地保护主体意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高效利用生产空间,建立玉米、水稻和大豆优势产区,确立区域化发展优势,建立生产责任与精准化补贴相挂钩的管理制度。西部重点发展草原畜牧业,东部大力发展林业,中部主要发展种植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组装,确保实现统一上图入库,形成完善的管护监督和考核机制。

实施耕地和黑土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黑土地耕地地力改良提升技术,以有机培肥为基础,定向培育退化黑土和薄层黑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提升耕地质量。积极开展耕地轮作,将用地、养地结合起来,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加快构建符合实际、常态化实施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技术模式,如米豆、米薯、米杂、粮饲等轮作模式;采取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多种措施,实施沃土工程,降低耕地开发利用强度;开发和推广一系列节地、节水、节种、节药、节能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利用效率。

实施深松整地,打破犁底层,提高蓄水保墒能力;推广旱田“一翻(松)两免”、水田“翻、旋、耙”相结合的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快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燃料、肥料、饲料开发,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制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料等措施,培肥地力;加大农业“三减”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除草剂减量增效行动,提升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处置率,加强农膜回收力度,采用生物治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增强土壤净化力;实施绿色种植和休耕,提升土壤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坡耕地综合治理,改顺坡种植为机械起垄、横向种植,控制水土和养分流失[4],推进侵蚀沟、小流域治理,提升土壤控制力。

3.1.2 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处于半机械化状态,基本的农具自备,耕地、播种等较劳累项目采用租赁农业机械方式完成,其余人工劳作,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装备基地和农业装备公司等大型国企的优势,研发适合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应以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全程农业机械化和大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主要环节作为农机设计的主要定位[5],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力提高农机装备总量和质量,着力优化和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增加大马力拖拉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和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的保有量,逐步推进有条件的地区整地、深施肥、收获等各种农业作业项目实行机械化,提高机耕、机播、机收和机械运输等农机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

3.1.3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着重在节水、蓄水、改水环节下功夫,实施旱田高效节水灌溉和灌区节水改造,全力推进节水型农业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完善田间末级灌排沟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积极推广应用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和装备,推进用水计量收费,开展用水累进收费制试点。推进开展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力度。推进重大农业节水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完成中型灌区计量设施建设。

事实上,相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沟、塘、渠、堰、湖、水库等“小农水”的作用更为突出[6]。因此东北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开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区水利、主要支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以及大江大河的水利枢纽工程和水利控制性工程建设布局。实施山洪沟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系统升级改造,完善提高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流域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提高蓄洪排洪、蓄水灌溉能力和安全系数,以增强农业防洪抗旱能力,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3.1.4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农业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7]。东北地区要全面实施数字农业发展战略,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凸显数字农业新动能。建设农业生产数字化示范基地,打造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和全国数字农业先导区。加快构建农业生产数据采集体系,开展农业物联网标准化建设试点,建设一批智慧农牧业特色示范区。开展遥感动态监测,构建数字农业管理系统,实现移动智能信息化监测、远程无线传输和网络化信息管理,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生态环境灾害、供需严重失衡等风险数字化预警监测平台,建设农业应急指挥数字化体系。发展高精度农机作业导航监测、植保无人机航化作业。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

形成覆盖全面、业务协同、上下互通、共建共享的农业大数据建设应用格局,为宏观管理决策和市场经营活动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数据支撑,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达到生产有标准、工作有数据、平台可监管、数据可追踪。

3.1.5 强化农业防灾减灾 在整个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中,灾前的防灾减灾应该是重点[8],东北地区要强化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发布、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保障,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加强气象灾害、生物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队伍、作业装备建设,增加人工影响天气防护面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有效开展绿色防治、群防群治。健全动物疫病疫情监测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全力做好养殖、运输、屠宰等关键环节防控工作,力争不发生疫情。加强水旱灾害防御、抢险救援体系和能力建设,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全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3.2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3.2.1 调优农业生产结构 聚焦稳粮、保供,落实好“两藏战略”,强化“一带”“两区”建设,坚持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导向,攻单产、提总产,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压舱石”支撑能力。稳粮增粮的同时不能弱化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改变一元的农业生产模式,优化种植业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转移,突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因地制宜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增效导向,积极发展东北地区特色优势农作物,把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按照稳粮豆、扩经饲的调整方向,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积极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种养结构[9],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优化养殖业结构,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农村产业兴旺计划,加快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如以乳制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形成玉米-奶牛带畜牧业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提高养殖质量、效益和供给力。

稳定玉米种植面积,适度调减子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发展高淀粉、高蛋白、高赖氨酸加工型专用玉米以及鲜食、饲用等专用玉米生产;优化水稻面积,按积温带选定优质品种,加强智能化催芽车间建设、育秧大棚建设,适度发展井灌稻;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大豆种植恢复性增长,逐步扩大食用高油、高蛋白大豆种植面积,促进粮豆合理轮作,建设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保护区,重点发展高蛋白、芽豆、豆浆豆等专用品种;利用马铃薯主粮化政策,大力发展种薯产业,适度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加快发展杂粮杂豆,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

3.2.2 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发展规模农业 个体农户及其生产方式构成了东北农村基本社会形态,而大农业是东北地区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建立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体系,可以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增强农民的市场博弈能力。应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思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打造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重点落实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一批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牵动力、对农户和整个行业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实现后发超越。建设“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农户”“专业协会+农户”“流通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等农业产业实体和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及其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一家一户的分散自耕变为规模化经营,给大农机进场创造了条件,既为农田增效,也为农民增收[10],因此要在稳定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探索出租、入股、合作等形式,加强监管机制,明确界定产权和所有权的主体,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发展。

推行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融合主体与农户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共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构建市级服务部、县级服务中心、乡(镇)级服务站,形成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运营行为。

3.2.3 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品牌是绿色食品的核心竞争力,基地是绿色食品品牌的载体,企业是发展绿色食品认证的主体,农户是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基础[11]。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和食品产地,因此东北地区要巩固优势,做强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在重点地区建立一批高标准的国家和省级绿色农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东北绿色有机食品品牌,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中国最大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建立若干个循环农业示范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种养业一体化发展,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木加工剩余物等农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严格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实施专门品种种植,做到工程、植物、耕作措施有机结合,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增施生物有机肥药。建设绿色有机食品原料基地和产地,整合现有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种植养殖资源,合理调配基地规模,改善良莠不齐、规模不等、布局分散的状态,促进生产集中,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提高基地农产品数量和质量。

3.2.4 延长产业链,推动精深加工 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是指产业迂回程度的提高,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化中所要求的高加工度化的体现[12]。东北地区农业要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其附属产业厚植优势,实现高端发展,占领相应的市场份额。促进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强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提档升级,争取打造成为第一支柱产业。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以优质原料和加工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突破口,突破传统农业的产业边界,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构建并完善、延长、扩大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促进种养加销全产业链的融合和发展,提升比较优势。释放潜量、盘活闲量、做优存量、引进增量,农业产业带紧紧围绕玉米、大豆、水稻、杂粮杂豆、马铃薯、肉牛、牛奶、生猪、水产展开,凡大宗农产品都要形成一种经济,如玉米经济、大豆经济等。总要求是建设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区,尤其要大力发展绿色、特色食品加工。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动现有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技改升级,提高产业档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企业要借船出海、筑巢引凤,了解并参与资本市场新兴投资和融资项目。

依托水稻主产区优势,突出水稻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发展绿色有机高端大米、方便米饭、营养米粉等水稻精加工产品,抢抓新兴产品市场机遇,提高在全国方便米饭产业中的地位,带动水稻加工产业价值链升级,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精选水稻种植品种,有条件的地方应发展有机水稻种植,重点培育大米品牌,向全国一流优质大米品牌目标挺进。支持地区进一步整合大米加工资源,着力培育大型水稻加工综合型龙头企业,推动水稻加工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带动地区水稻加工产业提档升级,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建立健全涵盖水稻种植、大米加工、品牌培育、产品销售的大米全产业链。

依托玉米主产区优势,把握市场走向,调整玉米产业内部结构,以量大质优为基础,以建设一流的玉米加工产业为目标,全面推进玉米全产业链发展。发展方向是依托玉米原料供给优势,以龙头企业为重点,强化产业链条延伸,构建本地配套体系,重点培育和打造特色鲜明的玉米加工产业集群。巩固提升“黄金玉米带”的优势地位,选育高生物产量、高蛋白质含量的青贮玉米和牧草品种,按照“纵向延伸产品链、横向拓展产业群”的思路,纵向谋划开发柠檬酸、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油、发酵饲料、山梨醇、维生素等玉米深加工产品,横向谋划盐酸、烧碱、纯碱、合成氨、亚硫酸等玉米加工辅料生产项目,推动玉米产业向饲料、医药、化工等领域延伸,着力打造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玉米加工全产业链。

立足丰富的非转基因大豆资源,通过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积极适应食品消费需求结构转型的新要求,培育现代大豆食品工业经济增长点,采取优胜劣汰手段整合大豆现有企业,压缩初级加工能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着重发展高档非转基因大豆油、大豆休闲方便食品、大豆仿肉制品产生,发展大豆全粉类、发酵类和非发酵类大豆食品、休闲食品和精选食品豆产生,扩大功能性浓缩蛋白、分离蛋白、组织蛋白加工,延伸发展以大豆磷脂、大豆多肽、大豆膳食纤维粉、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作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产生。逐步形成大豆食品精深加工整体合力,以打造非转基因大豆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3.2.5 发展外向型农业,强化农业国际合作 东北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是中国大宗农产品运输便利的优势农业区,有开放型口岸40 多处,具有将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因此要积极拓展外向型农业发展的空间,发展在国际市场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和绿色产品,实施特色优质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积极引导企业整合国内外资源,开展境外农业产业项目合作,特别是要瞄准目前国际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缺口。对接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农产品出口范围和广度。加强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支持国内大型农业企业走出去,培育打造国际大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13]。重点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具有国际标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农产品出口产业集群,努力打造面向俄欧、东北亚全面开放的农产品出口产业新格局。

3.3 促进农业价值实现

3.3.1 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推动流通产业创新跨业融合发展,建成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积极培育多元的市场流通主体,还粮食以商品属性。实施粮食仓储物流业提升工程,支持多功能一体化的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推进农业先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合理布局建设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统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尽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区块经济。

加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平台建设,改造现有农产品交易市场,做到由“种养得好”向“卖得好”“种养得更好”转变。重点对主产区和集散地运行良好、交易规模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高市场的吞吐能力,扩展市场腹地[14]。

3.3.2 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农业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涉及农产品种子选择、耕作方式、成品包装、加工贮藏、经营销售等多方面,涵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系统工程[15]。为了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质量,东北地区农业应尽快建立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等级、物流设施、食品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体系[16]。采标与制标相结合,标准体系要能够体现地区生态优势、产业特点、产品特色,形成并发布团体标准,制订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环境资源标准,以全程控制为核心的生产标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标准,以品牌培育为重点的评价标准。

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应用标准生产技术,打造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依托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组织编制农业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以标准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农业标准生产管理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标准化管理,推行农产品等级规格、物流等相关标准。

3.3.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中国当前食用农产品市场普遍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高端高信誉度的食用农产品供给短缺[17],而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也是提高整个农业竞争力的前提[18]。东北地区农业应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对标国家和省级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检查相关农产品及生产基地,确保农产品质量。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鼓励开发生产高效、低风险、低残留农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以实现生产前、生产过程中和生产后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落实落靠农业生产经营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标准要求,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溯源和诚信体系建设,对失信生产主体和市场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深入开展农产品食品安全提升行动,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完善全过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面清理整治无证经营、经营“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

3.3.4 打造农产品地域优势和特色品牌 品牌是质量和特色的象征,在客户对产品没有产生足够认知度的情况下,品牌成为辨识产品的标志。品牌的创立可以使农产品在同类产品市场的可替代程度降低[19],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东北地区农业要重视农产品品牌内涵建设,深入挖掘品牌历史,强化与文化产业融合,融入独特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历史文化,塑造良好的视觉形象,讲好品牌故事、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进一步放大品牌优势。区域品牌可以看作是顾客筛选信息的过滤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则是顾客做出购买决策的催化剂或助推器[20],要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集中建设一批叫得响、有影响的优质特色“地域名片”。利用网络新媒体做好品牌宣传推介,积极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促动的农产品品牌建设长效机制。

立足优势资源和区域特色,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标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推进开拓优质品牌产品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有机产品,建设国家级、省市级知名商标,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推广绿色、有机、地理标识认证生产技术标准并开展认证,引导农业企业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接,推进农产品生产由“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转变,推进农产品由“高产供给”向“品质供给”转变,遴选推荐特色突出、品质优良、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构建品牌产品集群。

3.3.5 强化农产品营销体系支撑 做好市场调研,强化市场经纪人、经理人队伍建设,充分摸清和分析农产品市场行情,瞄准市场需求。加大宣传推介,利用主流媒体等宣传主阵地加大优质农产品特色优势宣传,充分利用大型会展平台,组织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参展,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赛事、品评,提升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形式,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搞好市场规划布局。加强对口合作、产销合作,发展订单生产,逐步扩大农产品订单规模,增强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推进农产品实现“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销采购基地,在域内农贸市场、大型商超建立专柜专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新兴中产消费群体的崛起,农产品销售互联网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21],东北地区要依托电商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网红经济等市场效应,了解市场对农副产品的消费体验和消费需求,加快优质农产品线上宣传、线上经营,把产品集群推向高端市场。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营销模式,强化与大城市产销对接,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