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处理工艺对SAE4140钢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2-02-23扬,张

模具制造 2022年1期
关键词:马氏体淬火热处理

吴 扬,张 军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江苏江阴214400)

1 引言

SAE4140钢属于ASTM标准牌号,相当于国标42CrMo,具有高强度、高淬透性、高韧性特点[1]。SAE4140钢板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模具、车辆工程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很大[2]。

SAE4140钢板通常是淬火+回火(QT)后交货,但在SAE4140钢板的调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淬火后钢板瓢曲或开裂等问题,造成客户无法使用。尤其是薄规格(厚度≤15mm)钢板,由于淬火冷却时钢板内应力大,淬火后瓢曲或开裂的倾向更大[3]。图1所示某钢厂厚度13mm的SAE4140钢板淬火后边部出现纵向开裂。针对此种情况,结合SAE4140钢板成分和淬透性特性,本文拟通过研究正火+回火工艺(NT)和QT态钢板的组织和性能,对比分析两种交货态下SAE4140钢板性能的变化。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正火+回火(NT)热处理工艺,代替13mm厚度以下SAE4140钢板调质(QT)工艺,满足钢板性能的前提下避免淬火开裂,而且降低热处理生产成本。

图1 SAE4140钢板开裂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材料是采用150mm厚连铸坯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经双机架轧制成13mm厚的SAE4140钢板,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结合SAE4140钢板CCT曲线转变特性和生产工艺装备情况[4~5],制定5种热处理工艺对比试验,具体热处理工艺参数见表2所示。

表1 化学成分 %

表2 试验钢板热处理工艺参数

钢板热处理试验过程共取7块试样,其中正火和淬火试样各1块,其余5块试样为回火试样。正火和淬火试样检测硬度和金相组织,回火试样检测拉伸性能、硬度和金相组织。所有检验均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根据GB/T 228.1-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利用万能试验机检测钢板拉伸性能;根据GB/T231.1-2010《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利用BH3000布氏硬度计检测材料的硬度;金相试样经制样抛光及4%的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测分析金相组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正火和淬火态钢板的组织和硬度。

图2所示分别是SAE4140钢板在加热到850℃,保温30min后分别空冷和水冷得到的试样金相组织。正火试样主要是贝氏体+少量马氏体,淬火试样主要是板条马氏体组织。正火试样布氏硬度检测3点的平均值是355HBW,淬火试样布氏硬度3点平均值是518HBW,两种热处理态试样硬度都高于最终要求硬度269~321HBW。正火试样组织较均匀,未发现明显带状组织,布氏硬度小于淬火试样163HBW,内应力相对较小,开裂风险低。

图2 SAE4140钢板正火和淬火态组织

3.2 不同回火工艺的组织和性能

根据正火和淬火态钢板组织和硬度检测结果,正火试样分别加热至500℃、520℃、540℃以及560℃,保温90min进行回火,淬火试样加热至600℃,保温90min回火。热处理后检测5块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硬度和拉伸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1)组织。图3中1#~4#试样是正火钢板在500℃~560℃温度下回火后的微观组织,4块试样组织都是回火索氏体,基体组织上弥散分布着颗粒状碳化物,未发现板条或针状形貌组织。但1#试样可以看到明显带状,随着回火温度升高,2#、3#和4#试样带状组织逐渐淡化,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5#试样是QT态微观组织,由图3中可以发现原马氏体板条束已经模糊,在原马氏体板条束的截面处出现短棒状碳化物,基体中弥散分布着较多碳化物颗粒,呈现典型回火索氏体形貌。

图3 不同回火温度下钢板组织

(2)拉伸性能。对不同回火工艺处理的5块钢板进行拉伸性能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拉伸性能

由表3可知,5种热处理工艺下的钢板拉伸性能都满足使用需求(屈服强度大于等于750MPa)。1#~4#试样拉伸结果说明NT态钢板强度随着回火温度提高逐渐降低,断后延伸率略有提高。5#试样回火温度高于NT态试样,但其拉伸性能与2#试样相当,高于3#和4#试样,这是由于淬火态钢板以马氏体为主,硬度和拉伸强度远高于正火态钢板,需要更高的回火温度去除钢板内应力,平衡钢板性能。NT态钢板在520℃~560℃温度区间回火时其强度缓慢下降,趋于平稳,拉伸性能也与原QT态接近,工艺窗口较大,适合批量化生产。

(3)硬度。不同热处理工艺钢板硬度如图4所示,钢板布氏硬度都是检测3点后的平均值。由图4可得出,5种热处理工艺下的钢板硬度均都满足使用需求(269~321HBW)。NT态钢板硬度比正火态降低37~60HBW,QT态钢板硬比淬火态降低213HBW,下降明显。NT态钢板硬度随着回火温度提高逐渐降低,但在540℃~560℃温度区间趋于稳定,与QT态钢板硬度相近。

图4 不同回火温度下SAE4140钢板硬度

3.3 生产应用

根据本次SAE4140钢板NT与QT热处理对比试验结果,制定了厚度15mm以下SAE4140钢板正火+回火批量生产工艺:850℃正火,540℃~560℃回火。钢板累计生产100多批次,性能合格率100%,而且板型良好,未出现开裂情况。

4 结论

(1)本次正火和淬火SAE4140薄钢板对比发现,正火态钢板组织以贝氏体为主,组织分布均匀,正火态钢板硬度较淬火态钢板低163HBW,内应力相对较小,开裂风险低。

(2)13mm厚正火+回火与淬火+回火SAE4140钢板都是回火索氏体组织。NT态钢板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带状组织逐渐淡化,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QT态钢板微观组织中马氏体板条束已经模糊,在原马氏体板条束的截面处出现短棒状碳化物,基体中弥散分布着较多碳化物颗粒,呈现典型回火索氏体形貌。

(3)正火+回火SAE4140钢板随着回火温度提高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断后延伸率略有提高。在540~560℃温度区间回火的NT态钢板力学性能与原QT态工钢板性能相近。

(4)结合试验结果制定的正火+回火工艺,批量生产100多批次钢板,性能合格率100%,而且未出现开裂现象,说明15mm以下SAE4140钢板可以采用NT工艺代替QT工艺。

猜你喜欢

马氏体淬火热处理
关于召开“第20届北京国际热处理展览会”的通知
“热处理温度测量培训班”改期通知
高强韧工程机械用钢Q690D的淬火工艺优化
冷却速度对超高强马氏体钢的马氏体相变起始温度和硬度的影响
水溶性淬火介质KR9180在弹条扣件淬火中的工艺试验
淬火介质浓度对45钢淬硬层深度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202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活动计划
探析热处理设备现状及节能环保技术运用展望
一起奥氏体不锈钢封头开裂的分析
不锈钢水壶口径腐蚀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