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以生为本切实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分析

2022-02-23

考试周刊 2022年47期
关键词:语文过程课堂

张 宁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学会了读书识字,拥有了基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新教育背景下,随着新课改和“双减”政策的践行,我们应该认识到过去那种功利式的追求高分的教育目标已经不适合教育发展的潮流。相反教师应该认识到,现在的教育目标是紧紧地和学生的个人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旧观念,用一种发展的、变革的、更新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投入教学工作当中。高效课堂是一种适应新教育形势的新型课堂模式,它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学规则,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地纳入课堂教学体系中来。即学生不仅要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一分子,更要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化被动倾听为主动探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理解新观念,变革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他们爱上语文学习。

一、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滞后

对小学生来说,自从他们踏入小学的校园,就开始了知识学习的过程。系统化的教育知识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全新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大力地引导。所以,教师就成为他们接受学科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怎样的,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不可否认,虽然新课改和新教学观念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有部分教师仍然深陷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不可自拔。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不需要再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这种本质上的观念落后,就制约了他们在教学方法上的更新。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主的知识灌输模式,将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地讲给学生听,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与学生产生互动。这种教学过程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参与度不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长此以往,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所以,作为施教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结合教育发展的潮流,站在教育改革的高度,深入地学习新教育政策,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打造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课堂。

(二)教师教学目标模糊

信息时代下,人人都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对教育来说,互联网的出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教学过程。多种多样的多媒体设备,多种多样的网络直播课程,多种多样的信息素材,都可以从网络上搜寻出来。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信息时代下对教育的冲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丧失了思考的主动性和对教学目标的研究性。他们在备课过程中或者讲课方法的选择上,往往会参考网络上专家名师的讲义或者视频,一股脑地全部照搬照抄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中。尤其是对学习目标的定义较为模糊,没有结合自己学生的学情,没有结合新教材的教学要求,导致教学目标显得高大上,实际上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讲了一大通道理,运用了一大堆先进的教学工具,却让学生学得不知所以然,不知道课堂学习的重心在哪里,所以这就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呈现一种虚假繁荣的景象。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建立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立德树人的道德塑造方面,深挖教材中的立德树人观念,让学生学习其中为人处事的道理,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共鸣。

(三)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现代教育观念倡导“以生为本”,大部分教师也确实在朝着“以生为本”的方向努力,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用一种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但是仔细深究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教师设置了问题情景,设置的一些的问题,只是简单化的一问一答形式,根本不需要学生去思考和探究。这样的问题提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还有小组合作法,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们互动交流。对学生互动的方法没有引导,只是简单地把问题留给学生们,看着讨论的过程挺热闹,但是讨论的结果却没有多大意义。所以,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流于表面的“以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不仅达不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甚至让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学生原本应该学到的基本知识也掌握得不扎实,学生应该着重锻炼的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教学过程要想不流于形式,教师就应该真正地立足于自己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学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性,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诉求,让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良性的、有意义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当中。

(四)教学评价流于表面

首先,提到教学评价,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以分数为主的教学评价当中,这与现代教育观念完全地背道而驰,是一种流于表面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方式。教师要看到现代教育提倡的是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要打造全方位人才,甚至学生的德行在人才体系培养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位置。所以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应该只简单地停留在学生这一次考了多少分,下一次考了多少分,不能一味地把分数的多少作为他们进步或者落后的评判标准。其次,形式化的教学评价,教师不是通过自己的主动观察去评价学生,而是简单化地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去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怎样,学习方法怎样,学生效果怎样,教师不能只停留在学生自行回答的层面,而是要通过观察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得到一个科学的评价。最后,教师的教学评价主体太过单一,学生在学校的监护人是学校和教师,在家中的监护人是家长。在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承担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对学生的评价当中,应该把家长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同学的意见一并地纳入考评体系当中来。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情感交流、生活技能、道德素质一并地进行全方位地评价,可以让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慢慢成长为有知识、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反过来会推动教师转变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会主动地求新求变,主动地学习新课程改革标准,挖掘其中的教育理念,提出一系列教育举措,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来。这样也会促进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学生来说,一个学识扎实、道德崇高的教师形象,能够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率。教师为了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会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学习和培训,主动地到优秀的学校聆听优秀教师的授课。对教师来说,抱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想法,才能成长为能够跟得上教育发展潮流,能够用最新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去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更多的知识,也才能成为国家优秀教师队伍中的一分子,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国家的师资队伍蓬勃发展。

(二)打破陈旧课堂模式,注入课堂学习活力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堂学习注入新的学习活力。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天性好动活泼,一节课几十分钟的时间,如果一味地倾听教师的授课,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疲惫感和懈怠感,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分散注意力。所以,打造一种有师生互动的,有生生交流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让他们跟随教师的引导主动地思考问题,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体系。高效课堂的实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制定一系列适宜的教学措施,比如问题情景法,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分享交流意见,也可以通过设置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故事情景法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情景法,借助多媒体设备,运用图形或者视频学习方式,刺激学生的观感,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所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充分地释放了课堂学习的活力,从传统的师本位到如今的生本位,让教师围绕学生的诉求展开教学。这样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才是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才能让课堂注入新鲜的学习活力,让学生成长为懂得思考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发扬师德模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文化,还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上,师和生之间是一种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即教师处于管理者的位置,而学生处于被管理者的位置。这样的一种师生关系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处于一种较为冷淡和疏离的状态。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师威,为了让学生便于管理,会刻意地与学生保持距离。而学生在教师这样一种“高高在上”的师威之下,也不敢过多地与教师交流,甚至会害怕教师。现代教育倡导“以生为本”,这种刻意疏远的师生关系不利于“以生为本”的真正实现。所以教师和学生必须同心合力地解决这种疏远的关系,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良性师生互动关系,让学生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让教师懂得学生的真正诉求。打造高效课堂,就是一种拉近师生之间关系的有力手段。在高效课堂模式之下,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位置,考虑他们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相应的引导。教师用一种缓和的、包容的、温暖的方式与学生相处,学生在教师这种善意的、亲切的、友好的教育模式之下,会主动地亲近教师、尊重教师,会愿意对教师说出他们的心里话,让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最重要的是,师生友好关系的建立,会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光辉形象会成为学生学习生活道路上最重要的模范,指引他们一路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思考能力

高效课堂的建立,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考虑语文教学的目标,提升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高效课堂旨在完成有效率的课堂教学过程,旨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化被动地倾听知识为主动地沿着教师的引导而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感悟课文中所讲述的道理以及传递的情感态度。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设一种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是站在语文学科的特征之上,去主动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到语文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现代语文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重知识层面过渡到重思考和探索层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现在的语文教材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与以前的教材改版很大,把阅读和写作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模块。所以,教师要充分站在教育政策的高度,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课下布置作业中,也要善于布置一些发散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完成对知识的验证,从而学以致用,真正地实现知识服务于生活的目的,也为国家培养思考型人才、创造型人才打了坚实的基础。

三、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

(一)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丰富教学素材

互联网时代就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在各行各业,它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在教育行业中也不例外,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建立一种微课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素材。微课的实现有赖于学校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课堂上也有相应的多媒体设备才能实现利用互联网去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从传统的黑板粉笔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大大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素材,让教师利用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由死板沉闷的文字呈现为可视化的动态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让课堂的学习气氛呈现良好的态势。还有就是对一些比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建立微课,以视频讲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反复地听,直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教学手段,有助于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最后就是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利用互联网技术寻找一些关联素材,在课堂上或者课堂下让学生进行学习,丰富教学素材,打开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形成知识链,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大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例如,教师在讲述课文中“姓氏歌”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丰富教学的素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不仅学会识字,还了解到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的来源。“姓氏歌”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很多姓氏,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就是通过对姓氏的罗列,让学生学会生字词,会读会写。但是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习内容更有趣,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先是在课前制作好电子课件,课件中可以利用一些办公软件,在每个姓氏的学习中,都设置一个链接,穿插这个姓氏的由来以及其中的一些姓氏文化。在课堂中教师不再依照课本冰冷冷地讲述姓氏歌,而是通过电子课件一一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搜寻一些关于“姓氏”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延展课外内容,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也是对学生情感培育的一种好的方法,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师备好课学生做预习,发挥能动作用

一节课成功与否,与两个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个是教师的授课情况,一个是学生的掌握情况。要想实现这两个目标,达到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备好课,另一个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预习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主动性的教与学的行为,能够极大地发挥师与生的能动作用。教师备好课,提前谋划布局所讲授内容,这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想做好备课工作,就必须从三个角度考虑问题:一是立足于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与传递的价值观,建立一个宏观的教学体系;二是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分析班级中学生在这节课学习的重难点知识以及他们的学习诉求,建立相应的授课方法;三是教师设置的教学过程要多样化,不能对每节课都是一样的平铺直叙的方式,要针对教材创设不一样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代教育倡导“以生为本”,就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不仅是指在课堂上的能动性,还有课下的能动性。预习工作做得好,就是学生能动性的最大体现。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就自己先行把知识点预习一遍,掌握基本的生字词,熟读几遍课文,这既是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索过程,又为课堂上实现有效率的听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课前备课和学生的提前预习。

例如,教师在讲述“小青蛙”的时候,为了使课堂效果更加有效率,就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也给学生布置下认真预习的学习任务。“小青蛙”的学习目标是识字,通过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认识很多陌生的字词。这首儿歌的学习难点是认识其中的“清、晴、眼、睛、情、请”等,这几个字长得很像,而且读音也相似。对学生来说,怎样辨别记住它们是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一定要认真地备好课,在备课过程中重点抓住这些词汇,可以通过电子课件,对这些词汇做好分类、组词,或者通过图片呈现的方式,让学生知道这些字词之间的差别是什么,怎样去组词,适合在什么场合使用。教师在设计好基本的字词学习过程之后,也要认识到这首儿歌所传递的价值观,是要学生懂得保护益虫、爱护动物。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动画片,在这个动画片中显示小青蛙是怎样吃害虫来保护禾苗的,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视觉冲击,对小青蛙有一个了解。教师也要布置好预习工作,让学生提前熟读这首儿歌,让他们找出其中的生字词,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理解和书写生字词,并探索每个字词背后的意义。这是学生主动开展学习的一个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就会很容易带动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之间会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互动,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三)立足教材成立合作小组,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仅聚焦于学生的知识学习体系上,还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情感认知方面也要有一定的体验。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还处于一种比较简单化的阶段。对他们来说,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还有待加强,他们更倾向于在一种集体化的氛围中去探讨知识,在这种集体环境中更能激发他们思维的潜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对学生情感认知、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就可以基于小学语文教材,选取适合的课文内容,通过成立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就课文学习中的某个问题或者是某项学习内容展开讨论。这样的一种头脑风暴式的学习,可以弥补学生在个体学习中思考性的不足。尤其是在合作小组成立过程中,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中要纳入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这样有助于通过优势互补,先进带后进的方式,有助于实现教学的全面化,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提升。教师在实行合作小组的学习模式时,还要注意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布置,要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合作性的任务,使各个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实现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关系,形成一种热烈的讨论氛围,提升课堂的学习活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讲述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成立合作小组来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探讨。口语交际就是要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听故事,讲故事》中呈现的是一个“老鼠嫁女”的故事。课文中给出了八张图片,学习目的是让教师看着图片给学生讲故事,学生在听了这则故事以后,可以根据图片自行地把故事讲述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先成立合作小组,通过小组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每一张图片的故事。小组讨论之后,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意见,推荐一个人来给各个小组分享他们之间的故事。在这个有趣的互动讨论过程之中,既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给予了他们表达自由观点的空间,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听各个小组讲完故事以后,要给予学生及时地肯定与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四)创设小先生制教学课堂,践行以生为本

在重视个性多样化的时代,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即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能动性。小先生制教学课堂即是顺应“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方法。顾名思义“先生”指的是能给学生传递知识的人。而“小先生”就是让学生成为先生,让他们成为课堂中教课的主人。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好的锻炼自我的机会。在教师的三尺讲台上,他们承担着教师的身份,先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提前做好备课工作,然后在课堂上给大家讲述所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整体统筹布局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教与学的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会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让他们觉得新鲜好奇,他们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中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甚至于他们会期待自己可以成为下一个讲台上的小先生,给同学讲课。这种鼓励式、探索式、主动式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实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例如,教师在讲述古诗《春晓》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小先生制的教学方法,让某一个学生成为课堂的小先生,为大家讲述这首古诗。教师可以提前指定一名学生充当这节课的小老师,并且指导他在课下应该怎样备课,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哪些字词,注意对句子的理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这首古诗完整地讲解给大家。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以让学生提前把自己讲解过程,通过家长的帮助录制一个小视频发给教师,教师给予及时地鼓励和指导。在课堂上,由这位学生给大家讲述这首古诗,在讲述完成以后,教师再进行及时的补充,给予学生之间一些互动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对学生的讲解过程进行点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来。

四、 结语

总而言之,一方面,教师要认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性,认识到它是顺应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一个必经之路。教师应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知识体系,从而运用更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充实教学课堂,使学生寓教于乐,学得扎实,学得透彻,学得开心。另一方面,教师要真正地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观,认真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的学习期望,给予他们鼓励和尊重,让他们把教师当作可以依赖的朋友,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助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教师今日孜孜不倦地努力,定会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语文过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