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学科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

2022-02-23向贤勇

学习与科普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向贤勇

摘要:学科思维导图,是一种基于学科知识特征,结合思维导图、概念图、知识树等图示方法,融合结构化思考、逻辑思考等思维方式,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结构、思考路径及方法呈现出来,使其过程清晰可见,从而实现将零散知识系统化、隐性思维显性化、解题规律模型化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学科思维导图”被广泛应用于高校学科教学,并扩展到高中各学科教学中。我国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通常需要运用地理思维,结合绘图技术对地理教学进行再开发,其主要目的是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相关知识结构,并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为此,本论文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出发,结合学科思维导图的特点与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特点与教学要求,就学科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做理论分析;同时,就学科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做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科思维导图;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引言

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涉及自然地理基本原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知识,具有知识面广、知识点联系紧密、综合性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理解困难、记忆困难等问题。学科思维导图通过使用简图、文字、符号等其他表达形式,将学科知识有序窜连起来、将地理现象分析的过程显现出来、能够较为直观的显示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学科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归纳学科知识,帮助记忆,建立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的过程,逐步提升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科综合素养。

一、高中地理教学应用学科思维导图的理论分析

(一)学科思维导图的特点

学科思维导图通常以图形、文字等语言形式呈现,吸收了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图示方法的优点,具备表达全面、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等特点。能够清晰、全面的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序的链接,将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将事物形成过程与原理进行可视化,帮助学生厘清思维过程。同时,学科思维导图利用某一核心概念或知识,让学生进行有关这一概念的知识进行发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个核心概念或者知识。

(二)高中地理知识特点及课堂教学要求

高中地理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过程与原理、地理的思维与方法技巧等,同时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内容,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同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理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渗透,整体性明显。

地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既要重视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地理方法的单独讲解,又要重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将学科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能够将地理思维可视化,加强学生对地理现象与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可以将知识之间进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效连接,清晰地表达地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

简图、文字、数据表格等是地理知识常见的呈现方式,与学科思维导图通常以图形、文字等语言形式呈现有相似之处,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基础的读图与绘图技巧,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导图学习与归纳地理知识不存在认知障碍。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学科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预习

部分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具有较为明确的学习思维过程。比如区域地理部分的学习可以大致从区域定位、区域特征、区域现状、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几个内容进行学习,在学习一个新区域之前可以让学生按照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过程(如图1)对区域地理相关知识进行预习。并找到每个内容知识的关键点,将关键点进行有机的串联,形成最初的学科思维导图。同时,找到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点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并在课后将课前的绘制的学科思维导图进行补充,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学科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合地理知识,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备明显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相关知识同样如此,利用学科思维导图可以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便于学生归纳、记忆。同时通过优先级突出重点、难点,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知识。如“气候”这一知识点从区域的维度认知包括区“域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特征、气候影响”等内容,从气候这个维度来看包括气候“要素、特征、影响因素、判别”等内容,且各内容相互影响。通过学科思维导图(如图2)的建立将知识进行整合、突出难点、将學科思维可视化、厘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运用学科思维导图,逐级把握章节关系,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思维,帮助学生课后学习

高中地理教材各章节内部逻辑严谨,中心突出。例如高中地理2004版中图版必修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章一共有五节,以可持续发展主题为中心,以人地协调发展为主线,每一节以一个具体的案例,讲述一个具体方向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内容涉及到区域生态环境、流域综合开发、农业、工业、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探索。基本按照区域位置、特征、问题与成因、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行设计。利用学科思维导图将本章主题与各节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如下图3),使得本章主题突出。方便学生理解教材,做好课后学习,同时从中学会分析类似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逐步培养学科思维。

(四)利用学科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地理野外考察记录主要方式,地理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在实地考察中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的过程练习绘图技能,逐步掌握绘图、读图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读图的能力,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同时,通过绘制学科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地理考察过程中观察到的地理现象或者景观与知识联系起来(如图4),提高学生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总结

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在高中升学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为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教师要不断优化地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效率。运用学科思维导图进行学科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归纳、理解知识,更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中学学科思维导图评比大赛的通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40):1、

[2]黄裕政.巧用思维导图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2):71-73

[3]尹凯,孔雪.高中地理学科教学高中生思维模式导图的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10):52-53.

[4]牛蓉芳.思维模式导图在中国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应用[J].文教资料,2020(10):182-183.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