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人才:夯实科研基础,优化制度设计
2022-02-23蒲慕明
全球科创中心版图中,纽约、旧金山、伦敦、波士顿等几个城市位列“第一方阵”,上海目前处在“第二方阵”。“十四五”时期以及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海要进入“第一方阵”,首先要努力成为国际人才集聚地。
蒲慕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
以优质科研平台吸引集聚青年科技人才
上海打造国际科技人才的集聚地绝不仅限于吸引诺贝尔奖等级的顶尖人才,更要着力聚集三四十岁处于爬升期的青年人才,包括博士后和年轻的项目负责人(PI)等。要引入这些人才,上海自身的科研水平和科学环境等要达到与之匹配的高度,以扎实的科研基础和良好的科研环境为其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这样才能“引凤来栖”,逐步成为国际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集聚地。
提供与国际人才需求相匹配的制度和环境配套
要往全球科创中心“第一方阵”发展,上海必须思考如何让国际人才更好地融入国内环境。来沪发展的全职科学家不同于短期访学、出差的学者,除了待遇之外,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这座城市的退休、医疗和教育等制度以及生活环境等。为此,政府需要思考如何优化相关制度设计以满足国际人才的各方面需求。例如,在退休制度方面,我们或许可以借鉴香港模式,将人才在上海工作年限中所得工资的15%作为退休金,该模式在香港受到了国际人才的接受和认可。再如,城市文化是否包容、多元,城市生活是否便捷、顺畅等都是国际人才关心的重点。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开放品格,便捷优质的生活配套,兼收并蓄、包容开放的文化氛围以及对外交流的能力,本身就是吸引国际人才的重要因素。一位40多岁的犹太籍科学家放弃欧盟的优渥待遇来上海发展就是因为他和他的家人对上海的文化,尤其是对过去犹太人在上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
改变教育理念,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
教育是创新的源头,而教育本身也在创新和改革。教育的创新不仅在于变革教育经费和专业设计,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例如,从说教式教育变成启发式教育,从灌输知识到开放式创新教育,等等。除了大学教育之外,中小学教育也至关重要,上海的中小学教育在国际上也颇有名气。在此基础上,上海还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尤其要注重对卓越人才的培养和打造,筑牢科创中心建设的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