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益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2-24黄春梅刘成晨
黄春梅 刘成晨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涌现出了社会企业、公益银行、慈善超市等多种公益新业态,同时还出现了像捐赠旧衣物循环产业链、再生废旧材料循环产业链等公益产业集群。这些公益产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公益慈善事业表现形态,有效链接了工业、农业、服务业、金融业和知识产业,以市场机制有效激活了公益慈善事业,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利益。然而,就在公益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公益慈善行业也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发展处境。因此,从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亟须培养一批能够满足行业新发展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多元专业知识能力的专业性人才,以回应国家战略、行业发展和未来趋势的多重需求,增强公益慈善从业者的专业化水平。
一、新公益的出现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
1.新公益的内涵及其基本模式。新公益作为一个刚兴起不久的概念,学术界尽管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对于新公益的理念及其表現形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刘建华认为,“新公益,是伴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而出现于公益领域由诸多新观念、新方法、新实践、新模式构成的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将引领未来的趋势,最主要的是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 综合学术界对新公益理念的相关阐述,本文认为新公益是指与传统公益相比较而言的一种新型的公益形态模式,是公益与商业、营利与非营利相结合,以追求效率与影响力为目标的公益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样态,新公益的出现超越了政府、市场和公益组织之间的界限,有效的实现了三者的跨界融合发展。有学者认为,我国的新公益主要有五种不同的模式类型:(1)公益信托;(2)公益创投;(3)公益众筹;(4)社会企业;(5)社会影响力债券。尽管这五种公益类型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均表现出了较强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比如公益与金融的融合、公益与互联网的融合、公益与企业的合作、公益与投资的结合等。
2.新公益的出现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社会工作者是公益慈善领域最基本和重要的人力资源,二者在价值理念、服务领域、实践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强的内在一致性。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视,各类不同层次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得到了极大普及和发展,已成为支持公益慈善服务发展最重要的专业人才资源。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较为侧重于培养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技巧,在实习实践领域中更多的也是把焦点集中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忽视了公益慈善领域中的其他非营利机构、公益基金会、第三方机构、社会企业等组织,从而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领域较为单一,就业面狭窄。
其一,新公益的出现,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非营利组织管理能力。伴随着新公益的不断变革发展,从事公益慈善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强烈的公益价值理念和过硬的服务弱势人群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同时还需要具备适应新公益发展需求多元化的管理能力。这些管理能力包括公益服务项目的规划、执行与评估能力;进行筹款设计与营销的能力;进行非营利组织人力发展规划、薪酬设计和绩效管理、员工关系与培训开发等相关的机构内部管理能力和进行对外宣传、合作方协调、媒体采访报道等外部公关能力。
其二,新公益的出现,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具备更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尽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强调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却发现由于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大多数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解决能力,大多停留在服务文书撰写和个案、小组、社区活动开展等方面,距离服务对象的实际问题解决尚有一段距离。从现实角度来看,在公益慈善领域多数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是仅靠单个个体的力量就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配合政策倡导、资源链接与调动以多部门协同合作才能得以实现。
其三,新公益的出现,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新公益发展变革的基本特征。考察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各种慈善公益模式,从社会企业、“互联网+公益 ”、“公益+金融”、“公益+农业”到微公益、公益众筹、公益创投等各种不同公益样态,无不彰显“创新”对公益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为更好适应新公益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意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开拓性思维能力等。
二、新公益发展视域下地方高校传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比较保守,开放性不足。总体来说,我国大多数地方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仅教师数量少,且教师职称总体偏低、学科背景缺乏社会工作及公益慈善专业知识训练。此外,多数地区社会工作服务发展水平不高,公益慈善组织规模小,专业化、规范化程度较低。受这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总体比较保守,以理论讲授和“课堂情境”模拟为主,缺乏真实的职业情境的应用。此种教学组织形式如不寻求突破,则必将导致所培养人才缺乏职场“实战”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亦得不到有效训练和提升。
2.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缺乏,系统性不强。社会工作属于应用型学科。但在我国,传统的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多停留在概念层面上,或者是缺乏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或者是人才培养资源较为零散,无法形成系统。社会工作是一门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在我国早期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由于社会大众对社工专业的认知度低,因此早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所开展的实习实践,大多数在政府部门、街道办、社区居委会、部分福利服务事业单位等从事一些行政性的、拾遗补缺的工作,其专业“应用型”特征并没有得到体现。近十年来,尽管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应用型”依然体现不足,社会工作专业“应用”的场景依然局限在民政部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工作机构等。各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这些部门之间缺乏协同育人的长效合作机制以及互利共赢机制,从而使得人才培养资源碎片化,无法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系统。
3.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就业对口率较低。这一问题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也是困扰多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一个难题。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尽管各专业教师在各门课程讲授中不断加大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通过开展专业导论、执行导师制等多种方式化解学生困惑,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但收效甚微。尽管近些年伴随着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公益慈善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选择职业的视野范围过于狭窄,受各种因素影响,考研(出国)、考教师资格证、考公务员等成为多数学生的首要选择,从事社会工作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替代选项。
三、新公益背景下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1.树立“育人共同体”理念,搭建协同育人合作平台。本着“育人共同体”的合作理念,与政府部门、各类社会组织、市场企业等搭建实习实践基地,签订融合发展协议,促进学校与协同育人单位共同发展。长期以来,各社会工作专业院校虽然都建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实习实践基地,但这些基地对于人才培养所发挥的作用尚未被完全发掘出来。结合笔者所在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经验,通过构建与协同单位的互利共赢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等,可以有效地实现育人平台的长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比如通过安排教师进入协同单位,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挂职经历、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一手调研数据和高水平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学生通过进协同单位,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实习实践经历和高水平的行业专家辅导;反之,协同单位通过与学校开展合作,也可以获得人力、知识、智力等多重帮助,实现了学校和协同单位的互利共赢。
2.开展校内跨专业、跨院系和跨院校合作,丰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目前多数地方院校所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人数较之以往有了明显增长,但总体缺乏有关服务项目筹款,項目研发和项目公关营销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在从事公益慈善服务时发展后劲不足。为弥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缺陷,可以根据各院校实际情况,通过资源整合和合作,开展校内跨专业、跨院系和跨院校合作。
3.依托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培养学生的公益实践创新能力和专业热情。第二课堂教育模式的内容包括:(1)专业学生成立学生社团——社会工作协会;(2)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专业教师发动指导专业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诸如“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谷歌公益大赛、广西志愿服务大赛、广西社会工作知识竞赛等科技竞赛、专业竞赛等活动,在校内举办社工文化节、社工工作坊、社工专题讲座、微型公益设计赛、社工游戏活动设计赛、社工案例分析大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3)组织专业学生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开办社工学生论坛等。通过上述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另一方面在竞赛和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推动专业服务地方社会,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增加社会对专业的认同感。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已成为各地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在这一制度的推动下,不少地方院校的社工专业教师也纷纷通过开办社会工作机构以满足师生锻炼成长的需求。高校教师办机构,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所具有的独特现象,也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开展产学研教学改革的重要产物。笔者所在高校也不例外。本校社工专业教师通过开办两所社工专业机构,突破性地解决了高度专业对口的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实践平台缺乏的难题。不仅有利于专业教师积累非营利组织的运营管理经验,增强专业综合素质,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也便于学生获得社工机构的实习机会,对于他们的专业兴趣培养、提升实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高校公益慈善领域专业人才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9JGB218);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社会工作深度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创新研究”(编号:2021KY0238);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危机介入导向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JGB222)]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