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在峰会的第五年,看到了一种莫名的决绝
2022-02-23文石翔
文 石 翔
2022 年6 月28 日,过了午后,又是朋友圈刷屏的一天,从做和电竞有关的工作开始,这种刷屏的状态并不在少数。只是这半年里,受限于种种客观条件,已经少有这种情况。
2022 年全球电竞运动领袖峰会发布了消息,将会在7 月26 日、27 日两天在杭州举行。这个消息,其实在行业里算不上什么秘密,只是当最终定档的时候,总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决绝。组织一场线下的活动,聚集全行业的从业者,从2020 年疫情的阴霾笼罩这个地球开始就变成了越来越难的事情。
从朋友圈的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不同角色,同样兴奋的表达背后,涌出的是对于寻求交流和讨论的情绪。这时不禁就会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果说过去几年里,电竞行业在中国能够快速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家都有相近的目标,作为从业者我们都希望看到有可以突破亚文化壁垒的事件,真正影响到公共舆论环境。
无论是谁,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这种突破都是让人兴奋的。那么,在2021年的下半年,随着亚运会八个项目官宣和EDG 凯旋,整个行业好像处于某种破茧之前的饱胀感里。电竞从业者们也和大的社会环境一样呈现出一种失焦的状态,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客观上讲,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远还没有趋于完善,这被包裹、束缚、需要突破的感觉,在过去几年里,既来自于面对社会环境里的不确定性,也来自于竞赛表演业务发展的触顶。这个时候,大家只能选择暂时停一停,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今,2022 年已经过去一半,中国电竞领域如何面对下一个五年,的确需要一次重新聚焦的契机。
一个月之后,在杭州,这应该是今年电竞行业的第一场线下会议,在经过了半年的蛰伏之后,峰会恰好赶上了对行业发展重新梳理之后的今年的第一次表达。不同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亚洲地区电竞从业者,大家可以一起坐下来聊一聊。
我们都说线上办公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但实际上,在线下,我们可以看到对方眼睛里的兴奋、疑惑又或者是焦虑,人们更需要凑在一起,印证彼此对于趋势的研判,还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蹦出来。
在完成了文化破圈加上竞赛表演市场趋于饱和之后,今年的峰会肯定逃不开站在临界点,关于下一步向何方的讨论。这次全球电竞运动领袖峰会在发布常规的会议信息的同时,还放出了四个非常有趣的数字,我们可以先从这组数字开始讨论。
我总是和编辑们说,要小心使用一切形容词,因为形容词往往是模糊的,而这种模糊往往是危险的。从2018 年开始,杂志的编辑和企鹅有调(那时还叫企鹅智酷)的分析师们一起搞了在峰会上发布的电竞发展报告,从一开始就是希望从用户的数据去揭示一些趋势,后来这个报告的表达方式,这种重视数据的态度,也和全球电竞运动领袖峰会的精神长久地契合在了一起。借由数据,我们也抛出一些小的观点,增加大家一个月之后,在杭州碰面时的谈资。
8个电子竞技亚运项目,
这是过去一年里争议最多,也是话题度最高的一次选择。虽然亚运会延期一年,但是对于这8 个项目在亚洲地区孰强孰弱的争论只有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势。
在我看来,这8 个项目诞生的背后是以国际组织和国家主管部门为基础的共识框架正在建立。再展开一点,电竞从最初只受某些媒介渠道喜欢的内容形式,变成了可以养活自己的竞赛表演模式,如今正在被纳入全球化运作模式中的一环。以国家为单位,在国际组织间的博弈和协同是在更高维度上对电竞价值认知的表现,数字背后是发展逻辑上的变化。
0.4秒跨洋直播延迟,
这个数字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感知可能并不明显,可正是技术手段上的升级,让很多想法得以变成现实,电竞在组织形式上的优越性也真正凸显出来。我还记得2017 年的时候,有赛事主办方说想要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客场比赛,却被专业的执行方认为是天方夜谭。因为仅仅是在五年前,无论是观看还是竞赛,全球局域网实际上只是一句空话,网络基础设施并不允许跨洋的竞赛,转播也只能大打折扣。
仅仅过去了五年,曾经的天方夜谭通过“云技术”的革新已经变得触手可及。我们可以不再被技术所限制,去探索在地球的两端去组织一场电竞比赛的可能性,而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简单的执行能力升级,而是意味着交互方式将会对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冲击。疫情让全球化停下,电竞正在重新连接。
4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
在早些时候的亚运会预报名阶段,所有参与亚运会的45 个国家和地区就对电竞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单个电竞项目最少的预报名国家也超过三十个。在几年里,峰会一直希望表达国际交流的重要,我们也见证了移动互联网对亚洲更多国家的影响力增加,东南亚、南亚和中东的很多国家都是在2020 年后才真正兴起电竞风潮,他们正在成为亚洲地区电竞发展的潜力增长点。
在中国杭州,我们正在聚集这种关注的力量。我还记得,2019 年峰会,新加坡电竞协会的负责人在会场里和很多中国电竞从业者交流的情形。45 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背后是数以亿计的庞大潜在电竞参与者群体,只有当更多的国家与其土地上的观众被电竞调动起积极性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这个领域更高远的未来。
59.5%电竞衍生消费增长
59.5%电竞衍生消费增长,从2020 年开始,峰会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动电竞行业对于竞赛表演一般收入项目之外,异业合作与衍生消费的关注。两年之后,很多人才逐渐理解电竞的线上流量优势如何辐射线下,以及在电竞比赛背后随之产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认同。
数字的背后是一种发展的眼光,在竞赛表演里深耕固然重要,但摆脱竞赛表演的思维,发挥电竞的互联网属性和业余赛事开展的潜力,去摸索一条在传统版权模式之外电竞的增长点,无疑是对这个领域意义更为重大的部分。我想,这59.5%的增长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几年,我们会经历一个电竞衍生消费指数级爆发的阶段,相信到那时,社会对于电竞价值又会有一次重估。
发挥电竞全球化的优势,用技术和流行文化的力量寻找竞赛表演之外的产业价值。
聊到这里,我们好像看到通向下一个目标的方法,发挥电竞全球化的优势,用技术和流行文化的力量寻找竞赛表演之外的产业价值。
那么产业价值到底在哪里呢?我们可以从另一组基本的数据出发。在中国2.7万亿的体育产业产值中,实际上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只占百分之一。过去五年,以腾讯为代表的电竞项目版权方一直在追求职业联赛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针对竞赛表演业务的建设。
我们可以看到联赛的触顶,但绝不是这项运动,或者电竞这个新兴体育产业分支的触顶。如果电竞遵照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那么在中国就还有99%的空间有待开发。
我们简单来看,业余的体育建设休闲活动的产值是竞赛表演活动5.7 倍,体育场地和设施管理是竞赛表演活动的7.8倍,体育教育与培训是竞赛表演的7.4 倍。更不要说体育用品和相关产品制造,更是要占到整个2.7 万亿的44%。如何从竞赛表演出发,去探索真正的产业价值点,就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从2016 年这个行业加入快车道之后,我们已经完成了从0 到1%的过程,这过程无疑是充满了艰辛的。如今,站在从1%向100%的路上,我们得率先意识到,当下离天花板还有很远距离,而成长的方向又在哪里。
总体来看,中国电竞行业的评价体系更喜欢讲自己是不是做好了一次活动,够不够精彩,现在到了转变思路的时候,如何站在产业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这并不是空泛的问题,而是非常值得大家坐下来好好讨论的话题。
除此之外,在今天公布的消息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次成为大会的指导单位,主办方提到了“竞放亚洲”的愿景,又抛出了“新交流、新体育、新消费、新产业”四个关键词,这些话题其实都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参与和讨论的,并不是马上就能够得出一个确认的结论,峰会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契机,在7 月26 日的杭州,可以一起来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