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园区经济风景独好
2022-02-23张军
张军
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是江苏的名片和“王牌”,也是江苏这些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是江苏的名片和“王牌”,也是江苏这些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里的园区是对经开区、高新区、工业园、产业园、保税区、出口加工区、新区、示范区、旅游度假区、农业园区、海洋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的统称。
“推进器”和“增长极”
“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中,江苏达25个之多,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前五名江苏包揽了四个,前十名中江苏占据六席。高速发展的县域经济,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一张“王牌”。这一连串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园区经济这一重要“推进器”和“增长极”。
全国百强县冠军昆山,下辖昆山经开区和昆山高新区两家国家级开发区、一个省级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2019年昆山市地区生产总值4045亿元,仅昆山经开区一家就完成了全市4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出全市60%以上的外资、80%以上的进出口总额。昆山高新区完成了全市近20%地区生产总值,花桥经济开发区完成全市8%以上地区生产总值。三家园区累计贡献全市近七成地区生产总值。
百强县亚军江阴市下辖一家国家级开发区江阴高新区、两家省级开发区江阴临港经开区和江阴靖江工业园区。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1亿元。江阴高新区贡献了全市18%的GDP、36%的进出口总额和55%的实际利用外资。江阴临港经开区贡献了全市21%GDP。三家园区对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四成。
百强县季军张家港市下辖张家港经开区和张家港保税区两家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张家港高新区、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三家省级园区。201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0亿元,仅两家国家级园区加一家扬子江冶金工业园就贡献了全市七成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
一串串让人惊叹不已的数字背后,毋庸置疑,园区在江苏县域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作用非常耀眼。园区经济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不竭动力,是推动县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可以说江苏每个发达的县域背后,都离不开园区的支撑。如果离开了园区经济做保障,江苏的县域经济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郡县治则天下安,园区好则县域强,县域强则百姓富,百姓富则天下安。这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管理学闭环,且螺旋上升。
是“压舱石”,更是名片和财富
截至2020年,江苏有各类园区近400家,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158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6家、省级开发区112家。国家级开发区中,经开区26家、高新区17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2018年4月,江苏率先实现了在13个设区市都有国家级开发区、每个县(市)都有省级开发区的总体布局。据统计,江苏省级以上开发区创造了超过全省50%的经济总量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以及55.2%的财政收入,完成了全省80%多的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60%的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90%以上均落户园区,是全省经济名副其实的“压舱石”。园区经验成为江苏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和宝贵财富。
回顾总结江苏近四十年园区建设发展历程,一般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的探索起步阶段。1984年5月,国家批准设立了南通、连云港经开区。江苏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地方自费开发区——昆山开发区,制定通过《江苏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这一阶段的园区处于初创阶段,数量少,种类单一。园区基础设施主要以满足工业项目落户为主,从“三通一平”逐步提高到“五通一平”。
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背景下,江苏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集中精力抓园区建设。江苏园区从单一的经开区拓展到多种类型并存,相继设立了国家级昆山经开区,苏州、无锡、常州等高新区和苏州、无锡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创新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内河港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探索设立了中新两国政府间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以及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这一阶段的园区数量快速增加,种类增多,建设规模明显扩大,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园区基础设施水平迅速提高,从“五通一平”向“九通一平”提升,企业集群现象显现。
2001年至2012年的质量提升阶段。江苏紧抓我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机遇,加快推进全省园区建设。园区更加注重功能创新,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全国第一个实施循环经济的国家级高新区——苏州高新区。这一阶段的园区主要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发展现代制造业、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园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为主,逐步实现由企业集群到产业集聚的转变。
2012年以来的创新驱动阶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北京隆重召开。江苏园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推动由传统产业集聚向新兴产业集聚、创新创业人才集中、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转变。园区内一批高新技术服务中心(孵化器)、软件园和服务外包园等迅速发展,集聚集约水平不断提升,具备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条件。
这一阶段园区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合作水平、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政策是园区经济的重要保障
江苏园区经济之所以发展很好,政策保障是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原因。江苏出台的园区政策涉及体制机制、评价考核、转型升级等方方面面,经粗略梳理先后有:1986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江苏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2014年出台《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出台《江苏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办法》,2016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苏省省级以上开发区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2017年《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江苏省人大常委會审议通过《江苏省开发区条例》,2019年《江苏省政府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9年《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年《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
除了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保障之外,“三抓”也是江苏园区经济取得今天这个成绩的重要原因:
一是抓创新促转型。江苏园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求变、转型升级史。从第一家自费创办的昆山开发区到第一个中新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从第一个出口加工区在昆山开发区诞生到苏州工业园成功建成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从苏州工业园获批第一家综合保税区到苏州高新区第一个实现循环经济的国家级高新区,每一个“全国第一”,都折射出江苏人勇于创新、敢于争先的品质。以变应变,创新转型,已成为江苏园区的“活力基因”和动力源泉。
二是抓改革促活力。园区自诞生之日起,改革开放便是其鲜明特色。在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园区始终坚持走在改革开放前列。不断推进园区管理、建设运营体制和机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合作办园的发展模式。
三是抓机遇促发展。园区以只争朝夕、敢拼敢抢、敢闯敢试的劲头,抓住了改革开放以来四个发展阶段的重大机遇,涌现出“拼”出来的“张家港精神”、“闯”出来的“昆山之路”、“融”出来的苏州工业园“园区经验”等一系列先进典型。
当然,能够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与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园区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2004年省政府主要领导在苏州召开全省开发区工作座谈会,2009年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开发区工作座谈会,2017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大会等。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江苏省开发区条例》,意味着江苏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转型都将有法可依,该条例也成为我国第一部省级“园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