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有效作业促进小学数学质量的研究

2022-02-23王隆洁

学习与科普 2022年4期
关键词:有效作业数学学习小学教育

王隆洁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发挥作业的功能,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还乐于接受,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对这类问题,不少学者和教师进行了探索研究.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喜好,笔者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以下作业并以实例进行了展示.

关键词:有效作业;数学学习;小学教育

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作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能更好地设计数学作业,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喜欢,就成了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情况设计有效的作业,可以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好学者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爱玩好动,对任何事情都特别感兴趣,所以设计作业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题目或者数学游戏,这样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地积极参与其中,由被动参与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比如,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一)游戏作业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所以很多作业可以设计成游戏形式.如,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后,如果单纯进行加减计算,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所以可以设计“拿扑克牌”游戏,事先准备一副扑克牌,同桌两人一组做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同时拿牌,一人一次拿两张扑克牌,用这两张扑克牌上的数字进行加减计算,算得又对又快者得一分;一局结束放回,把扑克牌打乱再继续.再比如,认识了方位“左、右”之后,可以玩“指鼻子”游戏.这些游戏类作业可以在课内玩,也可以在课后学生和家长一起玩.

(二)说说作业

说,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一年级学习了“认识位置”,让学生说说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二年级学习了乘法口诀,让学生用“9×5”讲一个身边的数学故事.计算题,让学生说算理、算法;脱式计算,让学生说运算顺序;解决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

二、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所谓自主性作业,就是让学生进行自行设计、自主完成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每学完一个单元,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的过程,写数学笔记和日记,让学生把每个信息窗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与整理,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新方法,或者学习过程中的感想等记录下来,定期交流,互相评价.如,在学习了“千米、米”后在数学日记中这样写:今天老师让我们去测量或者估测学校跑道一圈的长度,我和何明杰本来想拿米尺去量一圈的长度,太长了,不好量.我们两个商量着先量出一步的长度,我一步走42厘米,围着跑道走一圈一共走了528步,所以跑道一圈的长度为528×0.42≈200(米).这样的作业,既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又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操作的机会,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了基础.

三、设计探索性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业也是学习活动的一部分,也应该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来,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技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才能从多方面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如,学习了“比例尺”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比例尺的知识绘制教室一面墙的平面图.这一作业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培养是很好的锻炼.数学学习中,经常与长度、质量、面积等打交道,而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特殊物体,它们的长度、质量、面积等却很难直接测量出来,比如词典一页纸的厚度.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这样的探究性测量题,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

开放性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创造意识.另外,开放性作业因为答案不固定、不唯一,而且解决方法策略多样,所以学生容易找到答案,从而体验成功.如,“认识图形”的教学后,设计在钉子板上围图形的问题.取16枚钉子,以钉子为顶点,你能用橡皮筋围出多少个正方形?要求学生回家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思考来完成这个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作业.“图形的面积”的教学后,设计在方格纸上围面积相等的不同图形的问题,比如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图形,可以是什么图形?这道题因为围法不同,答案是不唯一的,所以要求学生实际去围一围,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在多种围法的实践中,学生加深了对图形的认识,巩固了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多角度深刻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数学作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精心设计数学作业,真正达到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增加知识,增长能力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素质,为数学学习增添活力和魅力.

[1]袁秋蓉.让学生体会做数学作业的乐趣[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3):183.

[2]安兴东.谈小学数学快乐作业的有效设计[J].东西南北,2019(21).

[3] 杨永平.设计有效作业让学生感受数学乐趣的思考[J].新一代,2017(11):140.

[4] 罗彦光.浅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J].读与写(上,下旬),2015(19):503.

[5]张爱军.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才智,2015(29):7.

[6]熊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20):95.

猜你喜欢

有效作业数学学习小学教育
谈如何走出初中数学复习课误区的策略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高中通用技术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