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2-02-23滕月卿
滕月卿
摘要:提升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了解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较弱的成因基础上,通过激发兴趣,限时训练,重视口算、估算训练,弄清算理四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提升;简便运算能力;策略
当下教育教学要求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学会学习”对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起重要作用。小学生学会运算,提升运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一环,对其今后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影响。提升小学生数学科运算能力,首先从重视提升他们的简便运算能力开始。
(一)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薄弱的常见原因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学好数学,首先要增强数感;而数感的增强离不开运算能力的提升。一些学生平时不够重视,懒得动手训练,导致运算能力弱。常见原因有:1.注意力不集中,不自信,训练效率低下,书写不够严谨,常犯书写数字、符号不准确等低级错误。2.时间观念不强,不会合理控制安排时间,做题拖拉,缺乏规划,未养成统筹安排的良好习惯。3.解题思路模糊不严谨,影响运算进程。4.思维固化,对公式、定理、方法、规律等不懂灵活运用。针对上述原因,教师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简便运算能力。
(二)提升小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策略方法
1.以兴趣激发运算动力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源泉,更是驱动学生想学、好学的心灵甜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有时感到抽象,缺乏形象理解,导致对所学知识索然无味。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运算时,可利用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这一年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在涉及计算题的课堂教学中多创设有趣情境,通过开展运算比赛、模拟实践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运算兴趣。另外,教师创设情境教学时,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如给予加分,模拟“我是理财小行家”,评选“五星运算小能手”等,激发学生们的运算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和收获到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久而久之,可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爱上运算,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慢慢形成。
2.以限时训练提升运算效率
提升小学生数学科的简便运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要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哲理。教师要重视学生平时的训练,特别是限时训练。限时训练既要求学生算得快,又要求算得准;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运算效率,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克服开小差,注意力涣散现象的发生;对培养小学生良好、高效的学习习惯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如每节数学课前3分钟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运算题,或者课堂训练中规定5分钟完成相应数量题的运算;过段时间再以同样的时间,却增加一定量题的运算;以此激励学生挑战自己,增强成就感,能起正刺激作用。限时训练虽然给学生一定压力,但同时也给他们一定的激励;通过反复训练,可以强化学生时间观念,培养专注精神和守时习惯,有利于克服或减少学生平时错写、漏写数字、符号等坏毛病,大大提升运算效率和效果。
3.以重视口算、估算训练夯实运算能力
数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算,而且运算量比较大,如果每道题甚至每一步都依赖笔算,势必影响运算速度;因此,口算、估算训练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口算、估算的速度、正确率会直接影响到运算能力的提高;只有口算、估算能力强了,才能加快笔算速度和正确率,从而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平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口算和估算方法掌握的训练。如例题1:72÷8=( ),可以换个角度指导学生思考8×( )=72;例题2:102+298=(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102和298各接近百的整数位是多少,相加和大概是多少,然后再与笔算进行比较,这样不仅较快得出结果,还能起到验算作用。小学生口算和估算能力要提升,这两方面的训练要持之以恒,反复练习,并因学情而异对学生进行方法和规律的指导,辅之以相应的激励和鼓励,长此以往,才能取得较好效果;既增强学生自信,又能夯实学生的运算能力。
4.以弄清算理辨清运算思路
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弄清他们的思维方向和知识框架的逻辑构建。一些小学生运算能力不强跟他们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慢有较大关系。有些学生因为思维固化等原因,思考不灵活,有时绕不过弯,容易在固有思路里打转转,跳不出圈圈来,所以运算效率低下,自信心受挫,失去学习和做题兴趣,成绩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还要辅助训练学生形成正确的运算思路和其他逻辑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如进行简便运算:37+25+63+75=( ),有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容易习惯性的按先后顺序进行笔算,不懂先从整体了解该题特点,理清运算思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快速进行运用,造成效率低下。甚至一些难题,因学生被固化思维框着而无法进行正确运算。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教会学生对知识进行同化类比,善于把知识和方法迁移活用、整合再用,弄清每一道题内在的数理逻辑联系,从而快速、高效地形成清晰有效的运算思路和逻辑结构,提高运算效率和正确率。在反复的日常训练中,还要教会学生总结出每一种类型题的运算规律和技巧;做到先掌握规律,整体架构,再下笔运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构建出自己的逻辑思维模式,从而推动自身运算能力的提升。
总之,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数学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只有重视提升小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并树立持之以恒,长期科学训练的意识,扎实落实上述每一项要求,才能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促进数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卫兴.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J】.学周刊,2017,(07)
[2]張新颜.英国小学计算教学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3,(04)
[3]李艳东.浅谈小学教学中的简便运算【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