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

2022-02-23潘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大数据

潘琦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当前教育的热点话题。笔者以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意义作为切入点,论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希望为高校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结合大数据技术,在大学校园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学意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意义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技术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高校教育中开展信息化教学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1)提高教学效率

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摒弃了应试教育中诸多不合理之处,有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成长。将大数据、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融合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而且进一步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1]。同时,信息化教学的多样性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且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和动手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助力我国创新发展。信息化教学将科技和教育有机融合,以丰富性和包容性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其打破传统教育的保守性和封闭性,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提供不同的信息资源平台,从而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且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渠道和途径增多,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创新项目,针对性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

(3)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评价机制不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教育评价机制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教学活动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无法掌握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不能及时向学生进行反馈。同时,传统教学评价较为单一,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唯一标准,没有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2]。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长期以往,学生只会变成学习机器,没有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能够全面、整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和能力。同时,信息化教学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

(1)灵活运用大数据,构建智慧校园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的融合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信息技术催生的一系列教育设备、教育模式,推动我国高校教育机制改革,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比如,我国南京大学在推行信息化教学中,首次构建了云技术为基础的云服务教育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便捷的教育服务[3]。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教育凭条进行管理、维护和应用,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上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果。由此可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信息化交涉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育资源分散、教务管理混乱等问题。

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信息化改革,构建微课、MOOC、翻转课堂、SPOC等新型课堂模式,实现教与学的充分衔接和融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精细和具体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的主体性得到凸显。通过个性化、定制化、针对化教育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此外,通过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校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教育服务。比如,教学评价模式创新。智慧校园中学生各科学业的评价内容更加丰富,评价标准更加规范,且评价主体从学生的成绩转变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体验、心理健康等方面,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往总结性、单一性评价转变为综合性、多样性评价。这样更能贯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促进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树立大数据思维,转变教学观念

大数据思维是一种新型教育观念,对现代化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相比较于传统教学理念,大数据思维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多方面表现出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并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开展教育,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和能力发展。同时,在高校管理体系中,应用大数据思维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务管理的问题,改变不合理之处,推动高校信息化进程。现阶段,虽然我国教育领域对信息化教學的技术和理念有了较为完善的认知,但是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和重构并没有深入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人们对“互联网+教育”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和理解错误。

因此,高校应引导和培养师生树立大数据思维。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教学会议、社团活动以及班会学习来有效转变师生的教学思想,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活动的综合素养。让教师主动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应用各类教育数据,并有意识、有目的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进而促进教学创新和改革。而通过各项信息化学习活动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大数据能力和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形成大数据思维,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此外,高校可以结合大数据,构建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科研管理等一体化信息平台,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切实提升高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3)营造信息化环境,促进个性化成长

要想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应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高校应加强自身的硬件设施,及时更新教学设备,对出现故障或无法使用的设备进行维修,保证信息化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高校还应加强校园网建设,为师生联网搜集教学资源提供便利。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要构建学科综合教学平台,提供各种教学视频、文献资料等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在具体课堂教学是,要对学生进行分析,找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而利用网络技术向学生推送符合学生能力的学习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的差异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4)增强计算机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大学作为人才聚集、教育水平最高的场所,应切实提升自身的计算机能力,更好的实施信息化教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通过网络资源和手段将教材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用视频或图片展示出来,给学生一个直观冲击,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有效降低教学难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课堂中快速获取知识点,进行内化,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要想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主动利用大数据技术在网络上下载优秀的教学资源,并学习优秀教师如何制作课件。结合教材内容,制作符合学生学习水平的生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要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应照本宣科的念,而是要将重难点知识用灵活教学策略向学生传递,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和掌握,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对于关键部分的演算步骤或细节之处,教师可以沿用板书的形式进行强化,让学生明白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这样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对知识学习和理解更进一步,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的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颠覆了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对现代化人才培养具有深远意义。高校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要注重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校园和教育网络,让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学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的发展,进而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助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丛亮.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2021(2017-12):98-102.

[2]吴浩.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6):2.

[3]陈永贵, 朱玉香.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12):1.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模式大数据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