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探究
2022-02-23姜佳佳
姜佳佳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被广泛地应用。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科知识不仅是重点,也是难点。一般来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往往是从低年级开始,为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通过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可以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具备数学思维意识。
一、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趣味性,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教师自己的语言、精神状态,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注意力,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针对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如在学习《认识各种图形》时,要注重采用一定的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其中,提升效率。如可以将圆形比作是一个圆饼,或者是一个球,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形象地比喻,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习得相关的知识内容。数学知识相对抽象乏味,数字是其重要的载体,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在低年级教学中,让学生认识钟表时,可以基于内容,插入与之相关的图片、故事,利用形象化的形式认知知识,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经验,提高学习效率。要能够认识到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还有可能让学生感觉知识学习枯燥乏味。为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学习效率。为此,要能够认识到为学生融入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在趣味化的氛围中,让学生融入其中,优化教学效果,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
二、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策略
(一)构建情境,开展趣味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年龄以及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在教学中,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兴趣不足,缺乏学习动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能够在结合内容以及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开展趣味化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索、优化所学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如在学习《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如果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依然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方式,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很好地体会到数学学科所具有的效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果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将能够极大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在情境中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兴趣。首先,为学生创设如下的故事氛围:一位老人家中养了一只小猫,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小猫吃小鱼,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小猫吃小鱼的条数,然后让学生数一数小猫吃了多少条鱼,学生在仔细观察之后发现是2条小鱼。此时,教师可以再为学生设置如下的提问:如果老人每天晚上再给小猫吃3条鱼,那么小鱼一天总共吃多少鱼呢?通过这种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最后再对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归纳是如何算出答案的。对学生来说,这种故事情境的氛围,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之间所具有的关联,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的兴趣。
(二)设置趣味化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对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往往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如学习《乘法口诀》或者是其他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内容时,如果学生缺乏较好的理解方式方法,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不能深层次的认识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而且还有可能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为此,教学中,融入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加减法”知识时,基于这个问题,为学生构建容易记忆的知识内容,为学生设置朗朗上口的运算,掌握其中的规律,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灵活应用其中,必然能够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相应的铺垫。
良好的开端是知识学习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设置趣味性的导入,以此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吸引其注意力,引导学生融入其中,构建完善知识体系,紧跟教师的思路。如在学习《6的认识》相关知识时,教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准备学习道具,让学生利用计算器按数1、2、3、4、5,以此为学生提出如下的问题,5比4多几?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思考对知识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融入知识学习中,优化所学,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也为后续学习做好相应的铺垫。也能够让学生轻松地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构建相应氛围,在氛围中,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知识魅力,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三)借助学习道具,构建数学思维
小学低年级数学中,在学习简单的加减计算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采用数实物的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制相应的道具。如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内容时,可以先贴一只小羊,然后问学生黑板上贴的动物,总共贴了多少只,学生看到之后,回答,此时在黑板上写出数字,然后在黑板上贴出2只小羊,再问学生,此时又跑来了几只小羊。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算出简单的1+2的答案等于3。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小羊之后,得到小羊的总数,并将两个合在一起,主要是采用加法的方式进行计算。又如在学习《减法》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总共有5个梨,吃了3个,还剩下几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将提前做好的卡片拿出来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数数的方式回答,总共有5个梨,然后吃掉了3个,也就是拿去3个,最后还剩下几个?学生通过数一数,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解决要用到减法。通过以上的形式,将抽象概念形象化,让学生融入知识体验中。
(四)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相对活泼、好动,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优化学习,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如在学习《10以内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在黑板上写上4+5,然后让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分别发给这两个学生不同颜色的花朵,让学生摆出四朵花,五朵花,然后让学生以数数的方式得到花朵最后的数目。最后进行总结,两个颜色的花放在一块儿,也就是应用加法计算的方式。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地消除学生对知识学习所产生的排斥感,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印象。
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的数字学习会让学生感觉学习知识枯燥乏味,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融入趣味化的元素,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不一样的体验。如在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故事氛围,在森林中,有各种各样小动物。主要有小狐狸、小花猫、小白兔、小猴子,其中,小猴是森林中的邮递员,每天的主要任务是给小动物们送信,可是有一天小猴子生病了,不能给小动物们送信,接下来我们要选一位同学帮助小猴子给其他小动物送信。摆出不同动物的邮箱,数字会有所不同。其中,小狐狸的是5,小花猫是4,小白兔是3,然后将带有算式的信件发给学生,告诉学生信件上的算式最后的得数是几,信件就投到几号信箱里面。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也能够更好地强化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效果。
(五)结合实际生活,开展趣味化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社会生活经验匮乏,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事物相对有限。融入生活化的元素,结合自身实际生活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通过熟悉的情境,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基于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拓展所学知识,将知识融入自身体系中,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如在学习数字的知识内容时,便于学生理解,融入学生熟悉的元素,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
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1到10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走向课堂外。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事物,学生认知到数字1可以代表一个校园,一面红旗。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案例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数字所具有的含义,可以代表一个渺小的个体,也可以代表一个很大的物体。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数字有深层次的认识。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将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数学知识内容相互联系起来,让学生回到家之后,将数字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生活相融合,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构建完善框架,调动积极性,内化所学习的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挖掘其中的知识内容,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优化所学,感受知识趣味性。以此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鼓励操作,强化探索
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认识到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强化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挖掘其内涵,以此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转向理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喜欢上数学知识的学习。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时,也要鼓励学生以动手实践的形式参与到具体的探索过程,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融入其中,体会知识的学习乐趣,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也为后续探索做好铺垫,进而优化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如在学习“认识图形”的相关知识内容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不同图形所具有的特征,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基于道具组成不同的形状,如小房子、火车等,最后将学生做成的作品打成任意的形状,让学生分享具体操作的过程,对表现比较好的小组进行相应的奖励。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到动手实践之中,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融入知识中,感受知识的趣味性,挖掘知识的内涵,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够达到提升数学知识学习的目的。要注重鼓励学生融入其中,在知识学习中实践,深化认知,挖掘其内涵和本质,构建知识框架,优化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感受知识学习的作用和价值,提升教学有效性。
为此,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从而达到优化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
(七)提升评价作用,增强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所学进行了解,引导学生融入其中,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但是,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评价中形式相对比较单一,而且往往仅仅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甚至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这就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其中,挖掘知识本质和内涵,感受乐趣,同时在习得知识中增强自信心,以此达到对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目的,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评价中,要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是学生之间互评以及自评的形式,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加准确的认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对知识进行梳理,构建完善知识体系。
另外,在形式上也要不断地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以往口头或者是书面评价的形式,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和手势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学生的表现融入成长档案记录,不断整理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效果,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通过评价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加准确的认知,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的学习,优化教育教学效率,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感知数学知识,优化所学。
三、 结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相对活泼爱动,在教育教学中,基于学生实际采用优化方式方法,体会知识学习的乐趣,融入学习情境中感知知识内涵,融入知识学习氛围,利用趣味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入故事情境氛围,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之间所具有的关联,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中。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学习存在的难点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制相应的道具,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习得知识,灵活应用知识,以此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在结合实际生活的情况下寻找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融入生活化元素,对知识进行认知、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融入知识学习中,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融入数学知识学习氛围中。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趣味化教学的开展措施,以此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