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两金压降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2022-02-24陈亮
陈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大幅迈进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市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筑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推动综合国力提升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建筑企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资产负债率逐渐攀升,主要表现在两金占资过高方面,已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资金流动问题,制约建筑企业高水平发展。建筑企业要有效改善两金管理,应强化内部管控,以两金为切入点,健全管理体系,压降两金。
一、绪论
1.研究背景。当前,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将转变以往的高速增长模式,逐渐向高质量、高效益转变,增长态势将趋于平稳化,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增值效益,即“稳增长 ”模式。在市场的大环境下,对于建筑企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面临下行压力,市场需求回落,建筑企业要改变两金过高问题,重视两金压降已经势在必行。据相关数据统计,两金即应收账款、存货等,在建筑企业总资产中占比较高,约达到50%以上,如果不重视两金压降,将会严重限制企业资金的资金流转速率,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的现金量压力,甚至诱发经营风险。为此,建筑企业应深化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将“两金”压降放在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
2.研究意义。建筑企业加强两金压降对于企业的长效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建筑企业“两金”为切入点,探讨两金压降的有效对策,为建筑企业降低两金风险提供借鉴。建筑企业的两金主要是指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直接体现企业的营运水平和资产质量,重视两金压降,能够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有效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防范债务纠纷问题。建筑企业重视两金压降,能够维持企业正常的现金流。资金是企业经营的命脉,建筑企业以充沛的现金流为支持,可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保障建筑施工项目的有序推进。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市场中一部分建筑企业并非“亡于利润”,而是“亡于现金流”,由此建筑企业要树立“现金为王”的管理思想,确保现金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地位,通过两金压降可以为建筑企业现金流管理提供有效途径,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企业两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信用管控体系不健全。信用管控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建筑企业两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信用销售的方式,而信用销售会导致应收账款规模扩大。例如,建筑企业在承接项目过程中,会出现客户不能正常支付项目进度款项的问题,此时,一般会采取将结算期延长的方式,如此导致难度大大增加,甚至无法按时交付工程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建筑企业带来资金风险。不仅如此,一些建筑企业为实现迅速占领市场扩大经营规模的目的,在招标时忽视对客户尽调,对搜集的客户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把控不严,忽视客户资信、客户实力等要素,只着眼于眼前利益盲目投入,一旦客户无法如期交付工程款项,则会给企业带来两金风险。
2.忽视存货风险管控。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过于注重项目预期收益,忽视目前的低现金流情况,为了实现预期效益,在前期采取垫资的方式,期望后期能够资金回笼,获得投资款项,这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一旦出资方难以按时支付款项,亦或不能实现预期销售目标,则企业面临的结果就是存货增加,甚至会出现坏账。
3.建筑市场缺乏规范性。就当前来看,建筑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这使得项目的中标条件较为严苛,同时,项目的招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等相继拔高。虽然国家调整了质保金标准,降低为3%,但是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仍存在按照5%来扣质量保证金的情况。不仅如此,还存在预留审计保证金、奖励基金等预留金名目。特别是在开展房屋建筑项目过程中,垫付占比高,也是导致两金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一些项目垫付达到70%左右,有的甚至在项目封顶之后才能进行验工拨款。
三、建筑企业加强两金压降的有效对策
1.健全信用管理体系。在现代化的投资市场环境下,信用赊销越来越普遍,这使得建筑企业两金增速过快。因此,建筑企业要重视健全信用管理体系。第一,加强客户信息管控,作为建筑企业,可以在企业内部搭建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并建立客户信用数据库,于投标之前对客户信息展开全面评估,如搜集客户的市场披露信息,掌握客户的资信状况;对于客户提供的资料,要注意核查真实性、完整性,以确保能够掌握客户企业的实际状况,避免盲目投资。第二,合理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建筑企业可以从客户股东情况、履约能力、经营方式、重点财务指标、经营模式等方面入手,将客户评定为AAA级、AA级、A级、BB級、B级、C级,采取百分制基于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客户信用分,根据客户信用情况和评分情况预测不同客户的风险程度,并授予相应的赊销额度,如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客户,可以考虑增加赊销额度,对于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应尽可能降低或者避免合作,以有效规避企业风险。
2.强化源头风险管控,提升项目承揽质量。建筑企业要解决两金问题,应重视提升经营的规范性,尤其是在项目承揽环节,要具备前瞻性风险思维。第一,项目承揽谨慎性原则,建筑企业在承揽项目时,应禁止以规模增长为目标盲目承揽预期效益不明显的项目,具体如存在亏损的项目禁止承揽,客户信用差不承揽、垫资金额大超出企业实力不承揽,资金准备不充分不承揽,施工项目的周期、质量难以把握的不承揽、不能达到企业预期效益的不承揽、在经营过程中失信的不承揽、有购买金融产品等附加条件风险不可控的不承揽等。第二,规范性原则,建筑企业在承揽项目时, 应避免通过暗箱操作的方式取得项目,避免以中介为媒介承揽项目、避免挂靠经营、避免将企业资质出借、避免不合理使用印章(未经授权使用)、避免经营费不合规支出等。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和规范性原则,承揽高质量项目,可以有效降低两金风险。
3.注重施工过程管控。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要严格遵照合同执行,以压降两金。第一,建筑企业要设置明确的目标,如安全施工目标,质量标准目标、施工进度目标,并严格执行,以诚信规范施工取得合作方的信任,以确保对方能够及时遵照合同计价并拨款。第二,作为建筑企业的管理层,要做好清收清欠工作,同时要将“两金”压降延伸至项目层,实现两金管控压力由上至下传递,层层传递压力,层层压实责任,不能仅停留在管理层,促使项目负责人能够严格规范履行合同,应发挥合同履行主体的作用。第三,把握施工进度,建筑企业应在避免合同违约的前提下,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把握,不能因追求产值而投入过大导致存货增加,同时控制好施工材料的库存量情况,避免库存过多,以确保将企业两金规模限定在合理范畴。
4.严格落实收尾清算。收尾清算是项目的终端环节,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利润能否变现,因此建筑企业应做好收尾清算工作,以减少“两金”占用。建筑企业可以采取责任制,明确项目收尾清算负责人,由其根据合同条款约定,准备相关材料,并协调办理竣工结算。为了帮助企业快速收尾清算,可以明确结算时限和结算目标,并将项目收尾清算情况和效果与相关人员绩效挂钩,在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同时给项目人员传导压力,确保建筑施工项目能够及时清算,两金能够及时“清零”。
5.重视金融工具的合理运用。建筑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决定了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较难实现建设投入和验工计价同步、验工计价和款项划拨同步。除此之外,资金到位率也会对建设企业的履约能力产生影响。鉴于此,建筑企业在选择项目过程中,对于高利潤、降造少的项目,如果其付款条件不佳,在考虑成本和风险的前提下,可以借助金融手段,如采取应收账款保理的方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业主一时之间较难实现资金全部到位,但考虑到施工进度问题,不能停滞施工,此时,建筑企业可以一方面可以联系业主,另一方面可以依托银行来进行应收账款保理,建筑企业通过此种方式来实现债权的回收,可以促使资金的高速率周转。不仅如此,建筑企业还可以采取资产证券化的方式,供应链金融的方式等,将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链条打通,并科学界定产品时限,匹配最佳的合同付款条件,以确保建筑施工能够有序进行,顺利完工,并且达到两金压降的目的。此外,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还可以采取保函置换的方式以促使资金回笼,通过置换尚未到期的保证金,实现应收账款的回流。
6.搭建完善的考核体系。建筑企业可以将两金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明确相关责任人并签订压降责任书,如建筑企业可以和项目经理部、财务部、法务部订立清欠责任承包合同,明确责任人的清欠指标,并借助管理会计工具,划定难易程度,明确奖惩标准和比例,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压降积极性。
四、结论
建筑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支柱性产业,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建筑企业面临两金攀高局面,主要体现在现金流短缺、资产质量低等方面,这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预算和长期发展规划,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资金的高效循环,进而制约企业的长效发展。为此,建筑必须重视两金压降,搭建完善的两金管理体系,防范两金偏高,避免不合理占用,为建筑企业长效发展助力。
(作者单位: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