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的相关研究
2022-02-23李秀秀
李秀秀
摘 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用于小儿营养不良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2019年5月~2021年4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儿科收治的小儿营养不良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通过双色球随机抽取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探究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探究组进行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营养功能、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家长对营养不良的认知状况。结果 探究组患儿的营养功能指标白蛋白(ALB)和肠内营养乳剂(TP),免疫功能指标Th细胞(CD4+)、Th/Ts细胞比值(CD4+/CD8+),及家长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用于小儿营养不良患儿中,能够显著改善营养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提升家长对营养不良的认知,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保健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112-03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变,临床中小儿营养不良在实际临床中发病率逐步下降,7周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主要是因家长缺乏正确科学的喂养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良好帮助患儿进行营养摄入所致。营养不良多见于小儿群体,常见营养不良的诱因为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主要表现为体质量减轻、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营养不良对患儿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部分患儿会出现免疫力下降,严重时会影响患儿的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甚至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可见有效改善患儿营养不良重要性。针对以上情况临床中尝试通过健康教育方式的促使家长良好掌握科学喂养知识,以此确保小儿能够良好摄入营养,降低小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1]。此次研究随机选择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小儿营养不良患儿78例,予以分组,通过数据对比了解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在小儿营养不良中的应用价值,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78例小儿营养不良患儿进行此次研究,选用双色球随机抽取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探究组39例,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4.10±1.10)岁;营养不良等级:Ⅰ度16例,Ⅱ度19例,Ⅲ度4例。对照组39例,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年龄(4.30±1.00)岁;营养不良等级:Ⅰ度15例,Ⅱ度17例,Ⅲ度7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对研究内容知情且自愿参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开展本次研究。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检查确诊为营养不良的患儿,具体参照《实用儿科学》中的相关内容,所有患儿均有发育迟缓、消瘦、厌食、体质量减轻、头发干枯症状,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或者严重挑食的患儿;合并重大疾病的患儿;伴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异常的患儿。
1.3 方法
所有患儿的护理开展均针对家长开展,在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予以药物治疗,本次研究所用的药物包括消化酶和复合维生素,消化酶采用苯丙酸諾龙注射液(生产企业: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113,规格:1 mL:10 mg),用法用量:深部肌内注射,1次/周,1支/次;复合维生素(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启东分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55,规格:100片),用法用量:口服,1次/d,随早餐服用,1片/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了解患儿的日常饮食习惯以及具体营养不良状况,良好予以患儿维生素等微量元素补充,适当进行胃动力药物运用,及时纠正患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探究组采用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具体内容为:①健康教育:面对面与家长交流患儿营养不良的具体状况,发放健康教育手册,采用视频、语言沟通等方式对相关的健康知识进行说明,对患儿营养补充的重要性进行告知,并强调其对患儿发育的影响,提高家长对营养不良疾病的认知,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配合医护人员帮助患儿补充营养,促使患儿良好发育。②饮食指导:对患儿营养不良的具体状况进行评估,依据其具体状况进行饮食方案调整,注意饮食遵照少食多餐原则,依据患儿不同生长阶段需求的特点进行水果蔬菜的调整,在保障营养摄入的同时逐渐提高患儿的食欲,在早期调整过程中需注意易消化饮食与低脂肪饮食,避免突然改变饮食习惯造成胃肠压力增加。③保健方法:护理人员对患儿具体营养不良改善的方式进行指导,依据患儿营养不良的特征和日常饮食习惯分析营养不良产生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进行保健指导,切忌以“暴饮暴食”方式帮助患儿补充营养,应在良好培育患儿饮食习惯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饮食量。在此过程中注意增强对患儿的口腔护理,避免患儿发生口腔溃疡等疾病,同时保持室内空气良好,常带患儿呼吸新鲜空气,进行适量运动。另外对患儿的餐具应有效进行消毒,避免肠道感染疾病的发生,逐渐提高患儿的抗病毒能力,还需注意加强臀部护理,及时更换尿布,温水清洗,涂抹护臀膏保持臀部及隐私部位清洁干燥,适当进行运动,良好护理皮肤,在骨突出部位以及肿胀部位进行按摩与擦洗,预防褥疮的发生[2]。1周为1个治疗周期,所有患儿均在持续治疗4个周期后进行相关指标检测与评估。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营养功能、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家长对营养不良的认知状况。①患儿营养功能评估。主要包括白蛋白(ALB)和肠内营养乳剂(TP)两项,具体依据院内试验室检测结果,检测样本在患儿持续保健1个月后采集。②患儿免疫功能指标。观察指标包括Th细胞(CD4+)和Th/Ts细胞比值(CD4+/CD8+)两项,具体数值获取来自医院实验室,实验室样本取自患儿连续干预1个月后。③家长对营养不良的认知状况评估。采用医院自制量表对小儿营养不良相关健康知识进行考核,具体健康知识学习与考核内容由家长完成,总分100分,分数与家长的认知状况成正比。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用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营养功能指标对比
探究组患儿的营养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和家长认知状况比较
探究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与家长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營养不良具体是指食物给予不充分或者不及时出现营养失衡的状况,主要在7岁以下小儿中发生,良好改善饮食结构并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可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效果不佳,而家长对小儿营养不良认知有限,极易忽视长期治疗效果,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的运用可良好增长家长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进行治疗和饮食生活习惯改善,可显著提升患儿的长期治疗效果[3]。营养摄入是小儿智力与身体发育的基础,因小儿对食物的营养结构不了解,加之其自控能力差,易出现营养摄入不足或者饮食不规律的状况,其不仅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长期发展还易诱发多种疾病。应用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儿营养不良,但要维持小儿良好发育,除了药物以外,还需要进行饮食改善。小儿的饮食状况与家长的对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临床中尝试通过健康教育与保健方法运用提升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4]。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应用于小儿营养不良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其营养功能、免疫功能以及家长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知,探究组患儿的营养功能指标ALB、TP,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及家长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原因分析为:小儿营养不良与患儿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状况密切相关,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有限,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在实际临床中可从多个方面提升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以此进一步有效改善患儿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时进行部分微量元素补充,可保障患儿的营养补充效果。在进行饮食改善与健康保健的同时,采用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各项指标改善效果,家长对相关保健知识的掌握既能促使患儿按时按量用药,也能良好改善患儿的饮食状况,可以更有效地对患儿的身体进行营养调节,在临床中整体应用效果较好[5-6]。
综上所述,采用健康教育和保健方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可直接针对诱病因素进行干预,去除不良因素对小儿营养摄入的影响,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与免疫功能,还可以提升家长对小儿营养不良的认知状况,在临床中的整体运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婷婷,魏丽琼,朱瑛.小儿营养不良实施保健与临床指导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5):3621-3622.
[2]葛利娜,慈淑华.小儿营养不良的保健方法与临床保健指导的相关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0):54.
[3]张伊新.保健方法与临床保健指导对小儿营养不良的效果及满意度影响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8):178,181.
[4]黄志石,隋凤轩,吴海清,等.结合中医特色的儿科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腹泻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9):1024-1025.
[5]马冠生.儿童健康饮食行为培养需要从小抓起[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2):163-166.
[6]吴莹.儿童早期发展与社区护理保健护理的关系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