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溶栓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评价
2022-02-23田凤华
田凤华
摘 要:目的 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急性溶栓配合绿色通道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的改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以急性溶栓结合绿色通道救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以急性溶栓结合传统急救流程救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入院时以及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急诊滞留、接诊至溶栓、发病至溶栓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溶栓时间≤60 min的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评分(P<0.05),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溶栓结合绿色通道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可显著缩短各项流程耗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相较于急性溶栓结合传统急救流程治疗而言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溶栓;绿色通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170-03
脑卒中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脑组织受损引起血管突发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是引发脑卒中疾病的主要因素。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以及致残率[1]。目前,溶栓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以达到血栓溶解以及脑功能保护的效果[2]。相关研究指出,由于溶栓治疗时间段较为短暂,即使患者满足治疗要求转送至医院后仍存在大部分患者未能在有效治疗时间内进行溶栓治疗[3]。因此,臨床应采取针对性救治措施,缩短患者等待救治时长,以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的顺利开展[4]。基于此,本研究予以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患者行急性溶栓配合绿色通道治疗对其神经功能的改善价值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以急性溶栓结合绿色通道救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研究组,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9例、37例,年龄34~81岁,平均年龄(65.92±8.29)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以急性溶栓救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对照组,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3例、31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65.24±8.14)岁。两组间基本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本次研究经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且患者均阅读知情书,签字确认后表示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相关标准[5]者;②病情发作时长短于4.5 h者;③颅内出血经脑部CT排除且未合并其他脑梗死改变者。
排除标准:①3个月内头颅严重外伤或卒中者;②收缩压≥18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舒张压≥100 mm Hg的血压升高者;③颅内肿瘤、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者。
1.3 方法
对照组(行急性溶栓救治结合传统急救流程):即由检验科、急诊科以及神经内科组成对患者进行急救的主要环节,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后送往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患者经院外急救并在返回医院的同时与救治人员取得联系,入院后由家属或其陪护者处理挂号办理等相关事宜,并进行检验、会诊等工作。
研究组(行急性溶栓结合绿色通道救治):即对传统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在其基础上成立紧急治疗小组,由检验科以及神经内科共同组成,组内就患者检验报告获取过程进行优化并直接产生交流,即患者检验结果无需其家属或陪护者进行收取后再送至会诊处,神经内科人员可从医院信息系统处与检验科人员直接对接获取结果。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并定期开展交流以解决并优化诊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缩短治疗前各项流程时间。
1.4 观察指标
将组间临床指标、入院时以及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①临床指标:急诊滞留时间、接诊至溶栓时间、发病至溶栓时间、溶栓时间≤60 min的患者例数。②神经功能情况: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对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分数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呈负相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急诊滞留、接诊至溶栓、发病至溶栓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溶栓时间≤60 min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情况对比
入院时两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评分(P<0.05),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由于局部脑组织出现血供障碍致使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病变[6]。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较复杂。相关研究显示,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吸烟喝酒等都是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7]。该病起病突然、迅速,临床症状以头晕、目眩、半身不遂、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9]。临床多以溶栓方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救,由于溶栓治疗对患者发病时间有严格要求,在急救开展前找寻一种安全且可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治疗时间的方式有助于促进溶栓治疗的顺利开展以及患者的预后发展,因此,临床应提高重视度[10]。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急诊滞留、接诊至溶栓、发病至溶栓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溶栓时间≤60 min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急性溶栓治疗的过程中结合绿色通道,检验科以及神经内科就患者检验报告获取过程进行优化并直接产生交流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检查等相关事宜的时间,在尽早为患者开展溶栓治疗等方面具有较高有效性。患者组间入院时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評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评分(P<0.05),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急性溶栓结合绿色通道治疗最大程度改善了急性脑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提高了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预后发展。
综上所述,急性溶栓结合绿色通道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缩短各项流程耗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相较于行急性溶栓结合传统急救流程治疗而言,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兰,李淑芳,王海侨,等.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在佛山市缺血性脑卒中急诊创新绿色通道的应用效果[J].广东医学,2019,40(3):391-394.
[2]吕晓培,李婧,袁帅.绿色通道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20,48(7):860-861.
[3]黎春常,张晓毛,陈丽芳,等.绿色通道管理策略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9,18(10):45-50.
[4]徐养平,关文标.构建绿色通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效果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6):663-665.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6]沈蓝,王铁英,田果,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绿色通道结合急救医疗服务[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4):109-111.
[7]柯阳,吴钢,谢冬梅.质量控制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建设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59-61.
[8]刘红丽,邓庆中,林罗此,等.基层医院急诊科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绿色通道建设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10(3):240-242,246.
[9]赵朵.单元规范化溶栓绿色通道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4):3052-3054.
[10]陈奕菲,张春鹏,王慎安,等.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6):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