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2022-02-24王娇

现代企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王娇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发展机遇。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在资产管理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可有效提高资产管理规范化。目前,在我国行政事业管理单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意识缺乏、控制体系运行效率低下、信息化落后、配置管理粗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内部控制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管理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控制途径,能够有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安全、完整。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资产管理意识缺乏。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质,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缺乏资产的管理责任意识。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虽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状况已经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自身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限制和约束,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责任意识相对匮乏的现象,对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主动性。根据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要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应牢固树立资产安全使用管理的责任意识,只有充分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2.缺乏有效的控制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基本确立,但是仍然存在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实际执行效果不佳,资产管理工作不够规范。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对资产内部会计核实控制不够重视,对资产实际使用目的方向、信息真实性无法进行有效核实与控制,忽视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控制与管理。资产会计质量控制,依靠专业会计人员的丰富经验对于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会计控制,随意性较大,资产管理人员在监督制约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3.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落后性,尤其是在县区及以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突出重点体现的问题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尚未形成统一的资产管理信息化服务体系,不能有效、及时地将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录入更新,虽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管理工作上部分使用了财务数据库等财务信息管理技术,但是由于各部门缺乏信息共享,在资产管理使用、报账等财务工作管理流程中,未将资产管理工作流程中的数据信息化。

4.资产配置管理不规范。行政事业管理单位在资产配置管理上存在不规范问题,资产配置标准和管理实施细则不完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有效合理使用。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管理单位在国有资产配置上,未能有效执行资产配置使用标准,导致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资产配置不公平,存在对国有资产的“部门化”配置现象,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浪费或闲置,如车辆、房屋等资产配置过程中,存在与国家规定配置标准不符现象。

5.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机制,主要风险管理意识缺乏,未对风险类型分类或未设置资产管理风险指标,无法根据风险类型做出相应判断或调整,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在发生资产管理风险时,未及时预警或未有效处置应对,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资产管理,无法有效发挥单位资产管理的实际价值,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应用策略

1.健全资产管理体制。从内部资产控制管理角度出发,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体系进行完善,是有效解决资产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规范性差等问题的主要手段。在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健全过程中,要依据目前我国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理清各部门资产使用管理的职责,明确资产管理配置使用、处置流程,增强资产管理风险意识。

2.建立资产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有效管理起着重要作用。要对资产管理风险进行合理分类,科学设置资产管理风险指标和预警指标。在全面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业务数据,设置资产管理相关风险指标,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将风险指标预警进行分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及时搜集风险指标异动情况,不断优化风险指标,提高指标精准度。另外,还要强化管控,明确专人负责,实时动态跟踪预警,当风险指标超出正常水平触动风险预警时,能够快速应对,启动风险应对管理程序。

3.强化资产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要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风险管理规范化,应不断强化工作人员资产风险管理意识,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资产风险管理意识,充分利用内部风险控制法,有效促进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强化风险管理理念,有效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制定应对风险方案,提出解决风险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检查和处理,有效控制风险或者将风险损失控制到最低。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中,资产管理人员应善于抓住单位资产管理活动的特点,找出可能存在的资产管理风险,不断优化风险的分类、识别和控制,最大程度发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作用。

4.健全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根据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和部署,适应行政事业资产监管手段,改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管理科学化、信息化、动态化、规范化。首先需要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规范填报资产信息,建立资产信息数据库,为资产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还要充分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对资产信息进行深加工,全面掌握各类资产情况,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更好地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服务,为各项事业发展服务。还要做到资产管理数据及时上报、记录,便于资产管理各部门掌握资产管理信息,便于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监督,为决策执行提供依据。

5.完善资产配置体系。首先,行政事业管理单位应根据自身实际,结合国家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其次,完善国有资产量化配置风险管理与政府财务管理有效结合的标准体系,实现资产有效量化合理配置,明确国有资产量化消耗率指标,结合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资产配置预算,进行政府规定业务范围内的国有资产配置,从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角度出发,提升政府财务部门与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业务部门的有效配合性。

6.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适合单位实际的资产管理制度,确定资产管理机制,设置资产管理机构和归口管理部门,设定相关岗位人员,合理界定工作职责,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机制。设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资产管理工作小组,资产工作小组下设资产采购小组和资产验收小组,分别负责资产采购和资产验收。根据政策规定,合理设置资产配置、申购、领用、转移、维修、收缴、处置等流程,规定各审批和执行岗位工作职责,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如受资源限制无法岗位分离的,可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岗位人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避免出现舞弊行为。

7.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资产管理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能力和水平,对开展资产管理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应做到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关于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有效运用管理和控制的理念和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組织相关部门的岗位人员参加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等业务培训,熟悉政策法规,掌握资产管理知识,拓宽管理视野。还可以到资产管理规范化程度较高的单位实地考察学习,把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运用转换,指导本单位工作实际。此外,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等管理理念不断深入,条码管理等新技术设备不断推广应用到资产管理中,运用日常清查盘点功能对各项资产进行随时随地盘点,资产管理人员应积极主动掌握相关技术,更好服务于资产管理工作实际。

三、结语

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对有效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单位应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单位资产管理实际,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机制和资产管理制度,细化资产管理措施,强化资产管理关键环节管控和各部门沟通协作,落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要求,规范管理行为,加强信息技术支撑,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运转高效,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中心)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