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长尾雉在云南省的分布新纪录
2022-02-24李国彬邵曰派黄婧雪金朝光杨士剑
李国彬 邵曰派 黄婧雪 金朝光 杨士剑,2*
(1.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500;2.云南师范大学,教育部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工程中心,昆明,650500)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humiae)在分类学上属于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长尾雉属,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995年列入CITES附录Ⅰ,1994年被IUCN列为稀有种,2016年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等级(NT)。由于野外调查工作不完善[1]、栖息地丧失、人为活动的干扰等因素,文献报道的黑颈长尾雉的分布范围较小,分布点极为有限。近年来关于该物种分布调查的文章报道较少,造成了对其地理分布情况、野外种群数量、生活史、集群行为、领域行为和类型、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和自然繁殖状况的不了解,不利于对该物种进行保护工作。本研究对黑颈长尾雉在文山西畴的新分布情况进行报道,以期为黑颈长尾雉分布现状以及种群保护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西畴县(23°6′—23°37′N,104°22′—104°58′E)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偏南,县域面积为1 506 km2,下辖10个乡镇。西畴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且喀斯特面积分布广[2]。西畴县石漠化严重,地形以岩溶峰丛溶蚀洼地、侵蚀中低山地为主[3]。当地岩石裸露,土层浅,地表水匮乏,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境内最高海拔1 962.9 m,最低海拔654.0 m,大部分地区海拔1 100~1 500 m。全县位于亚热带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1 ℃,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夏季温湿多雨,春冬少雨,干雨季分明,雨季为5—10月,其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干季为11月—次年4月,降雨量少。植被类型以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为主,主要树种有楠木(Phoebezhennan)、木荷(Schimasuperba)、罗浮锥(Castanopsisfabri)、疏齿锥(C.remotidenticulata)、枹丝锥(C.calathiformis)、高山锥(C.delavayi)、截果柯(Lithocarpustruncatus)、粗壮润楠(Machilusrobusta)、滇青冈(Quercusglaucoides)、头状四照花(Cornuscapitata)和滇润楠(Machilusyunnanensis)等,植被覆盖率高,温热性和温凉性常绿阔叶植被、温暖性针阔叶植被广泛分布且类型多样,并保存着一批古老物种资源和珍稀特有物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生物类群。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红外相机陷阱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云南西畴县3个乡镇作为观测样区,布设红外感应自动照相机75台。在充分了解观测样区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将观测样区划分为1 km×1 km网格[4]。每个1 km2网格中心区域选择植被茂盛,动物容易出没的水源地、垭口、山脊和林间隐蔽处等合适位置放置1台红外相机,不同网格的2台红外相机距离大于500 m(图1)。调查采用的红外相机型号为国产易安卫士Loreda L710,相机安放5号电池8只,安装32 GB储存卡,相机编号设置为XC和数字序号,参照手机GPS工具箱的经纬度数据,设置相机的经纬度、海拔等信息,设置时间为24 h制,时间为放置红外相机当天的年、月、日和时刻,设置灵敏度为“中”,设定为3连拍和10 s视频,拍摄间隔时间设定1 s,循环储存设定为不循环。随后将相机用防盗锁系紧在树上,离地面50~100 cm。相机镜头保持水平,镜头统一朝北方,避免阳光照射[5]。确保拍摄视野开阔,镜头前的树枝、杂草要清理干净。最后,打开红外相机开关,相机开始工作。在纸质表格上记录红外相机放置位置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周围植被类型和土壤等数据,并拍摄周围生境照片。红外相机野外放置时间为4~5个月,定时更换相机储存卡、电池,必要时更换相机位置。具体布设和操作要领参考已有文献[6-8]。
图1 云南西畴县红外相机布设位点
2.2 数据处理
读取红外相机储存卡,用BioPhoto软件提取文件信息,包括文件格式(JPG或AVI)、相机编号、布设位点编号、拍摄日期、拍摄时间及工作天数等,可以直接导出到Microsoft Excel 2016文件。按照红外相机拍摄的每一张照片内容,逐一填写照片类别,物种名称,动物数量、性别、独立探测首张照片等信息,用Excel表格完整地统计整理所有红外相机的数据。鸟类物种鉴定和黑颈长尾雉雌、雄个体鉴别参考《中国鸟类野外手册》[9]、《云南鸟类志》[10]和《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3版)[11]。一些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相机工作日:单个红外相机位点在野外工作24 h,记为1个完整相机工作日[12]。根据Excel表格数据结果,计算出所有红外相机的工作日。
(2)独立照片:为了衡量鸟类的相对数量,将每台红外相机单位时间(30 min)内在固定相机位点拍摄的同一物种个体的连续有效照片记为一张独立有效照片[13]。
(3)相机位点出现率(trap occurrence,TO,量符号为OT):反应监测区域不同物种分布或活动范围[14]。
OT=(Ci/S)×100。
式中:Ci为第i种动物出现的相机位点数;S为所有正常工作的相机位点数。
(4)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RAI,量符号为IRA):反应监测区域内动物的相对种群数量[15]。
IRA=(Ai/N)×100。
式中:Ai为第i种物种的独立照片数量,i=1,2,3,4,…,12;N为拍摄到的物种总独立照片数。
(5)拍摄率(picture rate,PR,量符号为RP):反应动物活动强度[16]。
RP=(Ai/T)×100。
式中:Ai为第i种物种的独立照片数量,i=1,2,3,4,…,12;T为红外相机总工作日。
3 调查结果
3.1 相对丰富度
整理2017年1月—2018年1月安放于西畴县3个乡镇69台(放置75台,其中6台损坏或丢失)红外相机的照片和视频资料,累计工作8 109机日。共记录鸟类的独立照片52张,隶属于2目6科12属12种。安放于西畴县法斗乡的共5台红外相机拍摄到黑颈长尾雉云南亚种(Syrmaticushumiaeburmannicus),共有12张独立有效照片,辨别出14只活体,其中有9只雄性、5只雌性(表1)。黑颈长尾雉的相机位点出现率为7.25,相对丰富度为23.08,拍摄率为0.147。
表1 西畴县红外相机监测到黑颈长尾雉的位点
3.2 分布区域
黑颈长尾雉主要分布于西畴县中东部和东北部,海拔为1 362.7~1 559.9 m,地理位置为23.216 6°—23.377 4°N,104.454 7°—104.826 2°E,分布于法斗乡的极小种群,以离散斑块形式生活在其适宜的生境中,分布范围狭小。访谈调查时,对该物种记录次数少,说明遇见率低,种群数量稀少。黑颈长尾雉集中分布于植被完整、森林覆盖率高、郁闭度较高的高大乔林和生境复杂、土层较厚的河流沿岸(图2),分布区域离水源距离均小于100 m,土壤为棕黄壤。视频和照片资料显示,黑颈长尾雉雄性个体更倾向于独自活动,而雌性个体则倾向于集群活动。
图2 红外相机拍摄的黑颈长尾雉
3.3 栖息地植被类型
黑颈长尾雉栖息生境有4种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丛。栖息生境周围植物主要有罗浮锥、疏齿锥、枹丝锥、截果柯、水仙柯(Lithocarpusnaiadarum)、双齿山茉莉(Huodendronbiaristatum)、小花红花荷(Rhodoleiaparvipetala)、马蹄荷(Exbucklandiapopulnea)、锈毛梭子果(Eberhardtiaaurata)、锈毛吴茱萸五加(Acanthopanaxevodiaefoliusvar.ferrugineus)、麻栗坡冬青(Ilexmarlipoensis)、含笑(Micheliasp.)、尖苞罗伞(Brassaiopsisproduct)、白柯(Lithocarpusdealbatus)、黄果榕(Ficusbenguetensis)、大叶黑桫椤(Alsophilagigantea)、薹草(Carexsp.)、云南草蔻(Alpiniablepharocalyx)、狗脊蕨(Woodwardiajaponica)、江南短肠蕨(Diplaziummettenianum)、毛脚金星蕨(Parathelypterishirsutipes)、买麻藤(Gnetummontanum)、红花荷(Rhodoleiachampionii)、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构(Broussonetiapapyrifera)、半夏(Pinelliaternata)、尼泊尔桤木(Alnusnepalensis)、紫茎泽兰(Ageratinaadenophora)和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等。乔木上层形成了非常大的盖度,较高的郁闭度为黑颈长尾雉提供了一个稳定而适宜的栖息环境。草本层的蕨类和地面植物的根、果,为该物种提供了充足食物资源。密集丛生的灌木,有利于该物种躲藏,为其繁殖、夜宿、筑巢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4 结论与建议
此前,杨宇明等[17]在对西畴县小桥沟自然保护区进行动物调查时,利用访谈法得知该地区有黑颈长尾雉,但由于证据不足,未将该物种记录在报告中。除此之外,未见西畴县有黑颈长尾雉分布的报道[18-24]。本次调查拍摄到黑颈长尾雉野外生存照片,为该物种的分布提供了确凿证据,明确其在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的新地理分布及其分布环境特点,填补了黑颈长尾雉在滇东与广西分布上的空白,证实了该物种在云南东部与广西地理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连续性,同时也补充了中国鸡形目鸟类分布数据,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在样线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曾在多个地方发现有野外捕猎用的工具,在法斗乡苦竹冲村林地的石缝中发现铁铗1个,林地发现鸟网1张,玉米地发现捕捉小型动物的扣子1副。在访谈调查中,了解到当地少数村民以前存在饲养野生动物的情况,赶集的时候也偶尔存在贩卖野生动物的情况,但总体而言,近年来,偷猎和非法买卖野生动物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村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有所提高,绝大多数人都支持保护野生动物。基于此,提出下述保护黑颈长尾雉和其他动物的建议。
(1)加强黑颈长尾雉栖息地保护
目前,西畴县法斗乡已隶属于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桥沟片区,但在之前的调查中并未发现黑颈长尾雉的存在。据文献报道,中国鸡形目鸟类数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24],生境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25],保护物种栖息地显得尤为重要。鸡形目鸟类体型大、繁殖率低[26],这些因素阻碍了种群的扩大。法斗乡位于该保护区内,要想较好地保护黑颈长尾雉这一濒危物种,需进一步加大对该物种栖息地的保护,严格禁止在该区域内放牧、砍树、捡蘑菇等行为。鉴于该物种的种群密度极低、数量稀少、人为干扰较大等因素,建议加强以保护黑颈长尾雉为主的保护措施,落实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就地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该濒危物种。
(2)科学规划,增加保护投入
在西畴县科学考察中发现,村之间的水泥路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加剧了生境破碎化,降低了生境的质量[27]。各种生境所占比例的变化,可能引起该地区野生动物对整个生境适宜性的改变[28],对动物活动、觅食、迁徙等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今后的建设中,应适当增加生态廊道,以缓解生态与建设的矛盾。开展动物食性研究,了解该区域内动物组成、取食、繁殖、迁徙等资料,增加保护投入,科学合理引导村民种植,以解决动物取食困难问题。
(3)开展调查监测
环境变化导致新型生态群落出现,这加剧了物种的灭绝[29]。在历史上,云南曾有28个县(市)分布有黑颈长尾雉,但大部分县域调查数据年代较早,且以访谈调查得知该区域有该物种分布,并未得到具体种群数量特征。随着全球变暖,环境变化、人为干扰加剧和土地利用变化,促使生物多样性发生了改变[30]。因此,亟须进一步组织对历史分布点进行重新大规模监测,以了解该物种的地理分布情况、野外种群数量、生活史特征、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和自然繁殖状况,为拯救濒危物种提供数据支撑。
致谢: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春燕、施利民老师,以及瞿润祥、董可、彭元娣、袁春云、李俊宏等同学参加了部分野外调查,特此致谢。文山市和西畴县林业部门对本次调查给予了协助,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