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金风筝展非遗璀璨魅力

2022-02-24雒福苗

走向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昌乐县珐琅首饰

雒福苗

2021年12月23日至2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河和之契:2021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在泰安举办。展会上,一个重达3200克的黄金风筝引来众多观众驻足。这是来自昌乐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梦金园金首饰制作技艺”展出的作品。

这只风筝名叫《梦在云端》,以潍坊风筝纸鸢为设计灵感,由多位工艺美术大师用3200多克纯黄金精心打造而成,工序繁复精细,运用的工艺类型多样。

参与作品制作的工艺技师周磊告诉记者:“黄金风筝作品体积较大,制作费工费时,从设计、3D建模到出成品,整个过程耗时一个多月。作品的黄金纯度达到‘9999’,制作中运用了花丝、镶嵌、珐琅、刻花、雕蜡、喷砂等十几种工艺。”

其中,以花丝和珐琅工艺为主,仅花丝工艺就有至少4种编制纹样。纸鸢的眉眼和如意纹采用高温多色渐变珐琅工艺,烧成难度较大。制作全程采用无焊料焊接技术,焊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黑渍,后期需要一点点清除。

独具匠心的设计,巧夺天工的制作,让黄金风筝展现出鲜明的潍坊特色,一举获得包括第三届“天工精制”国际珠宝作品大赛特别奖在内的多个奖项。

据悉,黄金风筝的制作技艺由潍坊传统的金属工艺发展而来,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几何时,在潍坊的大街小巷经常会见到挑着称、锤、凿、钳、刻刀等工具的手艺人,以帮人们加工、翻新金、银、铜首饰赚取加工费为生计。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掌握这项手艺的老手艺人,有一部分开设门店进行小作坊式首饰加工。后来,小作坊逐渐发展成规模化的金首饰加工厂,现代学徒制也取代家庭作坊式传承,成为技艺传承的主流。

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梦金园金首饰制作技藝”代表性传承人王忠善说:“近年来,我们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能够熟练掌握此项技艺人员超过百余人。另外,建有传承基地,通过授课、实践教学等形式提高工人技艺,每年传承时间达到1000小时以上。正是因为有了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才会创造出《梦在云端》这样的精品。”

近年来,昌乐县文旅局、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重视非遗保护“两创”工作,强化措施,积极调动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

昌乐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将非遗保护与传统工艺振兴相结合,建成昌乐非遗博物馆、非遗综合传承中心,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开展了“寻找身边的传统手工艺”等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Harmony of Rivers: 2021 Ex- change and Exhibition Week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long Yellow River Basin and Grand Canal” was held in Taian from December 23 to 26, 2021. At the exhibition, a 3.2-kilogram gold kit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visitors.

Inspired by Weifang kite in design, the kite named “Dream above Clouds” was made elaborately by several masters of arts and crafts with 3.2 kilograms of pure gold, fine complicated procedures, and multiple crafts.

猜你喜欢

昌乐县珐琅首饰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县域农村公路规划研究
雍正款珐琅彩蓝料山水图碗
《互生》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
昌乐县营陵古城遗址
昌乐县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防控对策研究
签约42家 中国珐琅盛典首站告捷,成功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