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尊重合作”,与孩子相处
2022-02-23郭真礼
文/郭真礼
作为父母,在陪伴小孩成长过程中,会为孩子取得的进步而欣慰,但同时在管教小孩过程中遇到的冲突矛盾也经常让我们“苦不堪言”。父母们经常困惑自己在工作场所雷厉风行,为什么在管教孩子时会威风扫地呢?怎样才能让叛逆、不服从的孩子与父母恢复正常的亲子关系呢?
有的父母认为,家长的职责就是要向孩子灌输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惯常的做法就是行为约束,不外乎讲道理、给建议、下命令和纠正行为,甚至会用负疚、羞辱以及惩罚或者奖励的方式让孩子们做我们想让他做的事情,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一些目前依然常用的方法,比如“计时隔离”“正向激励”等听起来似乎比较友善,但其终极目标还是一样——控制孩子的行为。
这些方法确实在一段时间内会让孩子的行为稍有改变,但效果维持的时间却是短暂的。家长们越是试图用各种条规约束、后果威胁或者奖赏刺激来管理孩子,其斗争就越激烈,争吵声就越大,对抗方式就越不计后果,关系就越破裂、冷漠。
面对此种场景,家长们经常会觉得没有得到孩子的尊重和合作,但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却经常既没有向孩子表现出尊重,也没有表现出合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用“尊重合作”的方式来避免亲子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呢?
明白合作的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合作的两个核心特点。
合作必须是双向的。合作,意即一起工作,对于家庭来说,合作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制定那些跟他们有关的规则,一起为解决问题寻找方案以及一起做决定的过程。很多家长没有把合作看成是跟孩子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只是单向地行使权力,即要求孩子去做他们想让他去做的事情。
当孩子不能满足他们的期望时,就认定他是“不合作的”,就会立刻责骂、批评、指责孩子,导致孩子抗拒、争吵,接着又用惩罚或者奖励来胁迫服从,进而引发更强的抗拒,如此循环往复。如果你不跟孩子合作,孩子也不会选择跟我们合作。
合作是跟孩子一起协作。回想一下在跟孩子们的互动过程中,你是使用家长权利来掌控孩子的控制型育儿方式,还是使用跟孩子在一起协作的赋权型育儿方式?控制型育儿方式的经典表达:“我要你马上去做,如果你不去做……”“你照我说的去做就好了!”“不要顶嘴,把我要你做的事情先做完!”“我知道你想玩,但是你得先……”“我已经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为什么还不做……”
显然,控制型育儿的家长在竭尽所能地让他们的孩子必须完成他们安排的事情,为了努力让孩子服从,会花费很多时间训话、争论,甚至不得不用威胁惩罚或承诺奖励的方式来强化命令,千方百计地让他们的孩子满足他们的期待。赋权型育儿方式的经典表达:“我们一起想办法来做……”“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我想听听你的意见?”“你愿意……吗?”“你愿意告诉我你现在的想法吗?”“我们能一起想办法真是让我高兴。”
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赋权型家长更愿意通过倾听孩子的感受、需要和愿望来理解孩子,倾听通常只是对话的开始,传递给孩子“我愿意在开始做这件事之前跟你一起探索”的信息,大家一起来决定怎样做才是最合适的,家长和孩子通力合作共同商讨所有行动。
突破合作的难点
其次,为什么会如此难与孩子合作呢?
与孩子有效联结的时间太少。很多家长都说,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跟孩子们待在一起,可是仔细分析后才意识到,那些所谓待在一起的时间都是在为孩子们上学或参加活动而准备。
家长习惯贴标签、攀比和挑剔。当孩子的言行不符合家长的标准或者预期时,家长经常会说:“真差劲”“真懒惰”“真烦人”“真吵”“真不负责任”等,甚至会贴上“好孩子”“坏孩子”的标签;而“你看看某某某多优秀”等与他人对比的言语更是不绝于耳。
标签是用来贴到物品上的,给他人贴标签除了不适当且伤人之外,还会让自我暗示成为现实;而攀比,并不会让孩子通过认识自我而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只能引发孩子内心的敌意、嫉妒、疏离、沮丧或者叛逆,因为它没有满足孩子内心渴望关注、尊重和接纳的需要。正确的做法是聚焦孩子的具体行为,具体谈谈你所看到的那个让你觉得孩子“不好”的行为。
习惯使用奖励或者惩罚。当家长让孩子去做违背意愿的事情时,经常会使用奖励或者惩罚的手段。如果经常使用奖赏来激励孩子,他可能会“上瘾”,由此你会需要不停提供越来越多的奖赏才能获得你所期待的服从;而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产生内疚、羞愧、害怕后可能会触发孩子内在的愤怒和报复之心,家长可能会为此付出如下代价: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鼓励孩子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避免惩罚去努力,而不是遵从自己的内在想法去行动;剥夺了孩子做事的快乐;拿走了孩子跟你合作的愿望;教会孩子用奖励或者惩罚的方式从他人那里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当然,不使用奖惩的方式来胁迫孩子做事,并不等于纵容孩子,也不等于放弃你的需要。恰好相反,如果使用有尊重的互动,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在意每个人的需要。
家长自身存在情绪或困扰。这一点其实也是相对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在亲子关系中,除了上述列举的家长的一些不良交流习惯之外,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家长自身的情绪其实并非由孩子而起,而是由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甚至生理疾病问题引发的。由于孩子对父母的依附感以及他们本身的自主意识没有发育完全,所以面对家长情绪宣泄时,孩子们往往是怯懦的、退缩的。这种“后撤”的姿态,其实给某些家长的情绪“腾出”了一个进攻的空间。就好像两军对垒,一方如果稍稍有些退缩,另一方自然可以向前紧逼一步。
但正如上文说的,亲子关系不是两军对垒,而是联手共赢。所以,家长也需要时刻审视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情绪问题(例如焦虑、委屈、怨恨、烦躁等)。
需要铭记的是:这是属于家长自己的事情,是家长自己需要去解决的。孩子并没有义务承担你的情绪。尤其是要避免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妈妈/爸爸心情不好,你要理解!你要懂事!”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责任。
育儿过程中,家长想要改变孩子,需要更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合作。孩子生活在充满信任感的家庭里,他们的需要被充分尊重,他们的人生也将有可能更加健康和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