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及应对策略

2022-02-23宋小沛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期
关键词:瓶颈科技成果转化

摘要:军转民开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鉴于我国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国防建设的指导方针发生了转变。我国政府为国防科技发展提出了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要求国防科技工业从单一的国防服务转变为为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我国军转民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企业自行开发到国家计划再到以市场为引导的发展过程,军转民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鉴于军转民科技成果的特殊性,在实践推广中也存在不少瓶颈。军转民的定位问题,方式和途径问题以及保密问题都需要探究出一条标准化的道路。本文分析阐述了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提出了应对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策略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更是需要进行综合方面的考量。随着我国军转民继续向前推进,军工企业的民用生产成为在和平时期对国民经济进行工业补充和促进的重要路径。在多年的军转民的实践中,安置了复员人员,提高了生产效率。从核工业发电到消防产品再到精细化工,军转民企业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为提高国家经济总体实力贡献了力量。但是,在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上,学术界的争论始终存在,军转民实践在曲折中前行。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是否持续提高科学技术服务水平,是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在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中是否会存在多种风险。本研究致力于深入探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以及应对策略,从经济发展角度和社会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依托于科技的快速进步,军转民科技成果的存在是国防科技作用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始终将科学技术放在首位。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国防科技占据了主导地位。国家对国防科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国防科技研究的价值高于其他的科学技术研究。将国防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不仅能够带动国防工业向前发展,也能够构建起我国完整的科技体系。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要满足国防工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将国防科技转化为民用能够推进军民两种技术的高度融合。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是双向互动的成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对应性操作。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技术输出、技术接受以及中间载体的运行。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中,国防科技研究的军队技术院校、军工集团以及科研机构将创新成果供给民用工业,同时结合中介服务机构或者创新中心等服务平台搭建起军用和民用的两种生产模式。双方能夠完成信息交换,开展合作,共享收益。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信息交流的模式,实现了科技与成果之间的快速对接,方式灵活,既可以以军事科技研究为主导,也可以以企业发展为主导。在创新科技成果的过程中,军民技术之间的互相衔接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促使资源进行再分配的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价值。

(一)军转民的定位难以准确界定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国内经济稳中有增。在新的环境下,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存在着是否重新定位的问题。在过去的时间内,军转民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国防科技中的很多成果转化为民用科技成果。从飞机、轮船、汽车到小型家电成果都渗透着国防科技的力量。但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军转民科技成果的应用则需要进行重新的规划。在军转民科技成果中,消防产品、精细化工、通信设备、数控设备、摩托车、环保纺织、食品包装、精工机械、光电、化工等企业都获得了大量的军用技术和产品成果。在新的发展时期,军转民企业应该向何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我国拥有强大的国防科研体系,有丰富的科研成果。作为消化剩余产能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能是仅仅利用科技成果,而是要将军转民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位置,使军转明科技成果转化规避时间风险和空间风险。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位决定了未来发展朝着哪个方向前进。国防科技技术成熟度高,工艺可靠,极其利于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军转民科技成果的定位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认识不一带来的梗阻,导致在未来的发展中,无法实现较好的投入和产出。特别是我国在新一轮的深入改革中技术成果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应用,将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放在重要的位置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符合我国当前的现实需求。

(二)军转民科技成果释放缺乏统一规划

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采用的方式和途径至关重要。军转民科技成果主要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防科研机构在技术方面持续创新,那么就要求国防科技与地方经济架构起完整的链接,搭建以居民高科技成果孵化为主的发展模式。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开放合作的平台,更要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军转民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释放军转民科技潜能是国防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难题。在军转民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至关重要,因此要实现军转民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就要求建立起技术与市场的纽带,架构起科技技术的桥梁,根据技术转移的特点制定发展战略。但是,在当前的发展中,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团队建设、项目建设、企业建设各自为政,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发展模式。科技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孵化技术入股以及产学研合等方面很难构建科技资源的严谨结构。例如在高精尖技术中,医用同位素、反应堆应用、同位素电池、光学加工等方面与民用经济发展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企业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融合技术的优势,同样也要构建起有效的途径,让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方式和途径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分离,在推进过程中促进军转民实践取得良好成果。

(三)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中难以克服保密难点

保密是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要难点,尽管军工部门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国防专利也制定定解密流程,但是保密制度在军转民过程中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应用。军转民中的保密和技术的转移关系常常存在认识不统一。现行的保密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但是在实践中因为技术转换等问题仍然是一个刚性问题。保密的期限,揭秘的方式,密集等级都要根据相应的技术进行具体的设计。军转民科的成果转化中技术与生产的结合导致保密问题存在很大难度,而进行必要的保密就无法实现快速生产。保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军工技术的转移。例如在计算机、半导体、电子通信等市场上,国防科技技术很难进行全方位的保密。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因保密问题带来的弊端仍然存在。

(一)加强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规划和设计

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需要架构起宏观的规划,从顶层设计规划来考虑具体的实施。在推进技术成果双向转化过程中,强化顶层设计就是为了使军转民科技成果能够快速实现落地,实现高效的应用。国家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上要明确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部门,对此项工作开展研究和调查,在研究调查中注重成果转化中的问题,明确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强调宏观管理与微观推进,在地方政府和军队内部以及军工部门的各级设立相应的办事机构,在成果转化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将其纳入到各级工作的考评工作中,督促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落到实处。在推进过程中,强化制度建设,突出制度管理,做好细节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强化信息沟通和信任机制建设,使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有制度性的依托。同时可以构建军转民信息交流的平台,利用中介机构,创业产业园区以及技术联盟等来架构起各主体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军转民信息科技成果转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国防科技研究部门要注重技术的整体提升,强调军转民科技的成果转化中能够不断升级,在整体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将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融合到一起进行统一规划,实施宏观上的战略规划,实施微观上的制度性推进,使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推进过程中,突出专业化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全面提高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保证各方的利益,因此在实施推进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在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融资方面需要注意专项资金的应用,鼓励民用企业在较大的范围内应用国防科技成果,对于通用程度较高的转化成果,较好的实施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私人企业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上进行投资,明确引导私人参与到国防成绩转化中,弥补政府和军队的不足,在军转民融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多方力量之间的融合,创建出双向互动的模式,提高双方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涉及民用经济方面的技术,军转民成果转化要关注技术的落地应用。国防科技部门要强化对民用科技部门的引导,推进民用科技部门体制和机制的建设,促进民用企业真正融入到国防科技发展建设中。国防科技部门也要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民用科技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以使民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强大的依托。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需要技术上的完善,这就需要国防科技部门突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使中小企业能够参与到相应的民用科技发展中,使军转民成果转化扩大渠道,扩大范围,提升各主体之间的参与度。

(三)强化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监管

法律法规是保障技术输出的重要制度,在进行信息交换时,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容易造成信息泄密问题,这就要求实施法律法规监管,有利于保障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保证各方面的利益,合理处理纠纷。法律法规具体应用过程中要立足于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强化军民互转,实施军民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在民用科技中的实施。保密工作在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中至关重要,在推进保密工作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宏观的管理,也要注重微观的管理,在宏观管理上,国防科技部门要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技术释放的过程中确准技术的保密等级。在微观推进中注意保密技术的衔接问题。对军转民科技成果转化的各参与方进行调查,确定各参与方的人员管理、技术管理、专业化管理程度。保密工作的关键要点要将各个衔接环节做到位,在保密技术释放中注重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突出制度上的管理,使保密工作能够跟随着实际情况开展。近年来,国防技术成果在释放过程中关于保密工作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再沿用传统时期过于严谨的保密方式,而是采用技术壁垒来强调保密工作的实施。国防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制度为先,因此各项制度是保障成果运行的基础。在关键性技术方面,国防科技研究部门与地方企业之间要建立保密制度,强调保密级别管理,出台保密制度规范,制定保密管理规则,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中注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来营造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

国防科技成果转化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国防科技成果的高质量转化活动实现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紧密衔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多种风险,注意应对多种问题,构建起法律法规的框架,明确投资配套机制建设,强化成果转化落实,激发各个参与方的积极性。在风险防范中注重宏观的控制,也要注重微观的推进,使军民科技转化成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使国防科技成果真正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实践。防范风险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首要性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好人的管理和技术的管理以及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强化立体式控制,突出多角度管理,构建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1]李熙,张怡,丛姗, 等.国防科技成果在地方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思考[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0,15(11):18-20.

[2]郑航竹.绵阳市军民融合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D].四川:西南科技大学,2019.

[3]胡家强,司羽嘉.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立法的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15-120.

[4]李育枢,李志伟.政产学研深度协同创新框架下的军转民成果转化实践与探索——以“空气动压轴承技术”中试孵化项目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8):163-164.

[5]王应生,李长瑞.打造优质服务平台助力国防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军转民,2020,(1):63-64.

[6]科技成果转化“两政策”接连出台全速推进科技创新迈向产业化[J].中国军转民,2020,(3):11.

[7]杨洋,韩佳伟.我国科技军民融合中的"军转民":形势与问题[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8,33(3):42-46.

(作者简介:宋小沛,四川成都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军转民成果转化及企业管理,工作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瓶颈科技成果转化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线上平台解决“转化难”
在突破瓶颈中成长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