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对话与跨界融合
——“台湾文学研究的两岸拓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02-23刘畅吴舒洁

华文文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海峡两岸文学研究

刘畅 吴舒洁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海峡两岸文学交流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无论是人员的往来互访,还是研究视野与方法的相互借鉴,台湾文学研究的推进离不开海峡两岸学界的对话、碰撞与融合。近年来,在大陆高校与科研机构任职的台籍学者日渐成为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生力军,为台湾文学研究在海峡两岸的拓展带来了新气象。2021 年12 月3-5 日,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台湾文学研究的两岸拓展”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参会人员以在大陆工作的台籍专家学者为主体,以台湾文学研究为主要议题,大陆学界首次举办此类研讨会。会议基于当前台湾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和话语叙事,设置了“两岸文学文化交流50 年”、“文协”百年与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视野中的台湾文学”、“台湾文学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视野”、“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岸的赓续与创造性转化”等议题,展现了组织台湾文学研究新队伍、探寻研究新路径的自觉。

研讨会开幕式上,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首先发出倡议,希望海峡两岸的研究者能够合力编写一部新的《台湾文学史》。1990 年代,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林承璜主编的《台湾文学史》受到海峡两岸学界的好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黄重添、朱双一、徐学、何笑梅、许建生等学者均参与编写。汪毅夫指出,厦门大学拥有编撰台湾文学史的学术经验与传统,又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重镇,有实力、有使命联结起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编写一部适应于新时代的《台湾文学史》。汪毅夫认为,新的台湾文学史应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重要作家的创作理念、文学观念、政治立场的转变等问题;二是台湾现代作家作品版本(包括译本与原著以及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三是有大陆经验的台湾现代作家在大陆的文学活动及其发表的作品。

清华大学吴国祯是70 年代海外保钓运动的亲历者,他对于会议议题之一的“两岸文学文化交流50 年”表示赞同,认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在1987 年之前已经出现,其发起者正是保钓运动中的台湾留学生们。他提出应该加强对保钓运动的研究,将保钓运动纳入到台湾历史、海峡两岸关系史、中国近代史的思考脉络中来。文学在保钓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思想能动性,今天的台湾文学研究也应担负起时代使命,立足于台湾社会、海峡两岸关系、国家前途,为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思想认同作出贡献。

一、“文协”百年的纪念与反思

1921 年10 月17 日,台湾文化协会在台北成立,以文化运动为手段,推动殖民地台湾社会的思想觉醒与反日斗争。2021 年适逢台湾文化协会成立百年,针对当前台湾部分知识分子重构“文协”历史表述,企图割裂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话语操弄,此次会议特别设立“回望‘文协’百年”专场,以期对“文协”的历史脉络及思想定位展开探讨,还原历史真相。福建师范大学的徐秀慧详细梳理了叶荣钟史传书写中关于台湾文化协会的内容,借此论证殖民情境下台湾知识分子如何以内在于近代中国革命的视野,转化乙未割台后的遗民思想,并借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人民大众为主体的启蒙思潮,为殖民地台湾寻求回归祖国与复兴中华民族之道。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叶蔚南对日据时期蒋渭水、蔡惠如、李友邦、李伟光、谢南光等台湾先贤的英勇抗日事迹进行了介绍,强调台湾的文化启蒙运动与民族革命、抗日政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台湾文化协会在台湾非武装抗日运动中的主力地位。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洪思音通过对《台湾民报》的挖掘发现,20 世纪20 年代,台湾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大陆政局的激烈变动。随着废约运动的推进与国民革命的迅猛发展,台湾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态度从疑虑观望转向热烈期待,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反军阀、反帝国主义的思想潮流,他们将台湾抗日民族运动与祖国大陆的革命运动相联结,寻求海峡两岸的共同解放。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陈忠纯进一步将民族革命问题延伸至30 年代,通过解读《新东方》《新亚细亚》两份刊物上关于“台湾民族”问题和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等组织活动的讨论,陈忠纯认为,在“民族自决”理论的影响下,海峡两岸知识分子试图将台湾的民族解放问题纳入中国民族革命的范畴内,以此推动台湾民众的反帝反殖斗争。厦门大学历史系的邱士杰通过解读台共、台湾文化协会以及“大众党”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大众党”为中心论述“文协”的政党化问题,并在连温卿的实践历程中发现“文协”左转的表象下蕴含的“台湾文化”向“大众文化”进而向“无产大众”变化的脉络。福建省社科院的陈美霞发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赖和以新文学实践介入社会运动的史实,认为作为新旧过渡期士人,赖和精神并非“台湾意识”可以全部涵括,细察赖和在“文协”中的积极活动,可以发现其主体精神乃是融合了遗民气节、现代启蒙与殖民抵抗的新型士人精神,批驳了当前台湾的“本土论”论述对赖和精神的扭曲。厦大台湾研究院的邵海伦关注日据时期文学在1970 年代被重新阐释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夏潮》杂志对“文协”成员——赖和、蒋渭水、杨逵的“出土”,认为七十年代寻回日据记忆的工作,既是台湾知识分子破除“反共意识形态”的先行部分,也是接续左翼反帝反殖民传统的重要前提。

与会学者通过对“文协”成员文学创作与社会参与的考察,对“文协”组织路线与发展方向的分析,对“文协”历史影响力的阐发,一致认为必须回归到日据时期的历史语境中,将“文协”的历史放置在20 世纪初中国革命的历史脉络中予以考察,才能呈现海峡两岸文化运动的有机联系。

二、台湾文学研究的学科建制与跨学科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这一学科也逐渐进入了体系化、系统化的建制过程。它涉及到殖民主义的不同形态、战后去殖民化、内战冷战双重构造下的海峡两岸关系,海外华人的离散与反离散问题,以及如何处理不同区域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对旧有的文学史论述提出新的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张重岗研究员以宏阔的视野,高屋建瓴地梳理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学科的兴起,回应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体制化建设问题,并且分别论述了台湾文学、香港与澳门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不同关注点。就台湾文学而言,张重岗充分肯定了前行学者的成绩,认为“大陆近四十年来的台湾文学研究,在思潮文类、社团流派、报章传媒和作家作品研究的基础上,疏通文学史的脉络,拓展多元化的向度,在诠释视野和方法取径等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

随着台湾文学日趋多元化,女性文学、科幻文学、自然书写等新类型层出不穷,文学与社会的互动性关联愈加丰富,台湾文学研究也展现出问题视野与理论方法的多样化和跨学科性。地方书写是近年来台湾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多篇会议论文运用空间研究、记忆研究、接受美学等文化社会学方法,对台湾文学中的地方书写进行了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的徐纪阳以“花莲”书写为切入点,认为花莲作家具有在地视角,发掘了花莲文化多样、兼容的文化特质,并通过强化地景书写、还原地方移民史为花莲形象重新编码,并植入全新的地方意涵,促进了花莲地方观的重构再造。福建师范大学的简逸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释了地景文学与读者反应的关系,通过对蒋勋的散文、朱点人的《秋信》等文本的地景描写分析,认为地景书写可触动读者的回忆与想象,藉此获得阅读的乐趣与心灵的慰藉,构建起“读者想象的平行宇宙”。厦大台湾研究院的刘奎将视点集中于五、六十年代金门、澎湖等地的战地诗歌,认为战地诗人发掘了前线独特的精神气质、道德姿态、社会批判性和反战意识,并以此为资源批判后方的台湾社会。前线诗人的非战心态激发出日常生活细节的再发现,从而对当局的战争形成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双重批判。文化社会学的跨学科方法在集美大学黄明慧的研究中有着更精微的体现。她以台北明星咖啡馆这一著名空间作为分析场域,借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勾连爬梳了流亡俄侨与本土作家之间的联系,外来与本土的文化在此形成一种平衡,从而为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契机。

文学研究的拓展仍然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文本细读之上。四川大学的欧阳月姣通过对当代台湾著名作家骆以军的小说《明朝》的文本细读,以及与《三体》《匡超人》等文本的对读,认为骆以军用“降维”和“微缩”等概念来重新演绎了离散经验,串联起古典的明朝、当下的台湾、与未来的“明朝星球”三个互为隐喻的意义世界,以此指涉当代台北人的存在状态,即“永劫回归”的体验。集美大学的吕明纯通过对瞿筱葳的《留味行》、胡颀的《餐桌上的家乡》、陈怡如与沈岱桦合著的《渍物语》等文本的对读,发现当代台湾女性文化书写不再坚守对于文学性的执念,而是更多地承载社会科学知识,朝着公共性议题过渡。女性创作者的自我认知和实践管道日趋多元,她们的创作议题涵盖壮游旅行、环保抗争、新移民认同塑造等,性别视角的介入,为社会参与和政治空间的建构提供了另类的维度。

三、左翼视野与台湾文学的思想论述

左翼文学与左翼思想在台湾文学史上形成了宝贵的批判性传统,面对左翼声音在岛内被压抑与忽略的现实,多篇会议论文或从理论中建构,或从史实中探微,力图进一步拓深台湾的左翼文学传统,为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政治文化状况提供思想资源。厦大台湾研究院的朱双一阐释了左翼革命者林书扬对民族主义、民族共同体及其凝聚力等问题的论述,并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及译者吴叡人的相关论述进行对读,发现林书扬将“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种将左翼声音与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可能途径,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又还原了中国曾经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语境,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性。影响台湾历史进程的诸多人物在部分岛内学者的研究中被塑造成“台湾民族”建构论的起点与先锋,对历史的扭曲论述亟待纠正,历史的缝隙与遗漏也迫切地需要填补,正如汪毅夫所言,台湾文学史的叙事,既需要“正本清源的立论”,也需要“拨乱反正的驳论”。闽南师范大学的张立本通过访谈发现1960 年代陈映真与“在台地下党”产生关系的微证据,认为通过隐蔽、绵密的人际关系,陈映真与幸存者接触,并有思想交流的可能,这条“在台地下党”与左翼文艺连接的细微线索提示了60 年代台岛思想状况的另一种隐蔽想象。福建师范大学的高维宏考察乙未割台后林季商脱离日本籍的行为及其相关经济活动,重新肯定了林季商抗日的民族大义行为,有力批驳了部分学者所言“林季商是为了经济因素脱籍”的说法。重庆工商大学的周之涵从1970 年代台湾校园里的民主抗争与政治革新运动中发现,保钓运动之后台湾社会左翼思潮萌动,虽然此类论述尚未形成系统性、理论性的批判力量,但已经开始质疑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呈现出新兴的台湾文化精英的某些特别的诉求。虽囿于特殊政治环境,这些需求最终都以落空告终,但客观上影响了1970 年代以后的台湾政治的革新与社会思潮的转变。

四、中国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视野中的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文学研究需要放置在中国文学的整体脉络中加以考察。当前的台湾文学研究关注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台湾的接续与传承,与会学者从作家作品传播论、闽台文化渊源关系、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等角度强调台湾文学的中华民族叙事。厦大台湾研究院的张羽与苗昱菲梳理了“冰心在台湾”传播的三条路径,分别是《台湾民报》对冰心文学的介绍、日本汉学家仓石武四郎译介《寄小读者》、光复后冰心小诗进入台湾,认为冰心代表了一条与鲁迅的启蒙、救亡主题不同的思想脉络,启发了台湾人重新省视“东方文明”,使得台湾人在被殖民侵略的心灵废墟中重新看到了爱与美的希望,冰心小诗对台湾诗歌的主题与形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张期达论述了杨牧散文的“虚构叙事”与“断简新编”,认为杨牧接续了五四文学的传统,也留下了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的文学范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吴秉勋、杨于萱以小见大,从闽南语流行歌曲《罗汉脚》中回溯早期闽粤移民者冒险渡台的苦难史,在人员的迁移中发现了文化的跨域流动与闽台的文化亲缘。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钟永兴关注到了海峡两岸中文系开设儒学课程的情况,论述中华儒学与人文院系的融合情况,探讨儒学课程在海峡两岸中文学系中的现行面貌,提出中文学科具有传承中华文化、文学、思想之重任,同时回应当前“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要求。

五、正视历史,回应现实

为了增进海峡两岸学者的交流与对话,此次会议特别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该环节由会议的召集人——厦大台湾研究院的吴舒洁主持。吴舒洁首先介绍了会议的缘起和目的,特别指出会议海报的背景图来自台湾画家庄索的画作。庄索往返海峡两岸,为祖国赤诚奉献的经历,恰切地呼应了本次会议的主旨。

在圆桌讨论中,汪毅夫和吴国祯作为台籍前辈学者,再次发出呼吁,只有正视历史与现实才有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海峡两岸的台湾文学研究者应携手共同为祖国的完全统一作出贡献。厦大台湾研究院的邓孔昭认为,当前台湾岛内的舆论宣传对台湾民众的认知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目前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历史研究,都应直面当下台湾社会的真实矛盾,正视海峡两岸民众的认同问题。朱双一也指出,台湾与大陆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台湾人民先后经历了异民族殖民统治和处于“冷战”“内战”交叠构造下而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因此其认同问题格外复杂。在海峡两岸人民互信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意识是解决海峡两岸问题的钥匙,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文学、历史等需要积极发挥建立身份认同的作用。

张重岗研究员结合“两岸文学文化交流50年”的议题,认为保钓运动为我们进入台湾研究提供了历史的窗口。他指出,保钓运动具有多重意义,它不仅是一场维护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爱国运动,也是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起点与开端;保钓运动向中国统一运动的转向以及与之相关的多重政治诉求与路线,与今天岛内的某些政治主张仍具有相似性,因此建立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知也是回应现实问题的途径。同时,“保钓运动”的兴起与衰落影响着海内外华人对自我生存、社会状况和世界局势的理解,由此产生的保钓文学也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保钓运动价值的诸多意涵。

台籍学者徐秀慧分享了自己赴大陆工作的心路历程,指出当前台湾的历史教育深刻扭曲了台湾青少年的身份认同意识,这也是促使她决心举家迁往大陆的重要原因。徐秀慧认为,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视角全面、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学术水平很高,她强调台湾文学研究应注重历史的脉络,在脉络中重新认识和发掘台湾文学的价值,呈现海峡两岸思想文化的有机联动。厦大嘉庚学院的吴秉勋、钟永兴也结合自身在海峡两岸的生活与工作经历,认同徐秀慧的观点并补充道,当前台湾的历史教育使青少年丧失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这已经成为阻碍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会学者从整个中国的视野出发,结合切身的真实体验,从文学议题拓展至思想文化、认同政治、社会融合等当前海峡两岸关系中的焦点问题,打开了本次会议的讨论维度,充分体现了文学研究的现实关怀。

台湾文学研究的推进离不开海峡两岸学界的对话、碰撞与融合。此次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为在大陆工作的台籍学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为凝聚台湾文学研究的新生力量、促进海峡两岸学者的沟通对话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与会学者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左翼批判视野的深化、海峡两岸文学的交流等议题上秉要执本,研究对象既包括文学文本,也涵盖文化交往、空间地理、语文教育等跨文化现象。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展了台湾文学研究的视野,展现了台湾文学研究路径的突破。台湾问题的复杂性要求文学研究需正视历史、回应现实。回顾50 年来海峡两岸文学文化交流,可以发现,台湾文学研究既需要在历史源流中钩沉,也必须积极与时代共振,在中国、东亚、世界的相互参照中展开思考。本次会议是海峡两岸学者探索共同研究课题、建构跨学科研究视阈的初步尝试,在海峡两岸学者的携手并进中,台湾文学研究也将积极发挥文学认识现实、改造社会的功能,挖掘和继承海峡两岸文学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优秀传统,推动台湾研究的正确历史观与共同体意识的建立。

猜你喜欢

海峡两岸文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们需要文学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