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联系“三个课堂”,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22-02-23马硕
马硕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三个课堂分别是指课上、课下和校外。在课上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课内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培养学生多样的思维能力;在课下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展钻研相关的课内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在校外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展开多种实践活动,对课内外知识进行全方面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三个课堂”的综合打造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个课堂;打造;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追求学习内容的丰富化、学习方法的多样化以及知识应用的广泛化。因此,教师要充分拓展教学理念,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扩充到课上、课下和校外三个环节。让学生以课堂为基础平台进行重要知识的学习,以课下为兴趣发展的平台进行多种知识的探索,以校外为实践平台进行多种语文技能的培养。通过从这些方面进行教学,学生能够激发出强烈的学习兴趣,具备全面的语文素养。
一、丰富课内教学方法,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运用。在感性思维方面,包括想象、联想、体验、表演等方法;在理性思维方面,包括总结归纳、类比分析、推理演绎等多种方法。在课上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方法进行充分的运用,活跃学生的思维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进行课下学习和校外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走月亮》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总结归纳的方法,提取出文本各个段落的关键语句,了解乡村中的优美风景和作者与阿妈的生活经历。其次,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情景体验的方法,根据各个段落进行充分的想象,对乡村中的美丽月色和池塘以及各种花草树木的特点进行生动的感受,让学生全面认识乡村中的各种风景。又比如,在体会文本的思想情感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文本中的优美段落进行有感情的诵读,运用柔和舒缓的语气表现出作者对乡村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分别扮演作者和阿妈进行情景表演,并让学生结合自己与母亲生活的经历体会作者对阿妈的感恩与赞美。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丰富课内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进行课下与校外学习的信心。
二、展开课下探究活动,强化知识理解深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文本中的内容越来越具有丰富化与深刻化的特点。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对于很多感兴趣的知识往往不能够使用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特长,对课上的相关知识展开更为丰富的探究,强化学生的理解深度。
例如,在学习《示儿》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由的课下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修养。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基本字词进行深入探究。比如,一些学生会对于“死去元知万事空”一句“元”字的含义难以具体理解。因此可以阅读《古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籍,从而了解到“元”在古代汉语中有“本来”“大”等多种意思。并能够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认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含义上的差别。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文化常识进行探究。比如,一些学生可以对作者陆游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进行探究,了解到陆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同时,还可以阅读陆游的其他诗歌,有效丰富古诗词修养。一些学生可以对“王师北定中原日”所蕴含的历史背景进行探究。了解北宋与南宋过渡时期的历史状况和这一时期的其他著名历史人物,有效丰富历史常识,增强对作品写作背景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充分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化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展开校外实践活动,综合促进学生成长
在新时代语文教学的目标越来越多样化。学生既需要进行丰富的知识学习,又需要培养多种语文技能,还需要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校外空间展开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对自身品质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从而获得全面成长。
例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多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比如,在阅读文本中的写景段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学生可以进入到郊区和乡村中,对田野中和森林中的各种景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作出优美的写景散文,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并培养热爱自然的品质。又比如,在阅读作者和祖父劳动的段落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参与过哪些劳动呢?这些劳动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对此,学生首先可以在社区中担任志愿者,进行植树造林和环境清扫等劳动活动,培养良好的劳动技能,增强奉献意识。其次,可以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对劳动过程中他人的优秀表现进行记录,创作出生动的记叙文,宣传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又比如,在周末时,学生可以参与社区中的文化活动,对课文中的优美段落进行有感情的诵读,并与他人进行群体诵读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朗诵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感受语文活动的乐趣。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培育出多种技能,塑造出多种品质,成为优秀的语文人才。
综上所述:“三个课堂”的紧密配合对于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全面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上教学展开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多样的思维能力;利用课下学习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效丰富文化修养;利用校外实践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运用和品质的塑造。通过“三个课堂”的综合开展,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习热情,具备综合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婷婷. 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教学[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8):110.
[2]龚倩慧.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7.
[3]梁妞.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