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
——以VBSE(虚拟商业环境)会计实践课程为例

2022-02-23习成龙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北海536000

商业会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创会计专业实训

习成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广西北海 536000)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的发布实施,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适应市场需求,开展双创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实践型会计人才。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双创教育与实践课程融合的可行性,并以VBSE会计实践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实践课程融入双创教育的方法。

一、高职会计专业双创教育课程现状

本文以高职会计实践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广西区高职院校会计专任教师对二者融合现状的评估及看法。通过调查,发现高职会计专业双创教育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双创教育重视度有待提高。在教育部门引导下,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已经铺开,多数会计专业已经开设了相关课程,但部分院校不够重视、定位不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部分院校把双创教育内容放入就业指导课程中,或者放入学校党团组织的课外活动中,未单独开课,导致双创教育的培养效果较差。二是双创教育课程的专任教师由辅导员担任,由于其掌握的创新创业的技能不够系统,讲授的内容与创新创业课程目标相差较远。三是会计专业教师对双创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双创教育课程与实践课程融合度欠缺,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调查显示,部分高职院校根据改革要求单独开设了双创领域的课程,由于课程设置尚在尝试阶段,未考虑与专业实践课程衔接,导致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与双创教育课程的学习仍然停留在两个不同维度。部分院校的双创教育课程主要讲解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和创新大赛的内容,忽视了创业实战训练,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普遍反映未掌握实战方法。有些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课程侧重概念、理论和方法的讲解,未与会计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的创业知识不能有效地运用到将来的会计专业岗位中。

(三)双创教育实验室建设滞后。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实验室建设滞后,多数是与专业实习基地共同挂牌,且分布在校外,导致校内教学使用困难,学生很少有机会去校外实践基地学习。另外,校内传统的专业实验室是按照会计实践课程的要求建设,未考虑与双创课程的融合使用,从而导致双创的实践教学任务难以高质量地完成,实训效果较差。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院校利用ERP沙盘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但由于两门课程规则差异较大,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双创教育与会计实践课程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共同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实践课程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训工作任务中,为学生以后进入工作岗位铺平道路,对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创新创业课程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实战技能,教会学生在商战中如何识别创业机会、防范创业风险、打造创业团队、整合创业资源、优化商业模式等,二者融合具有可行性。

(二)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更易成功。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技术,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教会学生掌握一门技术,学以致用。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内接触商业实战的机会有限,如果学生能够利用专业实践机会,在现有的专业领域内找到创业项目,并将其付诸实战,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因此,利用专业实践技能进行创新创业,能够为学生创业提供最大便利,使创业项目更加合乎商业模式,更具竞争力。

(三)教学考核及组织形式融合的可行性。会计专业实践课程大部分在校内实验室开课,教师注重考核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关注过程实现等指标,这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考核思路相吻合。此外,实践课程的课堂组织形式比较灵活,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组织类似,包括分组教学、目标驱动、团队合作等,因此通过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实现教学组织形式融合是可行的。

(四)教学内容融合的可行性。高职会计专业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胜任会计、税务及财务管理等工作岗位。在创业教育中,识别创业机会、打造创业团队、优化商业模式、企业税收筹划等内容,都可以找到与专业实践课程的融合机会。例如,识别创业机会可以与财务管理实践课程中的项目投资评价结合,计算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判断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创业团队的打造可以结合专业实践课程的分组教学来实现;商业模式的选择可以结合营销学或经济学课程实践项目来完成;创业企业的税收筹划方案可以结合税法课程来实现。上述内容的融合能让学生体会到专业技能在创业项目中的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三、VBSE会计实践课程融入双创教育的路径

会计实践课程融入双创教育的路径有多种,本文以用友新道开发的VBSE财务综合实验软件为例,阐述会计专业实践课程如何融合创新创业教育。VBSE财务版主要是通过对会计工作的分岗实训,培养学生的会计岗位工作技能,通过实训掌握财务单据的传递流程、理解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等。进一步来说,VBSE会计实践课程采用分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案例企业上岗,进行分岗实训,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商业环境中体验不同会计岗位的实训工作任务,进行团队沟通合作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对运营企业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商业实战能力。

(一)VBSE会计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流程及岗位融合。在融入双创教育的过程中,VBSE会计实践课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三个阶段的实训任务,包括团队成员的选拔组建、会计工作的开展、评价总结等,这些无疑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关注的领域。第一阶段为团队人员的选拔与组建,在人员选拔过程中考虑团队成员的个性、专长,通过现场的实习动员以及竞聘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各岗位担任角色如表1所示。此外,实训需要组建外围机构,包括供应商、客户以及税务、银行等,上述人员也应一并完成竞聘。团队组建完成之后,进行第二阶段的财务综合实训,由实践课教师推送实训任务,让学生分岗实训,实训内容包括期初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报表试算平衡、草拟合同、录入业务数据、核发薪酬、核算成本费用、申报纳税、登记总账明细账、编制报表等。考虑到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分配好工作任务,让学生设计团队海报,融入团队合作的商业环境之中。在实训中,案例企业和外围服务机构通力合作完成工作任务,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最后,教师负责对每个团队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总结,评价标准应从实训工作岗位任务出发,依据创业要求和会计工作的要点来制定。

表1 各岗位职责一览表

(二)VBSE会计实践课程与创业工作任务融合。VBSE财务综合实验软件选择制造业企业为对象分岗实训,在软件上搭建了类似于现实企业的工作任务。在案例企业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每个制造企业推送的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表2 VBSE财务版的实训任务表

在VBSE会计实践课程中,教师采用讲授、回顾业务操作流程、讨论改进措施等教学方法,软件中还配有完整的业务流程提示供学生自学,系统中有大量的仿真会计凭证、合同、业务单据以及公章等实训电子资料供学生直观认识业务单据。另外,也可将创新创业所需具备的遵纪守法等素养融入到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在实训平台操作过程中,从上岗实训开始到期末结账为止,必须按照标准工作流程完成任务,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执行能力。在实训中,每个团队会接收到全部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和企业的业务极其相似,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工作场景,提升学生对创业企业的认识。

(三)VBSE会计实践课程与团队合作能力的融合。VBSE财务版把企业搬进了校园,在课程中学生自主组建团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实训任务。这就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案例企业整体账务处理,在此过程中成员间的工作任务环环相扣,一个人的进度落后会导致整个实训任务进展缓慢。当遇到问题时,团队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法中,团队任务的整体进度和正确率是衡量学生成绩高低的标准。因此,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应加强沟通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

除上述融合路径之外,教师在实践课程中加入反映会计行业前沿发展的微视频,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促进其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创新创业前沿知识,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将来创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四)双创教育与专业实践课程融合的效果研究。笔者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要求对VBSE会计实践课程进行了融合改革,该课程目前已经进行了五轮教学,结果表明,VBSE会计实践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效果相当好。在VBSE会计实践课程中学生积极进行创业尝试,从组建创业团队开始,一个团队包括7名成员,其工作岗位包括财务经理、总账报表、出纳、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往来会计、费用核算等。目前,优秀的创业团队可以承接小微企业账务处理业务,能够为企业解决经营账务核算,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经济效益。这说明,在实践课程中融入双创教育是可行的,效果值得期待。

四、会计实践课程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思考

(一)利用双创教育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感。在双创教育课程中,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企业的业务活动,应按照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课程安排。首先,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对财务部门业务流程、内部运转及岗位职责的理解,揭开企业常规财务工作的面纱,克服学生的职业恐惧感。其次,高校应在双创教育中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培养不怕吃苦的精神,为将来进入企业做好心理准备,提升工作环境适应能力。

(二)专业实践课程与双创教育较难融合的领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专业实践课程已经充分融合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还存在一些较难融合的领域,教师可将这些内容进行分解,利用创新创业相关的微视频,布置第二课堂作业,以保证学生掌握完整的创新创业技能。教师也可根据创新创业课程的不同领域,选择不同的融合方法,考虑将难以融合的内容直接补充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去,比如,创业课程中涉及的“创客空间”“创客运动”等概念,可以考虑布置课外学习任务,以自学方式完成。

(三)专业实践课程与双创教育的师资融合。双创课程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每个教师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如在就业指导实践课程中,教师可以传授创业成功案例;专业实践课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业意识,介绍本专业前沿技术知识、行业新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商业机会等;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品格和创业意志等。在会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可以体现双创教育与各门课程的横向穿插,构成横向一体化的教育培养体系。

(四)双创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实践平台的融合。会计专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包括校内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基地,让学生去企业参观,聘请创业人员分享创业经历;教师可从已毕业学生成熟的创业项目着手,让他们分享创业成功的经验,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学生快速接触创业,激发创业热情。当然,高职院校也可向当地政府申请在校创业项目的优惠政策,鼓励在校生尽早创业,为创业项目的孵化争取更为充裕的时间。

五、总结

高职会计专业的双创教育应该以专业实践课程为基础,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寻求专业实践课程与团队组建、创业工作任务、会计岗位任务、团队合作能力等双创教育内容的融合,利用双创教育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感,实现双创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实践平台的融合,重视双创教育与专业实践课程师资的融合,制定校内跨部门师资合作培养策略。本文认为双创教育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新精神的培养,该阶段的教育可由会计专业课程教师担任;第二阶段是专业创新设计、创新项目的指导,这个阶段的教育要以会计专业知识作为支撑,由会计专业课程教师负责;第三阶段是虚拟创业的指导,实行校企通力合作,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辅导教育。双创教育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实践课程教育应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两种教育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创业要求的实践型人才。

猜你喜欢

双创会计专业实训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双新双创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