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舞蹈作品的跨界传播
——以《舞千年》为例

2022-02-23高原宋媛

大众文艺 2022年23期
关键词:舞蹈文化

高原 宋媛

(济南市青少年宫,山东济南 250000)

《舞千年》是2021年B站与河南卫视共同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该节目用一段段舞蹈展现了我国传统乐舞和当代舞作之美,挖掘舞蹈背后的人文内涵,通过“舞蹈+文化+剧情”的形式,带领观众感受中国舞蹈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体现了为华夏而舞、为人民而舞的思想,是一档富有底蕴、饱含情怀的综艺节目。

《舞千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好评与参与,为我国舞蹈艺术、传统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新的尝试。我们一方面需要思考它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也需要反思,在当今时代,舞蹈传播需要从哪些方面寻求提升与突破,以更好地达到“以舞载文化”的目的。

一、舞蹈传播的困境与机遇

尽管自人类文明伊始舞蹈就产生,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表达人类情感和生命状态的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当时间来到2021年,我们仍然看到舞蹈作为一种“小众艺术”存在。许多舞蹈赛事或展演,例如“中国舞蹈荷花奖”“桃李杯舞蹈展演”等,大部分在专业圈里开展,社会层面的关注度不高;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方式中,每篇舞蹈类文章的阅读量通常在几百至几千,比起社会新闻与热门话题,关注度明显不高。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可喜的现象,例如近几年推出的电视、网络舞蹈综艺节目,除吸引圈内人的专业目光之外,也激发了许多圈外舞蹈爱好者的兴趣与热情,对于舞蹈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无疑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舞蹈需要关注、舞蹈需要观众。比如2019年、2020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舞蹈风暴》(一、二季)就引发了舞蹈爱好者的共鸣,许多观众像追剧一样追更每期的精彩看点;2021年11月,B站与河南卫视共同推出的《舞千年》成为年末的“口碑黑马”,得到了中国驻外大使的赞赏,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发文肯定,学习强国平台有相关专题报道,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二、舞蹈需要融合与跨界

《舞千年》聚焦于以舞蹈讲述中国故事,由乔振宇、张晓龙等五位嘉宾担任荐舞官,化身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为观众推介经典舞蹈,以奇舞著书《十二风舞志》讲述蕴于舞蹈之中的华夏故事。节目中,包括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内的13支顶级舞团一一亮相,并依据播出后观众的选择“荐六存三”,八期四个朝代24支舞蹈后组成《十二风舞志》,启发观众对舞蹈的选择与评价,激发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溯与热爱。

事实上,此前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重阳奇妙游》等节目,已经多次凭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舞蹈出圈。“上下舞千年,与君梦一场”,《舞千年》首期便发出这一文化口号,从而奠定了节目的基调,从节目的整体设计来看,同样延续了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的思路。一经推出,就引发许多热门话题,登上微博综艺影响榜第一,在B站评分高达9.9分,斩获一众好评。

《舞千年》节目体现了舞蹈、影视、综艺的跨界融合;同时,运用融媒体的多平台协作与参与性优势进行传播。于是,在《舞千年》中实现了融文化、融科技、融场景、融多种艺术、融时尚元素、融媒体的统一,收获诸多赞许与好评不无道理。

(一)融文化

近年来,出现了“国风国潮”和“传统文化热”的现象,《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以创新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国潮”受到许多年轻人的青睐。《舞千年》中古典舞蹈、服饰造型、古典诗词等的融入,引发了观众的深切共鸣。在共八期的节目中,从鼎立三国到盛世大唐,从书香雅宋到绚丽今朝,在布景、服饰、礼仪等方面,《舞千年》节目组都尽量还原历史,增强剧情的代入感与氛围感,以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引领观众感受中国文化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国人精神与心灵的归宿,沉睡在每一位华夏人的意识深处,等待着被唤醒和激活。”[1]国风爱好者是文化艺术类节目的主要受众与推广者。《舞千年》将历史故事、民族文化、家国情怀等融入其中,让节目更具有文化性与包容性,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共生共融。

(二)融科技

舞蹈与科技、数字媒体技术的结合,运用5G、AR、360°摄影、“子弹时间”等技术捕捉稍纵即逝的舞蹈之美,实现了对舞蹈作品的再现或重构;完成了舞台空间与虚拟场景的转换,带给观众多方位的观赏视角和“沉浸式”的试听体验。

节目组会在拍摄前对舞蹈动作做详细的分析与拆解,从而设计分镜头。拍摄舞蹈这种“动态”艺术的难度很大,将其舞姿、动作、细节的效果放大,使美感得以彰显,则更需要功力。在节目第五期舞剧《赵氏孤儿》选段《残烛》中——注满水的舞台与红色的灯光,似大雨倾盆过后又似流淌一地的鲜血,隐喻程婴孩子已死的惨境和程婴心在滴血般的痛楚,拍摄中多次运用近镜头,眼神、手部特写,慢镜头的“旋转”仿佛让时间停住,带领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人物内心刻骨的痛……最后,程婴跌落在地,画面中被一片鲜红慢慢覆盖,似血、似泪,此刻无尽的痛苦溢出屏幕,直抵观众心扉,程婴舍子救孤的故事以如此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舞蹈和影像,带给观众无比的冲击与震撼。

《舞千年》中,依托影视、特效、虚拟现实等技术,一方面弥补了舞蹈在肢体语言表现上的局限,通过特写、慢镜头、360°摄影等方式,捕捉、放大观众容易忽视的细节,运用特效等多种表现手法重构舞蹈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更加多视角、立体化地呈现舞蹈的美感与神韵。

(三)融场景

《舞千年》将“舞台”延展到大自然或各类场景之中,让舞蹈与自然、人文紧密结合,带领观众感受自然赋予人的灵性,展现出华夏山河的锦绣壮丽以及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

一直以来,由于时间、习惯以及部分地区文化产业欠发达等原因,许多青年人走进剧场欣赏舞蹈的机会较少。《舞千年》将《丝路花雨》《昭君出塞》《踏歌》等经典舞剧、舞蹈搬上荧幕,选取精彩舞段加之实景、辅以特效,降低了观众的观看成本,增强了传播的实效与力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舞千年》将舞蹈与自然、人文景观紧密结合,让天地、山水赋予舞蹈灵性,让剧情、场景辅助舞蹈表达。为了保证节目效果,《舞千年》剧组派出5组摄制队伍,上千名工作人员,经过10个月筹备,跨越20多座城市取景。于是我们看到,在《越女凌风》的呈现中,高山流水的场景,大开大合的长镜头语言,凸显了剑舞行云流水的质感;《秭归》和《踏歌》中少女曼舞于水边、嬉戏于田间,散发出质朴清新的韵味;《秦王点兵》中将士们起舞于大殿之前,拼杀于“战场”之上,彰显出他们精忠报国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舞蹈与场景、意境的融合,体现出“情境交融”的审美特点。一方面,带领观众走进华夏文明;另一方面,给予观众更多遐想的空间。

(四)融多种艺术

《舞千年》实现了舞蹈、影视、综艺的跨界融合。影视剧与舞蹈的结合,满足了国人对“故事”和“剧情”的偏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舞蹈的情感与内涵,让观众与舞者之间更大程度上产生共情。

舞蹈长于抒情而拙于叙事,许多观众常感叹于舞蹈华丽的效果与技巧的难度,却难以解读舞蹈中的情感与文化内涵。《舞千年》先设置主线剧情,将每个时代主题设计在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情境之中,进而引入舞蹈与故事——一个舞蹈一段故事,舞蹈与故事共同构成一幕幕情景舞剧。以故事的方式穿针引线,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华夏舞蹈历史画卷,符合国人对节目叙事性和故事性的期待。同时,《舞千年》为舞蹈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文化背景、剧情铺垫、故事梗概,便于观众理解舞蹈这种抽象艺术的人文内涵,带领观众走进舞蹈人物的情感世界;也巧妙串联起这档综艺节目第一季的24支舞蹈,实现对各朝代历史故事、文化典故、人文特色的有效传播。

(五)融时尚元素

《舞千年》力求还原古代传统,同时又融入时尚元素。年轻一代对动漫、游戏、跨界、穿越等元素的热衷,让故事的引领作用得以实现;同时,还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在高雅艺术与大众审美之间寻找平衡点。为了将24支舞蹈推荐给观众,五位演员穿越各个朝代,剧本与故事设定让人物有了性格和情感,虚拟技术的运用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并非对立的关系,高雅艺术不应仅供奉于象牙塔之中,而应该打破文化圈层的壁垒,真正走进大众的审美与视野之中。

年轻一代是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新时代的文化与艺术的传播不是一味迎合观众的期待,而是要为传统文化和高雅艺术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提升观众的审美阈值。只有高水准的诚意之作才能够实现更普遍、更广泛的精神共鸣,从而提升文艺作品的关注度,提升文艺创作的市场需求。

(六)融媒体

生活在新媒体时代,观众的信息渠道是多元化的。“融媒体时代,媒体凭借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的生机与活力”[2]《舞千年》节目运用融媒体进行传播,充分调动媒介载体,将河南卫视、B站、微博、抖音等不同平台资源进行整合,其受众多、覆盖面广,观众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弹幕、留言等方式对节目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实现了跨时间、跨地域、跨文化、跨受众群的传播效果。

原格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新闻系教授詹姆斯曾提出“传播并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分享与参与的过程”。《舞千年》每两期围绕一个朝代,荐舞官推荐六支舞蹈,而后请屏幕前的观众“荐六存三”选入神书,通过互动的方式提升观众的参与度;B站是青年文化的社区,有众多UP主从各个兴趣层面出发参与二次创作,节目的影响力得以持续扩散;B站节目页面右侧也可以看到“多版本纯享考古”,为节目中舞蹈剧目的再次观看与欣赏提供了多种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剧场舞蹈与综艺节目之间的壁垒。

《舞千年》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其技术赋能不仅提升了观众的观感与体验,而且促进了受众与节目的互动,实现了传统文化更加广泛的传播。与此同时,在受众来自多维视角的评价中,节目组和舞蹈编导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他们的思考与反馈,并由此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进一步推动艺术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

三、融合与跨界中的反思

舞蹈的跨界融合与融媒体传播,在《舞千年》中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与此同时,作为“试听艺术”的舞蹈在给观众带来美感与震撼的同时,还需要传达什么、如何传达,作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目前,舞者与媒体人都倾向于从各自专业出发去表现舞蹈,具有各自不同的审美视角和审美选择。在一些作品中能够彰显舞蹈的情感与内涵,然而,媒体技术和特效的运用有时也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内容割裂、表现力削弱、节奏打乱等问题,需要予以斟酌和考量。节目制作过程同样是一个相互博弈、相互赋能的过程,假如舞者更多地了解影视、特效和数字媒体技术,媒体工作者更多了解舞蹈的创作、审美特点和深层内涵,共同发力、强强联合,是否可以在传播的内容与形式上实现更大程度的优化?

2.《舞千年》的艺术呈现不仅将舞蹈从舞台过渡到“场景”中,实现情景交融,让人物的情感更加直观,且通过剧情的虚构、人物的解说等方式,力图达到让观众“知其舞且知其所以舞”的目的。首季的的探索受到体量、模式等影响,将更多视角放在“明星效应”和“试听传达”上,然而在剧情的设置、故事间的衔接、节目节奏的把握等方面还存在值得改进之处,以使节目的叙事结构更加合理,文化传播更具有深度与广度,作品更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味与空间。

3.《舞千年》中的广告选择了剧情植入的方式,虽然进行了“喜剧化”与“娱乐化”的处理,却仍显得有些生硬,容易打乱剧情和节奏,也容易影响观众的沉浸式体验。不可否认,广告商是综艺节目出品的推动者,年轻人对广告植入的包容性也更强。那么,从广告植入的策略上,是否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方式以保证节目的氛围感和连贯性?在当下文化产业环境中,传统、艺术如何与流行文化、传播技术、商业模式实现巧妙平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结语

《舞千年》致力于用舞蹈讲述中国故事。节目运用文化、科技赋能舞蹈,融场景、多种艺术、时尚元素为一体,将影视剧与舞蹈等艺术进行跨界融合,并运用融媒体进行推广传播,实为一种实验性的探索。诚然,《舞千年》作为一档文化剧情舞蹈节目仍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但我们更应该对这种在融媒体时代以新理念、新方式传播舞蹈与传统文化的探索抱有肯定的态度。

《舞千年》体现出文舞相融、文史相通的特点,从其理念创新、制作用心的角度上来看,可以视为2021年度综艺类节目的创意之作:通过融媒体的方式传播中国舞蹈和文化,吸引了更多年轻、时尚的观众群体,对古典舞、古代文化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彰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等,都在受众群体中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与影响。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第一季的探索,《舞千年》将在接下来为我们呈现更多优质的内容,在节目中将情感与价值观自然、巧妙地嵌入其中,寻找中国舞蹈的“文化支点”,传播能够让受众为之理解、接受且具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符号”,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贡献。

舞动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华夏千年。“舞千年”亦是“五千年”。《舞千年》节目中充盈着对华夏文化的自信,这自信来自于中国舞蹈蕴含的深层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太多的文化历史、经典故事和传奇人物,都可以借助舞蹈的形式、现代的表现手法以及融媒体的传播方式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如何以舞蹈联结中国人共同的文化脉动,唤起国人集体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如何“以舞载文化”,这是我们每一位舞蹈工作者和文化传播者需要共同探索的课题。在融媒体时代,我们要跨时代、跨地域、跨文化、跨艺术边界、跨多种媒体,实现中国舞蹈和中华文化的推广与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舞蹈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舞蹈课
谁远谁近?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