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之美的瞬间生成与连绵的绿色之爱

2022-02-23詹斌

青海湖 2022年1期
关键词:野生动物母爱摄影

“人类无可救赎地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开篇就提出了这一议题。数十年过去了,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摄影伦理的演化和观看语法的普及,“摄影之眼”早已迭代并深刻地改变了那个洞穴,给我们观看世界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崭新感受和广阔的视野。

我们知道,虽然在早期,“摄影首先以名片形式的肖像照片占据市场”(瓦尓特·本雅明),但自相机诞生以来,经过18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文明对人类和环境的侵蚀,人们早已将重点转向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摄影的疆界得到极大拓展,产生了无数的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摄影师。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珍稀野生动物,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长在青海祁连山下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李善元,常年在青海高寒高海拔的无人区拍摄,近十余年来,拍摄了数十万张的野生动物精彩照片。2020年10月,其反映青藏高原独有野生动物兔狲的作品《当妈妈说跑步前进》,获得英国BBC第56届野生动物摄影大赛(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哺乳类动物行为组冠军。作为在国际野生动物摄影界享有盛誉的“奥斯卡”,这一荣誉是继中国在BBC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上获奖第一人,即以金丝猴照片获得BBC濒危动物组冠军的我国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及以《生死对决》荣获2019年BBC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师大赛哺乳动物类冠军、年度总冠军的鲍永清之后的再次辉煌,这也是青海的摄影师们在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多年坚持不懈的深入跟踪拍摄最有力的奖赏。

拍摄“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苏珊·桑塔格)。李善元自然有他们的源自对世界、对青海、对自身行为目标的想法,或可称之为理想。他说,他与青海其他野生动物摄影师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他们的镜头,把所拍摄到的这些野生动物展现给全世界,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家对野生动物、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李善元将自己置身其中,常年在人迹罕至的野外,以镜头语言来展现高原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及其各种美好瞬间,讲述中国高原生态故事,呈现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成就,向国内外展示中国丰富多彩的生物物种资源,以期唤醒人们对自然環境、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知和热情。这自白式的言说就是他的摄影信条,是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共同内心宣言,朴素地向我们展示了其摄影的道德理想和美学使命。

但是,通向野生动物摄影的理想和使命之路并非轻而易举,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或许传承着老一辈的摄影认知:它是“一种英雄式的全神贯注,一种苦行式的磨练、一种神秘的接受态度——接受那个要求摄影师穿过未知的云层去了解的世界”(苏珊·桑塔格),李善元的摄影非常充分准确地诠释和践行了这一久远和概括,在他看来:“想要当一名合格的野生动物摄影师非常困难,不仅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克服高海拔、低气温等恶劣气候条件,因为不能打扰到野生动物,他们必须在距离这些精灵很远的地方举着相机一动不动。”我们往往只看到最后的图像,那或一望无际、或沟壑纵横、或险峻陡峭、或蜿蜒连绵、或层峦叠嶂、或绿色原野、或雪山大川之中行走、嬉闹、争斗、沉静等生灵的瞬间定格。如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拍摄的《迁徙的盘羊》《蓄势待发》《口到擒来》《藏狐》《孤独的藏原羚》(原作没名字)等等,不仅让我们好奇地看到高原祁连山地野生动物之美,看到生物的多样,并引领我们走向那个我们既熟悉、更陌生的,但对人类生存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生态环境的世界。

迈纳·怀特认为:“摄影师在创作时,其心态是一片空白……在寻找画面时……摄影师把自己投身到他所见的每样东西上,认同每样东西,以便更深入地认识它们和感受它们。”虽然每个野生动物摄影师拍摄方法并不相同,但我相信,李善元或许一样会认同并可能已长久践行过这种认识。面对丰富且辽阔的高原自然现实,作为肩负重大责任的摄影师,要抓拍到稀少的、神出鬼没的野生动物谈何容易,李善元说:“走近野生生物的世界,融入精灵的生活,跟它们产生情感互动,惺惺相惜,相伴相依,珍贵的瞬间就会可遇可求。”如果说“观看先于语言”(伯格《观看之道》),那么摄影(实际拍摄时)也先于思想。从摄影伦理的角度看,虽然“思想被认为会遮蔽摄影师的意识和透明性”,但这种长久的相伴相依,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影像未必已存在于耐心等待的摄影师心中,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对幸运的意外一定有着近乎迷信般的信心,不然我们无法解释李善元可以抓到像《当妈妈说跑步前进》或《口到擒来》这样的神来之“摄”。

李善元对野生动物摄影的理想、专注、热情,在他的摄影创作库存中,或许至少呈现以下三个特征或习惯:

从拍摄主题看,充分展现野生动物的爱之和谐与温暖。李善元的许多作品,如获大奖作品《当妈妈说跑步前进》《投入妈妈的怀抱》《DSC_6154母爱之一》等,都是用镜头将不同的动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姿势纳入其中,讲述着动物家族关于爱与生存的故事。我们知道,先有哺乳动物,才有非洲大猩猩、直立人、最后到智人,人之母爱与动物的母爱是相通的,如果动物界没有进化出“爱”这一生物本能,就不可能有今天作为万物之灵长的现代人,不难理解,母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灵得以生生不息的最为根本和可贵的源泉,更是李善元长久在人烟稀少的山地野外,“痛并快乐着”反复追寻并呈现的最重要的主题。

从画面构图看,李善元的许多作品,并没有专注于拍摄近景大特写,而是将动物置于画面的中央,主体为动物,但往往还留有许多空间的景物都被拍摄,甚至大多数的拍摄,都是在着力反映和刻画动物与外在环境的关系,比如《孤独的藏羚羊》,后面的山很朦胧,很有意境,如一幅内涵丰富的中国山水画;《雪域野牦牛》主角看上去是一大群在雪中的野牦牛,但背景是一座大雪山,画面所占面积比野牦牛更大;《降落的鵟》中,背景是蓝天中的月亮,不难看出摄影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意境。这种既将动物置于中心又并不将动物本身(将动物几乎完全占满画面)作为完全内容的拍摄方法,如果与西方摄影师拍摄野生动物相比,更多地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和特征。

从拍摄内容看来,始终注意抓拍动物的生存与嬉戏的有趣瞬間。就算是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稀有动物也并没那么容易见到,更不用说抓拍到清晰有趣的动物行为画面,但时间的力量、苦行的回馈终于让李善元向我们展示了其珍贵等待的惊喜成果。正如李善元说:“大自然每时每刻都会发生你意想不到的奇景和事件,摄影师如何捕捉到这些场景,就要看摄影师有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丰厚的回报。”正因为此,李善元才深入了解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知晓了如“兔狲常在晨昏活动,其他时间喜欢单独栖居在洞穴或岩石缝里”,并与之建立了某种相依相伴相融的关系,各种“偶遇”才成为自然和必然,《当妈妈说跑步前进》《口到擒来》《观》这样的作品才神奇般被瞬间定格,从而成为祁连山野生动物的一个稀有、震撼的历史纪录。

总之,李善元的镜头,向我们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细致地展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中的生灵世界图景。“进了大自然,我就什么都忘了,一切烦恼、痛苦全都没有了。”野生生灵的原真之美、萌性之美、母性之美、野生之美始终吸引着李善元,让他心甘情愿地主动融入大自然,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的他将永远在路上、在野外、在等待中,必将以镜头之美给我们这个世界拍摄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热度”的野生动物作品,为珍爱生命、关注自然、关爱野生动物、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他最大的努力。

《孤独的藏原羚》

一只藏原羚站在大山的中央,背景是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群山,极为写意,完全像一幅中国水墨画,拍摄出了其隐藏的蕴意。镜头中从左延伸出的杂草丛生具有一定幅度的山体,特别是工笔般伫立的那些花儿、野草,恰到好处地似乎预示着那是一个无风的世界。虚实结合的构图,层次分明的纵深,呈现出藏羚羊的孤独:是一只迷途的羔羊,还是它执意选择独自观看这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或它原本就是一只雌藏原羚,独自行动只是它的习性?我们知道:“摄影师无须以异国情调的或特别瞩目的题材来强调这种神秘”(苏珊·桑塔格),但藏原羚的现实处境(2010年数量仅2万只左右),在如此冷峻的美丽中,让观看者无不产生怜悯和爱意,这种以相机之眼深刻的叙事,是一种内在的唤醒,正是摄影师致力表达的深深的暗示。正如哲学家格奥尔格·卢卡奇所说:“大自然也可以被解释成人类心灵深处仍然停留的自然状态,或有意或希望再度变成自然的那份渴望。”长久以来,摄影师李善元正以此类照片不懈地探索表达自身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关爱和保护。

李善元摄影作品短评

《当妈妈说跑步前进》

为什么这张兔狲妈妈示警孩子的《当妈妈说跑步前进》能在数万张高水平的摄影照片中脱颖而出,拿下了哺乳类动物行为组冠军?其原因或许在于,一方面,此种野生动物的稀缺性。兔狲即草猫,近危二级保护动物,在李善元眼里是活化石般存在,但全国其种群数量难以估计,从公开的数据看,西藏现存数量仅有2000~2500只。另一方面,拍摄的难度。兔狲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一般很难遇见,追踪拍摄十年野生动物的李善元说:“那之前,其他动物我都拍了,比如岩羊、藏狐、狼等野兽类,唯独见不到兔狲。”但一张照片,四只兔狲均完美地进入了摄影镜头,可见,其寻找并抓住重要拍摄机会非常不易。三是故事背后的母爱本能。这张照片画面中,兔狲妈妈回头,可见其紧张和焦急的神态,而左右两边的两只小兔狲正不知所措的在母亲身边奔跑,最易被忽略的也是最能体现母爱的,正是有些惊恐却又平静安全躲在兔狲妈妈高大的身躯下那一只小小的兔狲,为什么这四只兔狲构成的这个“决定性瞬间”画面,是因为藏狐临近,兔狲妈妈警惕地盯着藏狐,从而向孩子们发出短促的警报声后的反应,多么伟大的哺乳动物的母爱,体现了摄影师或人类对这份动物母爱的赞美,这就是摄影的力量,我以为也是该照片获得大奖的最重要的原因。

詹斌 青海作协会员,2001年开始写作,在各类期刊发表评论和散文随笔等作品百余篇。有作品入选《新中国建立60周年青海文学作品选》《青海湖500期作品精选散文卷》。

猜你喜欢

野生动物母爱摄影
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存之道(上)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阅读母爱这本书
母爱的另一面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母爱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